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石兴审题人:刘玲玲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难堪(kān) 斟酌(zhēn)聒噪(guō)味同嚼蜡(jué)B.挣揣(chuài)郯子(tán)巷道(hàng)广袤无垠(mào)C.皴裂(jūn)逡巡(qūn)彗星(huì)因噎废食(yē)D
试题预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人:石  兴   审题人:刘玲玲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 难堪(kān)   斟酌(zhēn)    聒噪(guō)   味同嚼蜡(jué)
B. 挣揣(chuài)  郯子(tán)   巷道(hàng)    广袤无垠(mào)
C. 皴裂(jūn)    逡巡(qūn)     彗星(huì)     因噎废食(yē)
D. 蟠桃(pán)    范蠡(lǐ)      丰腴(yú)      奄奄一息(yān)
2.以下字词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蓬蒿    杜撰    隶属    龙蟠虎据    脍炙人口    依马可待
B. 厮打    尾鳍    嬉戏    怙恶不悛    刨根究底    垂诞三尺
C. 焦躁    干噪    岑寂    不落言筌    繁文缛节    恬不知耻
D. 坍塌    淘汰    缔交    耳鬓厮磨    名噪一时    玉簪螺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地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②有人以为,谣言往“敏感”上靠,就可以占领话语权高地,谣言编得越“敏感”,辟谣者越会投鼠忌器。
③“举火把”是传统的民俗活动,在正月十四这天,村民们明火执仗绕走在大街小巷,增添了无限欢乐。
④世事变幻,白云苍狗,变化是永恒的。我们不必因迷茫而一味迎合世态人情,不必要求环境为自己而改变,因为自己也可能不会因环境而改变。
⑤要用越来越少的军队去保护越来越大的领土,显然是绠短汲深。如果继续东扩,北约将会在军事上变得更弱。
⑥韩玉臣既敬重法国巴比松画派对于乡村田园生活那种瓜田李下的描绘,也崇尚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对于现实生活的发现与讴歌。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物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人才存在结构性短缺,相关技能型人才远远不够,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B.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 特朗普如果不放弃单边贸易主义政策,一意孤行,将追加税款政策付诸于实施,那么,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会起来反对的。
D. 韩国统一部确认,朝鲜同意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高级别会谈,讨论韩国平昌冬奥会参赛事宜以及韩朝关系改善等问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解释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3分)(   )
A.①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令人吃惊的波浪) ③吾从而师之(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箭头) 
B.①回首向来萧瑟处(朝向来处) ②小学而大遗(丢弃) 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旧地,指古战场) ④然秦以区区之地(狭小)
C.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毁灭)  ②以致天下之士(用来招纳) ③或师焉,或不焉(通“否”没有)④ 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D.①君子不齿(看不起)  ②会盟而谋弱秦(削弱,使……变弱) ③流血漂橹(盾牌)④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黄河)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贾谊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C.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
D.“莼鲈之思”的说法缘自晋朝张翰,他在洛阳做官,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就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作为敦煌艺术结晶的莫高窟,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又是其载体和见证。
第一,敦煌是最先接受外来思想的地方,也是外来宗教传入我国的最早落脚点。佛教、景教、摩尼教等都是经敦煌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并不是从印度直接传入中国的,而是间接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国传入的。最早的汉文佛经也不是从梵文、巴利文直接译成汉文的,而是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胡”语译成汉文的。这是因为当时既懂梵文又懂汉文,而且还精通佛典的人实在太少了。可喜的是,在敦煌文献中发现了一些梵汉对照佛经,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等,这些佛经均附有梵文原经。而这些梵文原本,在印度早已散佚。现在就有可能利用这批梵文本再次翻译,修正古译本的缺点和不足,以便人们更正确地认识这些佛经的宗旨。另外,敦煌文献中还发现了署名为马鸣、龙树、世亲等所著的佛经,他们都是古印度佛教大师。这些典籍的发现,为学者研究印度佛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汉藏佛教交流,印度佛学大师的生平、著作及影响都提供了新的课题。
