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朝(zhāo)风骚.(sāo)摇曳(yè)成吉思汗.(hàn)B.丰润(rùn)娉.婷(pīn)分(fèn)鲜妍.(yán)C.吹刮(ɡuā)呢.喃(ne)枉然(wǎnɡ)顿失滔滔.(tāo)D.谐奏(zòu)凝.望(níng)折腰(zhé)忧戚.(qī)2.
试题预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朝(zhāo)风骚.(sāo)摇曳(yè)成吉思汗.(hàn)
B.丰润(rùn)娉.婷(pīn)分(fèn)鲜妍.(yán)
C.吹刮(ɡuā)呢.喃(ne) 枉然(wǎnɡ)顿失滔滔.(tāo)
D.谐奏(zòu)凝.望(níng) 折腰(zhé)忧戚.(qī)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等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流放荡)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
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
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
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
4.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习作片段。(4分)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代表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诗人所取代。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甲】这说明机器人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写作诗歌的能力,创作出大量和辙押韵的诗歌。”
“不可能!机器人诗人是不可能取代人类诗人的!机器人写诗,不是创作,只是套用和拼凑已有的诗歌。【乙】________”
双方队员唇枪舌剑,我完全被吸引了。是呀,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吗?我陷入了沉思……(1)文中【甲】句有两处错误,请分别改正。(2分)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文中【乙】处需要补写一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就像条件反射一样,训练多了也就会了。
B.这就像鹦鹉学舌一样,说得再好,也只是模仿。
C.这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只有多加练习才能写得好。
D.这就像邯郸学步一样,一味地模仿,以致四不像了。
5.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6.诗文默写。(5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2分)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10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3分)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3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①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B.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4分)
二、阅读探究(37分)
(一)(10分)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上阕中作者望见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
10.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10分)
春天是改革家
鲍尔吉•原野
①在北方,四季当中,春天最神奇。夏季的树叶长满每一根枝条时,花朵已谢了,有人说:“我怎么没感觉到春天呢?”
②春天就这样,它高瞻远瞩。它从事的工作一般人看不懂,比如刮大风。风过后,草儿绿了。再下点雪,然后开花。之后不妨碍春天再来点风,或雨,或雨夹雪。树和草不知是谁先绿的。河水解冻了,但屋檐还有冰凌。
③事实上,我们在北方看不到端庄娴静的春天,比如油菜花黄着,蝴蝶飞飞。柳枝齐齐垂在泛着绿意的春水上,新出的柳芽呈嫩嫩的鹅黄。黑燕子像钻门帘一样穿过枝条。这样的春天住在江南,它是淑女,适合被画成油画、水彩,被拍照和旅游。北方有这样的春天吗?没见过。在北方,春天藏在一切事物的背后。
④在北方,远看河水仍然是白茫茫的冰带,走近才发现这些冰已酥黑,灌满了气泡,这是春天的杰作。虽然草没有全绿,树没有吐芽,更没有开花,但脚下的泥土不知从何时起泥泞起来。上冻的土地,一冻就冻三尺,是谁将冰冻的土地化成泥泞?春天。
⑤像所有的大人物一样,春天惯于在幕后做全局性、战略性的推手。让柳叶冒出芽尖儿只是表面上的一件小事,早做晚做都不迟。春天在做什么?刚刚说过,它让土地解冻三尺,这是改革,是在把冬天变成夏天——春天认为:春天不是自然界的归宿,夏、秋才是归宿或结果——这事还小吗?
