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郑州市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郑州市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应届/应聘暴露/锋芒毕露参差不齐/差强人意B.烟蒂/取缔玷污/如坐针毡孜孜不倦/胜券在握C.停泊/湖泊处理/处心积虑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洁癖/开辟负荷/一丘之貉供过于求/共商国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试题预览
郑州市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应届/应聘    暴露/锋芒毕露    参差不齐/差强人意   
B.烟蒂/取缔    玷污/如坐针毡    孜孜不倦/胜券在握
C.停泊/湖泊    处理/处心积虑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洁癖/开辟    负荷/一丘之貉    供过于求/共商国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迟钝    压岁钱    莫衷一是    按步就班          
B.企盼    元宵节    迫不急待    吹毛求疵
C.安详    打牙祭    一反既往    一鼓作气           
D.锻炼    里程碑    截然不同    责无旁待
3.古诗文默写。(8分)
(1)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优美的对偶句是::“                      ,                      。”
(4)乡愁,是我们的民族记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                    ,                    ”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思乡心切但又因功业未成而有家难归的矛盾心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 “                     ,                    ”两句写出了诗人身在异乡时展读家书、夜雨难眠的惆怅。
4. 学校准备举办一次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活动,你认为下面四种字体哪一种最适合作宣传海报的标题用字?请先指出你所选的是一种什么书法字体,然后简要说明你选择它的理由。(4分)
           
     A                     B                 C                  D
我选          ,这是         字体。我选择它的理由是:                                                     。
5.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朝花夕拾》为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根据作品内容,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作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分别简述其原因。
(2)根据下面节选出的名著语段,写出相关的人物名称。
文段 人物
(他)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①文中“俺“是                
现在,他身体垮了……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他慢慢掏出手枪。……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 “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 ②文中“他“是                
“我同你说过,我独立了,先生,而且很有钱,我自己可以作主。” “那你愿意同我呆在一起?”“当然--除非你反对。我愿当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侍候你,成为你的眼睛和双手。“ ③文中“我“是                
菩萨道:“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帘大将临凡,也是我劝化的善信,教他保护取经之辈。你若肯说出是东土取经人呵,他决不与你争持,断然归顺矣。” ④文中“妖怪“是                




6.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  门(“門”),象形字,古代双扇为“门”,单扇为“户”,是人们“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咽喉。《博雅》中说:“门,守也。”它道出了“门”的另一功能——防守,防寒防盗避邪祟。因此,门也关乎一家人的吉凶祸福。新春伊始,人们要贴门神、贴门联(门对),一则驱鬼辟邪,一则喜庆热闹,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对联文化。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2017年初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公众对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点赞,凸显了当下社会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材料二  古时的典章制度对门的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仅从住宅的大门便可知道居住者的等级地位。例如,门的油漆颜色有红色、绿色和黑色之别,红色被赋予了高贵的意义,豪门大户多用朱门。门的数量在城市设计、宫廷建筑中,也有严格的等级,《营缮令》中规定:都城每个城门可开三个门洞,州县依次递减。
材料三  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按等级地位有“豪门”“寒门”之分。“门”这个建筑构件成了家庭的显著标志,至今还流传有“光耀门楣”“书香门第”“门户之见”等成语。
“门”最基本的功能是开关,因此对具有这种功能的某些抽象事物,人们也用与“门”有关的词语来表示,例如“心门”“国门”。打开心门,用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有别于自己的看法成;打开国门,广泛地和别国进行交流。
(1)下面是两幅古城门的图片,请根据所给材料的信息,判断古城的等级。(2 分)
 
图一:                             图二:                 
(2)请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 分)
春风   自有   常入户   明月  为扫门   喜延

(3)请结合以上材料,从“家庭标志”和“词语发展”两方面谈谈你对“门”的认识。(4 分)
①“家庭标志”两方面:

 ②“词语发展”两方面:

