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黄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黄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相顾无相识,__长歌怀采薇__。(王绩《野望》)2.争渡,争渡,__惊起一滩鸥鹭__。(李清照《如梦令》)3.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__芳草长堤_
试题预览
检测内容:第五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相顾无相识,__长歌怀采薇__。(王绩《野望》)
2.争渡,争渡,__惊起一滩鸥鹭__。(李清照《如梦令》)
3.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__芳草长堤__,__隐隐笙歌处处随__。”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一联是:“__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月下飞天镜__,__云生结海楼__。”
6.朱敦儒的《相见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诗句是:“__中原乱__,__簪缨散__,__几时收__?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引用《论语》中的名句勉励大家:“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_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8.2017年2月18日,四川22岁青年胡某因一元钱与武昌区一面馆业主姚某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持刀将姚某杀害。这件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说:“还是俗话说得好啊,‘忍一时风平浪静,__退一步海阔天空__’,大家彼此宽容一点,就不会有这样残忍的血案了。”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洨河(jiāo)    纤维(xiān)    遒劲(qiú jìnɡ)    摩肩接踵(zhǒnɡ)
B.桥墩(dūn)  砖砌(qiè)  蔓延(màn)  络绎不绝(luò yì)
C.蜕皮(tuì)  钹声(bō)  罅隙(xià xì)  长而不冗(rǒnɡ)
D.轩榭(xiè)  庸俗(yōnɡ)  车辙(zhé)  长途跋涉(bá)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等等,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开启太空之旅,专家和媒体不仅高度关注,许多航天发烧友,尤其是航天器的粉丝们,也为天宫二号激动不已。
B.《朗读者》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酝酿筹备接近一年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朗读一段曾经激励自己、改变自己甚至打动自己的文字。
C.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
D.“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1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贵阳市正式开通全国首条青少年禁毒教育热线。”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女排夺冠”“丝绸之路”“登顶珠穆朗玛峰”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贵州平塘‘天眼’位居‘中国首批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榜首。”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天舟一号只送货、不载人,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2分)
A.“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B.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沙僧,既是唐僧惩罚悟空时的求情者,也是悟空与八戒闹矛盾时的调节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配角。
D.《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百科全书。
1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C )(2分)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⑤②①③⑥④    B.②①⑥③⑤④    C.⑥②①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④②
15.语文实践活动(4分)
为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今年5月,中共黄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黄冈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
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定两个问题。
采访社区老大爷时你问:__老大爷,您好!最近我们黄冈市正在举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您了解这项活动吗?您心目中的道德模范是谁呢?__
采访市宣传部长时你问:__部长,您好,我是××中学校园小记者,请问一下,我市为什么要举办“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此项活动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注意:1.文明礼貌;2.对象身份;3.采访目的)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名著《昆虫记》选段,回答16—17题。(4分)
蝉和蚁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起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6.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2分)
①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 ②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17.结合文段说说蝉有哪些生活习性。(2分)
示例:“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喜欢唱歌;“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勤劳的生产者等。(说出一处即可)
(二)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8—21题。(8分)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8.选文主体部分以__时间__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_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__。(2分)
19.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蔗饧”与“西极石蜜”相比,在干燥程度、运输方便性、滋味品质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B.唐代引进的印度制糖技术在中国获得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C.“竹甑法”“树灰炼糖法”是从国外引进的制糖技术,“窨制法”“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制糖技术。
D.石蜜、糖霜、“煞割令”是中国生产的蔗糖品种,“西极石蜜”“西洋糖”是外国生产的蔗糖品种。
20.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2分)
生动形象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21.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不准确。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2—26题。(12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2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负势竞上      负:凭借
B.百叫无绝   绝:穷尽
C.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D.凄神寒骨  凄:使……凄凉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
B.经纶世务者        或异二者之为
C.潭西南而望        而山不加增 
D.不可久居         居无何
24.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断两处)(2分)
潭 西 南 而 望 / 斗 折 蛇 行 / 明 灭 可 见
2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6.甲文中作者抒写“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景色后“窥谷忘反”的目的是:__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__。乙文中写作者在看到小石潭的秀美景色后,感到“凄神寒骨”的目的是:__以此抒发自己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情__。(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7—29题。(7分)
【甲】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7.对甲乙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甲诗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B.甲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C.乙诗“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D.乙诗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8.甲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29.从内容看,这两首诗都是__边塞_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甲诗表达了__诗人对受排挤、不得志的愤懑和孤寂思乡的情怀__,乙诗表达了__戍边将士立誓破敌、决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情怀__。(3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30—34题。(15分)
陪母亲磨面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打开一缸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__【1】A__(A.舞动 B.运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地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__【2】B__(A.蜂拥而入 B.鱼贯而入)到笊篱中。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簸箩里。母亲把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的,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脏,好淘。”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
④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偏远村子找到了一个小磨坊。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⑤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每次母亲都准确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菜蔬等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⑥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菜,陪父亲好好唠唠……
30.文章题目是“陪母亲磨面”,但文中却详写母亲淘麦子,为什么?(3分)
因为淘麦子是磨面的重要环节,且最为繁重,能有力突出母亲为儿女不辞辛劳的品质,所以详写。
31.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点)(3分)
示例:①爱子女:坚持让子女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心疼儿子让他少受累,总是在子女到家前准备好菜和面等;②能干:淘麦子程序熟悉,动作麻利;③勤劳: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等;④智慧:知道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32.阅读第③段,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空白处。(只填字母)(2分)
33.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3分)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作针尖,并用一个“刺”字,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衰老的痛惜及对母亲关心太少的内疚。
34.探究下面一组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试简要阐述。(4分)
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这三个句子依次描写了母亲搓麦、淘麦、磨面过程中的神态;生动表现出随着愿望的逐步实现,母亲的快乐与幸福感越来越强烈。
五、写作展示(50分)
3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即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
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③不少于600字。
题二: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116 — 语文 八年级上(RJ)                                                                                                                            — 117 — 语文 八年级上(RJ)                                                                                                                            — 118 — 语文 八年级上(RJ)(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 119 — 语文 八年级上(RJ)                                                                                                                            — 120 — 语文 八年级上(RJ)                                                                                                                            — 121 — 语文 八年级上(RJ)(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122.240.201.2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黄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  下一个『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黄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