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三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
试题预览
舒城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
高三语文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 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
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B.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
   C.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
   D.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
   B.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
   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
   D.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 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就要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 
   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实现乡村宜居。
   C.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
   D.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利于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 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进  京
刘震云
虽然立春了,路上的风也寒;一路寒风吹着,人可不就发起了高烧?从固安到大兴的客车上,李雪莲身上烧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都有些迷糊了。客车开到固安与北京大兴的交界处,李雪莲突然发现,交界处停着四五辆警车,公路旁站着警察,示意所有开往北京的车靠边,接受检查。路旁已停满接受检查的车辆。李雪莲一惊,出了一阵冷汗;从泰安出发,没敢坐火车,也没敢坐长途汽车,倒了这么多乡村汽车,看来还是没躲过警察的检查。停下接受检查的车辆,排成了长队。等了一个多小时,两个警察才上了李雪莲乘坐的客车,挨个儿检查各人的证件,询问去北京的理由,检查各人去北京的县政府开出的证明。
和二十年前李雪莲头一回进北京,在河北与北京的交界处遇到的检查一样。这种场面李雪莲经得多了,也不惊慌。警察挨个儿盘查,有的旅客过了关,有的被赶下了车。终于,一个警察检查到了李雪莲。先看了李雪莲的身份证。李雪莲递上去一个假的。为了躲避警察盘查,三年前,李雪莲花了二百块钱,办了一个假身份证。身份证上的名字,取她名字中一个“雪”字,前边加一个“赵”字,叫“赵雪”,平反“昭雪”的意思;二十年告状,可不就为了平反昭雪吗?这假身份证制得跟真的一样,往年的警察没看出来,现在盘查的警察也没看出来。警察将身份证还给李雪莲,问:
“到北京干什么去?”
李雪莲:“看病。”
回答的跟二十年前一样。警察盯着她:
“去北京哪家医院?”
李雪莲:“北京医院。”
回答的也跟二十年前一样。警察:“看什么病?”
李雪莲:“你摸摸我的头。”
警察愣了一下,便伸手摸李雪莲的额头;李雪莲脑门烫得跟火炭一样;警察的手忙缩了回去。警察:“县政府的证明呢?”
李雪莲:“大哥,我都病成这样了,哪儿还有工夫去开证明呀。”
警察:“那不行,你得下车。”
李雪莲:“我脑袋都犯迷糊了,下车死了,你负责呀?”
警察不耐烦地:“两回事啊,有病先在地方医院看,等全国人代会开过,再去北京。”
说的也跟二十年前的警察说的一样。李雪莲将头歪到车窗上:
“我得的是肺气肿啊,一口气喘不上来,我就完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不下车。”
警察便上来拉李雪莲:“别胡搅蛮缠,没有证明,就得下车。”
两人撕拽起来。李雪莲身边坐着一个老头,突然站了起来;老头身穿旧军服,看上去干部模样;老头指着警察说:“你要证明,她都病成这样了,不是证明吗?”
又说:“她从上车就挨着我,一直跟个火炉似的;如果她是你姐,你也这么不管她的死活吗?”
一句话说得李雪莲好生感动;多少天没听过体贴的话了,一个外地陌生老人的话,让她百感交集;想起一路上七八天的种种委屈;想起二十年的种种委屈,不由大放悲声,哭了起来。见李雪莲哭了,警察也一愣,抖着手说:
“不是我不让她去北京,北京正在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呢。”
老头:“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么了?人民就不能进北京看病了?她是不是人民?”
见李雪莲哭了,车上的乘客都怒了,纷纷站起来,加入指责警察的行列:
“什么东西。”
“还有没有人性?”
一个剃着板寸的青年喊:“不行咱把这车给烧了!”
