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9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9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然中本没有建筑,人类为了改造自然,让自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的目的下,建筑诞生了。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建筑广泛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
试题预览
福建省闽侯县第八中学2019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自然中本没有建筑,人类为了改造自然,让自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的目的下,建筑诞生了。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建筑广泛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而中国砖木构建筑却辐射整个东亚圈,影响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这种影响便是从盛唐时期开始。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必然会在建筑及城市规划上有所反应,从对位于西安的唐大明宫遗址的发掘和史料来看,大明宫主要建筑更是把“以肥为美”的思想贯穿,表现得淋漓尽致。丹凤门、玄武门相对,世界上最宽的御道贯穿中轴,从中轴向两边对称延展,中国传统的“择中对称,无为而治”古朴哲学思想,在对称美学中得以体现。而现今残存的正殿含元遗址高十余米,殿宽11 间,其前端的龙尾道就长达75 米,两侧建有“翔鸾”“栖凤”二阁,与主体建筑相连,表现出大唐帝国鼎盛时期浑厚的建筑风格,整个大明宫的面积是现存明清故宫的4 倍,如此庞大的唐朝王宫的建筑群规模是后世不可匹敌的,这与当时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以及“以势壮美”的美学倾向是不可分离的。在古代传媒工具较为落后的时代,王室的审美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审美,争相效仿下,这种追求宏大壮丽的审美追求成为整个唐代的国民符号。
从外部条件来看,唐代自信开放的治世之道也是“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与西方的交流,略带“野性”与“粗犷”的西方文化被源源不断的注入东土。有学者认为,唐代诗人李白,很有可能就出生于碎叶城,碎叶城即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或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激发出诗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大胆的想象力。而唐朝皇帝多有“胡人”血统,“胡人”,即我国西北方少数民族旧时的统称。西方文化对唐代建筑风格定位的影响也十分巨大。除祭祀、宗教、陵墓用途的建筑外,一般唐代建筑外体不做彩绘,白墙、红柱、青瓦、直棂窗便构成唐代建筑的基本,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崇尚富丽的朝代的建筑会如此洒脱,外墙装饰如此简单。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墙体不做装饰,重在建筑屋顶的结构之美。唐代建筑采用1:6:8 的比例来制造屋顶,正脊最短,而四个向外延伸的侧脊在建筑比例中最长,这使得整个唐代风格的建筑有巨大屋檐的遮蔽,如同巨鸟翅膀一般。而正脊鸱吻则常用一串来自西域的连珠纹作为装饰。
唐代人认为,建筑的主题是屋顶部分,建筑墙面,立柱,都是为了支撑宏大的屋檐而准备的。相较明清建筑中墙面立柱重装饰,甚至为了美观,甚至设立装饰用途“无用柱”的审美观点完全不同。而唐代“尊上”的思想亦是由传统的儒家思想所决定的。同时,佛教在唐代建筑中的影响也举足轻重。以大明宫的地砖,攒顶为例,其多为莲花造型。在佛教的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出生后,下地走七步,一步一莲花。莲花、就是极具佛教以为的装饰图案,大明宫中地砖施以莲花浮雕,攒顶勾栏亦是整朵莲花的样式重复出现。这和唐代社会王室、民众自上而下的信仰佛教息息相关。
(摘编自《唐代美学思想对唐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建筑不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事物,它是人类为适应生存而改造自然的需要产生的,建筑的基本特征是规则的几何形状。
B.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而从唐朝开始,中国砖木结构建筑却辐射整个东亚圈,影响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
C.西安的唐大明宫主要建筑把“以肥为美”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唐代美学思想的最主要的体现。
D.“择中对称,无为而治”的古代哲学思想,在对称美学中得以体现,唐大明宫相对的两扇门、贯穿中轴的御道等即为具体实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唐代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以及“以势壮美”的美学倾向也对唐代的建筑产生了影响,唐朝王宫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即与此有一定联系。
B.在传媒工具较为落后的古代,王室的审美意识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群体审美倾向,大唐王宫的建筑群规模大即与此有一定联系。
C.唐代建筑风格定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十分巨大,白墙、青瓦、直棂窗是唐代建筑的基本格调,祭祀、宗教、陵墓的建筑例外。
D.唐朝崇尚富丽,看重建筑屋顶的结构之美,但外墙装饰十分简单,墙体不做装饰,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唐代建筑的洒脱大相径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唐代自信开放的治世之道和西方文化被源源不断地注入东土,以及唐代皇帝带有胡人血统,是唐代“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
B.唐代建筑正脊最短,正脊鸱吻则常用一串来自西域的连珠纹作为装饰;侧脊最长,如巨鸟翅膀,使得唐代的建筑有巨大屋檐的遮蔽。
C.传统的儒家思想决定着“尊上”的意识,唐代人认为,建筑的主题是屋顶部分,墙面、立柱都是为支撑宏大的屋檐而准备的。
D.莲花是极具佛教意味的装饰图案,大明宫中地砖、攒顶勾栏重复出现莲花图案,与唐代社会王室、民众自上而下信仰佛教密切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罨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
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间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4.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就让读者想象到了罨画池的魅力。
B.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如第3 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
C.“错、错、错,莫、莫、莫”是陆游《钗头凤》里的语句,作者用在这里是借以表达对词人爱情悲剧的叹惋,以及对词人命途多舛的慨叹。
D.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感伤再到最后的落寞。