第二,莫高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从印度发祥后不断东传,在传播过程中开凿了许多石窟寺,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从莫高窟早期洞窟看,带有较为浓厚的西域、中亚风格,但也显示出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而后,中原风格渐渐产生较大影响,并在内容、形式上与印度、中亚、西域风格融合,形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敦煌石窟艺术。除了佛教这一世界主题外,敦煌的艺术也是世界的,如敦煌壁画上发现的玻璃器皿,表现出了萨珊伊斯兰的艺术风格,由此可以探讨西亚地区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另如敦煌壁画中最有名的飞天形象,是中外文化交流相互借鉴的代表。飞天出自印度,在公元前二世纪的雕刻和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飞天形象。随着佛教的东渐,飞天也随着丝绸之路飞越千山万水,途经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犍陀罗,吸收了希腊、罗马和波斯的艺术之后,形成了最早雕刻佛陀形象的犍陀罗艺术,然后又进入西域。到了十六国时期,又从西域继续东传,飞越玉门关、阳关,才在莫高窟落户。
在古代中国,飞仙有两个系统:一是中国固有的,就是指羽人,是神仙家思想的产物;另一个是印度传来的,是佛教天人。南朝大墓中的戏龙、戏虎图,都是羽人和天人并存于同一画面上。这种羽人和天人并存的情况,在敦煌中也有发现。由此可知,羽人进入了佛窟,天人进入了陵墓。这种情况,既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又反映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敦煌飞天,既不是印度飞天的翻版,也不是中国羽人的完全继承,而是以歌舞伎为蓝本,大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促进传统艺术的改变,从而创造出的表达中国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思想的中国飞天。
总之,莫高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敦煌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摘编自刘进宝《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与莫高窟》)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佛教是从印度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国间接传入中国的,而景教、摩尼教则是直接传入中国的。
B.敦煌文献中发现了古印度佛教大师所著的佛经,这些著作的发现为研究印度佛教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等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
C.莫高窟早期洞窟异域风格比较浓厚,只是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与印度、中亚、西域风格融合,形成了敦煌石窟艺术。
D.中国本来就有的羽人、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天人是古代中国两个飞仙传统,后来这两个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敦煌飞天艺术。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莫高窟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例如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在莫高窟可以找到印迹。
B.当时既懂梵文又懂汉文、而且又精通佛典的人很少,所以最早的汉文佛经是经过中亚和西域一带的语言翻译成汉文的。
C.“除了佛教这一世界主题外,敦煌的艺术也是世界的”的意思是,佛教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宗教,敦煌的艺术也将走向世界。
D.南朝大墓、敦煌艺术中的羽人和天人共存形象,既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人们的需要,又反映了中国和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些佛经的梵文原本在印度已散佚,在敦煌文献中却有这些佛经的梵文原经,这些文献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正确地认识这些佛经的宗旨。
B.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壁画上的玻璃器皿以及飞天形象都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结晶,在它们身上兼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子。
C.飞天在公元前二世纪印度的雕刻和壁画中就已经出现,后来佛教渐渐传入东方,飞天也随之历经很长时间、途经许多国家和地区后进入了中国。
D.南朝大墓中的戏龙、戏虎图,都是羽人和天人并存于同一画面上。这一现象说明,在南朝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国,以及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张永德,字抱一,并州阳曲人。家世饶财。父颖事晋至安州防御使。
永德生四岁,母马氏被出,育于祖母,事继母刘,以孝闻。周祖①初为侍卫吏,与颖善,乃以女妻永德。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贼即舍去,繇②是免祸。
乾祐中,命赐潞帅常遇生辰礼币。遇,周祖之外兄弟也。时周祖镇邺,被谗,族其家。永德在潞州,闻有密诏授遇,永德探知其意,谓遇曰:“得非莅杀永德耶?永德即死无怨,恐累君侯家耳。”遇愕然曰:“何谓也?”永德曰:“奸邪蠹政,郭公誓清君侧,愿且以永德属吏,事成足以为德,不成死未晚。”遇以为然,止令壮士严卫,然所以馈之甚厚。亲问之曰:“君视丈人事得成否?”永德曰:“殆必成。”未几,周祖使至,遇贺且谢曰:“老夫几误大事。”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③。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