也是众怒难犯,警察一边慌着说:“你以为我想这么做呀,这是上头的规定。”一边也就下了车。
警察下车,客车便上路。李雪莲谢过身边的老人,谢过大家,也就不再哭了。李雪莲身子本来就弱,大哭一场后,就更弱了。没哭之前通身发烧,现在突然冷得浑身打颤。冷过一个时辰,突然又浑身发烧。这样冷一阵热一阵,李雪莲突然昏迷过去,倒在身边老头身上。
老头见李雪莲昏了过去,忙喊司机停车。司机过来查看,见她昏迷不醒,又听她刚才对警察说患的是肺气肿,便有些着慌,担心她一口气喘不上来,死在车上。老头又喊:
“还愣着干什么?快送她去医院呀。”
司机这才慌忙又开起车,加大油门,向前开去。
                                         (节选自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时令,又写出了主人公的生病及其去北京的原因,让读者明白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的身份,暗示出主人公的悲剧遭遇。
B.李雪莲的假身份证取名为“赵雪”,表现了主人公希望平凡昭雪的正当愿望;而警察没看出破绽,意在说明现在有些警察的无能。
C.车上的乘客看见警察无理欺侮李雪莲,群起指责警察,表现出现在社会还是好人居多,还是有不少敢于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人。
D.小说中老头这个形象的设置,既有利于推动小说情节的展开和发展,也有利于体现时代主旋律,有利于表现社会正能量。
5.根据小说节选部分的内容,简要分析李雪莲的人物形象。(6分)
6.从小说节选部分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7.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适应新一代人工智 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 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9.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性豪迈,喜论当世事。督贵州学政,地僻无书籍,购经、史、通典、文选置各府书院,黔士始治经史。任满还京,入直上书房。嘉庆三年,亮吉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陈情归。
大学士硃珪书起之,供职,与修高宗实录,第一次稿本成,意有不乐。将告归,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略曰:“今天子求治之心急矣,天下望治之心孔迫矣,而机局未转者,推原其故,盖有数端。亮吉以为励精图治,当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尽法也;用人行政,当一改权臣当国之时,而尚未尽改也。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今一则处事太缓,权私蒙蔽,事事不得其平者,不知凡几矣。千百中无有一二能上达者;即能上达,未必即能见之施行也。一则集思广益之法未备。盖恐一人之聪明有限,必博收众采,庶无失事。请自今凡召见大小臣工,必询问人材,询问利弊。所言可采,则存档册以记之;倘所举非人,所言失实,则治其失言之罪。”
书达成亲王,以上闻,上怒其语戆,落职下廷臣会鞫,面谕勿加刑,亮吉感泣引罪。拟大辟,免死遣戍伊犁。明年,京师旱,上祷雨未应,命清狱囚,释久戍。诏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下情复壅,为害甚钜。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铭诸座右,时常观览,勤政远佞,警省朕躬。今特宣示亮吉原书,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实为可与言之君。诸臣遇可与言之君而不与言,负朕求治苦心。”即传谕释亮吉回籍。亮吉至戍甫百日而赦还。后十年,卒於家。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四》,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B.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C.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D.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甲”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获得殿试的第一等。
B. “书院”是古时官府所设的存放书籍供人阅读的场所。
C. “遣戍”的意思就是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等地戍守。
D. “祷雨”的意思就是向上天神明祈求降雨解除旱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洪亮吉小时候就喜欢读书,用功学习。他在殿试时考取了第二名进士,以后在担任贵州学政时又购买大量书籍给贵州各府书院。
B. 洪亮吉性情豪迈,喜欢议论时事。他在上书房供职参与编修高宗实录时,曾写了几千字的文章,但却因此触怒了其他官员而被迫辞职。
C. 洪亮吉忠于朝廷,敢于直言。他在即将辞官归家之时还给军机王大臣上书言事,对如何治理天下向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D. 嘉庆皇帝虽不善于听取反面意见,但还能反省自己。他因为洪亮吉语言戆直而发怒,但过后也能认识到自己处理洪亮吉的过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亮吉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陈情归。(5分)
(2)盖恐一人之聪明有限,必博收众采,庶无失事。(5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南宋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②,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③,从容頤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专美。
【注释】①淝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②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③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④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 “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15.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用“                      ”把美好事物的凋零消逝写得很凄美,又用“                      ”书写美好事物的重现给人慰藉。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3)《诗经•氓》中描写女主角盼望见到心上人而未能如愿时的状态的一句是“             ”;而见到之后,她的表现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其实不尽然。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        ,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        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 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
除了反击、求救,植物们还能搜索到同类的求救信号或抗击动态,得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情报,这样它们才能及时巩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避免危险来临时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艾树积极反击天蛾幼虫的例子,在这场反击战进行得十分激烈之时,山艾树周围的同类甚至异类们(例如野烟草)也嗅到了硝烟的味道,从而得以早早备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随时应战。看来,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会发生,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B. 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 续为非作歹。
C.这种物质一旦被天蛾幼虫摄入,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D. 天蛾幼虫一旦摄入这种物质,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向它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B. 会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
C. 周围的食虫族们会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D. 会静悄悄地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居安思危      狼吞虎咽      后顾之忧      猝不及防
B.居安思危      大快朵颐      燃眉之急      措手不及
C.未雨绸缪      大快朵颐      后顾之忧      措手不及
D.未雨绸缪      狼吞虎咽      燃眉之急      猝不及防
20.下面是某位高三同学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5分)
能作为学生代表在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十分荣幸。三年前,我作为一名莘莘学子来到这里,怀揣梦想;今天,作为恩师的高足即将腾飞。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垂念师恩,挂念母校,如果母校需要,我一定会鼎力相助。最后,希望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
                                                                             
                                                                             

21.下面方框内是高考网上阅卷流程示意图,请把这个示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盛中国,阳春白雪,殿堂艺术的巅峰;单田芳,下里巴人,市民艺术之典范。梁祝化蝶而去,人们的思绪仍会伴着乐曲的馨香翩翩起舞;下回再无分解,但一个个故事广博而不浅薄,如绵绵善意,流淌于岁月长河。
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面对“十五秒成名”、“圈粉无数”的诸多网红,有公众哀叹:盛中国、单田芳故去,可供敬仰的大师越来越少了。是的,既然“速成文化”“快餐文化”可以一夜暴富,谁还愿意躬耕艺海、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流量经济”风潮下,我们该不该有所坚守,又该如何坚守?这是大师远去的背影留给我们的时代之问。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第二次统考答案
1. A【解析】B项,“只有非农产业 需要创新”错,文中并未说农业产业不需要创新。C项,混淆概念,应该是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上推动的龙头企业集群,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 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D项 ,“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