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尽管这类危机是人类一手造成的,而且显然是在人类所能解决的范围之内,但是公众、媒体和政治家们却似乎并未像对待金融
试题预览
武汉市201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古代先民从事农业耕作开始,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便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尽管这类危机是人类一手造成的,而且显然是在人类所能解决的范围之内,但是公众、媒体和政治家们却似乎并未像对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或其他社会问题那样严肃地对待土壤危机。然而,我们对土地和土壤资源的态度,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明的生存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一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指出,人类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迁移土壤和岩石的主要动力之一。这完全出人意料,因为地质学家将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而非人类——视为改变地貌的动力。人类活动通常不被纳入地质学视野下以数百万年为计的“深度时间”范畴,以及地球自身生成及演化历史的讨论中:在漫长的地质时间轴上,人类只能被视为刚刚出现。事实证明,人类活动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世界地貌,在极短的时间内已造成可与地质作用相比拟的影响。
透过地质学的视角来审视农业发展史,便看到一幅人类自食其果的图景:我们对待土地的态度,决定了土地对待我们的方式及其时间纬度。还可以看到避免悲剧再度发生的可能性:只要人类不再愚昧地重复无限损耗土壤资源的行为,便可以避免古代文明灭亡的命运。但遗憾的是,当今人类的行为,正是在全球范围内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
在过去的150年中,每几十年就有智者敲响土壤退化的警钟。但是,我们的记忆和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太过短暂。那些尽力扭转土壤退化局面的努力,都被所谓更重要的事情取代。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南部大平原垦荒种粮,出口欧洲以满足其粮食需求;再比如今天,我们培育作为生物燃料原料的作物,以实现作物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考古学家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土壤流失与古代社会的衰退或灭绝之间的关系。在环境史学资料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森林砍伐造成土壤侵蚀,并最终导致文明毁灭”的论点。不过,根据早期对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地质学探寻,特别是对陡峭林地的土壤侵蚀的研究来看,如此广泛而严重的土壤流失,不可能仅由林木砍伐造成。事实上,只有想方设法地杜绝植被复生,才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人们不禁开始怀疑,农业活动或许是造成这一切的真正罪魁祸首。我们面对的谜题是:是否农业活动在造就了文明的兴起、发展和蔓延的同时,也通过更长期的土壤退化及流失过程,播下了引发社会衰落的种子。
如何重新思考传统农业中的智慧,进而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改变对土壤的看法开始:土壤不只是用来种植植物的培养基质,它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所赖以生存和繁荣的生态系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直困扰着人类社会的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蚀问题,因为人们没有严肃地对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B. 世界地貌变化的动力一般来自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但一种新的观念认为,人类活动也正在重构世界地貌。
C. 如果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毫无节制地消耗土壤,古代文明灭亡的命运悲剧就会发生。
D. 审视农业发展史,人们迷惑:农业活动造就了文明,也导致了文明的消失,成为真正的罪魁祸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最后思考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B. 文章从地质学视角展开论述,得出人类无限损耗土地资源,可能会带来文明灭亡的命运的结论。
C. 文章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今天的事例,旨在揭示土壤危机被许多更重要的事情取代。
D. 考古学家和环境史学家的观点作为直接的论据运用于文章的论述中,支持本文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对待土壤资源,那么,现代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才会持续。
B. 人类活动通常不被纳入地质学视野下,是因为改变地貌的动力在于火山运动和板块迁移。
C. 文章立足于考古学家和环境史学的观点之上,指出人类文明的衰退乃至毁灭的原因,还在于农业活动无节制地摧毁土壤。
D. 土壤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植物所赖以生存和繁荣的生态系统,保护人类文明就是保护土壤。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没有严肃地对待”只是原因之一;C项,结论绝对;D项,将原文中的可能性变成了必然性。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错在论证的论点有误,应为“每几十年就有智者敲响土壤退化的警钟,但是,我们的记忆和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都太过短暂”。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中观点的考核。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错在颠倒关系,应为“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人类文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半歌声
安谅