    二、现代文阅读。(共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共15分)
父亲的鸡啼声
父亲进城的第二天就告诉我,听到了有鸡啼的声音。
我不信,对父亲说不可能。这是城里最现代化的全封闭住宅小区,怎么可能允许住户养鸡呢?
父亲坚持说听到了鸡啼声,我说你准是想起了我原来住的地方。那里没有围墙、没有物业,住户们养什么的都有,鸡啼狗吠猫发情,和乡下的老家没两样。 那里只有单位分的一间房,厨房、卫生间都是公共的,父亲来了没法住。现在我换了大房子,就把住在老家的父亲接来住。可父亲一连几天都说听到了鸡啼声,害得他睡不好觉。
 父亲还说只是这鸡啼声不如乡下老家的公鸡打鸣洪亮、清脆。听着涩涩的反正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开始,我觉得肯定是父亲刚从乡下老家来,一下子不适应这城市的生活,出现了幻听。连续听父亲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我决定趁周末去周围打听一下,有没有人养鸡的,省得父亲整天想着这事。
于是,我用几天时间带着父亲问了个遍,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甚至小区周边,都没听说谁家养鸡。这一大圈,把我累得够呛。
 一连几天,父亲没说什么,总是坐在阳台上一动不动。我有点奇怪,父亲说除了周末出去找鸡没听到鸡啼,这些天依旧听到鸡啼。我有点担心了。我们一家人都没听到,为什么就父亲一个人听到鸡啼呢!会不会……
我带父亲去医院检查耳朵,折腾了一上午,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第二天,父亲仍说听见鸡啼!没奈何,当天晚上,我决定和父亲睡一张床。父亲和我聊了村里的很多事,开始我还是饶有兴趣,后来,睡意渐浓,而父亲依然兴致不减,我只好推说明天要上班,父亲才打住话头。我一觉醒来,发觉父亲仍在翻身。我迷迷糊糊问他,他说睡不着。睡梦中的我被父亲推醒说让我听鸡啼声。我一骨碌坐起身,不禁哑然失笑,告诉他这是楼下那户人家的闹钟声。他家儿子今年要考大学,每天要早起复习功课。这件事是和我们楼上楼下打过招呼的。没想到闹钟居然设置成公鸡的啼鸣声,难怪父亲说这声音有点说不出来的感觉。【A】这机械的声响,怎么可能和乡下自家养的公鸡报晓一样呢!
我以为父亲这下肯定会安心在我家住下去。乡下就一老房子,父亲不在我这儿安心养老,还能怎样!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说听到狗叫声了;几天后,又说听到两只猫在打架。我说肯定是您老整天没事瞎想折腾出来的,我们都没听到有狗叫猫叫啊。您没事就看看电视吧,千万别瞎想,把儿子养大不容易,您就快快乐乐地享几年清福吧!
父亲嘴里说“那是那是”,再也没和我说听到什么的了。不过呆在阳台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每次询问他有心事吗,他总是躲着我的眼神,连声说“没事没事”。后来我突然想到父亲肯定是想乡下的老家了。我问他,他却连连否认:没有没有,乡下哪有这城里好啊!不过我还是看出来,【B】父亲坐在阳台的阳光下,像一株水土不服的植物在渐渐枯萎下去。
有一天,我在单位里和人聊起我的疑惑。有个年纪较大的同事告诉我,你父亲肯定想家了!我说不是啊,父亲亲口告诉我的啊。同事说你不懂父母心,他是不想让你担心,不信,你周末带你父亲回乡下去一趟试试看。
 周末我对父亲说想带他回乡下老家一趟,我分明看见父亲眼睛一亮,随之装作淡淡地说,老家又没事,你那么忙,这不是耽误工夫吗?我说这个周末刚好没事,现在不就流行乡村游、农家乐吗?我们全家也时尚一次。
父亲听我说完,马上步履轻松地收拾自己的衣物去了。我才醒悟:父亲是棵树,一棵只适宜生长在乡下老家的大树!
                                                 (作者:徐水法,有删改)
7.请简要概括“父亲”在“我”家有哪些令“我”疑惑的表现。(4 分)



8.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A】 这机械的声响,怎么可能和乡下自家养的公鸡报晓一样呢!(从语气的角度)(2分)

