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学年第二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命题:台州中学王则璎刘顺招慈溪中学张利君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4.参加
试题预览
2017学年第二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命题:台州中学 王则璎 刘顺招    慈溪中学 张利君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4.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登陆http:/ www.zhengrui-study.com查询个人分析报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噱头(xué)  挣脱( zhèng)  压根儿(yà)  沐猴而冠( guàn) 
B.罪愆(jiǎn)  矫情(jiǎo)  供给侧(góng)  鼓鼓囊囊(nāng) 
C.包扎(zā)   铮亮(zèng)  刽子手(guì)  劲歌热舞(jìn) 
D.疱疹(pāo)  嗾使(sǒu)  汗涔涔(cén)  呼天抢地( qiǎ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渐漫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经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 
B.互联网具有非线性、无条理、自然流露、爆发力强等特点,是一个可以同时躲藏与出击的地方。 
C.真正的诗歌对诗艺蚩之以鼻:它可以将后者一起引诱到最严重的沉默的深渊。但有时,它也会将它变成一个巨大的玩笑或轻浮的闹剧 
D.群英荟萃,共商国事,每年两会都会制订国家大政方针,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方向。透过两会,世界聚焦中国,读懂中国。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3~4题 
【甲】在传统社会,中国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可见“礼”在传统文化中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在夏商周三代,【乙】礼已成为整个国家,社会各项活动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孔子以恢复三代的礼乐文化为理想,以仁补礼,付与礼以内在的道德心理基础,形成了“仁”“礼”统一的伦理模式。【丙】孔子认为“礼”是人内在道德情感(仁)的表达方式,也是修身提升德行的重要依据与保障,从而将外在的道徳规范和社会制度(礼)与内在的道徳情感(仁、义)结合起来。 
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毋庸置疑   B.恢复  C.付与  D.从而 
4.文段中甲、乙、丙三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心脏无法同时承受剧烈运动和强烈的情绪,带着愤怒或者伤心的情绪参加剧烈运动,在1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是平常的3倍。 
B.未来3年里,我们将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让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群体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C.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和副主任张勇、宁吉喆围绕“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D.今年两会,人民大会堂的外广场上,吉利新博瑞排成一列,威风凛凛,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的实力和未来,近距离感受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 
6.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累积别人对自己的好印象,就像存款一样,一点一滴,慢慢地存,终能在别人心中有一定的好感与地位。        。       ,         。         ,        。储蓄金钱,是怕急需。储蓄“自己给别人的恩惠与好印象”,则是幸福人生的不二法则。 
①需要帮助时,越容易得到援手 
②分数越高,人际关系就越好,做事情就越容易成功 
③万一身患病痛,需要急用钱,也无钱可提了 
④若一夕之间把存款提光了,那就表示自己的潜能消失了,福分不见了 
⑤这个好感与地位,就是成就自己人脉关系的分数 
A.⑤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⑤④   C.⑤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⑤② 
7.阅读下面文字,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大致统一。(4分) 
