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高一语文(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24分)和第Ⅱ卷提高题(96分)两部分,共120分。2.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内容 基础 翻译默写 诗歌鉴赏 阅读 语言应用写作技能 卷面
试题预览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高一语文(6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24分)和第Ⅱ卷提高题(96分)两部分,共120分。
2. 试卷书写要求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如不符合要求,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基础 翻译默写 诗歌鉴赏 阅读 语言应用
写作技能 卷面整洁 120分
分数 24 16 11 19 50 减3—5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24分)
一、 基础选择题(易混易错题组)(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押解(jiè ) 涅槃(pán)    螺髻(jì)      回溯(shuò)
B.校对(xiào) 攫(jué)取    羌(qiāng)管弄晴  盗跖(tuò )
C.丰腴(yú)   怜悯 (mǐn)   罪愆 (jiān)    倩何人(qìng) 
D.勾 (gòu)当   熨(yù) 帖    蕴藉(jiè)       筑窠(kē)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堑无崖     矫揉造作     声名狼藉    方兴未艾
B.谬种流传     良晨美景     不事雕啄    历尽沧桑
C.斩钉接铁     杀一敬百     汗岑岑      莫道不消魂 
D.委屈求全     锱铢必较     绰有余裕    层峦叠嶂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座_______渤海的小城,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而成为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
②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__,国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③你觉得距离会让好朋友疏远吗? 不会。因为“             ”。
 A.濒临    权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毗邻    权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毗邻    权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濒临    权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狄仁杰指着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大声喝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今天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B.我们要敢于用自己的眼光审视那些名不副实的满分作文,更不要把一味模仿和套用作为取得高分的“终南捷径”,这是有违写作规律的。  
C.时间是一匹不驯服的天马,人类只有尊重它,才有可能驾驭它,使它不致倏忽而逝。  
D.在哈佛大学简朴的校门下,370年来进出的许多人的一举一动决定着政治走向与经济命脉,乃至世界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开始和结束。
5.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窦娥冤》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是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和残酷,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B.《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C.《雷雨》主要写的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D.《哈姆莱特》与《窦娥冤》两部悲剧都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借鬼魂复仇鸣人间不平之事,批判黑暗现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拯救滨海湿地
美国科学家的一份报告指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每公顷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达4052美元,相当于同等面积的热带雨林的2倍,或其它森林的13倍,或草地的17倍,或农田的44倍!然而,对于滨海湿地的功能与价值及其被破坏的严重性,大部分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却知之甚少,甚至毫无认识,以至于把它们统统视为有待于“开发利用”的“荒地”。
滨海湿地系指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包括河口、滩涂、盐沼、海湾、海峡、红树林与珊瑚礁等等,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种特珠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种类。中国滨海湿地的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有1.8万多公里,仅潮间带滩涂面积就有217万公顷,沿海水域是为数众多的水生生物、鸟类和两栖动物的栖息地及一些洄游鱼类的繁殖地。在中国的海域沿岸约有1500条大小河流入海,形成了浅海滩涂、河口湾、海岸湿地、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岛等6大生态系统30多个种类,其中不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湿地。
我国河口海岸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入海泥沙急剧减少,如近几年黄河由于来水减少和断流,河口来沙仅及50年代的1/60,导致黄河三角洲遭受海水侵蚀;二是入海污染物显著增加,全国河流长度的70.6%受到污染,农田化肥施用量近20年增加4倍多,大量工业与城市污水排放,造成近海水质恶化,赤潮频发,每年仅此一项损失就以10亿元计。
被誉为“海上森林”和“海洋生物伊甸园”的红树林,处于海洋与陆地的动态交界面,是一种独特的海陆边缘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扩功能,而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知全球红树林有23科30属81种,中国有16科20属29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区的沿海。由于围海造地和砍伐,使以上省区的天然红树林仅存2、3万公顷,不及历史上的十分之一!