【B】 父亲坐在阳台的阳光下,像一株水土不服的植物在渐渐枯萎下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2分)



9.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父亲的鸡啼声”的含义。(3 分)


10.“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请结合文中“我”的具体表现,谈谈你对“孝”的理解。(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2分)
尽善尽美
①最近,我在某机关中看到悬示的格言,很有感触。那格言是:“我此地,一切都求尽善尽美。”“尽善尽美”,这真值得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格言!假使每个人都能践行这格言,而决意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尽至善之努力,以求得至之结果,人类幸福,真不知要增进多少啊!
②人类的历史,就充满了因苟且与不小心而造成的种种悲剧。不久以前,奥斯丁有一个镇完全被淹没,损失了许多生命,就是堤岸的工程建筑者苟且而不忠实,不能履行原定计划而造成的。工作不谨慎,不认真,处处可以造成悲惨的结局。假使人们工作时都能尽心尽力,求其彻底,则人们的枉死数目便可能大大减少。
③做事苟且贪懒,这种习惯一朝养成,还会使人的品格大受影响。他将在一切事上不忠实起来。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就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在你的手中,每做出一件苟且而劣等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你的人格。苟且而劣等的工作,对于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④事无大小,每做一事,总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者的一种标记。凡是事业有成的青年,都是那些做事不肯安于“尚可”或“近似”,而是必求尽善尽美的青年。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之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
⑤既然苟且贪懒的危害如此严重,而追求尽善尽美的意义如此之大,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
⑥在日常职务上,忠实地执行那些寻常的、微小的工作,能使我们渐渐地走上高等地位。然而多数的年轻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找到高的位置、大的机会,以使自己有“用武”的机会。他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现在这枯燥、机械的工作,平凡渺小的职务,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事业有成的青年,却能在简单的职务中、卑微的位置上,看出并创造不寻常的机遇来。在做事时,只要你能常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更敏捷,更精确,更可靠,更为花样翻新、随机应变些,你自然能引起上级的注意,而使你步步上升了。
⑦凡成大事者,必具有一种“彻底”的精神。他们做事常常不惮精详,秋毫必察。英国作家狄更斯非至预备充分时,不在公众前读他的作品。在未曾当众宣读以前,他要每天把那篇选定的文字诵习一遍,这样的诵习要经过六个月之久。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作时,常常反复思索,不断修改,有时花费一星期的功夫,只写成一页稿纸。假使我们做事,都有尽善尽美的习惯,则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而天下拥有快乐生活的人,将大大超过只拥有残缺生活的人了。
⑧达到最高处,攀登最高峰!从事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我们都应抱这样的态度。
                      (作者:奥里森 马尔腾。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从正反两个方面概括做事应“尽善尽美”的原因。(4分)


1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的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它是足以拖陷着你不得向上的仇敌。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


14.请在第⑦段狄更斯和巴尔扎克的事例之后,再补充一个类似的论据。(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題。(共12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子瞻①迁②于齐安,庐于江上。……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③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④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⑤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①子瞻,苏轼的字。②迁,贬谪。③褰裳,提起衣裳。④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⑤寓,寄托。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现是(      )(2分)
A.发: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B.绝:往来而不绝者              绝巘多生怪柏
C.之: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辍耕之垄上               
D.从: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战则请从
16.把语段(甲)(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分)

(2)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2分)

