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9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9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含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古文,回答问题。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阕围绕“异”字,从、、三个方面,表现了边陲之孤寂荒凉的景
试题预览
2019备战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练习(含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上阕围绕“异”字,从 、 、 三个方面,表现了边陲之孤寂荒凉的景象。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落木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①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②黄河:指代故乡;③羁宦:离家在外做官。
(1)从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3.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______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_______
(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
5.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后面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 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首联说虽然酒的档次不高,下酒菜还是可以的,请不要见笑,这样写,既真实,又很 。
(2)下面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陆游去职回乡后,到邻村游玩作客时写下的。
B. 本诗以“游”为线索,写了诗人的见闻和感受。“足鸡豚”、“春社近”和“闲乘月”可以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也写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
D. 诗人陆游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屈辱投降,渴望国家统一;风格雄浑豪放。
6.阅读下面晏殊的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 桑 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浣溪沙》通过摄取旧亭台、夕阳西下、落花等触人愁绪之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而《采桑子》借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______________等哀景抒发了伤离别、 苦相思的悲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3)“好梦频惊”是《采桑子》的点睛之笔,请结合词的上阕说说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试结合“草深”、“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
8.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10.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西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哪几句诗句表现出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边句子的意思。
①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虽为 ① 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前两句写 ②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2)请根据你的理解,简明地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采用的写法及其好处。
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送张四
王昌龄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1)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
(2)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
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请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________→________
(2)颈联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具体赏析。
14.阅读下面两手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从军行
范仲淹 王昌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青海长云暗雪山,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孤城遥望玉门关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黄沙百战穿金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破楼兰终不还 。
(1)《渔家傲》和《从军行》在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词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点。
15.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边的题。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路转溪桥忽见”词句前文“路转”,后文“忽见”,透露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请你展开想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夏夜景象。
16.读下列古诗,答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王维的山水诗多以诗入画,这首诗描写了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17.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作者是唐代 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 》。
(2)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
B. 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
C. 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
D. 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雨巷①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②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③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样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④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作者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户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②彳亍:小步慢走的样子。③太息:出声叹气。④颓圮:倒塌。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寂寥 彳亍 颓圮 惆怅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________
②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________
(3)诗中的“雨巷”象征了什么?“姑娘”又象征了什么?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诗属于________诗,那么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________
19.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在写景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0.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1)词中“绿肥红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茂花残 B. 红花绿叶相映衬 C. 红花绿叶很艳丽 D. 绿叶红花茂盛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 “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 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
D. 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
21.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解析部分
一、诗歌鉴赏
1.【答案】(1)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
(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亲人和渴望建功报国的矛盾心情。
【考点】词,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首句中“异”指的是风景,那么就找景物描写的内容,将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找出来,点出其判断词即可。
(2)作者思念家乡,“家万里”“归无计”,抓住“家”与“归”两字即能理解诗中包含的作者的万般乡愁。古诗词中,常常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牵,情为景动,情景交融。分析诗人的情感,就是抓住诗词中写作景物句子,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2.【答案】(1)登高;望远;重阳
(2)“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节气,礼俗
【解析】【分析】⑴这是一道诗歌词语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本题是依据词语推敲节日,结合原文①②句,应不难回答。⑵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具有特征的关键语句,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综合进行分析。如果诗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那就要抓住这些语句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揣摩。根据“对花惊白发”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根据“见雁忆黄河”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根据“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等。
故答案为:⑴登高;望远;重阳
⑵“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答题时应注意,联系全诗内容和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对照句子辨析,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和习俗应该不难。
⑵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每一句都是寓情于景,围绕节日引起的思乡念亲分析体会。
3.【答案】(1)陶渊明;《桃花溪》
(2)由远而近。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⑴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此题考查是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二空,可提取“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和“溪”并进行整合作为题目。答此题要读懂诗句,掌握诗歌所描写的意境后再考虑答案内容。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所以用“桃花溪”作为标题比较抒情浪漫。⑵考查写景的顺序。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所以这首诗是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景的。
故答案为:⑴陶渊明;《桃花溪》;⑵由远而近。
【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运用能力。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写作特色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参照注释,感悟语言的意义和内涵,从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要能立足全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揣摩,深入探究。
4.【答案】(1)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
(2)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考点】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比喻
【解析】【分析】
(1)从修辞方法方面分析,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无情的山水,写成有情的山水,写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2)从下阕内容分析,首先是送别,送别时,依依不舍,然后通过“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写出自己的祝福。
5.【答案】(1)淳朴的民风 风趣
(2)B
【考点】诗,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2)B中“闲乘月”不能看出淳朴的民风。因为这是写的作者的感受。
6.【答案】(1)借景抒情 人生易老、年华将逝 高楼的雁叫
(2)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画面生动,寓意深刻。
(3)①时光的流逝;②容颜的易老;③离别的痛苦;④无尽的思念。(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
【解析】【分析】
(1)《浣溪沙》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融合在一起。“去年天气”句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概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一去不返。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手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惆怅的人生感触。《采桑子》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书法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的双重含义。三、四句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窗外月光朦胧而又惨淡,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传出一声高亢的哀鸣,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 事物的惆怅心情。“无可奈何”是作者的感觉、感受和感叹,“花落去”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面对落花,联想到春天的消逝, 联想到人生的易变,止不住产生一种惋惜的心情,然而作者无能为力,只有徒叹“无可奈何”了。“花落去”与“燕归来”每年交替一次,便过了一年,而人生在这 无穷的交替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
(3)作者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一齐奔集而来,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
【点评】
(1)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时,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先看修辞。再看运用了哪一类抒情、哪几种手法,最后看章法特点。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 指出此种手法的效果,如何有效的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例如:兴,百姓苦…)等,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常用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
2019中考语文字形专题-综合练习
』  下一个『
2019中考语文专题—写作能力提升练习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