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2019芝华中学高三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总分:150使用时间:9.27)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
试题预览
2018-2019芝华中学高三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总分:150   使用时间:9.27)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 “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 ,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盾瓦”,就是 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 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窗是故乡明
姚琬昱
①窗大概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古时大户人家的窗与庭院相和谐、与绿 水竹树相掩映。诗人的窗则与山、与雪、与花相对。不过对于寻常人家,窗可能只是一件日常生活里稀松平常的物件。但是,当夜晚来到,窗的那头点起一盏盏灯时,这或明或暗的四方物,总能悄悄染上屋内的温馨或忧愁,落在熟悉它的人们的心尖上。
②小时候房间的窗临着城镇最普通的街道。狭窄的街道上会有叫卖米酒的人,喊声落进每家每户的窗子里。这时我就会踩上板凳,假装回应他的叫卖,在叫卖人闻声回头却不见人时,躲在窗后偷笑。等到春节前,街头的墙壁上会挂满一幅幅海报、一副副对联,迎着冬风招摇着发酵中的 年味。
③大多数时候,窗像一道屏障,窗外无论电闪雷鸣抑或明媚晴朗,窗内都是温暖的家。每日傍晚拐进小巷,第一件事便是抬头看看家里的窗,若是亮灯,再多的心事也会先放下,觉得安稳起来。
④在还不能独自出远门的年纪,忙碌之余对着西边的窗户发呆,成为我日常的消遣。夕照时,太阳如一个橘红色的火球,给矮小的山镀上一层金。直至黑暗降临,太阳也渐渐粉白,落进山与楼房的背后去。而此时堆积在天际处的云线,对我是最有魔力的存在,它们弯弯曲曲让人不知是云还是远山。若是越过云、越过山,那边的人们正在做些什么呢?
⑤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说:“一直待在这里,你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最后多多离开了西西里岛。那时候家乡的小镇不乏远行的人,或求职或求学,和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样,踏上开往天南海北的火车,家乡的那一扇扇窗也渐渐消失在暗夜的车灯后。
⑥新旧世界的转变,对年轻人的冲击无疑最大。当我第一次面对不再有连绵雨水的干燥天气,行走在看不到河流的广阔大地时,我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感受到自我认知的渺小,便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向外探索的机会。透过车窗、旅馆的窗、宿舍的窗,我见到荒漠与大海、霓虹闪烁的街景、南腔北调带着异域故事的人群……每扇窗后的风景都各不相同,而我也看到自身世界的改变:饮食、口音、思维方式在“融”与“不融”间交叉磨合,在不同的窗边入乡随俗。在生命最富激情的这些年里,我每年往返故乡两次,时间短促,习惯在异乡的居住,故乡的窗也慢慢从生活中淡去。
⑦然而,有一日,我与朋友走过一片小区,在大风呼啸的季节里,万物被吹得浑身颤动、七零八落,唯有那些窗里亮起的灯光显得安宁。暖黄色的厨房、明晃晃的客厅、透露出书架与窗帘的房间,带着窗边的闲聊、做饭的油烟、房间里的吵闹……或明或暗、或冷或暖,仿佛重现了好久未见的最熟悉的风景。刹那间,家与故乡,突然从我尘卦已久的记忆里迸发出来,常年坚毅的心境随之既热又暖,软化成记忆中的一江湖水、一抹流云。
⑧大概与所经历的五光十色、天南地北的各式窗户相比,最能叩动心底的,还是那扇朴素平凡、带着家的温度的窗吧。
⑨在迁徙日益频繁的当下,往返于异乡与故乡之间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生命的常态。但无数奔波行旅的生命,终将抵达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望见那扇温暖明亮的窗。(选自2018年2月3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题目化用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具有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总摄全篇。
B. 作者引述《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所说的话,委婉地阐明家是永恒的港湾,为后文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作了铺垫。
C.第⑦段画线句情感陡转,生动表现了作者目睹异乡的生活窗景而触发的炽热、温暖的内心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家与故乡的无限深情。
D.文中描绘了多幅与“窗”有关的、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
5.“窗”对于作者来说,有哪些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说明。(5分)
6. 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人间有光
材料一:
整治雾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根本的出路是科技创新,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根据《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报告,机动车尾气、燃煤、扬尘是杭州PM2.5的主要来源,而油品升级是降低PM2.5的途径之一。为此,浙江地区的主要油品供应企业中国石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油品升级,2015年12月1日起,全省供应国标准汽/柴油。除此之外,还对尾气中的其他有害成分进行技术处理,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石油天然气深加工项目,生产的异辛烷高标准清洁汽油添加剂,能有效降低尾气中的PM2.5。
据报道,大数据、“互联网+”,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将用到“智慧治气”上。在G20杭州峰会前,杭州将推出“五气云”环境质量智慧管控系统。比如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不只监测企业最终的废气排放,连整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能监测到。 
雾霾治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在产业布局、工厂提标改造、燃煤电厂的清洁排放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进行转型升级。
(摘自新华网《科技让我们走出雾霾》2016年3月24日)
