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课课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沁园春长沙》课课练(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
试题预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D.《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2.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3.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5.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沁园春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携来百侣
B.橘子州 鹰击鱼翔 挥斥方遒 王侯将相
C.主沉浮 苍海横流 漫江碧透 峥嵘岁月
D.竟自由 指手画脚 视若粪土 怒不可遏
6.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击水:游泳.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 B.怅惘 蚊帐 苌弘 伥鬼
C.峥嵘 狰狞 挣扎 风筝 D.寥廓 城郭 敦厚 淳厚.
8.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②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③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④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⑤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子洲上空
⑥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⑦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②①⑥④⑤③⑦ B.③②⑦⑥⑤④① C.②⑦⑥①⑤④③ D.①②④⑤③⑥⑦
9.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有志革命的人绝不能          ,寸功不展。
(2)国庆节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     。
(3)毛泽东主席一生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人物。
A.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B.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  光风霁月
C.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D.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
10.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12.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被称为“WPS之父”,曾是雷军的偶像,25岁就______对抗跨国公司,却在巅峰之时激流勇退。
②纵观史书,没有一个王朝像大汉王朝般始终激荡着慨然之气。即使落幕时,也不曾______消沉。
③照明灯映着绚烂的火花,远远看去,好像夜幕下最耀眼的启明星,亮过______黑夜里颗颗星辰。
A.独立 义气 寥廓 B.独立 意气 辽阔
C.独力 义气 辽阔 D.独力 意气 寥廓
1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
15.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 人数 所占比例
0首 28 14%
10首以内 102 51%
10﹣20首 64 32%
20首以上 6 3%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 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53 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22 11.0%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 16.0%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75 37.5%
毫无价值 85 42.5%
(1)现状概括:     
(2)原因分析:     。
16.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超然境界;     ;     。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7.选词填空
(1)“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     (a.简洁  b.直捷  c.直接  d.简捷)的说。
(2)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     (a.偶尔  b.偶然  c.间或  d.随便)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
(3)“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     (a.精神  b.神采  c.光采  d.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4)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     (a.悲凉  b.悲苦  c.悲郁  d.悲哀)的神色。
 
四.诗歌阅读(共2小题)
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沁园春
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①
宋代  刘过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②,唱名殿陛③,玉川公子④,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⑤,十二金钗。
【注】①一本题作“卢菊涧座上。时座中有新第宗室”。“菊涧”是主人之号。
②汝阳璡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琎封汝阳郡王,借指新第宗室。
③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宣布名次。
④玉川公子: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
⑤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语出《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⑥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又屡试不第,漫游江、浙等地,依人作客,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后布衣终身。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三句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写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落笔便有非凡气象。
B.“有汝阳”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心情自难平静。
C.“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写出诗人落第后万念俱灰、借酒浇愁的无奈。
D.“未尝戚戚于怀”极见诗人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的宽广胸怀。
E.创作这首词时作者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表现得大气磅礴,不但不见穷愁潦倒之态,反倒对“新第宗室”的及第表达由衷的祝贺。
(2)这首词全篇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情感丰富,语言风格多变,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①槎:读chá,指小舟。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准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中“还旧岭”开篇点题,“徙倚”意为徘徊流连,“玩年华”是指自己虚度美好春光。
B.第二联描写了暮春时节的衰败景象:荒草弥漫,无路可行,空山寂静,落花飘零。
C.第四联中“鸟散茅檐静”是写诗人回到山宅,惊散了栖息在茅檐下的鸟儿,山宅因此安静下来,暗示诗人已久未还家。
D.尾联虚写诗人所经泉路依旧,看到烟霞如昔,这些都是诗人熟悉的旧时风最;再次突出了“还”字。
E.“还”字是最能体现全诗主旨的“诗眼”,全诗处处都紧紧围绕“还”字来写,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2)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D.《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
【解答】A.语序不当,“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逻辑顺序错误,应为“小心试验,严格论证,认真总结”;
B.成分残缺,“表达…”缺少宾语,可加上“…之情”;
C.正确;
D.搭配不当,“《永远在路上》…是…和重要措施”不搭配,去掉“和重要措施”;
故选:C。
 