初春的子夜,依然寒冷砭骨。街头人车稀落。夜风,舔弄起了一张纸片,它时而半空中飘舞,时而匍匐在地面上,喘息着,抵抗着风的侵扰。
明人刚为一部作品画上句号,一时无法入眠,就到街上溜达几圈,就看见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裹着老式的围巾和中山装,在街上踽踽行走。他走得很慢,像是在寻找或者等待什么。明人迎面走来,他停了步,弱弱地问了一句:“你见到那个街头艺人了吗?”明人正想着自己的心事,有点恍惚,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顾自走了。后面传来老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
那一声叹息把明人的心神又抓了过去。他站住,回望,老人已转身蹒跚而去。明人迟疑着是不是要快步追去,因为他感到了老人不可名状的失落。
他迟疑着,老人的苍老的背影渐行渐远。
忽然,街头响想起了一阵悦耳的声响。明人定了定神。循声望去,那盏路灯下,出现了一个人影。稍顷,一个男人低哑的歌声,在吉他的伴奏下,在夜晚的街头飘掠。
与此同时,他瞥见那个苍老的背影也停滞了脚步,凝然不动,如树,好一会儿,他才缓缓转身,蹒跚着回走。
那边的歌声在冷寂的夜晚,显得苍凉深幽,甚至有一种悲壮。明人轻步走过去,他想,此刻街头卖场的,必是十分困苦落魄的艺人,他从口袋里摸到了一张十元纸币,准备赐予艺人。
却是一个精壮的中年男人,正闭着眼投入地歌唱。手指在吉他的弦上熟稔地拨弄着。
那位老人在马路对面又站住了。他仿佛在侧耳倾听,身子骨都在激动的颤栗。
明人走近艺人,掏出纸币,塞入艺人冰凉的手心。艺人猛地睁开眼,五指伸开,毫不犹豫地推辞了。明人尴尬间,男子轻声耳语:“这位老年痴呆了,没法和我们交流了,每晚,只有我的歌声,能唤醒他,让他早早地回家。”
明人惊讶了。他禁不住又瞥了老人一眼。他看见老人正注视着他们,像街头的一尊雕塑。
男子又轻声说道:“他很孤独,神情整日暗淡,但只有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
男子继续说道。
明人的心弦被拨动了,他想告诉他,刚才那老人还在记挂他,他不像是个痴呆者。这时,老人竟迈着难以想象的矫健的步伐,快步走来。他像一个阳光少年一样,向艺人,还有明人道了一声,你们好呀!
他还老友似的拍了拍艺人的肩膀,说:“你唱得挺棒,很到位,只是个别词没唱准。”说完,他竟亮开嗓子哼唱了起来。
这回,艺人也吃惊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老人朗声笑了:“你不知道,这是我年轻时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我以为没人会知道这首歌,没想到,这些日子,在街头天天听到了你的歌声……”
“爸爸!”明人忽然听到一声呼唤。是艺人!他此时扶住了老人的臂膀说:“爸爸你是真正的艺术家!我们,回去吧……”
老人的眸子闪亮,他似乎点了点头,面带微笑,与艺人相伴而去……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以一张纸片的拟人化描写,烘托并渲染了夜风侵扰的具体场景,表现了初春子夜的寒冷和孤寂。
B. 老人的叹息透露内心不可名状的失落,明人的心被那叹息声抓住,但迟疑中他错失了老人,说明救人当及时。
C. 小说善于运用语言表现人物,如“听到我唱这首《春夜冷吗》,他就像换了一个人”,表明儿子善解、善待父亲。
D. 熟悉的旋律、亲切的音符能唤醒痴呆老人灵魂深处的记忆,这正印证了歌声温暖生命、艺术点亮人生的道理。
5. 小说以“夜半歌声”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6. 小说最后两段的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B    5. 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    
6. ①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②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③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环境,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主旨,其中B项,“救人当及时”有误,应该是“少一些冷漠”。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标题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分析,此题“夜半歌声”从内容的角度,交代特定的时间和事件,为故事设置悬念;从情节的角度成为父子之间联系的纽带,推动情节的发展。
点睛: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注意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章的结尾,注意从内容,姐欧股和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此文最后两段,从情节看,揭示人物关系,使故事更为感人;从形象塑造的角度看,交代最后结局,突出人物的可贵品质;从表达效果看,结尾出乎意料,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扬州盐商是指明中叶至清末500多年间,由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广、浙江等地商帮组成的,以扬州为中心从事淮盐运营的地域性群体。扬州盐商不仅将其大本营——扬州打造成为商业繁荣、文化发达、人文荟萃的园林城市,使之达到了经济与文化的巅峰,而且推进了准安、盐城、南通、泰州、仪征、南昌、汉口等淮盐口岸城市的近代商业文明;其风雅、奢华、“扬气”的生活方式使淮扬社会发生了变迁,也对华东与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社会风尚、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产生了影响。
据史料,运盐河(包括通州运盐河和盐城串场河、茱萸沟、仪扬河、淮北盐河等)、大运河、长江、淮河是扬州盐商运销淮盐的主要水路要道,并利用长江支流汉水、湘江、赣江等,及淮河支流涡河、颍河、汝河等,以及洪泽湖、巢湖、鄱阳湖、洞庭湖及其相关支流。这些江河湖泊水道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境内的口岸城市及乡镇连接,形成一条巨大的扬州盐商活动线路。
(摘编自《扬州盐商文化线路》)
材料二:
 
(选自《红军长征路线简笔图》)
材料三:
《文化线路宪章》指出:“无论是陆地上、海上或其它形式的交流线路,只要是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服务的目标特殊、确定,并且满足以下条件的线路可称为文化线路:(1)必须来自并反映人类的互动,和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民族、国家、地区或大陆间的多维、持续、互惠的货物、思想、知识和价值观的交流;(2)必须在时空上促进涉及的所有文化间的交流互惠,并反映在其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中;(3)必须将相关联的历史关系与文化遗产有机融入一个动态系统中。”
