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练习(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别了,“不列颠尼亚”》测试(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停泊(ó)  陈迹(jì)  大厦(xià)  赠言(zènɡ)B.掩映(yǎn) 旗帜(zhì) 悬挂(xuán) 凝重(nǐnɡ)C.甲板(jiǎ) 冉冉(rán) 降落(luò) 紫荆(jīnɡ)
试题预览
《别了,“不列颠尼亚”》测试
(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停泊(bó)  陈迹(jì)  大厦(xià)  赠言(zènɡ)
B.掩映(yǎn) 旗帜(zhì) 悬挂(xuán) 凝重(nǐnɡ)
C.甲板(jiǎ) 冉冉(r án) 降落(luò) 紫荆(jīnɡ)
D.港督(dū) 撤离(chè) 汽艇(tǐnɡ) 古典(d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劲jìng    劲拔遒劲疾风劲草刚劲挺拔
B.泊bó停泊漂泊淡泊名利水泊梁山
C.应yīng    应届应聘应声而落应有尽有
D.鲜xiān    鲜见鲜有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淘汰出奇制胜威慑厉兵秣马
B.热衷磨肩接踵翱翔相辅相成
C.迷惘变换莫测爆炒招摇撞骗
D.诙谐头晕目眩嬉笑若及若离
4.选择恰当的词填空()(2分)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香港防务。
A.接管
B.接手
C.接替
D.接任
5.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计量单位方面,我国政府取消了传统的“斤”和“两”,代之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千克”和“克”。
B.第16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暨展览会主题是“电动车——21世纪的清洁交通工具”,这一主题在环保观念深人心的今天,无疑是很有号召力的。然而,电动汽车的使用能否真正解决汽车的污染问题,环保型汽车的发展只有电动车一条出路吗?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旧社会,一会儿这个“款”,一会儿那个“费”,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都想从农民的口袋里掏钱。
D.进人21世纪以来,中国邮政对其部分业务进行了调整,从邮寄包裹,EMS特快专递,到邮政汇款、163上网接入服务等等都实现了不同幅度的提速,业务质量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一句话:信函服务较好,汇款差强人意。
6.下列各句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7.选词填空。(4分)
(1)4点30分,面色   (A.庄重 B.凝重 C.郑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2)晚6时15分,象征英国   (A.管理 B.治理 C.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
8.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新华网海牙3月24日电(记者陈贽 潘治)第三届核安全峰会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呼吁国际社 会携手合作,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3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杨兴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里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制即将结束。”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相关链接:
①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
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时的情景,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②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彭定康“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这“最后一次”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复香港的兴奋和英国失去香港的失落。
D.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E.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2.请举例说明文中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3分)
 
 
3.文章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从手法和情感角度加以分析。(3分)
 
 
4.这篇新闻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胜在什么地方?请从标题、选材、细节中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列选段,回答后面题目。(13分)
阿富汗儿童——我们该怎么办?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美英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这使得本已十分贫困的阿国陷入更大的灾难与恐慌,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是阿富汗的儿童。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显示,阿富汗是世界上20多个“儿童基本生活‘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其儿童受教育程度为全世界倒数第七……现在又面对美英的“反恐怖战争” ,阿富汗儿童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战争将导致大批无辜百姓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过程中,将会有许多儿童因卫生状况不佳、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和生病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去。看着天真无邪的儿童死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痛心。可是阿富汗儿童目前正处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环境里,幼小、脆弱的生命将如何承受这起人为灾难?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但这一切都不应以伤害无辜为代价。对于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更应当优先考虑。
战争仍在继续,死亡仍未停止。愿和平的曙光早日降临在阿富汗儿童身上。
1.读了本段新闻,你认为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问题?(4分)


2.在这次战争中,阿富汗儿童面临什么问题?(3分)


3.战争的罪恶是。(2分)
4.针对美英对阿战争,我们的态度是。(2分)
5.针对这次战争,想想阿富汗儿童,我们的愿望是。(2分)
参考答案
一、1.选D。A项中的“厦”应读shà;B项中的“凝”应读nínɡ;C项中的“冉”应读rǎn。
2.A  (B.水泊pó;C应yìng聘,应yìng声而落;D.屡见不鲜xiān)
3.A  (B.磨→摩;C.换→幻;D.及→即。)
4.A (四个选择项意思相近,都有替换之意,要弄清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分。)
5.A (放之四海而皆准:意思是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作为准则,常指抽象名词,如理论思想等。)
6.A (“不列颠尼亚”应加引号。)
7.(1)B (2)C
8.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一)1.B项2分,C项1分,D项1分。A项和E项不给分。答三项或三项以上则给0分。
2.①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②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③这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①“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②这句话就历史与现实形成今昔的对比,引发读者回忆历史的沧桑巨变。③表达了中国人民胜利的自豪之情。
4.①标题双关。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终被洗雪。②选材独特。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这一角度比较新颖,并且可以自然地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③注重细节。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应举例进行说明。
(二)1.阿富汗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
2.①逃亡中因卫生状况不佳、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和生病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去;②生命安全无法保障。
3.导致大批无辜百姓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4.希望这场战争不能以伤害无辜为代价。
5.愿和平的曙光早日降临在阿富汗儿童身上。 (122.240.194.12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练习』  下一个『《飞向太空的航程》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