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预览
荆轲刺秦王练习 课内阅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 .下列句中加点字,有的是多音字,有的是异读字 ( 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 ) ,请按多音字和各种异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荆轲和而歌 b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c . 汝识之乎 d . 为变徵之声 e . 噌 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f .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g . 沛公欲王关中 h . 君子生非异也 i .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 . a / bde / cfh / gi B . ac / bf / deg / hi C . ad / be / cfh / gi D . ag / bc / edh / fi 解析:ad是多音字;be是古音异读;cfh是通假异读;gi是破音异读。故选C。 2 .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解析:A是名词话用作状语;B是名词活用作状语;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中的“前”是名作动,故应选D。 3 .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荆轲和而歌 A . 又前而为歌。 B .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析:A项的“而”是表承接关系;B项是表修饰关系;C项是表并列关系;D项则是表转折。例句中的“而”是表修饰,故应选B。 4 . 与“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 C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D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解析:A项是判断句;B项是宾语前置,“言未发”应为“未发言”;C项是省略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因例句是定语后置句,“宾客知其事者”应为“知其事之宾客”,故应选D。 5 . 对下面几篇文章的标题作两次筛选,每次选出不同于其他几篇的一项 ( )
A . 《赤壁之战》 B . 《唐睢不辱使命》 C . 《窦娥冤》 D . 《邹忌讽齐王纳谏》 E . 《荆轲刺秦王》 第一次选 ( ) 第二次选 ( ) 解析:第一次应该选C;因为C是戏曲,其余为史料;第二次应选A,因为A出自《资治通鉴》,其余则出自《战国策》。 6 . 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太子和宾客都“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非常悲壮的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 . “为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歌声,创造了悲怆的氛围。 C . “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 . 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解析:应该选D,因为选择是刺杀准备阶段的高潮,全文的情节高潮应该是行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A. 今行而无信 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 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D )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答案:(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答案:(1)你最好将安陵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我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人,刺杀你。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秦王用十倍之地于安陵的土地来作交易,是为了帮助安陵君扩充疆土。 B. 安陵君认为以大易小是好事,但因为安陵是先王留下的,所以不敢换。 C.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是秦王的质问,也透露出其威胁之意。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直接表现了唐雎的英勇顽强,不畏强暴。 答案:C(提示: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是假,想霸占安陵是真。安陵君识破了秦王的用心,“安陵是先王留下的,所以不敢换”是安陵君对付秦王的借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从侧面表现了唐雎的英勇顽强,不畏强暴。)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收成)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③使④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用做动词,成就功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年老无妻的人)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繁殖)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取下)其环(做耳饰的玉),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子仲,齐国的隐士)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下不治其家,中不索(求)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战国策•齐策四》) 1. 对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的“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A.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B.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C. 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D. 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答案:B 使做名词时,当“使者”“使命”讲。使做动词时,当“让”“派”“出使”讲。“使”②与“者”字构成“者”字短语,是“出使”的意思。“使”③与“奉”连用,是“使命”的意思。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A. 苟无民,何以有君? B.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 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答案:D 析:考查词多义,多词一义,例句中的“以”与D句中的“以”都用在目的复句中,当“来”讲。 3. 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B. 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 C. 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 D. 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 答案:A 析:翻译时注意语境。“贱”译成卑贱的,次要的。是形容词做名词用。 4. 对“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 A.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平安无事吧? B.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吧? C. 北宫的女儿婴儿子没有生病吧? D. 北宫的女婴和儿子没有生病吧? 答案:B 析: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注意此句中“婴儿子”即“北宫之女”。 5.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得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 B. 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 C. 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 D. 赵威后认为齐国之所以没有治理好,是因为齐王不重视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不能举贤任能,不在齐国提倡孝道。 E. 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 答案:B、C、E 析:考查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 第一段写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情况,然后才问齐王是否健康,表现了她重视农业生产,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认为这是国君治国的基础。 第二段,通过赵威后问两个隐居的贤士是否任用,一个孝女是否“入朝”表达了她主张任用贤人,提倡孝道的治国思想。 (122.240.20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