中国沿海地区占陆域国土13%的经济带,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0%的国民经济产值。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海岸带资源环境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同时也使滨海湿地承受着沉重的环境压力。在滨海地区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进港口码头、飞机场、游乐场、度假村、酒店和工业园区,修建海堤、高速公路和垃圾填埋场等以及直接填海造陆和进行围垦,造成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和丧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滨海湿地219万公顷,竟占去了滨海湿地总面积的50%。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经济问题。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脱节,正是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不力的症结所在。要使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则必须在开发之前将环境保护规划引入和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去。要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6.对“滨海湿地”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介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拥有多种多样生态种类的特殊生态系统。
B.是指沿海区域和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以及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C.具体指河口、滩涂、沼泽、湖泊、海湾、海峡以及红树林、珊瑚礁等。
D.一种拥有约8200个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特殊生态系统。
7.下列是对第一自然段划线句中“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滨海湿地是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生态系统。
B.滨海湿地对全球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C.滨海湿地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重要的海岸防护功能。
D.滨海湿地可以为沿海地区创造出很高的国民经济产值。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滨海湿地视为有待开发利用的“荒地”的观点,不利于滨海湿地的保护,必须给予纠正。
B.围海造地或滥加砍伐,必会造成大然红树林的大量消失,并破坏生态系统,因此必须禁止。
C.要保护好滨海湿地,就必须减少对滨海湿地的开发,并加大对河口海岸的污染治理力度。
D.与其先发展经济后保护湿地,不如先保护湿地后发展经济,否则,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共8分)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①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香后告休,及归京师,时千乘王冠,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伐冰(注)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②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所著赋,笺,奏,书,令,凡五篇。子琼,自有传。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七十上》)
【注】伐冰:凿冰。《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朱熹注:“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即指做官的人家。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千乘王冠           冠:行成年礼
B. 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躬:亲自
C.《田令》“商者不农”   不农:不是农民
D.  后坐水潦事免        坐::因……而获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②乃诏香殿下
B. ①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②甚见爱敬
C. ①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乃悉以赋人
D.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      ②贻不免丧
1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香在家尽孝,为国尽忠,严于律己的一组是(    )
① 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② 思慕憔悴,殆不免丧
③ 拜尚书郎,数陈得失
④ 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
⑤ 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
⑥ 伐冰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
⑦ 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
⑧ 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③④⑦   D.④⑦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文强从小失去母亲,为其尽孝,因思念母亲而面容憔悴.人们感动于此,称赞他特别孝顺。
B.在他任魏郡太守期间,把郡内的内外园田分给百姓,还督促他们耕种。
C黄香官为尚书郎,屡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受到皇帝赏赐.他恪尽职守,曾经昼夜不出官署大门。
D.黄香曾经被解除过郎中一职,后来又被肃宗召见,去读没有读过的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遂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4分)
译文:                                                     
(2)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4分)
译文:                                                     
1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人生如梦,                    。
(2)莫听穿林打叶声,                 。
(3)                ,尽西风,季鹰归未?
(4)                ,最难将息。
(5)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                   。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8)                 ,半夜凉初透。