好习惯有四:准时、正确、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项,(1)      ▲        ;不具备第二项, 会错误百出;没有第三项,会半途而废;丢失第四项,(2)_     ▲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①潜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呼吸。自由潜水,只要呼吸压缩后的普通空气就行。但是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大,压力也随之增大,空气中的氮气会渗透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里,引起“氮麻醉”。因此,时间较长或者深度较大的潜水,就要有专门的装备。这种装备叫水肺,它可以保证潜水员的呼吸。这种潜水方法叫水肺潜水,气瓶里装的是惰性气体氦和氧的混合气体,这是因为氦气的麻醉效应远低于氮气。 
②然而,潜水面临的不光是呼吸的问题,人类潜水时面临的另一个威胁是减压病。因为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就会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随着压力的增加,人体血液溶解空气的能力随之增加。如果潜水员从水下深处回到海面减压太快,溶解在血液和身体组织里的气体就会形成气泡,阻碍血液流动,严重的甚至可以致命。因此,早期潜水员在完成潜水任务后,必须在减压舱里逐步减压,再回到海面上来。减压的时间往往比水下工作的时间还要多一倍。 
③解决的办法是1957年发明的“饱和潜水”技术。潜水员先在舱内加压,使得体内的气体完全饱和,然后就可以在深水的高气压下工作几天,甚至几十天,等任务完成后再一次性减压出水。这是因为如果在高压下逗留到一定的时间,人体血液和组织里所渗入的气体就会达到饱和,以后只要压力不变,即便延长逗留的时间,血液和组织里的气体含量也不会改变。 
④现在无论是海底救生、施工、勘探,或者进行科学考察,凡是潜水员直接暴露在水深超过100米的高压环境的水下作业,都必须采用这种饱和潜水技术。法国潜水员在地中海饱和潜水的实际作业深度达到534米,而实验深度达到701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纪录。中国12名潜水员创下了在南海上百米的深水中生活390小时、工作126小时,完成海底油管更换的纪录;作为实验,中国饱和潜水技术也已经突破了490米的深度。
⑤潜水员还有一个保护身体和体温的重要装备——潜水服。早在500年前,达•芬奇就曾设计过皮质的潜水服。现在最先进的潜水服,又叫大气压潜水服。它其实不是衣服,而是一个小型的单人潜水器。它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盔甲的形状,肢体关节可以活动,还带有推进装置。由于潜水服里面保持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潜水员就没有了“加压”“减压”的问题。目前最好的大气压潜水服,能够在水深超过700米的深水工作。潜水服也是科学家深海考察的武器,有“深海女王”之称的美国海洋学家西尔维•厄尔,就曾经身穿大气压潜水服,在夏威夷380米深的海底行走、观察2.5小时,创造了女子深潜的纪录。 
8.关于“潜水”相关技术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压力增大后,空气中的氮气会渗透到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里引起“氮麻醉”,因此“水肺潜水”气瓶里装的是惰性气体氦和氧的混合气体。 
B.“饱和潜水”技术解决了潜水面临的呼吸问题使人类在潜水时即便延长逗留的时间,血液和组织里的气体含量不会改变。 
C.中国12名潜水员创下了在南海完成海底油管更换的记录,作为实验,中国饱和潜水技术也已经突破了490米的深度。 
D.作为科学家深海考察的武器,目前最先进的潜水服里面保持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使得潜水员就没有了“加压”“减压”的问题。 
9.下列选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潜水员从水下深处回到海面减压太快溶解在血液和身体组织里的气体就会形成气泡,阻碍血液流动,从而导致丧命。 
B.早期潜水员在完成潜水任务后,必须在减压舱里花往往比水下多一倍的时间来逐步减压,再回到海面上来。 
C.现在无论是海底救生、施工、勘探,或者进行科学考察,潜水员都必须采用这种先在舱内加压使体内气体完全饱和的潜水技术。 
D.达•芬奇设计的皮质的潜水服又叫大气压潜水服,是最先进的潜水服,能够在水深超过700米的深水工作。 
10.根据选文的内容,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在乡下
(法)莫泊桑
两间茅屋并排坐落在小山脚下。两个庄稼汉为了养活他们的孩子,终年辛辛苦苦地在土地上劳动。两所房子中头一所住的是蒂瓦什夫妇,另外一所住的是瓦兰夫妇。两家各有四个孩子。从早到晚这帮孩子聚在贴近的两家门口玩耍。两个母亲在这堆孩子里勉强可以认出哪些是自己的,两个父亲完全分不出。两家人都勉强靠着汤、土豆和新鲜空气活下去。星期日,汤里熬上块牛肉,就跟吃酒席一样丰盛;这天父亲会留在饭桌上不肯离开,一遍遍地说:“我不反对每天都这么吃。”
八月的一天下午,一辆马车停在两间茅屋前,一个亲自赶车的年轻女人对身边的先生说:“啊!亨利,这堆孩子在尘土里打滚,多么可爱!我希望也有一个,顶小的那个。”说着从车上跳下来,向孩子跑过去,抓住两个最小的孩子中的一个——蒂瓦什家的那一个,把他抱起来,亲热地吻他肮脏的脸蛋儿、沾满泥土的鬈发和为了躲开她的爱抚而挥动的小手。
后来她登上马车走了,下个星期又来了。她也坐在地上,像个孩子似的跟他们一起玩耍。她又来了一次,和那孩子的父母认识了。以后每天都来,她叫亨利•德•于比埃尔太太。 
一天早上,来了以后,丈夫跟她一起下车,径直走进了那间茅屋。那个年轻女人用发抖的、断断续续的声音说:“我好心的人们,我想把你们的……你们的顶小的男孩……带走。” 
那两个乡下人一惊之下,听不懂是怎么回事,没有回答。她喘过气来,继续说下去:“我们没有孩子,我丈夫和我很孤独……我们想把他留在身边……你们答应吗?”那个乡下女人开始明白了。她问:“您想带走我们的夏洛?不行,绝对不行!” 