太祖即位,加兼侍中。会出师讨金陵,永德以己资造战船数十艘,运粮万斛,自顺阳沿汉水而下。富民高进者,豪横莫能禁,永德乃发其奸,置于法。进潜诣阙,诬永德缘险固置十余砦,图为不轨。太祖命枢密都承旨曹翰领骑兵察之,诘其砦所,进曰:“张侍中诛我宗党殆尽,希中以法,报私愤尔。”翰以进授永德,永德遽解缚就市,笞而释之。时称其长者。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有删改)
【注】①周祖:后周太祖郭威。②繇:古同“由”,从、自。③衄(nǜ):引申指挫伤、失败。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被谗,族其家    族:族灭  B. 遇贺且谢曰   谢:感谢 
C. 永德乃发其奸   发:揭发  D. 时称其长者   长者:品德高尚的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
B.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
C.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
D. 永德迎其母妻/诣宋州时寇贼充斥/乃易弊衣毁容仪/居委巷中有贼/过即邀乞焉/绐曰/此悲田院耳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张永德侍奉母至孝。张永德四岁时生母被弃逐,他由祖母抚养长大,但他侍奉继母刘氏就像侍奉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以孝敬长辈闻名乡里。
B. 张永德冷静机智。当张永德知道朝廷授予常遇密诏是想杀他时,便主动对常遇说起此事,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常遇,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C. 张永德作战英勇。刘崇带领契丹来犯,在高平激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张永德和太祖分头进发,带领士兵以少胜多,最终取得胜利。
D. 张永德不畏豪强。豪绅高进为非作歹,没有人敢阻止,张永德依法处置了他,高进因此诬陷张永德谋反,张永德识破并鞭笞了他。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5分)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5分)

四、古诗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虞美人
纳兰性德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注释]①玉虎:井栏上的辘轳。金井:有雕饰的水井口围栏。②啼鴂:杜鹃鸟啼鸣,其声似“不如归去”。
14.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玉虎牵金井”写在雕饰华丽的水井栏上,只有辘轳静静地吊着,渲染环境的清幽舒适。
B. “怕听啼鴂出帘迟”中的“怕”,既害怕远方的人出事,也含有浓浓的失望、郁闷之情。
C. 本词从看到梧桐影的白昼写到风定月西斜的夜晚,时间跨度长,极言主人公郁闷之深。
D. 本词灵活地运用了衬托手法,既有正衬,也有反衬,有力地增强了词句的表达效果。
E. “待将幽忆寄新词”一句由实转虚,想将心事写在诗行里,寄意于月下静立的芭蕉中。
15.从整首诗来看,“此恨谁知道”中的“此恨”包含了哪些情意?(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贫富差距悬殊,从反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句子是:“             ,              ” 。
(2)贾谊《过秦论》中,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摹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百姓纷纷响应的情景的两句是“             ,              ” 。
(3)韩愈《师说》中,清晰地指出老师的职能作用的两句是“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             ”。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国  宝
徐锁荣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
“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
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
“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
“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承墨下意识地“哦”了一声。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
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
“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看来,还得再看一遍。”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一个多月后,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
(有删改)
1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写梅城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写王老板握手时的热情,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B.王老板安排吴承墨夫妇赏梅花听评弹,是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吴承墨被乡情陶醉,产生老了之后回江南定居的念头。
C.吴承墨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鉴画水平高超,在收藏圈有很高的声誉,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从京城来江南鉴画。
