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2019学年上期2019级半期考试语 文 试 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试题预览
2018—2019学年上期2019级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第Ⅰ卷  选择题(20分 )
一、基础知识积累(1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妖娆/富饶  麾下/朝晖  娉婷/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僵
B.坍塌/彤红  绮户/歧路  薄暮/抽丝剥茧  恭维/觥筹交措
C.亵渎/案牍  惊骇/遗骸  消灭/形销骨立  治理/心旷神怡
D.瞥见/弊病  制裁/栽脏  冠军/冠冕堂皇  秘诀/决一雌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海峡   天骄    红装素裹     断章取意      B.腐烂   冠冕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C.柔嫩   趣味    矫揉造做     絮絮叨叨      D.枉然   忘想    自惭形秽     金戈铁马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B.地理老师讲课抑扬顿 挫、强聒不舍,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他们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七集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B.这位花滑选手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的生涯。
C.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不少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优质农产品付更高价格。
D.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5.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春 春
  [注] 甲骨文“ ”= (林野)+ (太阳)+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
A.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甲骨文的“春”,写作“ ”,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普照,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林野遍布新绿。
C.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6. 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这样冷的天,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孩子。”这句话是转折复句。
B.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这句话是并列复句。
C.“或者你去,或者他去,或者你们一起去。”这句话是选择复句。
D.“屋上的雪是早已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有火的温热。”这句话是因果复句。
7. 霏霏请爷爷写了几副对联,想要拿到班级文化角展览,但是没有做好标注,弄混了顺序。请你帮她把“意气方遒欣折桂”的下联找出来(     )(2分)
A.学府恢宏华夏春            B.诗苑可称亮采珠       C.风华正茂喜登峰          D.亦静亦姝气自华
二、古代诗文(26分)
(一)阅读下面文 字,完成8-12题。
【甲】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张岱 《湖心亭看雪》)
【乙】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披发入山,駴駴①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②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③,因《石匮书》 未成,尚视息④人世。然瓶粟屡罄⑤,不能举火⑥。饥饿之余,好弄笔墨。鸡鸣枕上⑦,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⑧,又是一番梦呓。
(张岱《陶庵梦忆序》,有删改)
【注释】①駴駴(hài):令人惊异的样子。②愕窒:愕,陡然一惊的样子;窒,指窒息。③引决:自裁,自杀。④视息:观看和呼吸,即指活着。⑤罄:空,净尽。⑥举火:指生火做饭。⑦鸡鸣枕上:在枕上听见鸡叫。⑧犹事雕虫:这里指写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拏一小舟[撑(船)]        B .余强饮三大白(尽力)     C.故旧见之(所以)        D.忆即书之(写)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旧见之                   忆即书之            B.问其姓氏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思而不学则殆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10.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   B.更有痴似相公者。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独往湖心亭看雪。

第Ⅱ卷 非选择题(100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 一白。
                                                                                               
(2)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12.【 甲】【乙】两段文字中都提及一个“痴”字,结合文段,分别说说你对两段文章中“痴”的理解。(2分)
                                                                                                
(二)诗词赏析。(4分)
13.阅读下面古 诗,完成(1)-(2)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甲】诗首联中“________”“________”和【乙】诗首联中“________”“________”透露出遭贬谪的愤慨之情。(2分)
(2)两首诗都含蓄地表达了空有一腔热血而遭贬谪,抱负无法施展的愤懑之情,但又有不同,请具体写出两首诗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2分)
                                                                                               
(三)古诗文积累(10分)
14.默写。
(1)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 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许浑的《咸阳城东楼》虚实结合,写晚眺近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30分)
(一)阅读王秋珍的《想偷一本书》,完成15~19题。 (16分)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⑬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⑭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⑮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她和我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了什么。那本曾被她扫过灰尘垫过杯子的书,好像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⑯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⑰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⑱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 笑声。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改动)
15.“我”为什么要偷漂亮女同事的书?(3分)
                                                                                                
16.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A】处: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处: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7.第⑩段运用了哪种描写 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第⑯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9.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4分)
【材料一】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 的交往。不只是 孩子,还包 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人民日报》
【材料二】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人民日报》
                                                                                               
(二)阅读《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完成20~24题。(14分)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 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201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2.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23.请为选文第③段空格上补充一条道理 论据。(2分)
                                                                                                
