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莆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高一语文必修二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试题预览
莆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惟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B. 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保护村落,有助于我们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
C. 只有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D.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B. 作者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C. 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D. 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些年来传统村落数量锐减,其中最主要的缘由是过度商业开发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B. 冯骥才的感叹恰恰反映出作家对城镇化大潮来势凶猛、古村落保护时间紧迫的担忧。
C. 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属性,即使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也有重要意义。
D. 美丽乡村之所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归宿,是因为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乡村。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强调“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文章意在强调保护好古村落。C项“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D项“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B项,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 试题分析:题干问“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中国人都来自乡村”错误,原文是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 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烘托出宁静的氛围,暗示了宁静背后的危机。
B.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运用了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孩子惶恐害怕的心理,也表现了他为了与父亲的一言之诺,而敢与野猪相对峙的精神。
C. 小说最后追述道“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给人带来真实感,并给人以余音袅袅、韵味悠长之感。
D. 小说叙述简洁,节奏明快,作者用他那平实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孩子独自打跑了一只野猪的故事,也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身后的两双眼睛。
5. 这篇小说多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孩子”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①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孩子形象,通过窝棚四周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孩子的勇敢。(或:借月光的描写来烘托孩子的坚定、勇敢。)
②借助“野猪”这一物象来衬托孩子形象,通过描写野猪的野蛮凶悍,从侧面表现孩子的勇敢。
③借助“孩子的父母”来表现“孩子”形象,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从侧面表现出孩子的勇敢。    
6. ①通过环境描写烘托孩子形象,通过窝棚四周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孩子的勇敢。(或:借月光的描写来烘托孩子的坚定、勇敢。)
②借助“野猪”这一物象来衬托孩子形象,通过描写野猪的野蛮凶悍,从侧面表现孩子的勇敢。
③借助“孩子的父母”来表现“孩子”形象,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从侧面表现出孩子的勇敢。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文章的开头的作用,B项考核艺术手法,C项考核人物形象,D项考核文章的结尾,其中A项,“直接点明了小说的内容”错,应该是暗示小说的内容, 暗示孩子是来看护窝棚的。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文章的艺术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核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题干中给出要求,从两个方面“侧面描写”,文中通过窝棚四周阴森恐怖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孩子的勇敢;通过描写野猪的野蛮凶悍,从侧面表现孩子的勇敢;通过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赞扬,从侧面表现出孩子的勇敢;由此可见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借助野猪、孩子的父母等其它形象”侧面烘托“孩子”的形象。
点睛: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小说有时也用这些手法,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的能力,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主人公,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从情节、主旨、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此题如认为主人公是“孩子”,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从情节上看,小说以孩子独自战胜野猪为线索,讲述了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独自打跑野猪的故事;从人物上看,孩子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写孩子的父母始终不帮助孩子打跑野猪,只在孩子背后支持鼓励,是为了衬托孩子,突出孩子的勇敢顽强;从主旨上看,孩子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力量打跑野猪,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歌颂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轻易服输的精神。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①江陵府掾曹。
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②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①量移:唐宋时,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
②荣悴:兴衰。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B.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C.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D.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尊称,“字”一般应该是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 博士,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等的官职,后为学术上有专长、从事教育的官职。
C. 元和,年号,中国古代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皇帝即位后只用一个年号。
D. “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年少孤苦,聪颖好学。因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觉苦读,博闻强识,后考中进士,终成一代名士。
B. 韩愈为官正直,敢于直谏。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此后又接连被贬。
C. 韩愈才学甚高,善属文。曾因《进学解》而受到掌事者的同情,令其发挥史学才能编纂史书,皇上还下诏让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以表彰裴度。
D. 韩愈抗颜为师,善待朋友。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②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答案】7. B    8. C    9. D    
10. ①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②当时这两位名声地位不显扬,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称赞推荐他们,其中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
【解析】试题分析:
7. 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D文中“坐”的意思是“由于,因为”。
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A“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说法与原文不符,从父兄即从兄,指堂房亲属堂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他)父亲名叫韩仲卿,不做官也不出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做他的巡官。董晋的职员班子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韩愈去做他的佐官。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他的品德专一而正派,在为人处世上笨拙。后来调他去做四门博士,再后来又调任为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专心于事务。对宫市的弊端,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上了几千字的奏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反而很生气地把他贬到连州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做掾曹。
元和初年,韩愈被召为国子博士,后来又任命为都官员外郎。韩愈觉得自己很有才,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就写了一篇《进学解》表明自己的心志。宫中管事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韩愈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做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又调任为考功郎中(负责绩效考评的人力资源部官员),知制诰,然后封为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翻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曾经降职到江陵府做掾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裴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韩愈,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裴锷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赠序给他送行,(文中)竟称呼裴锷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这事韩愈被贬为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做他的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州这两个地方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首都长安,凭借功劳被授予刑部侍郎,于是下诏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中多处记述裴度的事迹。而当时最早进入蔡州捉拿吴元济的(是李愬),他的功劳最大,李愬为此事生气。李愬的妻子进入皇宫,就(向宪宗)控诉碑文失实,(宪宗)下诏派人磨掉韩愈所写的碑文。宪宗皇帝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并刻石。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名位的兴衰,他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交好。当时这两位名声地位不显扬,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称赞推荐他们,其中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常常在办完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跟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但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对后进之士则诱导激励,拜他为师的人中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自己早饭也供应不上,却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他曾经认为自从魏晋以来,写文章的人大多拘泥于偶句对仗,可是经书典籍的意旨,司马迁、扬雄的文风,不再有振作起来的迹象。所以韩愈写的文章,力求一反近体风格,抒情达意,他自成一家新风。后来的学者,都学习韩愈的文风。当时写文章的人很多,没有能超过他的,所以人们都称赞“韩文”。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②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诗人寓居夔州期间。②诛求:勒索,敲诈。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全诗意境参差变化,视听结合,有声有色。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以暴风骤雨喻动荡时局,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
B. 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C. 本诗首联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打破了固有的格律;颔联对仗工整,平仄完全合律,与首联一拙一工,有跌宕错落之美。
D. 颔联集中了六个形象,一个接一个奔凑到诗人笔下,有急管繁弦之势,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E. 尾联“何处村”是说辨不清哪个村庄有人在哭,造成一种苍茫的悲剧气氛,实际是说无处没有哭声。
12. 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1. AD    12. 诗的颈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表达了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
【解析】
1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读懂诗的基础上做题。A项“语言含蓄蕴藉,耐人品味。”表述错误,本诗语言通俗易懂,有不少俗语入诗。如首联颈联等。D项颔联是写大雨正在下的情景,不是“大雨将至”。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题干问的是“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该诗的颈联“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眼前是荒芜空旷的土地,一匹疲惫懒散的归马,在荒原上闲蹓,山村之内比荒原更显清冷,人烟寥寥,从前的千户中如今只剩下百户,这情景怎不叫人触目惊心,景象如此凄凉悲惨,乡村如此荒芜凋敝,人民生活可想而知。作者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千家今有百家存”用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所以颈联是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诗人怀着极大的忧思和同情描写了战乱结束后百姓的凄惨生活,悲愤之情溢满字里行间。
课内文言知识及《韩诗外传》考查
13. 名篇名句默写
(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在《师说》中,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作者既反驳梁惠王说的“于国”“尽心”又形象地提示当时社会不平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