D.王老板,精明圆滑,颇有心计;吴师母目光短浅,世俗贪财:小说中的这两人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18.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五处,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11分)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5分)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逐日受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空气质量呈现重度污染状态,多地PM2.5指数爆表,约有8亿人受到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健康的日益重视,空气净化类产品持续热销,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好这一市场,纷纷推出空气净化器产品,而空气净化功能也成为今年空调新品的一大亮点。
空气净化器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普及率较高,例如:美国家庭的普及率为27%,每年销量超过2000万台,其他的国家,如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公共场所,家庭居室等的普及率都超过20%,而中国改善室内空气污染设备的普及率还不到0.15,因此,在中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前景广阔。

21.史湘云是金陵十二钗之一,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天真大方的,最能体现的便是“醉眠芍药图”,简述一下这一过程以及史湘云的性格特征。(注意理清要点。)(6分)
七、作文(内容50分+卷面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苔花》诗。诗中写苔生长在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却长出绿意展现出自己的青春,米粒般微小的苔花,像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近来这首诗广为传诵,触动了无数心灵。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立论的角度恰当选择和使用论据,运用合适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答案:B ( A味同嚼蜡(jiáo)C皴裂(cūn)D奄奄一息(yǎn))
2.答案:D (A倚马可待 龙蟠虎踞 B 垂涎三尺C干燥)
3.答案:C一蹴而就是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用于否定句。投鼠忌器: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此处不符合语境。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此处使 用正确。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此处使用正确。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4.答案:D(A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可删除“使”B缺少主语,把“各级政府出台的”改为“各级政府出台了”。C重复赘余,诸的意思“之于”与后面的“于”重复可删除“于”)
5.答案:B(向来:先前原来,A惊涛:狂浪巨涛,从而: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
6.答案A“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著作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景教、摩尼教则是直接传入中国的”错,原文只说佛教间接传入中国,并没有说景教、摩尼教直接传入中国;C.“只是后来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错,原文说“从莫高窟早期洞窟看……但也显示出中原汉文化的影响”;D.“这两个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敦煌的飞天艺术”错,敦煌飞天是以歌舞伎为蓝本的,只是借鉴了中国羽人和印度天人的风格。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在中国的佛教和敦煌艺术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在于”过于绝对,敦煌文献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更正确地认识这些佛经的宗旨”是其价值之一。
10.B(道歉谢罪)
11.B
12.D“张永德识破并鞭笞了他”不合文意,是太祖让曹翰“察之”,高进招认自己是“报私愤”,然后曹翰把高进交给张永德,张永德当众鞭笞了高进。
13.(1)陛下想要固守疆界就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疆拓土,威加四海,就应该严加惩罚他们的过失。(关键词 “则已”“痛惩”“失”各1分,疏通语意2分)
(2)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解析 “陈”译为“执着、拿着”。“兵”译为“兵器”。“谁何”译为“盘问行人”。
14.AB(A营造的环境是清冷孤寂B,不是害怕远方的人出事,而是害怕听到杜鹃鸟哀怨忧伤的叫声,所以迟迟才走出屋子,每年的今天,都是我们彼此相思的时候。)
15.①对远方心中人的绵绵思念之情;②时光流逝,与心中人长久不能相见的遗恨、郁闷之情;③心中有情却无人可以诉说,只能寄意于物的苦闷之情。
16、(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涉及鉴赏人物形象、分析表现手法、理解小说内容等多个方面。A.“温馨的基调”有误,小说所写的故事令人深思,作品中的鉴赏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做出了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全文流露出一种讽刺和淡淡的哀伤;B.“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错,王老板这样做是为收买吴承墨夫妇作准备,为下文送别墅做铺垫;C.“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错,吴承墨鉴画也要用放大镜审读;王老板请他来鉴画的真正原因是想借吴承墨的名气掩盖赝品的真相。
18.【答案】①王老板不急于让吴承墨鉴定这幅画,而是先观察吴承墨,这说明他知道画是赝品,由于不了解吴承墨,不敢立刻让他鉴定。②王老板赠送别墅给吴承墨,表明他本来就知道这幅画是赝品,想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