5.简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6 分)
6.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在蕴含。(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 题。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 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 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 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来源同材料三)
7.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①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遨截,贵每奋击,辄破之。除.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②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③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朝廷授任宇文贵都督益州潼州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赠太傅,谥曰穆。(选自《周书•列传十九》)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C.践阼,阼是古代庙寝堂前的台阶。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样当博士。
B.宇文贵箭术神妙。宇文贵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
C.宇文贵善于治民。在蜀地为官时,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D.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邑万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5 分)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③不嫌,一作“莫将”。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落日”“流水”叹时光之流逝,“春光”“柳树”写出了春景之胜。
B.颈联中“不嫌”一作“莫将”,“不嫌”写出了柳树的自信,“莫将”则写出了柳对榆荚的蔑视。
C.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15.本诗的颔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
“ , 。”
(3)《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II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 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笔法的变换、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相得益彰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相得益彰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泰然自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够畅达,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
B.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这不仅体现在诗的内容鲜明可感,而且在其字势的倾侧、其笔法的变换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3 分)( )
A. 文庙——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B. 书房——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
C. 宗祠——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D. 寺院——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本校现缺副校长一名,您是否愿意来敝校高就?我们将为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B.先生不远万里驾临寒舍,足令蓬荜生辉,他日有幸到贵府拜访,还望先生扫除而迎。
C.请大家针对昨天发生的事件发表看法,千万不要客气,有什么想法姑妄言之即可。
D.我们诚挚邀请贵公司来参加我公司年会,如蒙应允,请发来与会人员名单。
22.下面是某有机农产品评定机构的审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 个字。(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学校举办了主题为“学习成长”的班团会,其中一个话题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难做到的是什么。
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梳理出以下观点:
(1)坚持自己的目标;(2)抵制诱惑,守住内心的宁静;(3)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4)慎独,即在独处时也能谨慎不苟。
(5)懂得感恩。
上述观点中,你最认同哪一点?结合自己对成长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 字。
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答案
1.(3 分)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C 项无中生有,“这是唐代美学思想的最主要的体现”错,原文第2 段只是说“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必然会在建筑及城市规划上有所反映”,后文还提及了“对称美”“以势壮美”等,故大明宫“以肥为美”只是唐代美学思想在建筑上的体现之一,“最主要的体现”这一说法无中生有)
2.(3 分)D(“这与人们想象中的唐代建筑的洒脱大相径庭”错,“外墙装饰十分简单,墙体不做装饰”原因是“这就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说不“洒脱”于文无据)
3.(3 分)A(“唐代皇帝带有胡人血统”不是“唐代‘以肥为美’”观念形成的原因”)
4.D(“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感伤再到最后的落寞”错误,是“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是考查全文的感情线索。)
5.含义:虽然陆游已不在,但寄寓着陆游生活和精神的罨画池还在,我们仍然能从今天的罨画池怀想陆游的身影,感觉到他的爱国精神。(2 分)作用:承上启下,作者的情感由落寞转为欣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以及自豪感。(4 分)
6.①雨声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廉吏赵卞高尚人格的钦佩;②雨声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寄寓了作者对陆游与唐婉的爱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  下一个『沈阳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