于是德•于比埃尔先生出来调停:“我们想收养他,不过他以后会来看你们的。从各方面看来他以后会有出息,如果真有出息,那他将来就是我们的继承人。如果我们万一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也一样跟他们平分。不过,如果他辜负我们的一片心意,我们到了他成年以后会给他两万法郎,这笔钱可以立即以他的名义存在公证人那里。我们也考虑到你们,我们要送给你们一笔终身年金,每月一百法郎。” 
那个农妇勃然大怒,站了起来:“你们是要我把夏洛卖给你们吗?啊!不行。这种要求根本就不应该对做母亲的提出来!啊!不行!那简直是太卑鄙了!”那个男的表情严肃,不断地点头,表示赞成他妻子的话。 
德•于比埃尔太太哭了起来,她朝她丈夫转过身来,于是他们作最后一次努力:“但是,请考虑考虑孩子的前途,他的幸福,他的……”那个乡下女人怒不可遏,打断他的话:“给我出去,以后别让我再在这儿看见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夺走人家的孩子!” 
德•于比埃尔太太朝外走着,这个被宠坏了的、想要什么就要立刻到手的任性女人噙着眼泪,固执地问:“那另外一个小的不是你们的吧?”蒂瓦什大伯回答:“不是,是邻居的,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到他们家去。” 
瓦兰夫妇正在吃饭,饭桌上在他们两人中间放着一碟黄油,他们用刀子挑一点,十分节省地抹在面包片上,慢慢吃着。德•于比埃尔先生又一次提出他的建议,不过这一次提得比较婉转、谨慎,比较巧妙。 
两个乡下人摇头拒绝,但是知道每个月可以得到一百法郎以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使着眼色互相询问,决心已经有七八分动摇。他们在苦恼中长时间地保持沉默,那女的最后问道:“孩子他爹,你看怎么样?”他一本正经地说:“我看这并不丢脸。” 
德•于比埃尔太太急得浑身哆嗦,跟他们谈起孩子的未来,他的幸福,以及他以后可能给他们的钱。那庄稼汉问:“这一千二百法郎的年金在公证人面前立字据吗?”德•于比埃尔先生回答:“当然。”那乡下女人想了想,说:“每月一百法郎换咱们一个孩子太少了一点,我们要一百二十法郎。” 
德•于比埃尔太太听了以后立刻表示同意。她想把孩子带走,因此在她丈夫立字据的时候,又额外送了一百法郎,立即请来了村长和一位邻居当证人。年轻女人欢天喜地,像从铺子里买到一样喜爱的小玩意儿似的,抱着啼哭的小娃娃走了。蒂瓦什夫妇立在门口,望着那孩子给抱走,他们一声不响,也许心里有点懊悔不该拒绝吧。 
从此以后就再也听不到小让瓦兰的消息了。他的父母每个月到公证人那里去领一百二十法郎。他们和邻居闹翻了,因为蒂瓦什大婶骂他们无耻,挨家挨户对人说,除非是丧失人性才会出卖自己的亲生几子,这简直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件卑鄙龌龊的事,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有时候她故意炫耀自己,抱着夏洛,大声对他说:“我没有卖掉你,我没有钱,但是我不卖我的孩子。”一连多少年天天都是如此。瓦兰夫妇靠赡养费生活得很舒适。蒂瓦什夫妇无法平息下去的怒火就是从这一点来的,他们一直很贫困。 
夏洛二十一岁那年,一天早上来了辆华丽马车停在两间茅屋门口,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先生从车上下来,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走进瓦兰家的茅屋,就像他自己家一样。老妈妈在洗围裙,老大爷在壁炉旁打盹。年轻人说:“你好,爸爸。你好,妈妈。”他们惊讶地立起来。那乡下女人激动得连肥皂都掉在水里,结结巴巴地说:“是你吗,我的孩子?”他搂住她,一边吻她,一边又说了一遍:“你好,妈妈。”他们相认后,做父母的一定要立刻领儿子出去见当 地的人,见村长,见村长助理,见教堂神父,见小学教员。 
夏洛站在自己的茅屋门口,望着他走过去。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对两个老人说:“你们一定是傻瓜,才会让人家把瓦兰家的孩子带走。”蒂瓦什老大爷生气地说:“你要责备我们把你留下吗?”年轻人粗暴地回答:“对,我要责备你们,你们简直是糊涂虫。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幸。我要是离开你们,这也是你们自作自受。” 
老妇人眼泪哗哗流到汤盆里,低声哭着说:“累死累活把你养大,落这么个下场!”那小伙子冷酷地说:“与其像现在,还不如不生下来。我刚才看见那一个,肺都要气炸了。我对自己说:瞧,我本来应是这样子。我最好还是别留在这儿。这件事我永远不会饶恕你们!” 
