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当堂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沁园春长沙》当堂练习(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A.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B.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D.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2.《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A.“翔
试题预览
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B.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2.《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若把“翔”改为“游”不如原文好,这是因为[    ]
A.“翔”写出了鱼游之快速,而“游”则没有什么诗意
B.“翔”是以鸟拟鱼,写出了鱼的轻快自由的神态,暗写水之清,鱼如在空中游
C.“翔”与“浅底”相配合,因为鱼在“浅底”游,所以就像鸟儿在空中飞一样
D.“翔”照应前句“鹰击长空”的“击”,都是要表现鹰、鱼主动搏击的情态
3.对“独立寒秋”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昂首挺立于寒冷的秋天,突现出革命领袖的高大形象
B.独自站立于深秋之中,点明处境和时间
C.在严峻的政治形势中昂首挺立,表现出不屈的斗争精神
D.在寒冷的秋天中孤立无援,略感寂寞、惆怅
4.下列各项的括号内均有省略,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独立(    )寒秋       B.鹰击(    )长空
C.鱼翔(    )浅底       D.激扬(    )文字
5.阅读下列文字,完成①-⑥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①前三句点明了全词所写的时节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②加粗的“看”涉及的范围从第________句到第________句,这样的词在诗词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③加粗的“看”所涉及的内容表明作者的视线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再从________到________,自________而________。
④“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上段中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诗词讲究炼字,如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尽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前人评为“卓绝千古”。《沁园春•长沙》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项?[    ]
A.立  看  染  争        B.染  争  击  翔
C.立  透  竞  问        D.看  流  击  竞
答案:
1.C
2.B
3.B
4.D
5.①秋天;湘江中橘子洲头  ②1句—6句;总领  ③远;近;下;上;上;下;下;上  ④林;江;舸;鹰;鱼  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⑥B

二、能力素质
1、这首词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试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作用。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遍”的作用:________;“染”的作用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透”的作用________;“争”的作用________;“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的作用________;“翔”原是描写________,这里用它来描写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的对象________,“主”的对象________,显示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气魄。
答案提示:“遍”写出了“红”之广;“染”富有表现力地画出了岳麓山一带枫林的壮美景色。“透”字表现了江水的清澈程度,“争”写出了人人争先恐后的竞争场面。“击”字准确、形象地表现出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劲飞的雄姿;“翔”原是描写鸟儿不扇动翅膀地盘旋的姿态,这里用它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地游动的神态,用得非常贴切、传神。“问”的对象是大地,“主”的对象是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2.《沁园春•长沙》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这种体裁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思维提示:《沁园春•长沙》是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是有格律严格的词,但它的内容却是现代的。现代人可以写格律诗词,虽然这种格律严格的诗词,在语序和省略上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般语法规则,却能以有限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涵,并富有一种韵律美和典雅美。
3.文学作品中的秋景一般都是萧条、肃杀的,本词的秋景具有怎样的特色?为什么?
思维提示: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充满生机的。从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惆怅、沉重的心情,但他笔下却没有中国一般旧体诗词中的肃杀、伤感的“悲秋”情调,这都缘于词人心中对祖国江山的无限热爱和强烈的革命责任心、革命使命感。祖国山河如此美丽,词人更感到责任的重大、革命的必要,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是极其可悲的,“主沉浮”的必定是人民,必定是那些“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决心改造世界的革命青年。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十五岁是风,二十岁是云,二十五岁是水,三十岁是山。风________,云可见而不可捉,水可捉而不可握,只有山能实实在在地把握。但云是风的面貌,水是云的凝结,山是水的故乡。没有风,云便不再飘游;________;没有水,山便将要枯黄。
