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总分得分 四(23分) 五(14分) 六(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得分
试题预览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总分
得分
四(23分) 五(14分) 六(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得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B.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C.“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穷居孤村,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凄凉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自负之气。
D.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报国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和一颗忠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明确、坚定        B.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导致
C.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  D.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性:修养性情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年纪随时光而疾逝,理想随岁月而消失。
D.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工夫。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安静的心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C.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D.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5题。
5.下列对《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部名著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石秀、杨雄、时迁三人投奔梁山途经祝家庄时,把酒店里的一只报晓公鸡给偷吃了,从而引发了梁山和祝家庄的矛盾。晁盖带领林冲、秦明、花荣、李逵等十多位好汉及六千余小喽啰下山攻打祝家庄。前两次攻打都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攻打时,得到了吴用等的增援,采纳了吴用的多条计策,安排孙立卧底,才破了祝家庄,杀死祝家三兄弟,夺得钱粮无数。
B.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董卓派出华雄斩去十八镇诸侯多位上将,张飞自告奋勇却因自身的地位而被众诸侯所叱,唯曹操赏识人才,斟热酒令出战。酒尚温,张飞已斩华雄而归。
C.泾河龙王因赌卦少降雨水,触犯天条当斩,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徵梦斩泾河龙王,太宗魂被迫入阴司对证。还生后修建“水陆大会”。请陈玄奘主行法事,开演诸品妙经。观世音显像,指化陈玄奘去西天取真经。唐太宗认玄奘御弟,赐号三藏。
D.秋分后黛玉旧病又发,王熙凤前来探望。她关心黛玉的病,并建议饮食养人,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诉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的误会,又对王熙凤没有当着众人说出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并诉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
二、(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回忆齐白石先生
  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①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②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兄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闷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一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③
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④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句运用间接描写,写出了齐老把画画与做人联系了起来。
B.②句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得逼真有神,表现出齐老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老有艺术家的气魄。
C.③句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齐老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的何为艺术的神韵。
D.④句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老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出齐老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7.下列对齐白石先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齐白石先生过生日,“我”得知他每天都要祭奠亡妻的事情,可以看出齐白石先生重情义。
B.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他对看门的老尹要求严格但从不亏待他,每月给他一张画,待他很是宽厚。
C.“我”在齐白石先生家陪他吃饭,“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从中可以看出齐白石先生的朴素的品格。
D.“我”通过齐白石先生对“我”的教诲以及观摩他作画,侧面表现齐白石先生只求神似的艺术风格。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典型形象。
B.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转换。
C.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
D.本文以简洁的笔触叙述,情节简单,不够具体,表现老一代艺术家的风貌不够全面。
三、(9分)
阅读下面一篇学生作文,完成9—11题。
留在心底的暖
  时光,转瞬即逝(A)。每当我翻开相册,总会看到那张照片,想起那件往事。

秋风萧瑟,漫步街头,总会看到清洁工忙碌的身影,街道旁、草坪上,到处是他们的身影。他们正在和城市中的“牛皮癣”作战。
这时,我引起了一位女清洁工的注意,①她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红色工作服,戴着口罩,左手拿一瓶水,右手握一把铲子,动作娴熟地上下铲动,小广告便纷纷落地。遇到顽固的广告贴,她便用水壶喷一下水,再用铲子铲一铲,三下五除二就把原本贴满广告的墙壁清理干净了。她干得多么认真,一点儿不受外界影响。一处清除干净了,便立马转移到下一处。这城市的美丽都是靠她这样的“卫士”来维护的。
忽然,她停止了铲除小广告的动作,站在墙壁前,手臂直直地伸在半空中,抬头注视着什么,像在观赏一件艺术品。就那样站了一会儿之后,她便拎着手中的工具走开了。偌大的墙壁只留下一张孤零零的小广告,在雪白的墙壁映衬下,显得十分夺目。那张小广告似乎像个污点,毁坏了整个墙壁的整体美感。②
秋风徐徐吹来,落叶纷纷而下(B),那张广告仍顽固地贴在墙壁上。