两个老人垂头丧气,流着眼泪却一声不响。他接着又说:“不行,想到这件事太痛苦了。我宁可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他打开门,一片说话声传进来,瓦兰一家正在庆祝孩子的归来。 
于是夏洛跺了一下脚,朝他的父母转过身来,嚷道:“土包子!”他消失在黑夜里。 
(有删节)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2.瓦兰夫妇卖子后蒂瓦什夫妇的反应怎样,如何理解?(4分) 
13.小说在描写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两家人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结尾,夏洛出走了。你觉得这个结尾合理吗?(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20分)
陶庵记
(明)归有光
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已而观陶子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渣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而世之论者,徒以元熙①易代之间,谓为大节,而不究其安命乐天之实。夫穷苦迫于外,饥寒㦧于肤,而性情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 
昔虞伯生②慕陶,而并诸邵子③之间。予不敢望于邵而独喜陶也,予又今之穷者,匾其室曰“陶庵”云。 
【注】①元熙:东晋最后一个皇帝恭帝年号。②虞伯生:元朝文学家。③邵子:邵雍,北宋理学家。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身与之迁徙上下  迁徙:改变 
B.悠然势分之外  势分:权势 
C.讽咏其词  讽:背诵 
D.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  信:相信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为君子之处世  句读之不知 
B.非独不困于穷  不能容于远近 
C.而直以穷为娱  而神明自得 
D.徒以元熙易代之间  去以六月息者也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君子权衡事物的标准、尺度,决不应该由一时的遭遇、处境而改变,这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近。 
B.陶渊明的处穷不变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作者推想后人读他的作品,心中的世俗污秽的念头就全都消失,且可以与孔子相提并论。 
C.作者不敢望邵雍之项背,只喜欢陶渊明,是因为他仰慕陶渊明身处窘境尚能安命乐天,而自己当时处在失意困顿之中。 
D.全文多处使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对安命乐天的追求,比如把司马迁作品中的慷慨不平之气与陶渊明作品中的冲淡平和对比。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余少好读司马子长书,见其感慨激烈、愤郁不平之气,勃勃不能自抑。(4分) 
(2)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4分) 
19.用“/”给下面文字断句。(3分) 
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慍见古之难其人久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0-21题。(7分)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①
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20.简要赏析上片“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写景特色。(3分) 
21.结合全词分析“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三)根据所学的《论语》知识,完成22-23题。(5分) 
材料一: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 
材料二: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材料一中,只有“国宝”是 (填一成语)的人。(1分) 
23.两则材料均是向治国者提建议,请简要概括两者的不同。(4分)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夫如是,  ▲   ,    ▲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2)元嘉草草,  ▲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   ,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    。(王勃《滕王阁序》) 
(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    ▲    ?”(《论语》)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这首诗“孤独了300年”之后,于2018年2月16日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被乡村教师粱俊和来自责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而一夜爆红。此诗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 
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 















2017学年第二学期9+1高中联盟中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B.罪愆qiān供给侧gōngC.铮亮 zhēng劲歌热舞jìngD.疱疹pào呼天抢地 qiāng) 
2.B(A.蔓延C.嗤之以鼻D.共商国是  制定) 
3.C(应该为“赋予”。赋予的对象多为精神层面的,比如赋予某某意义,赋予某某使命。付与的对象比较具体,或者付与某人等。) 
4.B(“整个国家”后面逗号改为顿号) 