2.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知识.
【解答】“心平浪静”为并列结构,“气壮山威”为主谓宾结构,由此排除C;内容上“芙蓉”与“荷花”重复;同时“芙蓉”与“荷花”在结构上不同,一为联绵,一为偏正,排除B;而且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
故选:A。
 
3.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分析】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紧密结合语境。
【解答】D、“阻止之意”错,应是击起的波浪把行船阻挡住了,表现了“风华正茂”游泳者,搏击风浪,要做革命的中流砥柱的豪情壮志。

故选:D。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
【解答】解析:D项“都分为上下阕”表述错误。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不分段称为“单调”,分段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故选:D。
 
5.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沁园春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携来百侣
B.橘子州 鹰击鱼翔 挥斥方遒 王侯将相
C.主沉浮 苍海横流 漫江碧透 峥嵘岁月
D.竟自由 指手画脚 视若粪土 怒不可遏
【分析】考查正确识记汉字字形的能力,学会识别形似字、音近字,根据字形、意义来准确记忆和辨析,坚持向字典学习汉字,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正确。
B、“橘子州”的“州”应为“洲”。
C、“苍海横流”的“苍”应为“沧”。
D、“竟自由”的“竟”应为“竞”。
故选:A。
 
6.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击水:游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释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个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的含义推测加点词语的含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
【解答】ABD三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C项,“挥斥”,在诗中的意思是“奔放”。故选C。
故选:C。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 孟轲 沉疴 枝柯 B.怅惘 蚊帐 苌弘 伥鬼
C.峥嵘 狰狞 挣扎 风筝 D.寥廓 城郭 敦厚 淳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解答】A项,“百舸”中的“舸”读“ɡě”,其余都读“kē”;
B项,读音依次为:“chànɡ”“zhànɡ”“chánɡ”“chānɡ”;
C项,都读“zhēnɡ”;
D项,读音依次为:“kuò”“ɡuō”“dūn”“chún”。
故选:C。
 
8.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陆寺、拱极楼讲述着元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②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
③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④饱经风霜的外国领事馆、高级别墅则见证着长沙开埠后的历史
⑤曾国藩操练水上湘军的号声依稀回荡在橘子洲上空
⑥南宋朱熹、张栻往来于岳麓书院与城南书院讲学过江的朱张渡,诠释着八百年前湖湘子弟求学的盛况
⑦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
A.②①⑥④⑤③⑦ B.③②⑦⑥⑤④① C.②⑦⑥①⑤④③ D.①②④⑤③⑥⑦
【分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答时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其次要理清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
【解答】文句主要陈述橘子洲的浓厚的历史底蕴。
②引出“历史”总领其它各句,放在首位,⑦句的“她”指代②句的“橘子洲”,紧承②后;其它按时间顺序,分别是:南宋朱熹、张栻讲学⑥→元代宗教文化兴盛①→清朝曾国藩操练湘军⑤→近代长沙开埠④→现代毛泽东发出天问③。
故正确排序为:②⑦⑥①⑤④③
故选:C。
 
9.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有志革命的人绝不能          ,寸功不展。
(2)国庆节期间,许多老将军相聚北京,共同回顾创业初期的那段     。
(3)毛泽东主席一生        ,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人物。
A.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B.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  光风霁月
C.峥嵘岁月  蹉跎岁月  光风霁月
D.光风霁月  峥嵘岁月  峥嵘岁月
【分析】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成语义和语境义进行辨析.可以使用排除法.
【解答】“蹉跎岁月”,形容虚度光阴。(1)根据“决不能”,便知选“蹉跎岁月”;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日子。(2)根据“那段”,便知选“峥嵘岁月”;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3)根据修饰的对象是“毛泽东主席一生”,便知选“光风霁月”;
故选:B。
 