⑥春天是大人物,它深居简出,偶尔接见一下青草、燕子这些春天的代表。春天在开会,在讨论土地解冻之后泥泞和肮脏的问题。许多旧大臣认为土地不可解冻,解冻就乱了,泥泞的样子实在给“春天”这两个字抹黑。这些言论是呼呼的风声,我夜里常听到屋顶有什么东西被吹得叮当响,破门拍在地上,旧报纸满天飞。这是春天会议的一点小插曲。
⑦说干就干,绝不拖泥带水,这是春天的作风。春天一边招呼一帮人开会,另一边在让土地解冻,催生草根吸水,柳枝吐出新叶,把热气吹进冰层里,让小鸟满天飞。看上去一切都乱了、脏了,一切却在突然间露出了崭新的面貌。
⑧春天暗中做的事情就是让土地复苏,让麦子长出来,青草遍布天涯。“草都绿了,冬天想回也回不来了!”这是春天常说的一句话。春天并不是从冬天到达夏天的自然过渡,而是改革。世间最艰难的斗争是自然界的斗争,最酷烈的,莫过于让万物在冬天里苏醒。冬天是冷酷而古板的君主,拒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一变化,冬天就不成其为冬天了。正如不变化,春天不成其为春天。春天和冬天的较量,每一次都是春天取胜。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白雪认为自己这么厚永远都不会融化。如果它们是钱,就永远花不完,但是积雪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就变成沟壑里的泥汤浊水了。
⑨春天朴素无华,春天大象无形,春天弄脏了世界又让世界进入盛夏。春天实现了改革大计,它不贪功劳,改变了江山就退隐。它认为柳枝的叶苞就是叶苞,它并不是春天;青草也只是一株草,也不是春天。肩负改革使命的春天,说来就来;完成改革使命后的春天,说走就走。在北方,爱照相的人可以跟夏天合影、秋天合影、冬天合影,最难的就是跟春天合一张影,春天的脚步比照相机“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还要快。
(摘自《文汇报》2013年5月22日第11版,有改动)

12.文章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的春天?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写“春天”在改革中碰到了哪两个问题?写这两个问题对表现“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短语的表达效果。(3分)
  谁都想像不到,一寸高的小草,可以打败一米厚的白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全文内容,分条概括“春天”这位“改革家”形象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7分)
雪映蓝天
①庭空月无影,梦暖雪生香。
②早晨,轻轻地推开窗,洋洋洒洒的雪花已下了一整夜,树枝上的一层银白色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几多淡雅。远树,如挂,那些深黄、火红或苍绿的叶片,就在这一抹素白中静静闪亮。初冬的眉眼盈溢着浅笑,在这深秋的怀抱中,愈发的澄澈,愈发的闪耀。
③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④倚坐窗前,静听雪落,一座繁杂的城市渐渐恢复了平静。或许,这喧嚣的尘世,忙碌的生活节奏,谁都在期盼这样一份悠然静美。漫天飞扬,雪舞琼花,这飞舞的精灵,恰恰为人们带来了这样一份不需要言语的欢喜……
⑤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⑥这场雪来得有些特别,比以往时候要早了些。树枝上的枯叶还不待落尽,便已被雪覆盖。隔窗观望,枝头凝雪,枯叶隐现,仿佛天地尽数收敛于这片茫茫的银色海洋之中。雪花落在树枝,缓慢积攒,凝成一根根银色的枝条,绵延相连。深黄、火红、苍绿,不同时期长大、枯黄的叶片在宛如梦幻一般的雪色树枝上,零星地展露出来。被风轻轻摇曳的树木枝丫,飘起一阵烟纱般的雪花,荡漾在空气的波纹里。
⑦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⑧火色的日轮挥洒下冬日里并不浓烈,却温暖依旧的光芒,风中轻摇的树枝落下颗颗融化的水珠,汇聚而成的清流沿着马路两边缓缓地流淌,安静的晨色中只有那悠悠的流水声,亦如江南青石巷。一支支清流似叶脉的纹路一样,交错着,延伸在城市里的大小街巷。被阳光所蒸发,散开的水雾氤氲在温暖的空气中。
⑨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⑩天空呈现一片灰色的蓝,承载着在云海中结为晶体的雪花。灰蓝交合的颜色,分不清是云还是雾。凌空飞舞的雪,穿梭在天与地之间遥远的距离中。落地的雪,顷刻间便化为一滴水珠,清澈亦彻骨。江南未绽的梅枝,早已有白雪栖息空枝,只为等待时光注定的再聚。
⑪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⑫仰望,空寞的天空,清晰可见飞洒而落的雪花,婀娜多态,无声无息,如梦如蝶。那片灰蓝色的天在已近暮色时分变得灰白,像是黎明时分散去的薄雾,遮去天空原本的媚色。伫立的雪花筑起来的银色世界,虽不同于夏季那彩色的蓝天,却也别有一种雅致的风韵。
