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制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精神的三间小屋(精制练习)(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基础知识积累。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襟怀(jīn)   广袤(mào)云霓(ní)坍塌(tān) B.要诀(jué)憎恶(è)宽宥(yòu)赘余(zhuì)  C.麾下(huī)灼晃(shuó)游弋(yì)轻觑(qù)D.困厄(è)盛放(shèng)窗棂(líng)潮汐(xī)【答案】A【解析】憎恶(wù)灼晃(zhuó)盛放(chéng)
试题预览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襟怀(jīn)     广袤(mào)      云霓(ní)     坍塌(tān)  
B. 要诀(jué)        憎恶(è)      宽宥(yòu)      赘余(zhuì)  
C. 麾下(huī)        灼晃(shuó)   游弋(yì)       轻觑(qù) 
D. 困厄(è)      盛放(shèng)   窗棂(líng)      潮汐(xī)
【答案】A
【解析】憎恶(wù)  灼晃(zhuó) 盛放(ché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鸡飞狗跳  不知所措   铮铮作响    净手焚香
B.不约而同  月冷风清   竹木箫箫    金戈铁血
C.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缤纷和谐  
D. 针芒在身  泛味麻木   俯拾即是    抽丝剥茧  
【答案】C
【解析】不知所错  不知所措;  竹木箫箫  竹木萧萧;  泛味麻木  乏味麻木。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堂堂七尺大汉,就这么醍醐灌顶般地被折磨了一番,磨得形销骨立,瘦得只剩一张皮了。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C.没料到芝麻大的事儿竟会引让他自惭形秽。
 D.一人偷盗,一人望风,两人配合, 相得益彰 。
【答案】D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 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 防范措 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答案】D
【解析】A无主语;介词滥用;B担负起任务 ,成分残缺;C防止与防范重复。学#科网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 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答案】B
【解析】
  
6.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要求:(1)第一段,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合理想象,描述火车、地铁或公交上的这种场景,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2)第二段,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开头,表达 面对这种情景时你内心的感受,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不少于100字。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不好意思,请让一让。”站在车门口的小伙不情愿地按下暂停键,往车厢深处走了两步,好像对我打断他的手机游戏不满。放眼四周,只见人们都沉 迷于手中的“小小世界”,或浏览新闻,或看影视剧,或刷微博微信……到站了,车门即将关闭的一刹,一个低头族才抓着手机夺门而出……
低头族,你错过了太多太多。你们错过了那晴日阳光斜射在车窗映出的缤纷色彩,你们错过了那雨天水珠打湿玻璃流下的一道道灵动痕迹。你们错过了那游子归乡路上深切企盼的眼神,错过了那进城务工青年坚定的目光。当你专注于手机屏幕,便阻断了同外界的交流,长此以往,你将加深对手机的依赖而使社交能力减弱。让我们“拒做低头族”,多看看窗外的美景,多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吧!抬起头来吧!这是一个能让你温暖,让你感动的世界!
【解析】
 
二、阅读理解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 “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 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科网
此外 ,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 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的书院传统。 传统书院里所有的老师同学同学习、同探讨、同游乐,现在还有多少地方能这样做呢?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传统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传统完全不一样,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就是开启了一个误区。
B.朱熹的六条读书方法,从学习到实践都提到了,这体现了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
C.只要一个人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就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
D.已有的教育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新思维都会影响我们对传统书院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答案】D。 
【解析】A项错在“完全不一样”,范围扩大。原文第二段是“西方的学校是 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B项错在以偏概全,“朱熹的六条读书”是为学之方,而不是为人之道。C项错在说法绝对,“只要……就”根据原文应改为“如果……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多个维度审视书院的传统精神,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传统书院的师生关系。
B.文章围绕着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展开,并由此指出了中国当代教育界所存在的问题。
C.文章在叙述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书院教育的精神,彰显了立足中国当代教育的立场。
D.对于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文章先交代理念和宗旨,接着逐层分析,最后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答案】C。 
【解析】文章是立足于传统教育的立场。学科#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学子没有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启发也没有用。因此,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
B.如果当代教育能够践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那么每个学生的才华就可以保证得到施展。
C.只有同窗、师生之间相互切磋,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才能自由讲学,避免灌输。
D.家国同构是很复杂的问题,密切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122.240.211.6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岳阳楼记(精制练习)』  下一个『论教养(精制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