10.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代国家;激扬文字代评论国家大事,激浊扬清的文章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反问和拟人
D.“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是对偶和借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属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层级为E.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要掌握有关常见修辞手法的有关知识,其次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解答】A项,“万户侯”与“大军阀”等是同类事物,不能形成比喻;
B项,分析正确;
C项,“谁主沉浮”是疑问句而非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长沙水”、“武昌鱼”是借代,不是借喻。
故选:B。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炫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分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残缺、语义重复、歧义、杂糅是语病题常设的几个错点,同学在平时应该注意归纳,如,语序不当,可以归纳为,关联词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动词顺序不当等三个大类.
【解答】A项,正确;
B项,句式杂糅。“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
C项,语序不当。“发展和出现”不合逻辑,将“出现”和“发展”位置调换。
D项,搭配不当。“表达了﹣﹣﹣﹣﹣壮举”不能搭配,将“表达”改为“歌颂”。
故选:A。
 
12.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分析】考查现代诗歌断句
【解答】A.看/万山/红遍;
B.今日/得/宽馀;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正确

故选:D。
 
1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被称为“WPS之父”,曾是雷军的偶像,25岁就______对抗跨国公司,却在巅峰之时激流勇退。
②纵观史书,没有一个王朝像大汉王朝般始终激荡着慨然之气。即使落幕时,也不曾______消沉。
③照明灯映着绚烂的火花,远远看去,好像夜幕下最耀眼的启明星,亮过______黑夜里颗颗星辰。
A.独立 义气 寥廓 B.独立 意气 辽阔
C.独力 义气 辽阔 D.独力 意气 寥廓
【分析】考查词义辨析,要紧密结合语境准确辨析.
【解答】①独立:不依靠他人,独力:由自己单独去办,横线处表示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应选“独力”。
②意气:志向与气概,义气:因友谊而冒危险或作自我牺牲的勇气、态度,横线处表示意志和气概,应选“意气”。
③寥廓:高远空旷,辽阔:宽广的,横线处形容黑夜高远空旷,应选“寥廓”。

故选:D。
 
1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项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考查博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第(1)句中“每逢深秋时节”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槐榆丹枫”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第(2)句中“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成了“抱”“绕”“水”“茂”,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④更好。

故选:D。
 
二.语言文字应用(共2小题)
15.某机构对20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以“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
表一:进入大学后诗歌阅读的数量
阅读数量 人数 所占比例
0首 28 14%
10首以内 102 51%
10﹣20首 64 32%
20首以上 6 3%
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
问题选项 人数 所占比例
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 53 26.5%
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 22 11.0%
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 32 16.0%
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 75 37.5%
毫无价值 85 42.5%
(1)现状概括: 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人数最多 
(2)原因分析: ①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
②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 。
【分析】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题目要求,要求是“分析大学生对待诗歌阅读的现状,分析产生种现状的原因”,根据题目要求认真表格一和表格二,根据表中数字的对比分析现状和原因,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解答】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对现状的概括,可抓住两个图表中数字所呈现的基本规律进行总结,不能简单罗列数据.从表一可以看出,读10首诗歌以上的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由此可得出第一点结论;表二“所占比例“一栏对应“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毫无价值“两个问题选项的数字最大,由此可以得出第二点结论.对如此现状的原因的分析,应就表二中所给出的“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和分析,“情感的共鸣“艺术的体验“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可以归结为人文价值、审美价值,比例小证明缺乏对此方面的认识;“增添精神追求“可以归结为阅读诗歌的内驱力,比例小证明缺乏阅读的内驱力.

参考答案:
(1)现状概括: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人数最多;
 (2)原因分析:①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②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
 
16.在下面横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课课练』  下一个『《鸿门宴》名句默写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