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年(下)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100分)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锵qiāng然稀疏sū蛮横héng不知所措cuòB.斡wó(wò)旋劫难nà
试题预览
2017——2018年(下)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A卷和B卷,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100分)
一、基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锵qiāng然    稀疏sū    蛮横héng     不知所措cuò   
B.斡wó(wò)旋    劫难nàn   瞭liáo望    戛jiá然而止   
C.羁绊bàn       龟jūn裂  寒噤jìn      挑tiǎo拨离间
D. 欺侮wǔ        雾霭ǎi    襁qiáng褓bǎo  强qiáng词夺理 
2. 下列句子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的结果。
B.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
C.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呐。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暄(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大彻大悟后便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B.面对国民党的残暴行为,闻一多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C.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瞬息万变,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文化跟上时代的脚步。
D.这里经过大地震后,到处一片分崩离析的景象,不知何时才能恢复以前的山清水秀。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季来临, 为了避免学生溺水的事情不再发生, 学校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
B.成都的夏天, 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 最烦闷、 最让人觉得漫长难熬的季节。
C.通过每天下午的体能强化训练, 使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D.青城山那葱茏的美景让我深深地沉醉, 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 驻足欣赏。
二、文言文课内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海水运动 B. 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天上的水池 
C. 志怪者也           志:记载       D. 抟扶摇而上者    抟:盘旋飞翔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鲲之大      鹏之徙于南冥也    B. 其名为鲲    其正色邪?
 C.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D. 怒而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原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互相吹出的风。
B. 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D. 奔腾的野马,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互相吹出的风。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塑造了大鹏这一典型形象,其特点是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后来的“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成语也都活跃在我们的书面和口头表达中。
C.本文选自《庄子集释》,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D. 本文富含哲理,却一点儿也不抽象枯燥,而是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激情澎湃,荡气回肠。
三、默写(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果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辗转反侧。(《诗经•关雎》)
③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请默写孟浩然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 联和颈联,或《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后四句。(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古蜀栈道
①打开古老的地图, 我们就会 发现, 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 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②秦中自是古帝王之都, 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 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 资料短缺的矛盾, 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 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 因而古蜀栈道的修建也是势在必行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 因以汉都, 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 地小人众, 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南则巴蜀。 巴蜀亦沃野, 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 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因此, 必须修建一条穿越米仓山、大巴山, 再穿越秦岭之路, 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
③战国时, 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 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 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 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 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 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 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 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 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冶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在岩壁上凿成 30 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 历时八年之久。 修筑者因地制宜, 创造了标准式、 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④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 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 管理体制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西藏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选文略有删改)
10.围绕“古蜀栈道冶”,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 分)
答:                                                                      
11.列数字是文章主要说明方法, 第③段画线处所列的数字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 分)(4分)
答:                                                                      
12.下面一则材料作为引文放在文中哪一段中间比较合适? 请说明理由。 (3 分)
“ 国家富有巴蜀, 是天府之藏。 自陇右及河西诸州, 军国所资, 邮驿所给, 商旅莫不取给于蜀。”
答:                                                                      
五、作文(60分)
13.请以“画”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 诗歌除外) ; (3) 不少于600 字; (4)不得抄袭、套作;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2分)
答: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商於子论治国
商於子①,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③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
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④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
【注】①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②豕(shǐ):猪。③淖(nào):烂泥。④服田:驾牲口耕田。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过矣     过:错                 B.尔辈以此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     
  C.比至国     比:等到               D.富民安邦          富:富裕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
翻译:                                                                       
(2)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
翻译:                                                                          
5.文中商於子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谈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3分)
答: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面不属于傅雷写信目的的一项是(    )(2分)
A 给儿子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B 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针对儿子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C 深爱儿子,迫切想了解儿子每时每刻的一举一动。
D 密切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给予指点。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他建议儿子面对痛苦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巴金
⑴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 感觉到窒闷, 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气。
⑵夜是漆黑的一片, 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 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