材料二: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研制的“治霾”科技新成果——陶瓷基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发动机医生”,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成为“治霾”利器。这个黑龙江人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已成功抢占润滑油产业技术制高点,并远销国外市场。 
“发动机医生”主攻方向是发动机节能减排。黑龙江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存德介绍:“简单地说,汽车发动机缸体经过长时间活塞运动会出现磨损,导致发动机出现漏油、串气、冒黑烟、烧机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等现象,而这些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DFR材料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的‘工业味精’,它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炭,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摘自《黑龙江日报》2014年11月23日)
材料三: 
由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设计的名为“无霾之洞”的雾霾净化塔已于9月底进京,该塔高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它的内部有一台功能强大的真空吸尘器,利用电离技术吸入雾霾,滤掉其中的有害颗粒,然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罗斯加德称,这台机器可以在36小时内净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内70%-80%的空气。项目的原型机基于目前在医院和停车场净化系统里使用的技术。同时,这个项目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副产品,它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可被压缩做成黑色宝石。然而,这座塔却被业内人士认为,更多是起到人们对环境的警醒作用和抗击雾霾需要大胆创新的“行为艺术”。 
与荷兰除霾塔的“行为艺术”相比,用于科学实验的长安除霾塔已经建成封顶。该项目是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的空气治理重点试验项目,总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据了解,该除霾试验装置位居世界领先水平,通过去除大气环境中的PM2.5及NOx、SO2等雾霾形成的关键前体物,从而有效控制雾霾形成。项目试运行成功后,将通过在医院、学校、住宅小区等人员聚集区安装小型装置来推广应用此项技术,以逐步改善局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摘自人民网《那些消减雾霾的科技手段》2016年12月21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整治雾霾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所以应该用科技成果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
B. 雾霾治理需要在规划产业布局、工厂提标改造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雾霾治理目前进展缓慢。
C. “发动机医生”能够使发动机具有节能减排的功效,加入DFR材料,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
D. 雾霾的形成依赖一些关键前体物,主要是大气环境中的PM2.5、NOx以及SO2等,减少大气中的这些物质就能有效治理雾霾。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
A. 机动车尾气、燃煤、扬尘是杭州PM2.5的主要来源,为此浙江地区的中国石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实行油品升级,这是该地区治理雾霾最有效的手段。
B. G20峰会前,杭州欲推出的“五气云”系统,不只能监测企业最终的废气排放,甚至能监测整条生产线上的每一个节点,这是“智慧治气”的先进发明。
C. “发动机医生”是我国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是润滑油产业技术的排头兵,是治霾的利器,畅销国内外市场。
D. “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能把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压缩做成黑色宝石,但是因为除霾效果一般,人们认为它更像是一个“行为艺术品”。
E. 刚刚建成的长安除霾塔,通过去除大气环境中雾霾形成的关键前体物,从而有效控制雾霾形成,这项除霾试验装置目前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9.长安除霾塔与荷兰的“无霾之洞”都是人们自发研制的治霾发明,两者有何不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觉得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减少雾霾。(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3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 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选自《宋史•危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唱酬”“唱和”,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词义相近。
D.丁母忧,旧时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要回乡为母守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问意见。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5分)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春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 第三句的一个“惧”字,写出百姓对眼前的酷热、未来的灾荒及腐朽社会的忧虑之情。
C.“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D.“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E.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15. 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 以写美女衬英雄;再用“               ”,以写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2)《蜀道难》用以“               ,               ”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难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在影片《芳华》上映后,大量普通观众都提到这部电影巨大的“后劲”,它在观众心中久久挥之不去。但同时,也有不少朋友抨击影片在叙事上显得支离破碎。