⑬雪的那份柔美,那种素洁,还是那些不扰人的宁静,它们不同风格象征的笔笔画画,融进了人的丝丝情愫。笔下飞舞的字墨,纸上挥写的篇章,都见证了它那斜飞的剪影,溢满至真的底蕴……
⑭冬,因为有它们而不再漫长,也因它们而永恒。细数冬季的每一场雪,不知不觉中,匆匆的时光已经带着寒冷的冬季与你轻擦而过。雪是冬季的象征,四季在循环,它们就不会改变。
⑮夜,雪与月的辉映,如漫天的星辰洒落人间,雕画着散去了白天里喧嚣的画面。安静地结束,再以淡雅开端,天、云、雪,也因此永远不会终结。每当云峰层叠,雪映蓝天。
(选自《意林》2013年第3期)
16.本文引用了一些诗句独立成段,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⑬段描写了雪怎样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0.在作者的笔下,雪是那样的柔美可爱,请你也写一段关于雪的文字以表达对雪的情感,50字左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
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内容紧扣话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
第一单元过关卷
一、1.D点拨:A项“汗”应读hán,B项“娉”应读pīng,C项“呢”应读ní。
2.C点拨:“风骚”指广义的文化。
3.D点拨:这道题在一个语段中综合考查了两字词语、成语和关联词。“如释重负”不会“虚度”,因此第一个空填“索然无味”,第二个空要填一个动词,和“浪花”搭配的只能是“激起”,第三个空是解释原因的,因此填“因为”,“过程”是“精彩”的,因此第四个空填“精彩”,选D。
4.答案:
(1)“能力”改为“技能”“和”改为“合”
(2)B
5.D
6.略
7.《繁星春水》母亲
8.(l)马(书写正确,是简体楷书得1分)。演变规律:由繁到简。(意思对即可)
(2)⑤;(2)上联:④下联:②(上下联顺序颠倒不给分)
(3)示例:小明,你是好样的,学了《弟子规》后能够自觉遵),点赞!我们都要向你学习。
9.长城、黄河、山脉和高原。这些景物雄伟壮丽(雄浑壮阔)。
10.“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给人以美感。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作者伟大的抱负和对革命前途无比坚定的信心。
12.答案: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被察觉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做铺垫。
13.答案:(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2)写这两个问题说明春天能正视改革自身存在的问题,不畏阻力,表现了其坚持改革的决心。
14,答案:一寸高,强调小草的矮小柔弱;一米厚,突出白雪的厚实强大,两者形成强烈对比,形象地写出春天与冬天的酷烈较量,鲜明有力地体现了春天不畏阻力、厉行改革的精神。
15.答案:(1)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思想意识;(2)具有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3)具有不怕困难、坚持改革的决心;(4)具有坚信改革成功的乐观精神;
(5)具有朴实无华、默默工作的品格;(6)具有不贪功劳、功成即身退的豁达胸怀。
16.【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并有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17.【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画波浪线句可见,这里把“一支支清流”比作“叶脉的纹路”,再联系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雪融化后汇聚而成的清流沿着马路两边缓缓地流淌的样子。
1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阅读分析第⑬段,抓住描写雪的特点的句子“雪的那份柔美,那种素洁,还是那些不扰人的宁静,它们不同风格象征的笔笔画画,融进了人的丝丝情愫”总结回答。
19.答案:描写了雪柔美、素洁、宁静、有情等特点。
答案: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
20.答案(示例):只见天地间下着细小而密集的雪花,并且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好像无数的仙女向人间播撒花儿,传达着春天的祝福。
21.作文略 (122.240.202.23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2018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下一个『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