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诗歌热点体裁咏物诗专题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8年高考诗歌热点体裁咏物诗专题训练(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考诗歌热点体裁咏物诗专题训练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花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试题预览
高考诗歌热点体裁咏物诗专题训练
春  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花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第一句,诗人先用“日日风”三字写出早春二月的洞庭湖畔春寒料峭的天气特点。
B.第二句,接着再作渲染,直陈“春寒未了”,一个“怯”字写出了诗人心里的畏惧。
C.第三句,诗人写出了海棠鲜洁艳丽,像少女一样具有胭脂美色且敛眉含羞的神态。
D.第四句,写海棠花毫不吝惜自己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毅然在寒风冷雨中绽放。
E.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抗金到底的坚定决心,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屈膝投降的不满。
2这首绝句题为“春寒”,但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它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即是她的与人为乐,她的朴实。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E、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前辈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4、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红梅的?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杜鹃花
真山民①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②旧东风。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②锦水:即锦江,在四川成都。
5.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出句直写巴蜀之地愁云密布之景,暗点蜀国望帝失国后魂化杜鹃的传说,故国成空的浓重愁绪寓于眼前的愁云形象地托出,妙合无垠,且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首联对句紧承上句继续在写杜鹃鸟,仍然未写到杜鹃花,它传达出失国的诗人和杜鹃鸟同病相怜,都空念故国却无力回天只能留下遗恨的悲情,缠绵感人。
C.颈联承上而来,杜鹃鸟声声叫曰“不如归去”,然而千年思归的苦心无处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红了万山的杜鹃花,眷恋、怨恨之情表达至此,堪称惊心动魄。
D.颈联动静结合,前句写枝的静,深夜月色中杜鹃花的枝条在青雾笼罩下显得朦胧静美;后句写花的动,锦水之滨的杜鹃花在徐徐的东风中婀娜招摇,动人心魄。
E.尾联明写“行人”直言诗意,一个“染”字,使诗意由鸟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贯穿,层层相扣。卒章表明诗意“怀乡恨”,此恨化为满山杜鹃,长挂望眼,永无绝期。
6.本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都写到杜鹃鸟,它们在诗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虞美人
秦观①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①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一生仕途抑塞。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跟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词人的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名,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8)“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古 风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0)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唐]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①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②,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③,升君白玉堂。
画 菊
[宋]郑思肖④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①罗含:东晋人,博学能文,不慕荣利。②重露:寒凉的秋露。③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以菊花浸酒。④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
(11)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两首诗均属“咏物诗”,都以“菊”作为主要吟咏对象,并将诗人的情志寄寓其中。
B.两首诗均描写出了菊花超逸于群花之上的独特“香气”和“色彩”,以及不畏严酷自然的“傲骨”。
C.李诗颔联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着力表现出了菊花的颜色与形貌,用语含蓄,情韵深厚。
D.李诗中,诗人写出了菊花对夕阳炙热的“畏惧之意”以及甘愿被制成菊花美酒的“奉献精神”。
E.郑诗中,诗人借助颇富口语气息的“宁可”“何曾”二词,写出了菊花孤傲清高的品位。
 (12)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1.CE【解析】C项第三句没有写海棠像少女含羞;E项“表达了对朝廷屈膝投降的不满”无中生有。
2.①诗的头两句“风”“寒”二字,点出自然界的风寒,其实是为海棠花的绽放渲染氛围。(2分)
②后两句诗人正面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寒风冷雨之中,不惜自己美丽的“胭脂色”,目的在于充分展现海棠的风骨。(2分)
③本诗托物言志,借海棠歌颂勇敢不屈、无私无畏的精神。(2分)
3、(A、E)A,并非要与桃李一起装点春天。E.诗人引述典故目的不在此,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中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4、①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  ②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  ③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
5.BD(选D给3分,选B给2分。选其他选项不给分)
6.①本诗借“望帝啼血”的典故,写杜鹃鸟千古归心不改,声声悲啼,口角溅血,把满山的杜鹃花染红。托物言志,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②《琵琶行》中,以杜鹃悲凄的啼鸣渲染谪居之地浔阳环境的恶劣,衬托(或“借景抒情”)诗人被贬后痛苦的心情。(每点3分,句意、手法、情感各1分)
7 BC [B项,“以动衬静”错误。“轻寒细雨情何限”是以景衬情,写花在暮春的轻寒细雨中动人的情态。C项,应为“表达了词人对春天不能长留的惋惜之情”,而非“忧愤之情”。]
8【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形象、评价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考生须先分析形象——碧桃的特点。生长在“乱山深处水潆回”的荒凉僻远的地方,可见其遭遇之苦;“一枝如画”则写出碧桃的娇艳美丽。表层意思,这两句是写碧桃,实际上是词人以花自喻、感怀身世。参照注释可知,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满腹才华;但他“一生仕途抑塞”,可见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据此,便可作答。
【答案】 “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2分)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达了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2分)诗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之感。(2分)
9【答案】CE [C项,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E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
10【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是该类诗歌的主要手法。解答本题,可从物的特征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写荷的生长环境和“艳”“鲜”,中间六句写荷花的“花”“叶”“色”“香”,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最后两句中,“结根未得所”一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而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一句表达自己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的重用。
【答案】 ①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每点2分,其中思想感情和结合诗歌分析各1分)
11【答案】AE [B项,菊花“色彩”在郑诗中没有描写。C项,“形貌”无中生有。D项,“夕阳炙热”不妥,应将“残阳”理解为“时光流逝”的象征。]
12【答案】 李诗借“菊”侧重表达自己入朝建功立业的热切希望(或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苦闷)。李诗先对菊花的“色”“香”进行描摹,并借助陶渊明、罗含的典故表现菊花所存具的“不畏权贵、不慕荣利”的品性;第三联笔锋一转,肯定菊花泛酒的品性,进而流露出欲入朝建功立业的愿望。郑诗借“菊”主要表达自己守志抱节的忠贞。郑诗开篇描摹了菊花“独立疏篱、独守清高”的品性,紧接两句突出其不畏严酷环境的铮铮傲骨;进而表达出自己对故国忠诚坚贞的志节(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凛然不屈的民族气节)。 (122.240.194.2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8年高考语文五月预测押题精选(全国Ⅲ卷适用)』  下一个『2018年高中必背部分篇目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