四、诗歌鉴赏(11分)
15.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以下题目。(关键环节考核题组)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③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④,生子当如孙仲谋⑤。
【注】①写于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前一年,作者时任镇江知府,65岁。北固亭,又名北固楼,今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②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兜鍪(móu):原指兵士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③坐断:坐镇,占据。④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⑤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见孙权的军队雄壮威武,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刘景升即荆州牧刘表。
(1)“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了杜甫的哪联诗句?此句在本词中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①化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哪一句与本词赞美的是同一历史人物?本词中,词人通过赞美历史人物寄寓了怎样的情感?(6分)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6-19题,19分)
回 声
              水 兵
  ①五月的麦浪就要在隆隆的机声中倒下,田野里充满新麦的清香,外出的人们回来了,连老人孩子也出动了,村庄再一次因麦芒和成熟的歌唱,热热闹闹,排排场场。可再有一二场夏雨或一二声炸雷,麦客们依次而去,乡村又将空空荡荡。
  ②在城市的深处,在一幢楼的高层,在一个深夜,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引起一阵沉闷孕育的震荡。
  ③那是去年,我正走在深秋的乡下,乡下寂静得有些吓人,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没有返回村庄。田野似油画,亮色是那满枝的棉花、金黄的谷穗和红红的高粱。这些曾被遗弃的庄稼兄弟重又回到了我的村庄,它们羞涩地挂在枝头上。这时,有噼剥的豆荚炸响,几粒忧伤的豆子在我眼前坠落。我听到的那种隐隐的响声,肯定是来自这个过程,我知道,那是土地发出的回声。一株庄稼在角落里的成长会引来阳光下的回声,这种回声甚至携着土地的名字穿越历史,长久地留在一代一代农人的记忆中。
  ④土地是能发出声响的,它承载着万物,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它的声响。春耕时,稻田水响,那是冬眠后的土地舒展筋骨的声响;七八月间,原野上一片金黄,风过处,谷穗点头,沙沙作响,土地奏起金子般的乐章。就是这声响,唤醒炊烟,于是,每个清晨,每家每户的主人将大门推开,“吱呀”的一声,震开薄雾,村庄就醒了。老村长燃一筒旱烟走在田埂上,他的咳嗽声在田野里回荡。春天里,我们都能听到杨柳枝条摩挲的声音,听到花苞抽长的声音。而在夏夜,小河泛着月色在村旁流过,叮叮咚咚,那是土地在为我们的梦境伴唱……
  ⑤而现在,你走在乡间,你会惊讶于那红红的大枣柿子为何老挂在枝头,你也许觉得那是风景,根本没有察觉到土地的黯然神伤。我常常在梦里返回村庄,那枝叶间的果实,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欲滴未滴,那其中的一颗,两颗,终于坠落下来时,有谁能倾听到那是来自土地的回响?
  ⑥有个在城里打工的女孩曾这样告诉我,她一天只要给三个人洗脚,就可以挣得六十元,一月两千多,一年可挣几万元,那是她父母种地十年的积累,她家的柿子、红枣都挂在树上,让它红,由它落。即使麦收秋忙,她也不回去。她很热爱城市。我们无法去责怪这个现实的女孩,我们只能垂下头颅,面向土地。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依偎和亲昵,而把城市崛起作为现代的标志?一座座的城市就要联成一体,城与城之间的土地,一座小桥、一条小溪、一汪水塘、一片草地,就在这机声隆隆中被吞噬;当打桩机将钢筋水泥柱深深地刺入土地时,你听到土地发出的阵阵呻吟了吗?
  ⑦我庆幸我在城市的一角,在一幢楼的高层大凉台上,还藏有来自家乡的泥土,在一个个深夜,还能听到果坠叶落的声音,并通过我的笔端,把大地的回声传递给外界。
  ⑧一个人,一株植物,都会有青春和浪漫的季节,但随着时间和岁月,亮色、光泽、力量都会慢慢消失,直到形容枯槁,肢体变得比榆树皮还要皲裂。唯有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依旧。哈尼夫库雷在《身体》这部小说中警告:你终究会发现,世间只有一件无价之宝,既非金子,亦非爱情,而是时间。而我要说:世间最金贵的,既非金子,亦非时间,而是土地,能发出声响的土地。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土地上万物发出的声响就是土地的回声,这些回声本应当是自然愉悦的欢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变成了令人闻之垂泪的呻吟。
  B.由于现代人越来越现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越来越淡漠对土地的情感,这种对土地的淡漠很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恶果。
  C.文章的第⑥段写了一个不愿意回乡的打工女孩对城市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失落的隐忧,批判了本应回归乡村的人对土地的背叛。
  D.作者在文章中不止一处描写了秋天乡村田野飘香、果挂枝头的丰收景象,是为了告诉我们:养育我们的许多物质都来自土地。
  E.土地永远青春和浪漫。曾经,土地以生长在它上面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如今,又以现代化的城市,给人们提供崭新的生活。
17.文章第①段写五月的乡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8.结合全文,概括“回声”的具体内容。(5分)
                                                                   
