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丹东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A.取缔(dì)冲耳不闻(chōng)风流人物(líu)寒喧(xuān)B.冠冕(guàn)念念有辞(cí)迫不及待(jí)沧桑(cā
试题预览
丹东七中2018——2 019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4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A.取缔(dì)       冲耳不闻(chōng) 风流人物(líu)    寒喧(xuān)
B.冠冕(guàn)     念念有辞(cí)       迫不及待(jí)      沧桑(cāng)
C.生肖(xiào)    浑身解数(xiè)    义愤填膺(yīng)   娉婷(pīng)
D.谪守(zhé)    一代天娇(jiāo)    谈笑风声(shēng)  视察(chá)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A.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市文化广场奔去。
B.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C.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D.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3.选出下列不是病句的一项。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B.人们与其说是对《朗读者》本身爱不释手,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很多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向往“静”的境界,时时以从容豁达的心境对待命运的多舛。
4 .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童年》中的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D、“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这段话,表现了她独立倔强的个性和追求平等爱情的精神。
5.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B.“听着,朋友,”他们说:“你丑的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记者在一些家中采访,不 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
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D.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它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在于豁达而豪放,
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共分上下两片,上片问“月”,创造了一幅神话般的美丽境界;下片问“天”,表达了苏轼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7.选出在下面具体场合中最恰当的“一句话”。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
B.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
C.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D.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
二、古诗文填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共10分)
8.停杯投箸不能食,                    。
9.                     ,将登太行雪满山。
10.不应有恨,                      ?
11.                 ,云归而岩穴暝,
1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14.《醉翁亭记》中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             ,             。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7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1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 《醉翁亭记》
[乙]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丰乐亭记》
  [注释]修:指欧阳修。  滃:形容水盛。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 始饮滁水而甘。            (4)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16.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
17.根据选文内容,问答下列问题。(2分)
【乙】段中“           ”和“              ”(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者为亭子取名为“丰乐亭”的原因。【甲】段所在文章和【乙】段都表现出作者
              的高尚情怀。(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8-22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3分)
母亲的栀子花
蔡建和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蔸。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因田园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才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籴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姐姐和姐夫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和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8.请根据提示,从母亲的角度梳理文章的内容。(2分)
             →关爱花树,影响“我们”→              →以花代礼,搞定亲事→嗅着花香,教子包粽。
19. “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想一下第⑤段中栀子花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2分)
20.从写法的角度品析第⑥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
21.体会下面两句话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⑴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⑵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
22.这是一篇以回忆母亲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母亲的栀子花》?(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7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2分)
中国菜系的形成
①古人认为,美味佳肴,“物无定味,适口者珍”。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论治庖时,也认为“烹调得宜,便为美馔”;“饮食一道,如方言各处不同,只要对口味。”如黄河流域的人们就普遍喜爱腌制食品,口味较重,它以齐鲁饮食文化为代表。古籍中记载齐鲁地区人们的经常性菜肴有:醢、菹菜、酱等,这都是用盐腌制的食物。所以,生活在鲁国的孔子,平日饮食是“不得其酱,不食”(《论语•乡党篇》)。而长江流域人们的饮食口味就与黄河流域大相径庭,它以荆楚饮食文化为代表,楚人饮食大体是遵循“大苦咸酸、辛甘行些”(《楚辞•招魂》)来调和五味的。
