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同步练习(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赃物(zānɡ) 下缀(zhuì) 劫掠(jiě) 箱箧(qié)B.缭乱(1iáo) 缀满(zhuì) 瓷器(cí) 绸缎(chóu)C.耗费(hào) 琉璃(1iù) 典范(dián) 赞誉(yù)D.分享(fēn) 震撼(hàn) 瞥见
试题预览
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赃物(zānɡ) 下缀(zhuì) 劫掠(jiě) 箱箧(qié)
B.缭乱(1iáo) 缀满(zhuì) 瓷器(cí) 绸缎(chóu)
C.耗费(hào) 琉璃(1iù) 典范(dián) 赞誉(yù)
D.分享(fēn) 震撼(hàn) 瞥见(pié) 剪影(jiǎn)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严历 奇迹 意想天开
B.隐弊 依稀 眼花嘹乱
C.视察 惊骇 众志成城
D.陡俏 典犯 荡然无存
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A.名:姓名。尽:尽头。 B.名:说出。尽:全部。
C.名:名字。尽:穷尽。 D.名:出名。尽:到。
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圆明园在(    )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    )艺术中的地位。
(2)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    )的建筑,某种(    )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A.理想 幻想 形容 好像
B.幻想 理想 说出 恍若
C.理想 幻想 说出 好像
D.幻想 理想 形容 恍若

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1)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3)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4)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5)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1)(3)(2)(5)(4) B.(4)(5)(1)(3)(2)
C.(2)(4)(5)(3)(1) D.(3)(1)(4)(5)(2)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本段主要采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你欣赏一下圆明园未被洗劫前的图片,再与被洗劫后的圆明园相对照,你有何感想?


7.【2018年中考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胸中常积一股气
陈鲁民
①人食五谷杂粮,自然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要由气而生,又变成气而发泄。因而,一个真正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建立大功大德的人,都是胸中常积一股气,使其久不发散,用气来支撑自己、刺激自己、磨砺自己。
②胸中要常积一股浩然正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胸中无不时刻郁积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正气,才能舍身报国,杀身成仁,如同屈原、文天祥、谭嗣同;有了这股正气,才能刚正不阿,不向黑恶势力低头,不向魑魅魍魉屈服,如同“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秋瑾,拍案而起宁死不屈的闻一多,宁饿而死不食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
③胸中要常积一股不平之气。天下不平,世间不公,看在眼里,积在胸中,蓄势而发,就常成惊人之鸣,醒世之音。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因此遭受宫刑,留万世之作;鲁迅为人世不平著杂文,为学生被杀而抗争,成国人的精神领袖;梁漱溟为农民收入低、贡献大、负担重而鸣不平,不惜当面顶撞,秉义直言,被错误批判20年,耿介之心,后代景仰。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那么他们可能都是好好先生,安然无恙,寿终正寝;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不平之气,让他们走向辉煌,成为不朽。
④胸中要常积一股郁闷之气。人不得志时,受屈辱磨难时,虎落平阳、凤凰落地时,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再具体来说,譬如考试升学、奖励表彰、升级提职不如意时,胸中总会不同程度地郁积一些郁闷之气,这股气虽然是个人之私气,也同样会给人刺激,给人磨砺,促人奋进,使人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列举的那些历尽千辛万苦后而成就事业的楷模,其实几乎都是胸中郁积着郁闷之气,这种气使他们不沉沦,不堕落,不懈怠,终于战胜苦难,走出困厄。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①,别家离国,受尽屈辱,儿子被杀还做成肉羹逼他吃掉,他心里也气得很,这一股气在心中转来转去,发酵积聚膨胀放大,终于转变成了一本经典著作《周易》。
⑤胸中郁积之气,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关键是看能不能转化。如果不能转化,一直郁积在心,闷闷不乐,怨天尤人,那确实有害身体,于事无补,还不如不生气,少生气。反之,如果我们能把胸中郁积之气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化为翻身雪耻的精神,化为竞争向上的志向,化为坚韧不拔的韧劲,那气就越多越好,越浓越好。
⑥君不见,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大功德者,无一不是借气而生,凭气而斗,因气而争,为气而胜。志愿军在朝鲜打胜仗,原因就是“钢少但气多”;王进喜为了扔掉贫油国的帽子,“肺都气炸了”;钱学森、邓稼先为造“两弹一星”,为中华民族争气,殚精竭虑。总之,打仗要靠气,建设要靠气,科研要靠气,国家强盛要靠气,个人成功也要靠气,什么事情要干好都离不开气啊!
【注释】①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一带。
                                    (选自《读书与人生》2013年第3期,有删改)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仿照第③段的结尾,用“如果……,那么……;正是因为……”句式,为第④段周文王著《周易》的例子做分析。


3.简要回答第⑤段的作用。


4.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面对千疮百孔、步履维艰的现实,胸中郁积一股浩然之气,他大声疾呼,希望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
B.读《藤野先生》,鲁迅眼见麻木的国人在围观同胞被杀,耳旁却又传来日本人的欢呼声,胸中郁积一股不平之气,他决定弃医从文,来挽救国人的灵魂。
C.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看见屋上“三重茅”被风卷走,南村群童又欺他老无力,胸中郁积一股浩然之气,他便想着拥有“广厦千万间”,来“大庇天下寒士”。
D.读《水浒传》,林冲先是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府,后又遭陆谦设计,火烧草料场,胸中郁积一股郁闷之气,最终雪夜上梁山。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D
5. C
6. (1)赞美圆明园的超凡的艺术成就与艺术价值,从而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控诉,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2)略
(3)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和憎恨,
对中国文化瑰宝惨遭涂炭的痛惜。(言之有理、说出真情实感即可)
7. (1)胸中常积一股气。
(2)示例: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郁闷之气,那么周文王可能就此沉沦,郁郁而终;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郁闷之气,让他著成经典著作《周易》。
(3)
(4)C (122.240.211.6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8部编版九上第14课《故乡》练习题』  下一个『2018年四川省乐山市铜茨学校月考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