色的马路。 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 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⑶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⑷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 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 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 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⑸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⑹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 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 我并没有在雨中摸 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⑺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 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 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⑻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⑼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⑽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 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诲底。
⑾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 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⑿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看见一点灯光, 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 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 他感激地想着, 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 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 但是我想, 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⒀在这人间, 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 想着, 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8.围绕“灯”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盏灯? 请概括作答。 (6 分)
答:                                                                       
9.文首“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 感觉到窒闷”,但文末作者又写道“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联系全文, 谈谈作者从“窒闷”到“微笑”的原因。 (4 分)
答: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夜是漆黑的一片, 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 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
答:                                                                       
11.同样是写灯,本文的“灯”与吴伯萧《灯笼》一文中“灯”的情感内涵是否一致? 请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作答。 (4 分)
答:                                                                       
三、语言运用(共12分)
12.某学校八年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 探究“咬文嚼字”这一活动的意义。 (4 分)
2016 年, 语言文字期刊 《 咬文嚼字》 曾开展了 “2016年围观名家微博活动, 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
据悉,这次“围观”活动历时一年,吸引数万网民参与,共对周国平、郭敬明、韩寒、 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 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方舟子等12 位名家,提出了11万余条(含重复)差错质疑,最终语言文字专家组认定了其中538条差错。根据“围观”结果, 12 位名人中,周国平、郎咸平语言文字差错较少; 而收藏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
 答:                                                                     
                                                         
(2) 某班准备模仿央视热播节目,举行“朗读者”主题活动。请仿照示例,再续写两句, 形成一组排比。 (4 分)
 示例: 书籍如一位良医, 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 书籍如一把钥匙, 它能启发我们打开智慧大门。
答:                                                                     
。                                                           
(2)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 注意语意连贯。(4分)
生活中没有导演, 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   ①  :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 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②   ,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③   。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自在,充满诗 意;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④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 我们要做的, 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D3、【答案】D   4、【答案】B (A否定不当,“再发生”需要“避免”,删掉“不;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D语义重复,“停下脚步”与“驻足”)
5、【答案】B  天然形成的水池
6、【答案】A 主谓间   B:代词 表选择   C:成为 是  D:修饰 转折
7、【答案】C
8、【答案】B。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
9、略
10、【答案】:①修建古蜀栈道的必要性(原因) ②古蜀栈道的修建方法(形制) ③古蜀栈道通行后作用或意义。
11、【答案】: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准确的数字来说明褒斜栈道的长度与起讫位置,表现其工程量的巨大和修建的艰难。进而说明了古人的智慧。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2、【答案】:应该放在④段中,因为这则材料体现了巴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财物,这与④段说明的内容一致。在结构上紧承④段第一句话。
评分标准:判断正确1分,理由2分,共3分。语意相近即可。
13、略
B卷
1、【答案】山林晴夜  雨后流急
2、【答案】本诗通过雨后湍急的溪流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茅屋》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还有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
【翻译】整个晚上,林子里都洒满了星月的辉光;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听见有雷震响.天亮时出门,忽然见到溪水流得分外地湍急;因此上,我知道别的山曾经下过大雨,水宛转流到这个地方。
3、【答案】D 富:使......富裕  
4 、【答案】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统者)啊?(得分点:①句式要翻译成反问句,1分;②“以”用;两个“者”:......的话,......的人;“牧民者”要翻译成:治理百姓的人或统治者,每个0.5分,2分。)
【答案】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
5、【答案】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1分),讽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1分),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达到治国的目的(1分)。
【译文】
商於子是商国的平民,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商君是商国的国君,微服私访乡村,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不高兴,没搭理他。
商君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弄颠倒了吗?”商於子说:“您认为我弄颠倒了,我还认为您弄颠倒了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管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统者)啊?”
商君站立有一会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你们这些人,要通过这事来推究事物的道理。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等到商君回到国都,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收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国家安定了,这原来是商於子的功劳啊。)
6、【答案】C
7、 【答案】坦然接受(勇于面对或正视现实);客现分析(用理智分析);引以为戒(彻底感悟)
8、【答案】(6分)①平房里射出的几点灯②雪夜里摸夜路见到豆大的光③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④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⑤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⑥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9、【答案】①黑暗中看到和联想到的几盏灯,给“我”带来的安慰、鼓励和指引。②人间的光明温暖尽管可能显得有些微弱,但它永远不会消失。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0、【答案】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沉睡的大地比喻成沉睡的大海,把灰白色的马路比喻为浪花。形象的描写出了天刚微明时,灰白色的马路在深暗的大地上逐步呈现出来的情态。
评分标准:手法1分,分析2分,作用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1、【答案】不一致;本文是以灯光的“光和热”来象征着温暖和鼓励和人生的指引、信念。而《灯笼》中的“灯”则是承载了亲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物是人非的感慨等多种思绪。
12、答案】通过挑出名家运用语言文字的差错,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答案】书籍如一面镜子,它能折射世间人性的善恶美丑;书籍如一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的彼岸。
    评分标准:比喻贴切恰当,1分;句式基本一致,1分;一句2分,共4分
(2)【答案】示例:①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可以改编成小说;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评分标准:第①句是总括性的语句,与“编剧”“诗歌”上下呼应,答出“体裁”;联系上句“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答出第②③句;根据“水和山”的特点,答出第④句,保持共同的话题,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每空1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22.240.193.9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淮南七中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卷(PDF版)』  下一个『安徽省涡阳县王元中学2018年6月八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