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构成了交流线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三项基本指标,符合这些指标的交通线路就是文化线路,而那些见证和反映了这一文化交流现象的物质载体及交通线路本身、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构成了文化线路遗产体系的内容。
(摘编自《文化线路宪章》)
材料四: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有时甚至更为尖锐。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对中国世界遗产造成很大影响。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了很多宝贵的生命,也对世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的古建筑群造成了很大破坏。越来越频繁的台风裹挟暴雨,对福建、广东等地的遗产本体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挑战。一些不当的新农村建设破坏了历史村落的格局、环境和风貌,割裂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形成的和谐关系。城镇化迅速吞噬城市周边的文化景观,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迫使历史城镇的街巷尺度、交通吞吐量、建筑密度及基础设施因扩容而面目全非,国际社会关注的历史城市景观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历史村落人去屋空,历史建筑因缺乏维护而损毁。
世界遗产地面临着巨大的旅游压力。绝大多数遗产地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量就会激增,遗产地面临的旅游压力尤其突出。
(摘编自《童明康:中国为世界文化遗产做了什么》)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扬州盐商以扬州为中心,汇集了来自陕西、江西、安徽、江苏、湖广、浙江等地从事淮盐运营的群体,以水路要道运销淮盐。
B. 红军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先后进行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役。
C. “文化线路”是有别于“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类型,其定义中包含了自然要素、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而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功能特征是其基本指标。
D. 中国具有的文化线路遗产十分丰富,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与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矛盾相较于其它国家更加突出。
8. 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两者作为文化线路,都具有线性分布、有一定长度的特点。
B. 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规定去评估“扬州盐商”与“红军长征”,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优势。
C. 按照《文化线路宪章》的说法,传统的文化遗产类型如历史遗址、城镇、文化景观、工业遗产等都可以纳入其中。
D. “文化线路”的提出,引发了不可调和的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加剧了二者的冲突。
E. 材料四中列举的三个方面固然是中国遗产保护与发展面对的挑战,但是如果引起重视,这些挑战是人类智慧可以解决的。
9. 请你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从“扬州盐商”和“红军长征”中选择一个对象,简要陈述其成为“文化线路”的依据。
【答案】7. C    8. AC    
9. 示例:以扬州为中心,由运盐河、大运河、长江、淮河及其支流构建的扬州盐商活动线路,是一条淮盐运销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的交通线路,也是一条长江中下游流域和淮河流域广大区域内的百货交换之路,更是扬州盐商传播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空间通道。
示例: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大小战役。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超越中国,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从属关系不清,错在“有别于”,应为“隶属于”。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错在优劣比较,无法比较优劣;D项,原文“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有时甚至更为尖锐”,选项中的“矛盾”“冲突”无中生有;E项,“这些挑战是人类智慧可以解决的”,文中没有依据。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的题目,探究的对象是给出的路线能成为文化线的依据,足以根据材料三中的标准进行分析,如“扬州盐商”为例,突出其“交通线路”“百货交换之路”“扬州盐商传播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空间通道”的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文意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探究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明确答题的方向。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注意根据成为“文化路线”的要求分析给出的两条路线成为文化路线的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本題共4小題,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桢少好学,尝业进士。斡鲁讨高永昌,已下沈州,永昌惧,伪送款以缓师。是时,祯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既破永昌,遂以桢同知东京留守事,授猛安。天会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太子太傅。在镇八年,政令清肃,吏畏而人安之。十五年,加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同签会宁牧。及熙宗幸燕,兼同知留守,封戴国公,改同知燕京留守。魏王道济出守中京,以桢为同判,俄改行台平章政事,为西京留守,封任国公。是时,奚、霤军民皆南徒,谋克别术者因之啸聚为盗。海陵患之,即以桢为中京留守,命乘驿之官,责以平贼之期。贼平,封河内郡王。海陵至中京,桢警夜严肃。有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皆得幸海陵,尝夜饮干禁,桢杖之濒死,由是权贵皆震慑。迁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莒王。策拜司空,进封代王,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如故。