2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的感悟。(3分)
【链接材料】 《挑战不可能》第三季总决赛,90后“闪电听算”姑娘王桐晶终极挑战,令人叹为观止的“人脑极速算盘”,随机20位加减“听算”惊呆现场评委,并最终夺得冠军。王桐晶6岁接触珠心算,9岁进入国家珠心算培训中心,练到18岁。刚开始她是成绩最差的;6年后,她成为最优秀的;18岁,她得了世界比赛冠军,为国家立下一等功 !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成就了她超 乎年龄的沉稳淡定和叹为观止的速度。
                                                                                               
四、写作(50分)
25.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扬起那面执着的风帆,到达他所追寻的“沧海”岸!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面小小风帆。那面风帆或许是我们童年的梦想、现在的追求……抑或是我们正在享受的亲情、友谊、关爱……抑或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快乐、勇敢、自信……抑或是我们坚守的努力、奋斗、超越……风帆上还可能写着我们所热爱的文学、艺术、运动……扬起那面风帆,你就会跨越那片“沧海”,到达你理想的彼岸……
请以“扬起     的风帆”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 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600字以上;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要有真情实感。
 
中学二片区2018—2019学年上期半期考试
答案
1. A 【点拨】B项,坍塌(tān)/彤红(tónɡ),绮户(qǐ)/歧路(qí),薄暮(bó)/抽丝剥茧(bō),恭维/觥筹交错;C项,惊骇(hài)/遗骸(hái),治理(zhì)/心旷神怡(yí);D项,瞥见(piē)/弊病(bì);制裁(cái)/栽赃(zāi),冠军(ɡuàn)/冠冕堂皇(ɡuān)。
2.B A.意→义。C.做→作。D.忘→妄。
3.B A.言行相顾:言行不互相矛盾。B.强聒不舍:不管别人愿不愿听,就絮叨个没完。C.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消失净尽,完全不存在。D.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4. D正确;(解析:A.成分残缺,句末加上“的精神”;B.搭配不当,将“退出”改为“结束”;C.缺主语,删去“随着”或“使得”。)
5. C “春”不是形声字。从题中注释的内容“春=林野+太阳+屯”可推断“春”是会意字。
6. A (解析:A项句子是递进复句,有关键词“尚且……何况……”。)
7.C      8.C     9.B       10 . D   
11.(1)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天上和地下全都是白色。(2)我因此回想我的一生,繁华靡丽于转眼之间,已化为乌有。 
12.【甲】文中的“痴”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痴情,这可从作者在大雪三日之后、人鸟声俱绝之时、天黑之际乘小舟独往湖心亭赏雪中可见一斑;【乙】文的“痴”更多是指作者对国破之恨、对故园之思,表现的是作者亲历沧桑易代巨变后的心灵之痛。如“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
13.(1)凄凉地 弃置身 朝奏 夕贬 (2)【甲】诗表现诗人对人世变迁和宦海升沉的豁达乐观的胸襟。【乙】诗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14.(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4)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5)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5.示例:因为是“我”写的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女同事向“我”祝贺并要书,“我”把书送给她,但她却不爱书。“我”心疼自己的书,所以就把书偷回来了。
16.(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偷书时的紧张与慌乱。(2)“酸酸甜甜”生动地写出了“我”当时复杂的心理:“酸酸”是因为没有为自己的书找到懂它的人,让它受了“委屈”;而且为了它,“我”还当了一回“小偷”。“ 甜甜”是因为“我”的书又回来了,又恢复了原样,不用再受“委屈”了。 
17.动作描写。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我”修复书的过程,表达了“我”对书的珍爱。 
18.“我”想到这个忙碌的 时代,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我”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恐怕找不到。 
19.现象:传统纸质图书在社会上受到冷落,很多人沉溺于手机。看法示例: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一个不好好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这种现象,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多阅读一些经典的纸质书籍,少玩手机。
20.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21.举例论证,列举了由于学生不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考试中对他的诗句进行了歪解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有说服力。 
22.首先提出了“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 常新”的观点,然后引用古语作道理论据,再用小时候我们对诗句的粗浅理解和若干年后的深刻理解的事例作事实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最后得出“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的结论。 
23.示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4.示例:青少年是我们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莫过于努力学习。“古人学问无遗力,少 壮工夫老始成”,是的,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地学习知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25.略 (122.240.210.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苏州草桥中学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  下一个『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