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 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 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 “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 “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 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 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 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4.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稽,考证。 B.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 袖手旁观: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 未雨绸缪: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 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 C.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奇点”总有一天会到来。 D. 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一切命令。 6. 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 A. 经常使用“健康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 工作繁忙无暇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 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 D. 从事某一职业过久,习惯了用行业思维来思考问题。 7.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答案】1. A 2. B 3. B 4. D 5. A 6. C 7. (1)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思考不断深入,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图灵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希尔勒用“中文房间”提出“智能”需意味着具有理解能力;不同学派对“智能”的不同认识,也推动了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2)“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如何认识、应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对伦理问题的思考;“奇点”概念的提出,对人类可能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思考;面对可能存在的冲击,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定律都不断深化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一的第一节说“人工智能”是“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B项,张冠李戴。创造“是智能体”,正确的是“人工智能是一种……的描述和构建”。曲解概念。C项,错在“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应该是对“智能体”的描述;D项,张冠李戴。错在“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实现的是“人脑思维”。 2.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项,错在“模拟人类行为”,应为“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C项,曲解文意。错在“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根据原文的表述,证明的是“计算机没有理解能力”;D项,无中生有。错在“都认为计算机可以拥有智能”原文说的是“然计算机具有人类智能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都认为应该研究人的大脑”文中无据。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材料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原文中并没有提到人类能够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材料只是说“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问题,至于“奇点”可能带来的威胁人类并不非常清楚。 5.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项,正确。材料二的第三节说“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 B项,曲解文意。错在“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同”错误。材料的第四节说“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和人类主观意识有本质的不同。” C项,曲解文意。错在“总有一天会到来”错误,材料的第五节中说“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 D项,断章取义。错在“任何情况错误”。原文这样说的“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6.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二,下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推断的能力。抓住“异化”来选择。文中说“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根据这句话,C项说“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能力”是正确的。A项、B项是对人工智能利用,而不是被人工智能“异化”。D项,于文不合。该选项说的内容和“人工智能”无关。 7.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筛选整合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筛选、整合。阅读所给的材料,抓住题干中“如何不断深化的”,即随着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理解、思考的不断深入,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自然不断深化。阅读所给的材料,找到有效答题区间再分析概括。材料一第二节中说:“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材料一第三节中说:“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第四节说“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第五节“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材料二第二节中说“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第五节中说“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材料二的最后一节说“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综上,本题可以从以下角度简要说明对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1)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图灵提出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2) 20世纪80年代,希尔勒用“中文房间”提出“智能需意味着具有理解能力;(3)不同学派对“智能的不同认识,也推动了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4)“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如何认识,应对“人工智能”的思考,深化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5)“人工智能“开发过程中,设计者对伦理问题的思考;(6)“奇点”概念的提出,对人类可能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思考;(7)面对可能存在的冲击,阿西奠夫提出的三大定律都不断深化着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时不胜月 时间:季节 B. 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为……悲伤 C. 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一同、都 D.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行为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故善日者王 王者敬日 B. 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不可胜日志也 C. 此之谓也 若白垩之与黑漆 D. 察其秋毫 其人拜之以牛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 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 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 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2. 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答案】8. D 9. C 10. D 11. (1)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 (2)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12. (1)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2)《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 《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 【解析】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D项,行:品行,德行。 9.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答题时把实词和虚词含义放回到原文中,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A项,“日”:作名词,每天的日常事情;B项,“胜”:作副词,完,全都。D项,“其”,作代词,那。C项,“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以不译;助词,表停顿,不译。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的采分点再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调换、删除。注意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等,把握语境进行推断。D项,应为“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的采分点再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调换、删除。注意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气,修辞手法等,把握语境进行推断。①第句的得分点是:“輶”:“轻”;“如毛”:“像鸿毛一样”;“鲜”:“少”;“克”:“能够”。第②句的得分点是:“取”:“领取”;“其”:“那”;“金”:“赎金”;“复”:“再”。 12. 试题分析:第①题题干是“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本题考查分析和提取短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注意筛选文中的句子,先提取短文中的中心论点句,再概括文中的要点,为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的能力。通读两则短文,了解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做事要从小处着眼,善于从小的地方发现问题。由此可知第一则短文采用的是先举例分析论证在得出结论的结构方式,故其中心论点在文后,即“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第二则短文采用的是先提出论点,在举例分析论证的结构,故其中心论点在短文的开头:“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注意字数有限制。第题题干是“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本题考查分析和提取短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第②题题干是“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本题考查给短文拟写标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够透过标题知道短文的内容。两则短文的中心论点分别是: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和“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故标题可以从中提取:第一篇的题目是《察微》;等二篇《明察秋毫》。理由:第一篇通过分析三种人对比论证。对比论证证明关注日常小事的重要性;等二篇开篇通过比喻说明世间万物区别非常细微。 【参考译文】 (1)积少成多之道:一月一记不如一日一记,一季一记不如一月一记,一年一记不如一季一记。人之情往往不在意小事,大事到来的时候奋起振作。于是常常干不过那些专事小事的人们。为什么?因为小事情经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大,所以日积月累效果很大;大事情不常发生,其每天发生的概率很低,所以累计的效果并不大。所以善于从每天的日常事务做起的人可以称王,善于每季统计工作成效的人可以称霸,只会亡羊补牢的人很危险,荒淫无度不务正业的人必然灭亡。所以王者注重每天每日的事情,霸者注重每个季书发生的事情,勉强维持的邦国往往是危殆之后才想到难受。而亡国之君直到灭亡的那一天才知道国破家亡,死到临头才知道自己要掉脑袋。亡国之祸往往是悔不胜悔。霸者之显赫可以以时记载;王者之功名,每天都记也记不完。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与之相反一-能积微者则速成。《诗经 大雅 蒸民》上说: “懿德就像鸿毛,人们却举不动它。”说的就是这的道理。 (2)假使治乱存亡如同高山与深溪,如同白垩与黑漆,则用不着智慧了,虽愚蠢也可以了,而治乱存亡则不然,似乎可知,似乎不可知;似乎可见,似乎不可见。所以智士贤者共同积心处虑来求得,尚且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所以治乱存亡,其开始时如秋毫,察其秋毫,则大事就不会有过错了。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 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能从细小的事情上看到结果,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得多远啊。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 13. 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共5分)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释:【1】斯:就。【2】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答案】三次回答内容: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 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结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