②这种不同地区口味的偏差,成为中国饮食格局构建的基础。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艺术烹调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味觉习惯,在选料方式、操作方法、色泽搭配等方面,逐渐构成了区域性的食谱程式——菜系,以及由此而衍化的各种风味饮食,食用惯制。
③由于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和食品种类的不同,各地人们的饮食口味和饮食结构都有明显差异。纵观中国饮食文化的分布格局,大致可以划分为11个相对独立的特色板块:1. 东北圈;2. 京津圈;3. 黄河下游圈;4. 长江下游圈;5. 东南圈;6. 中北圈;7. 黄河中游圈;8. 长江中游圈;9. 西南圈;10. 西北圈;11. 青藏高原圈。
④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各地饮食的差异乃自然形成,自然环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譬如,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食品容易发酵。发酵食品的一大特色是酸。久而久之,形成了傣族人酸食的饮食个性。而酸味食品恰恰满足了炎热地区人们对口味和健康的需求。因为酸食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刺激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二是有消暑解热的效用。
⑤从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中国饮食调制的地方风味差异,其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礼记•内则》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周时代天子食用八样美味菜肴(号称“八珍”)的烹饪方法,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中国北方菜的最早食谱。其用料多为陆产,属黄河流域地方风味;而《吕览•本味》《楚辞•招魂》所列举的菜肴,其用料多为水产禽类,属长江流域地方风味。两汉以后,西南部的巴蜀、益州以及东南部的吴越广陵成为天下重镇,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富饶的物产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及至唐代,中国饮食调制法的风俗传承在南方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区域:西南长江中上游的川味,中南长江中下游的淮扬味以及岭南珠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粤闽味。
⑥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发源地之一,秦汉时期,冶铁、煮盐、纺织三大手工业尤其发达,生产力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山东烹饪的发展和提高。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见于典籍。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基本形成,元、明、清三代,特别是清代,各地方风味有明显发展,《清稗类钞》“各省特色之肴馔”一节说:“肴馔之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在四大菜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闽菜、京菜、湘菜、徽菜,成为八大菜系。
23.本文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2分)
24.第⑤⑥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25.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分)
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见于典籍。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基本形成
27.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四、作文。
28.请按要求作文。(40分)
同学们,回首你的初中生活,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星星)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缀得璀璨而美丽。那星子,或许是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滑过,但它所闪耀的光辉却会永远与你相伴。请摘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初中时代吧!
题目:如星子滑过夜空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丹东七中2018——2 019学年度上学期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D A D C B
二、古诗文填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每空1分,共10分)
8.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9.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10.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
11.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12.  浮光跃金   ,   静影沉璧    。
13.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14.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7题。(共11分)
15. (4分)(1) 蔚然 茂盛的样子     (2)临 居高面下   
(3)始  才               (4) 顾  向四周看  
16. (4分)
(1)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2)  向滁州人 询问泉水的发源地,它就在距离滁州城南百步的近处      
17. (3分) “乐其岁物之丰成”和“安此丰年之乐者”  与民共乐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8-22题。(共13分)
18.(2分)⑴ 喜爱栀子,情同母子    ⑵采摘栀子,分以赠人 
19. (2分) 长久的等待终见花开的快乐;将花送给别人的快乐。                                               
20. (3分)这个句子描写了雨中绽放的栀子花的美丽与清香,侧面衬托了母亲的善良和感恩,母亲的高贵人格如同栀子花般美丽清香。 
21.(4分)⑴ 表现了母亲对那些帮助过我们的邻居的感谢,她知道应尽自己所能的去回报别人。   
⑵ 表现母亲的自信,她认为一个人最关键的是真诚与高贵的人格,而不是金钱。    
22.(2分) 全文的事件都与“栀子花”有关,以栀子花为线索组材;栀子花的美与香,正是母亲善良高贵人格的象征。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7题。(共12分)
23.(2分) 区域差异,自然而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24.(3分) 不能。第⑤段说明了菜系自先秦时期到两汉时期再到唐代的发展历程,第⑥段则是说明了宋代以及元明清时代菜系的发展,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的。                
25.(3分) 举例子,举了傣族人酸食的饮食个性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乃自然形成,自然环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6.(2分) 基本,意思是“大体上”,起限制作用,说明到了宋代,“川食”“虏食”“南烹”之名见于典籍。川、鲁、苏、粤四大风味菜实际已大体上形成,并未完全形成,
27.(2分) 通过介绍齐鲁地区与长江流域饮食的差异交代说明对象,引用典籍,引出说明内容,增加文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22.240.211.6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镇江市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