(答案提示:①风可感而不可见②没有云,水便不再降下)
 三、综合渗透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三首诗词,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对毛泽东的词,解说全对的一组是[    ]
①《卜算子》是题目,《咏梅》是副题。
②此词两段,前段叫前(上)阕,后段叫后(下)阕。
③第1、3、5、7句句末不押韵,2、4、6、8句句末押韵,押同一个韵。
④1、2句对仗,5、6句也对仗。
⑤全词没有对仗的句子。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答案提示:B,①中“卜算子”为词牌,“咏梅”为题目;④中1、2句对仗,而5、6句不对仗。)
2.试分析三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探究并写出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山园小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林逋以梅自喻,表现出作者品格高尚、不染俗尘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陆游在这首词中,用梅花来象征自己崇高的气节和孤高的品质,表现出一种不畏严寒、傲然屹立的斗争精神;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以梅花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塑造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
3.毛泽东在词中用了象征手法,“送春”“迎春”“报春”象征________;“山花烂漫”象征________;“她在丛中笑”象征________。
(答案提示:以“送春”“迎春”“报春”象征革命者的革命实践,以“山花烂漫”象征革命事业的成功。“她在丛中笑”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雪景山水是我国历代画家所喜爱表现却又最难表现的题材。由于古代画家赋予这一题材以深奥的禅意——“冬山昏霾,塞人寂寂”,使之达到很高的境界。如令能见到的传统雪景山水,如北宋范宽的《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王诜的《渔村小雪图》,赵佶的《雪山归舟图》,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等,均是寄情于景的稀世珍品。
传统雪景山水画也有其缺憾,那就是对雪景山水表现上的概念化,往往都是勾勒山形后,于山顶减少皴笔,依靠染天,构成雪景。其形象确切地讲只是座“白山”而非“雪山”。可能是古人多以绢作画,而在绢上很难使用特殊技法,所以这种烘托雪山的画法陈陈相因,成了惟一的表现途径。这不能不说是传统雪景山水画的一大憾事,________。
今人山水画中善于表现雪景者也不乏其人,如东北画家于志学的雪景山水是以表现冰凌树挂见长;宋雨桂、冯大中的雪景山水是以结构严谨、泼墨、泼彩加渲染见长。而近年来在画坛上逐渐被美术界关注的青年画家赵玉春的雪景山水又别开蹊径,给人以新的感受。
赵玉春善于运用人类对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的认识成就和东方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眼光去理解世界,使其作品能超出一般山水画“以景寄情”的束缚。他认为:“山有其自身结构,然而覆盖上冰雪之后便形成了‘雪山’的新结构,例如:凹凸,起伏、半、残等都是‘雪山’的不同结构,若单凭古法来表现就难免流于概念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求画家把自然景象直接机械地照搬到纸上。”他注重雪山的真实结构,更注重表现的是随意性、抽象性和中国画笔墨的独特结构韵律,不模式化、大路化地表现。有时干脆运用许多抽象的笔墨、抽象的结构去表现内心的独特感受。“中国山水画绝非简单地等同于‘风景照片’,它体现了画家对艺术,对哲学,对美学,对宗教,对生活,对社会和对自然等的综合理解力。”这是赵玉春对中国山水画的领悟,也是他创作雪景山水的出发点。
1.能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是[    ]
A.不能不引起美术界有识之士的深思。
B.但正因其缺憾,也给现代山水画留下了探索的空间。
C.从而直接影响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品位。
D.而这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薄弱环节所在。
2.文中提到的“古法”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个字)
3.画家于志学、宋雨桂、冯大中、赵玉春的雪景山水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5个字)
4.文中介绍于志学、宋雨桂、冯大中等人的雪景山水画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5.根据文章的解说,扼要说明“中国山水画”与“一般风景照片”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有关赵玉春雪景山水画的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赵玉春的雪景山水画注重表现的是随意性和抽象性。
B.赵玉春的雪景山水画能超出古代山水画“以景寄情”的束缚,表现的内容更富有综合性。
C.赵玉春的雪景山水画体现他对生活、对艺术、对社会和对自然的思考和理解。
D.赵玉春的雪景山水画能给人以新的感受。
答案:
1.B(从上下文看,此处应是一个既能与上文“憾事”承接,又能勾起下文“今人山水画”的句子,唯B合条件。)
2.古法指依靠染天,构成雪景,烘托雪山的画法。
3.于志学以表现冰凌树挂见长;宋雨桂、冯大中以结构严谨、泼墨、泼彩加渲染见长。
4.用来烘托赵玉春的雪景山水别开蹊径,新颖独特。
5.中国山水画表现了画家对艺术,对哲学,对美学,对宗教,对生活,对社会和自然的综合理解,而风景照片只是自然景观的翻版。(把文中的“风景画”改成“风景照片”意在强调与“中国山水画”写意性的差别,现代的“风景画”,亦有与写意山水画共同之处。)
6.B(原句是谈赵玉春表现技法方面对古人的突破,并非是改变古人画的写意性,在“综合性”的艺术理解上,古今山水画是一致的。) (122.240.209.23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沁园春长沙》课时练』  下一个『《烛之武退秦师》限时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