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除了需要纪律监督,更需要党员干部坚守底线,自觉自律。党员干部令行禁止,反腐才能标本兼治。
③台湾新政府预算计划对教育给予了额外的资金投入,但诸多大学校长认为这些预算只是沧海一粟,根本无法解决学校目前的经费短缺问题。
④近些年纷纷落马的“大老虎”,虽都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让他们现身说法,让人们听一听他们的忏悔之言,一定会起到更大的警示作用。
⑤钱钟书的文学赏析文字无一字无来处,东方的、西方的、古典的以及现代的,他都广泛吸收,融会贯通,开创了全新的 学术体式。
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因坚持传统教学的理念在国内中国画界脱颖 而出,在教学上主张筑基于传统文脉,以经典解读、研习为桥梁,连通造化与心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安全不能通过隐匿来实现。无论是密码学领域,还是软件领域,还是现在被炒得火热的区块链领域,都是因为开放才安全。
B.日本神户制钢所将旗下超过10间日本工厂的数据篡改行为归咎于封闭的企业文化、过度追求利润以及质量合规性意识不够强的原因。
C.“推迟上学”释放出的减负理念,相比实际措施更值得我们珍视,教育者不应以睡眠、健康为代价来实现提升学生分数的作用。
D.“春运”一词从1954年最早出现在媒体上后,国人便与之结下不解情缘,它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刘老师,您的书我已经收到,感谢惠赠,拜读后受益匪浅,你真是堪称哲学大家,作品我定当惠存。
B.今天是我的儿子与儿媳的大喜之日,作为家父,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C.拙作《一盏灯的时间》新成,甚觉文辞微浅,瑕疵颇多,冒昧将文稿寄您一份,敬请不吝雅正。
D.我在电话里和小白进行了磋商,相约周日下午一起去看电影《红海行动》,共同度过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周末。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    ①     ,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要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的快乐越多,拥有的时间就越多,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斯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     ②      ,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
21.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6字。(5 分)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4月4日晚,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37岁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成动,拿得总冠军。有人为彭敏感到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人称赞雷海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慨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为诗词大会而改变;也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心中都有对 “诗与远方”的追求。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
【答案】B
【解析】A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2.【答案】D
【解析】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3.
【答案】C
【解析】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4.
【答案】B
【解析】《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所说的话意在鼓励多多外出闯荡,作者引述的目的是引出自己和其他年轻人离家远行的情形,为后文抒发在异乡的情感作了铺垫。
5.
【参考答案】①感受家的温暖,给内心以慰藉;②丰富童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③消遣解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遐想、期待;④认识多彩世界,改变提升自我;⑤寄托对家和故乡的深情。(每点1分。)
6.
【参考答案】①以“窗”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不枝不蔓, 紧凑集中;②以时间为序安排行文,展示作者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发展历程,真实自然,令人信服;③选择与“窗”有关的、普通常见、富于生活气息的材料,表达人们普遍、朴素的情感,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每点2分)
7.【答案】B。【解析】B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一第四段,由材料内容可知,雾霾治理还需在产业布局、工厂提标改造、燃煤电厂的清洁排放等方面进行科技创新,选项中“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雾霾治理目前进展缓慢”属于无中生有。A、C、D三项作为正确选项,A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一的第一段,C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二的第二段,D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三第二段第三句。
8.【答案】BE。【解析】A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一第二段,原文的表述是“油品升级是降低PM2.5的途径之一”,并没有说这是“最有效的手段”。C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二第一段, 原文的表述是“远销国外市场”,而非“畅销”,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D项,信息来源于材料三第一段,“无霾之洞”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之所以被称作“行为艺术”,并不是因为除霾效果一般,而是因为它更多是起到人们对环境的警醒作用和激发人们抗击雾霾的创新精神。
9.【参考答案】不同点:①工作原理不同,“无霾之洞”是利用真空吸尘器的原理除霾;“长安除霾塔”则是通过去除大气环境中的PM2.5 以及NOx,SO2等雾霾形成的关键前体物,从而有效控制雾霾形成。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