站在马路对面的我,心里产生了许多疑问,究竟是什么内容让清洁工手下留情了呢?我正准备穿过马路时,看见有几个路人经过那里。他们看到醒目的小广告,禁不住好奇,驻足观看(C),最后,都是摇着头叹息一声,离开了。这更让我好奇那上面写着什么。此刻,马路上已没有了来往的车辆,街道一下子变得安之若素(D),只有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我一溜小跑过去,抬头一看,不觉震惊了!
原来,这是一张寻人启事,上面写着:老父亲,65岁,患老年痴呆症,于昨日早上走丢。老父亲戴一顶黑棉帽,穿一件藏青色的棉衣和一条黑棉裤,一双旧布鞋。有看到者请拨打……
啊!我明白了,我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顿时,我心里暖暖的,即使迎面吹来的秋风有些刺骨,但我的心却是火热的。③我四下张望,寻找那个女清洁工。寻到她的背影后,我远远注视着她,在心底为她的善良点赞,为她的行为点赞,为她的宽容点赞!为了那一线希望,她留住了那张小广告!
那一刻,我拿出手机,拍下了她认真工作的画面。照片中的她依旧在铲小广告,她的身影看上去是那么温暖、那么高大。④
9.文中加方框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句应改为:这时,一位女清洁工引起了我的注意。
B.②句应改为:那张小广告似乎像个污点,毁坏了整个墙壁的美感。
C.③句应改为:顿时,我心里暖暖的,虽然迎面吹来的秋风有些刺骨,但我的心却是火热的。
D.④句应改为:照片中的她依旧在铲小广告,看上去她的身影是那么温暖、那么高大。
1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所做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时光”二字改为“时光匆匆”四字,与后面的“转瞬即逝”相互照应,使时间的迅疾感更形象。
B.文章内容暗含了“暖”的意蕴,所以结尾段删去并无影响。
C.文章在结构安排上,应详略得当,应略写她铲普通广告的情状,详写她未铲寻人广告的动作、神态。
D.文章标题改为“留在心里的温暖”更合适。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7分)
本卷7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四、(23分)
12.请你在下面的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的书写情况评分。(6分)
1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大雁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4题。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知识的碎片化和人们对碎片知识的迷恋,让认真读书的越来越少,这引起许多有识者的忧虑。于是,发达国家提倡的“慢生活”(包括“慢读书”意识)传入中国。其实,中国传统的读书就像古代生活一样,节奏是很慢的,这一点从教育的起始就养成了。就此,玉林某中学开展了以“慢生活•慢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4.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次开场白,你会怎么说?(含标点限100个字内)(5分)









五、(1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7题。
拱 桥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
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后不久。
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躲。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来吧,孩子。”他又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有删改)
15.如何理解这座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含标点限40个字内)(4分)



16.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要说明。(含标点限100个字内)(5分)









17.从叙事安排角度来看,文章画线句中“爬”这个动作,是否显得突兀?谈谈你的看法。(含标点限60个字内)(5分)





六、(5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无私帮助都会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温情。你身边的他(她)一定与你有着难以忘怀的往事……
请以《________二三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②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四单元测试卷
1.C 【解析】“又现出一种自负之气”错,应为“乐观豪放之气”。 2.B 【解析】致:达到。 3.C 【解析】意志随岁月而消失。 4.B 【解析】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5.C 【解析】A项,应为宋江带领林冲、秦明、花荣、李逵等十多位好汉及六千余小喽啰下山攻打祝家庄;B项,斩华雄的人应为关羽;D项,应将两处“王熙凤”改为“宝钗”。 6.A 【解析】①句是直接描写。 7.D 【解析】表现了齐白石先生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 8.D 【解析】本文笔触细腻、生动,情节虽简单,但娓娓道来,将老一代艺术家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 9.D 【解析】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这里可用“安静”。 10.D 【解析】④句正确,不用修改。 11.B 12.略。 13.(1)君问归期未有期 (2)我言秋日胜春朝 (3)河流大野犹嫌束 (4)便引诗情到碧霄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6)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示例: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身处信息时代,网上碎片阅读让我们浏览到大量信息,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还能放下手机、平板电脑,捧一本书,把喧嚣阻挡在书本外?让我们放下电子产品,拿起书,让生活的脚步放慢,让心畅游在书海。 15.校长对教育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关爱,让“我”难以忘怀并终生受益。 16.肖像(外貌)描写:“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用“满脸开花”形容脸上的皱纹,直接描绘校长的老态。动作描写:“趔趄”“瘫坐”“倒气”等动词写出了校长背学生过河的动作十分吃力,突出了校长的年老力衰。 17.不突兀。因为前有伏笔,如“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或:(他)“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
18.【思路点拨】先确定要写的人,一定是你非常熟悉的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我们可以采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在写作过程中,二三事要注意详略,不可将笔墨均分。行文中,可以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扮靓语言。如可以采用比喻、拟人,让语言生动、形象起来;还可以采用排比,用在结尾,以此让情感抒发得更加充沛。 (122.240.201.2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下一个『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