17. 语段(甲)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的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18. 语段(甲)(乙)中“太守之乐”与“子瞻之乐”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诗歌的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本句的“暂”有什么意味?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看见
请以“看见”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①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毛泽东)
②犯错误乃是进步必须交付的学费。(卢那察尔斯基)
③两个错误加不出一个正确。(欧洲谚语)
④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对上面四句话的理解,任选其中两句来提炼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年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 D(2分)
2.C(2分)
3.(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共8分。每空1分,见错该空不得分)
4.示例:A  楷书该字体形体方正,书写工整规范,与我国古典诗词讲究形式整齐(对仗工整、结构精致)的特点相一致,且易于辨认,适于宣传用字。
示例:B  草书该字体笔画连带,流畅飘逸(灵动洒脱/如行云流水/更具有艺术性),与诗词的浪漫情怀相得益彰。
示例:C  篆书(或“小篆”)该字体笔画繁复(采用繁体字书写),古朴雅致,能体现古典诗词的厚重典雅和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示例:D  隶书该字体形体扁平,庄重大气(笔画顺势变化,一波三折),字体美观,适合宣传用字,且与诗词整齐之中不乏变化(讲究格律而不拘泥于格律)的特点相适应。
[共3分。准确判断所选的是什么字体1分;合理阐述选择的理由2分,其中对字体特点的描述1分,与“诗词(朗诵活动)”的关系1分,言之成理即可]
5.(1)①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先生选择去日本求学,因为他在矿路学堂学习时对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又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或: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先生选择去日本学医,因为他在为父亲看病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医误人,想要学习现代医学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②在日本仙台学习时,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因为他在那里受到日本学生的歧视和侮辱(因为他从匿名信事件和观看日俄战争纪录片时的所见所闻中),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到中国百姓的麻木,意识到通过文艺创作来改变国民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共4分。①②点各2分,其中准确答出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1分,原因分析1分,大意对即可)
(2)①鲁达(鲁智深、花和尚、鲁提辖)②保尔•柯察金(保尔)③简•爱(写成“简爱”不扣分)④沙僧(沙和尚、沙悟净)
(共4分。每空1分)
6.(1)①都城②县城
(共2分。每空1分,写成“都城门”“县城门”不扣分)
(2)喜延明月常入户,自有春风为扫门。
(共2分。若写成“明月喜延常入户,春风自有为扫门”或“自有春风为扫门,喜延明月常入户”,给1分。其余答案不给分)
(3) ①家庭标志:门的颜色标志着家庭的不同地位(以“豪门”“寒门”称呼不同等级地位的家庭);中国古代将家风称为“门风”,将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把有读书传统的家庭称为“书香门第”,把为家庭争光叫做“光耀门楣”)。(共2分。分号前后每一点1分,大意对即可)
②词语发展:“门”为象形字,本义是进出房屋、具有开关功能的通道;后来用以指称具有开关功能的某些抽象事物,例如“心门”“国门”等。(共2分。本义1分,比喻义1分,大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5分)
7.①“我”认为小区里不可能有鸡啼声,父亲却坚持说听到了鸡啼声;②寻找鸡啼声的来源无果后,父亲一连几天,坐在阳台上一动不动;③弄清鸡啼声是怎么回事后,父亲又说听到了狗叫声、猫在打架的声音;④经过“我”的劝慰,父亲虽不再说听到什么了,却越来越多地呆在阳台上,有心事的样子(躲避我的眼神/日渐萎靡下去)。⑤“我”以为父亲想家了,问他时他却否认。
(共4分。一点1分,答出任意4点,大意对即可。请注意题干中的两个关键点,一是“令‘我’疑惑”,一是“父亲的表现”;因此,如果答“‘我’说周末带父亲回乡下老家时,他立即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或者“‘我’担心父亲的耳朵出了问题,但检查结果并没有问题”,均不给分)
8. 【A】这句话使用反问..的语气来加强情感,强调闹钟的机械声响根本无法和乡下自家养的公鸡的报晓声一样洪亮、清脆(动听),表现了我对父亲感受的理解和认同。(共2分。反问语气1分;分析作用和效果1分,其中“强调……”和“表现……”答出任意一点,大意对即可)
【B】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喻..成一株因水土不服而“渐渐枯萎下去”的植物),//形象地表现了父亲精神上的萎靡(说明父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表现了父亲对故土的依恋和思念。(共2分。指出或具体解释修辞手法1分;分析作用和效果1分,其中“表现……”答出任意一点,大意对即可)