5.B(A.句式杂糅,去掉“根据”C.成分残缺,围绕……主题D.语序混乱,应为“让世界近距离感受中国汽车工业的水平,看到中国汽车的实力和未来”) 
6.C(根据上文“好感与地位”,可以判断应连接第⑤句“这个好感与地位”,从而排除BD两项。第③④两句都谈到金钱,从而判断出正确选项。) 
7.(1)会虚度光阴   (2)会错失良机(意思接近即可,每空2分)
8.B(张冠李戴,“饱和潜水”技术解决的是人类潜水时面临的减压病威胁。) 
9.B(A.过于绝对,原文说“严重的甚至可以致命”C.范围扩大,原文有一个条件是“凡是潜水员直接暴露在水深超过100米的高压环境的水下作业”D张冠李戴。) 
10.“人类能潜入多深的海底?”“潜水技术的发展”“潜水问题知多少”(共3分,谈及潜水相关问题的标题,得3分。出现“潜水”一词得1分,其它酌情给分) 
11.动作描写,运用“跳、跑、抓、抱、吻”等一系列动词,表现出德•于比挨尔太太对孩子由衷的喜爱和对领养孩子的热切渴望。(手法2分,分析2分) 
12.反应:卖子这件事发生之后,蒂瓦什夫妇不知疲倦地使用恶毒的语言四处咒骂瓦兰夫妇,以伦理道德来伤害瓦兰夫妇。理解:蒂瓦什夫妇的这种表现是其生活水平(或:在金钱面前)的巨大落差使她心理失去平衡而陷入到“后悔,嫉妒,宣泄,仇视,不平衡”状态的反应。(共4分,反映2分,理解2分) 
13.①蒂瓦什夫妇和瓦兰夫妇在金钱与孩子之间不同选择的对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两家邻里关系由和谐到破裂,夏洛由自豪到艳羡的对比,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③父母没有抛弃亲情卖孩子却遭遇孩子怨恨,与父母舍弃亲情卖掉孩子却换来孩子看望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复杂人性的思考,增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力度。(共6分,写出对比内容1点得1分,分析效果1点得1分,其他答案参照得分标准酌情给分) 
14.合理。夏洛的出走,实际上文章中有伏笔。(1)蒂瓦什夫妇在邻家孩子被卖后,一声不响,实则是内心后悔的表现;(2)蒂瓦什夫妇对德•于比埃尔家的辱骂,反映的是他的那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为后来这种优越感遭受金钱的打击而破灭埋下了伏笔。(3)瓦兰夫妇炫耀他们]的幸福,也就为下文夏洛原先的优越感烟消云散,变得粗鲁、暴躁、懊悔、愤怒,最终在不能自抑中离家出走埋下伏笔。(4)夏洛出走,使小说批判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与伤害这一主题更加鲜明。(6分,观点明确并写出3点理由即可。)(写“不合理”言之有理也可) 
15.D(信:确实) 
16.B(两个“于”均表被动。A取独提宾标志;C表转折\表因果;D在\凭借) 
17.B(“且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错。原文“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 
18.(1)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阅读司马迁的《史记》,看见文章的内容情感愤激、充满了愤恨抑郁不平之气,这种情感十分激烈,抑制不住。(共4分,落实“感慨”“激烈”勃勃”等词及大意。) 
(2)假设不幸处于困窘的处境,那么利用这种处境使自己的心态平和,性情得到愉悦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共4分,落实“穷”所以”“怡恰”“平”及大意。) 
19.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责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对2处得1分,对3处得2分,对5处得3分,错、漏、多断每处均扣0.5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阅读司马迁的《史记》,看见文章的内容情感愤激、充满了愤恨抑郁不平之气,这种情感十分激烈,抑制不住。我认为君子处在这个世上,权衡事物的标准、尺度,始终在于自己的个人情感,决不应该因为一时的遭遇,或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改变。假设不幸处于困窘的处境,那么利用这种处境使自己的心态平和,性情得到愉悦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方法。哪里会像那些道德修养不高的普通百姓,一旦外界的环境不符合他的心意,悲伤哀怨憔悴的神情就会表现在眉目之间呢?孔子多次赞美颜渊,责备子路的恼怒,从中可以看到古人能做到“平其心志、怡其性情”也是很困难的。 
不久前我看了陶潜的文集,文章中表现出淡泊平和,潇洒自然,悠然自在地处在权势地位之外,不只是不被贫穷所困扰,而简直是把贫穷当作一种快乐。百代以后的人,诵读他的文章,自己心中的世俗污秽的念头就全都消失了。确实啊,陶渊明是古代善于处穷不变的人啊。推想学习陶渊明处穷不变的方法,就可以进入孔子之门(做孔子的学生了)。可是时下评论陶渊明的人,只看到他在东晋末年的行为,赞赏他的大节,而不谈他乐于接受命运的安排的事实。陶渊明他外有穷困的逼迫,内有饥寒的痛苦,但是他的性情没有受到干扰,对于晋、宋朝代的改变,在陶渊明看来就像蚍蜉聚散一样,与自己无关。 
从前虞伯生仰慕陶渊明,把他与邵雍相提并论。我不敢望邵雍之项背,只喜欢陶渊明,我如今又身处困窘,所以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陶庵”。 
20.①白描手法,对“杏花疏影”的淡勾轻勒,以切合午桥的地域特征和月夜的时域特征。②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有声有色,桥畔杏花,桥上明月,已构成一幅有动有静、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夜饮图,而悠扬的笛声则是它的余韵悠远的画外音。(手法每点1分,结合内容简析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1.①国事沧桑之感:故国沦亡,长期不见恢复,如今政府偏安江南,国家景况已非畴昔。②物是人非之感: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当时天下太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如今交游零落,盛会难再。③颠沛流离之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榆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