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一、单选题(6分)1.下列四个选项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溃.(ku)ì退 锐不可挡 摧枯拉朽翘.(qiào)首 屏.(ǐng)息敛声 仲裁B. 眼花瞭乱 悄.(qiāo)然 娴熟镌刻 一丝不苟 殚.(dàn)精竭虑C. 绯.(fēi)红 宛如 诘.(jié)责畸形 深恶.(wù)痛疾 教
试题预览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语 文 试 题 卷

一、单选题(6 分)
1 . 下列四个选项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溃.(ku)ì  退 锐不可挡 摧枯拉朽翘.(qiào) 首 屏.(bǐng)息敛声 仲裁
B. 眼花瞭乱 悄.(qiāo)然 娴熟
镌刻 一丝不苟 殚.(dàn) 精竭虑
C. 绯.(fēi)红 宛如 诘.(jié) 责
畸形 深恶.(wù) 痛疾 教诲.(hu)ì 慰勉
D. 藏污纳垢.(gòu) 蒙昧 胆怯.(què)
躁热 窒息 筋疲力尽 踱.(dù) 步
2.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小明和同桌因为一件琐事闹起了矛盾,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的两人决定交给班主任老师仲.裁.。
B. 我置身于镇远之夜的一派辉煌灿烂之中,在心里一声又一声由.衷.地赞叹桨声灯影里
的秦淮河。
C. 鲁迅的《雪》展现了朔方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歌颂了朔方雪的坚强与不屈。
D. 《大护法》的鹤.立.鸡.群.在于它是为成年人拍摄的动画长片,讲述的也是成人世界的残
酷故事。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水面上,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
B. 近年来,全国因违反园区规定而遭到野生动物袭击不幸遇难甚至受伤的事件屡屡发生,责任在谁,值得深思。
 
C. 计算机已经从一种只是进行机械运算的机器发展成为无所不能、甚至可以穿戴,未来还会逐渐成为人体的一部分。
D. 想起入伍当兵已一年多的哥哥,他那强壮如牛的样子突然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竟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二、填空题(22 分)
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 分)
(1)夏水襄.陵 ( ) (2)与.其奇者 ( )
(3)盖.竹柏影也 ( ) (4)急湍甚.箭 ( )
(5)鸢飞戾.天 ( ) (6)略无阙.处 ( )
5. 古诗文名句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6 分)
(1)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  。(王绩《野望》)
(2)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4)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  ,  ”一句反衬江面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5)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优美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壮美如
《使至塞上》“  ,  ”。
(6) 瑞士天王费德勒击败西里奇,以 35 岁“网球高龄”,收获了个人职业生涯第 19 座大满贯冠军,让人不得不感慨一句“  ,  ”。(请选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填写)
6. 名著阅读及综合。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0 分)
材料一:
(南阳教育报记者李晓 3 月 31 日电)为了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3 月 30 日,
我市树人实验学校 1000 余名学生,在位于市区西部的烈士陵园庄严集会,举行 2017 年清明祭奠革命烈士仪式活动。活动开始后,学生代表敬献鲜花,全体师生向革命先烈默哀以表敬意。学生代表铿锵有力的祭奠誓词表达了同学们传承烈士们的革命意志的决心。最后在学校团委书记简短、清晰、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的讲话中,结束了祭扫活动。
参加祭扫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要懂得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
 
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
长征胜利已经 80 年了,历史证明,长征精神经得起时间和人民的考验。80 载岁月中, 长征精神淬炼升华,历久弥新,时间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新时代,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国人人生路上的座右铭,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新一代的青少年要将长征精神完整传承下去, 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它更多新的释义,让长征精神成为信仰之火,永不熄灭,用长征精神引领青少年在其人生道路上继续前行。
 

(1) 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不超过 30 字)(2 分)
 
——网易评论
 
(2) 《红星照耀中国》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2 分)
(3) 根据例句,仿写句子。(2 分)
长征精神是纪念碑,永远屹立在全国人民的心里;长征精神是火种,永远燃烧在全国人民的心里;  ,  。
(4) 结合材料三,谈谈作为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长征精神。(4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1 分)
车窗抛物屡见不鲜——扔掉的,不仅是文明
记者吕玥通讯员 王鹏程于军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 月 18 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
E300 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
4S 店的报价是 1.2 万元左右。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访:难堪的风景
 
3 月 23 日下午 4 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
短短 10 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
“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 7 时到 9 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了
整整 3 桶的垃圾。
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
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上前制止时,有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调查:隐形的杀手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 70 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 100 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 11 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 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 年 11 月 12 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 117 起,每 3 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 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 3 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 5 元以上、50 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 2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
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 20 元以上 50 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 2015 年 3 月 24 日《浙江日报》)
7. 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 “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 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酒瓶砸中的现象,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 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 ,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8. 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2 分)
9.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4 分)
10. 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3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4 分)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1) 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 40 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2) 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3) 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4) 我一听,就有点蒙。
(5) 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6) “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7) “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8) “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9) “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10) 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11)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12) 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13)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放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廉价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14)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 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15)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16) “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 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 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17)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 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长的长度。
(18) “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选自葛闪新浪网博客,有删改)
11. 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12. 文章第(1)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1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14. 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设置悬念,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3 分)
15.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4 分)

四、文言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 16—20 小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
方山子①,光、黄②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③为人,闾里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⑤ 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⑥,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注释】①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慥(zào) ,字季常。②光、黄:光州(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③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的游侠。④宗:尊崇,敬仰。⑤折节:强自克制,改变初衷。⑥矍(jué) 然:惊奇注视的样子。
16.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遂.至承天寺   (2)相.与.步于中庭  
(3)适.见焉   (4)余告之故.
17.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18.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俯 而 不 答 仰 而 笑 呼 余 宿 其 家。
19.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20.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2 分)

五、诗歌鉴赏(5 分)
21.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两题。(5 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①星河:银河。②谩:徒然。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 分)
(2)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 分)

六、 作文(3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 600 字;
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④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122.240.210.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  下一个『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答题卡)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