9.示例:① “父亲的鸡啼声”并不是真正的鸡啼声,而是邻居家设置的闹钟声;②“父亲的鸡啼声”是他记忆中鸡叫的声音,是他的思乡之情的一种表现;③“鸡啼声”象征着父亲的精神家园(“鸡啼声”是一种典型的乡村意象,代表着父亲熟悉的乡村生活);④“鸡啼声”是故乡对父亲的深情召唤,它勾起了父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共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大意对即可。)
10.示例:①“我”在条件允许之后,就把父亲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想让他在“我”这里享享清福,安度晚年。所以,孝,首先是在生活上关心父母,让他们过上幸福安适的生活。②“我”为了弄明白鸡啼声,带着父亲走访住宅周边,还陪他一起睡觉,陪他聊老家的事情。所以,孝,还需要耐心陪伴父母、体贴父母,多与父母沟通交流。③看到父亲的异常举动后,“我”时时关心询问他,理解了父亲的思乡之情后,“我”在百忙之中带父亲回乡下老家看看。所以,孝,更是理解父母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实现愿望。④“我”经过同事的点拨和自己的观察,理解了父亲的感受,明白父亲就是一棵生长在农村的树,还是农村最适合他。所以,最好的孝不是把自己认为好的生活方式强加给父母,而是让父母在最适合他们的环境中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共4分。每一点2分,其中对“孝”的理解1分,联系“我”的言行心理进行分析1分,大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11.①工作不谨慎,不认真,会造成悲惨的结局;影响人的品格,使人不能向上,获得成功。(2分,分号前后各1分,大意对即可)②做事尽善尽美,就能减少悲剧,提升人的品格(使人获得成功/推动社会进步/让生命变得更为完满快乐)。(2分,大意对即可)
12.足以,加强语气(表示强调),表现了苟且贪懒妨碍人向上发展的严重程度,//突出了其危害之大。(或者:足以,表现苟且贪懒完全能妨碍人向上发展,//突出了其危害的严重性。)(共2分。“//”前后各1分,大意对即可)
13.文章第①段用生活现象引出论点:做事要尽善尽美。然后(②-⑤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做事应追求尽善尽美的原因(分析苟且贪懒的危害和尽善尽美的好处)。再(⑥-⑦段)分析如何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再论述只有在工作中做好每件小事,具有“彻底”的精神,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共4分。每个句号1分,大意对即可)
14.示例1:曹雪芹在穷愁潦倒之中埋头创作,“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了巨著《红楼梦》。
示例2: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地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经历数年才写出了《唐诗杂论》。[共2分。所选事例必须是“成大事者”的事迹,且能体现其“彻底”(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1分;事例表述清楚,重点突出,1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2分)
15.D(2分)
16.(1)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与民同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共2分。“述以文”1分,大意1分。)
(2)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共2分。“之所以” 1分,大意1分)
17.①前文中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妙;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故设一问),在自问自答之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共3分。构思、主题、情感三个角度各1分,分析合理即可)
18.同:都有虽遭贬谪,却能随遇而安(安然自适)之乐;都有寄情山水之乐。(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异:太守之乐是与民同乐;子瞻之乐是自得其乐(乐观豁达,以“适意”为乐)。(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4分)
19.首联上下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现贬谪之地的荒凉偏远和自己被贬时间之长,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流露出愤懑不平之情)。(共2分,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20.暂,暂且、姑且,姑且借朋友的安慰和眼前的美酒来振奋精神,表达了对朋友情义的感谢;一个“暂”字表明,诗人的旷达是惆怅中的旷达,旷达之中也有隐隐的感伤(悲凉、无奈、对未来的隐忧)。(共2分。分号前后各1分,大意对即可)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参照中招作文评分标准打分。(2)材料作文参考立意:
①尝试错误,是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途径,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整合材料①②);
②错误虽然难免,但如果执迷不悟,甚至明知故犯,就会离正确越来越远(整合材料②④或②③);
③错误并不能天然地成为正确的先导,从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需要我们去思考摸索(整合材料①③);
④事非经过不知难,对孩子,对年轻人,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经历、去尝试,不要怕他们犯错误,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整合材料①②);
⑤错误有其价值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蚌埠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