桢久在台,弹劾无所避,每进对,必以区别流品,进善退恶为言,当路者忌之。荐张忠辅、马讽为中丞,二人皆险诐深刻,欲令以事中桢。正隆例封冀国公,桢因固辞曰:“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海陵知其忠直,慰而遣之。及疾革,书空独语曰:“某事未决,某事未奏,死有余恨。”薨,年六十九。海陵悼惜之,遣使致奠,赙赠加等。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节选自《金史•高桢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B.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C.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D. 桢性方严/家居无声伎之奉/虽甚暑/未尝解衣缓带/对妻孥危坐终日/不一谈笑/其简默如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子太师,指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文中指为高桢加衔。
B. 相传舜置天下为十二州,设立州牧。“牧”是州的行政长官,文中是“管理”的意思。
C. 台,即御史台,是古代的中央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D. 古代的爵位分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文中的“公”是指当时给高桢的封爵。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尽管他的第五代祖父在辽国做太师,却没有因为可以受荫庇而放弃学业,他曾经准备进士考试。
B. 高桢依法办事,为政清明。他在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的八年任期里,能使官吏敬服,百姓安定,体现了他高超的治政能力。
C. 高桢不畏权贵,敢于担当。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以致掌权的人憎恨他,想借机中伤他。
D. 高桢忠于政事,正直严肃。他虽然因病免官了,但还惦记着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唯恐死后留有遗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桢母在沈州,遂来降,告以永昌降款非诚,斡鲁乃进攻。
(2)臣为众小所嫉,恐不能免,尚可受封爵耶?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1)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
(2)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
【解析】
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方严”修饰“性”,不要断开;“无声伎之奉”是“家居”的谓语;“对妻孥”是“危坐”的方式,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文中“牧”是州的行政长官,并不是管理的意思。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对“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的解说有误,根据文意正确的说法是,他痛打海陵王宠幸的人以致“权贵震惊恐惧”。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遂:于是;降款:投降文书;告以永昌降款非诚:介宾短语后置句;为众小所嫉:被动句;免:免除罪行;尚:怎么;受:接受。
参考译文:
高桢,辽阳渤海人。他的第五代祖父高牟翰在辽国做官,官至太师。高桢年少时就喜欢学习,曾经从事进士举业。金朝斡鲁攻打高永昌,攻下沈州后,高永昌畏惧,假装送投降文书作为缓兵之计。此时,高桢的母亲在沈州,他于是前来投降,把高永昌送投降文书不是出于诚心一事告诉斡鲁,斡鲁于是进攻他。打败高永昌后,任高桢为同知东京留守事,授予猛安。天会六年,高桢升尚书左仆射,判广宁尹,加封太子太傅。他在位八年,治政法律清明严肃,官吏敬服而百姓安定。天会十五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提点河北西路钱帛事。
天眷初年,高桢为同签会宁牧。等到金熙宗到达燕京,高桢兼同知留守,封为戴国公,改任同知燕京留守。魏王完颜道济出兵守卫中京,任高桢做同判,不久改任行台平章政事,任西京留守,封为任国公。这时,奚、霫地军队百姓都向南迁移,谋克别术趁机聚集众人为盗。皇帝海陵王对此很担忧,就任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限定他平定盗贼的期限。盗贼平定后,高桢被封为河内郡王。海陵王到达中京,高桢在夜间戒备森严。皇帝的贴身侍卫冯僧的家奴李街喜等都得到海陵王的宠爱,他们曾经夜里饮酒冒犯禁令,高桢把他们打得要死,对此权贵们很震惊恐惧。高桢升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封为莒王。高桢被策授为司空,进封代王,仍为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桢长期在御史台,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到朝廷回报,一定区别官级,推荐好的官员,撤职坏的官员。掌权的人很憎恨他,就推荐张忠辅、马讽做中丞。这二人非常阴险邪恶,掌权者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正隆年间高桢以例封为冀国公。高桢借故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嫉妒,恐怕不能免除罪行,怎么还可以接受封爵呢?”海陵王知道他忠诚正直,安慰并且命令他接受。等到高桢因病免官,他还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独自说:“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六十九岁时死去。海陵王很惋惜,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性情威严,家里没有供养歌伎。即使很炎热,也未曾解带脱衣。他和妻子儿子面对面坐一天,也不谈笑一句,他就是这样缄默无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湖南省、江西省2018届高三十四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二)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