19.现代化进程正在对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挑战,土地作为农耕社会赖以生存的根本,其最基本的粮食生产功能正在被人们忽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20.小作文(关键环节考核题组) 

我们该怎样培养杰出科学家
朱邦芬
美国纽约有一个Bronx科学高中,这个1938年建立的高中培养了7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物理学会把这所高中列为学会的16个物理传奇地点之一。叶企孙先生创立的老清华物理系,培养了10位两弹一星元勋。从1929年到1938年,10年内共毕业71名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其中出了22名中科院院士和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很多人是我国某个学术领域的创始人。我以为,杰出人才主要不是课堂教出来的,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是为学生成才精心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这两所学校之所以成功,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此。鉴于目前我国社会大环境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和心态,营造一个好的局部环境尤其必要。
一个良好的局部环境至少包括以下要素:第一,聚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第二,要有一个好的学术氛围。第三,要有一批名师。第四,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读了这则新闻,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培养杰出科学家”?请从某一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要求:明确你的观点(2分);至少从两个方面评论(4分);联系两个典型而鲜活的实例(4分)。

七、作文(4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高中学生陈奕帆勤工俭学,利用寒假的时间到外卖店打工,不小心撞坏薛先生的宝马车。他随后留下一封道歉信以及打工挣得的311元钱。车主大为感动,千方百计寻找到家境普通的陈奕帆,并送给他1万元的助学金。
    材料二: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逆行,撞上奔驰车。女司机提出赔偿,女孩吓哭。女孩母亲一听撞的是豪车,吓得迟迟不肯露面。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高一语文(6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答题纸
得分框 知识技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120
三、(共16分)
13.(1)(4分) 
   译文:                                                                                                                                   
(2)(4分)
   译文:                                                              
14.(8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6)                        (8)                            
四、(共11分)
15.(1)(5分)
①化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
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9分)
16.(4分)           
17.(6分)                                                         
                                                                   
                                                                   
                                                                          
18.(5分)                                                          
                                                                   
                                                                    
                                                                   
                                                                   
19.(6分)                                                          
                                                                   
                                                                        
                                                                        
                                                                       
                                                                            
六、语言运用题:(10分)
评分:观点明确(0/2分)___ 评论角度(0/4分)____  事例运用(0/4分)____
20. 









200





 
答案
1.D(A溯sù   B校 Jiào跖zhí。  C愆 qiān)
2.B  (A崖—涯      B晨—辰  啄—琢      C接—截  敬—儆  岑—涔  消—销   D屈—曲)
3. A 濒临:紧接,临近。.毗邻:(地方)毗连。“权力”是政治上的或职责范围内一定的强制力量或支配力量,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权利”与“义务”相对,指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对象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是国家机关。根据句意,选择“权力”。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给远行的朋友以鼓励和信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意思是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4.C(A句式杂糅。应去掉“到了”或“今天是”。B表意不明。“这”应指代“指一味……捷径”,而不包括“更不要”。D搭配不当。“决定”与“经济命脉”不搭配。)  
5.C  “主要写的是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错。
6. A (B、“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之前应加“低潮时”。C、“沼泽”“湖泊”是湿地,但不是“滨海湿地”。原文说的是“盐沼”。D、这是对中国滨海湿地的说明。)
7. D(滨海湿地确实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但不是“创造国民经济产值”。文中提到的“国民经济产值”不是原句的“价值”,原句所说的价值主要是生态价                                  值。)
8. C(根据原文可知,对滨海地区的滥加开发和河口海岸的环境污染,是造成滨海湿地破坏的两大原因。A、并非所有开发滨海湿地的做法都是错误的。B、 “围海造地”不能一概禁止,“必须禁止”的结论不恰当。D、发展经济与保护湿地应协调统一,而不是先后之别。)
9. C不农:不从事农业劳动
10.B   A;竟;就.  B.用在动词前头,作这个动词的宾语,相当于一个代词.这两句中见都指称人.  C.:在;把.  D.危险;始终
11.A  ①是别人对他少有才华的称赞,④是太守对他的态度,⑤是对当时情况的说明,⑦是他的榜样力量带来的影响,⑧是他最后的遭遇.所以选②③⑥.
12.D 除不当解除讲,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13.(1)最终广泛地学习经书典籍,研究并精通道术,能写文章。
(2)在这种情况下,郡内那些富裕人家也都各自拿出救济穷人的粮食,帮助官府分发给灾民,灾民得以保全。
【参考译文】 
黄香,字文强,是江夏安陆人。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思念母亲面容憔悴,始终为母亲守丧,乡里人称赞他特别孝顺。十二岁的时候,太守刘护听说了他的表现,召他为自己门下的孝子,对他非常爱护和看重。黄香家中贫苦,没有仆人,凡事都自己亲身去做,吃苦耐劳,尽心奉养家人。①最终博学经书典籍,精研道术,能写文章,京城人称赞他是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起初被授予郎中,元和元年,肃宗亲自下诏让黄香到东观,去读没有读过的书。黄香后来告假回家,等到回到京城,当时正赶上千乘王加冠,皇帝在中山官邸会见群臣,就令黄香到殿下,皇帝对诸王说:这就是所说的'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啊。左右人没有不对黄香另眼相看的。后来应召到安福殿谈论政事,被授予尚书郎官官职,多次向皇帝陈述政事得失,皇帝对他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