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年高二期中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鲁迅中学2018年高二期中语文试卷(高二下册 北京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鲁迅中学2017-2018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二部分,其中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9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 清明节“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
试题预览
北京市鲁迅中学
2017-2018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二部分,其中第Ⅰ卷和第Ⅱ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90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清明节
“清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
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
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3分)
2.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3.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加点字分别指的是什么节气?(3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共7分)。
【材料二】                       清明雨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里,“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清明之雨,使悲凉凄切的氛围更加浓重。从生理层面看,天气状况和人的情绪息息相关。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人精神振奋,霪雨霏霏则令人忧郁不悦。“清明雨”还在心理层面充满悲意。环境心理学认为,人和“雨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物质性的,更有心理上的。换言之,人如何感知、想象和看待环境,反向决定着环境对人的影响。心怀悲戚之人看待清明细雨,便赋予它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在肌肤上,更加剧了悲凉心理的体验。
4.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文中“清明雨”的意味相近的一项是(3分)
A.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天开暝色云千里,雨洗秋空月十分。      
C.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清明时节为什么多雨?“清明雨”为什么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4分)
根据下面的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三,完成6~7题(共7分)。
6.根据下面这组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材料一) 
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材料二)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材料三) 结论:

7.材料三中说,“感自然节律而设”的清明节“孕人文精神而丰”,请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的内容,分条概括清明节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4分)

【材料三】
梨花风起正清明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到清明时节,就告别严冬,迎来四野明净、生机盎然的春天。清明是农耕的重要时机,所以农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清明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大好时节。古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踏青、修禊的风俗反映了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生命和谐的心理需求以及张扬生命活力的愿望。
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春游健身和插柳植树的活动。
柳树得春气之先机,阳气最盛, 古人以“插柳”避疫驱邪,又赋予其“插柳留春”的文化意蕴。后来,清明插柳之风逐渐发展为植树造林之举,民谚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孙中山先生把植树造林当作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在他的倡议下,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确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84年北京市将“全民义务植树日”定在清明节前后。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植树节便自然而然地落户清明。在清明播下的希望种子,经几度春秋, 弥漫成郁郁葱葱的绿意。这时,人们会感到生命之树长青,就像是留住了春天,留住了生命。
  清明节还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识的传统节日。虽然物质生命无法永存,但精神生命却可以永恒。生命之火如何延续?什么样的人生能够留芳千古?古人的回答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青史留名”就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肯定。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所以古人把“立德”置于“三不朽”的首位。
人们也正是通过清明节扫墓等传统仪式,一方面来感受“生死两茫茫”的悲怆,感念先人生我育我的恩泽;一方面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脚步,面对死亡,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死的感悟中,让灵魂受到洗礼和净化,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所以,人们追求以懿行嘉言留名传后,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让精神得以安顿。因此,清明节正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中华民族的敬祖意识、感恩心理、天人观念,在清明节可以得到充分地表达。
而今,祭奠亲人、祭祀祖先的活动已发展到缅怀先贤英杰。祭奠他们,能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受到爱国主义和中华文化精神熏陶,让我们的生命更加清明。 
清明还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诗经•大雅•大明》有“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句,《后汉书•班固传》也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的话,显然都指政治清明。
清明的这种人文内涵常常以人物故事为载体而获得广泛传播。介子推与寒食、清明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相传晋文公在火熄后上山看到介子推母子抱树而死,在他们身后的树洞里发现了一首写在衣襟上的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传说中的介子推遗诗,出自谁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短短八句诗三嘱晋文公“清明”,反映了人们渴求“清明之世”的普遍愿望,即追求一种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是“君圣臣贤”“官清吏廉”的清明之治。
《乐记》曰:“清明象天,是天德清明也。”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是对中华传统节日清明的最好写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共21分)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①,咸誉清。疾病庀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② 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取材于柳宗元《宋清传》)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8.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B. 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C. 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D. 终不复言     复:回答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1)清优主之      (2)不害清之富也
 B、(1)市人以其异,皆笑之   (2)清不以怠遇其人
C、(1)清其有道者欤     (2)执其道不废
D、(1)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2)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他们的为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 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现在的交往中有像宋清那样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 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多起来。
11.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生意场上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 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 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 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一士大夫自居的人。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②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13.请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5分)。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4—17题。(共12分)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③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二月二日:蜀地以此日为踏青节。②元亮井,陶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作者称“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意指难以归隐躬耕。亚夫营:汉代将军周亚夫,曾屯兵于细柳,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③游人:作者自指。
14.盛唐有“大李杜”,指李白、         ;晚唐有“小李杜”,指本诗作者和       。 
(2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踏青时间地点和印象,虽是冷风,但旭日温暖,到处充满暖洋洋的春意。
B.“花须”即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柳眼”即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
C.“万里”“三年”,表面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抒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
D.“风檐雨夜声”是写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是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
1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东风日暖”和“闻吹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江行踏青的感受。
B.“无赖”本指人狡狯多诈,此指花开、柳舒实属假象,具有欺骗性。
C.“元亮井”“亚夫营”,均用典故,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不着痕迹。
D.“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是作者内心独特感受。
17.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本诗则是以乐境反衬愁思 ,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②、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④、《逍遥游》中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奋力飞行时翅膀的样子的句子是:“         ,                       。”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9—25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另一种纪念碑
①现在,大凡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是凤凰人,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当年,一个二十岁的士兵为旧生活所窒息,被新生活所感召,突然决定放下枪,拿起笔,要以文学闯天下,他所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这个一文不名的青年,在自己的文学梦中几乎冻饿而死,但这个顽强的青年终于在绝境中立定了脚跟,并且终于在文学的山冈上留下一片美丽的森林。这个闯荡了世界的青年终于又死在北京。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这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在这些话和这石头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沈先生的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  ?????????????????????????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竟然做成了一件伟业:他用湘西的河水滋润了在一派酷烈的“西风”中枯萎断绝的中国诗魂。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再过许多个世纪,当人们回过头来打量中国传统文化分崩离析的过程,当人们辨别中国人的生命样式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沈先生留下的这一片美丽的森林,是会叫人惊奇和赞叹的。
?????????????????????????????????????????????????????????????????????????????????????????????????????????????????????????????????????????????????????????????????????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
⑥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世外桃源”吗?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几幅颜色鲜明的图画”,是所有那些潮湿的吊脚楼,雾气迷蒙的河水和夜幕上闪烁的星星们的背景,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走出湘西对于沈从文不仅仅是一次旅行,而是一种对新生活和新精神的追求,是一场再生。这个秉承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湘西人,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时,就诞生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中国诗歌所最为崇尚的“神韵”和“意境”之美,在这片森林中流变成为一种不可分离的整体呈现。这是中国诗的传统向现代散文文体一次最为成功的转变。而  ①  (充斥、弥漫)在这些美丽的文字背后的,是一种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对于生命沉沦的大悲痛,和对于无理性的冷酷历史的厌恶。在这肝肠寸断的痛惜的背后,是一种人的觉醒,是一种现代人格的建立。
⑦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不像当时的一些作家们那般浅薄直露地“噫!噫!啊!啊!”,未必就不懂得痛苦,未必就没有深刻。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   ②  (抗争、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殊途一致。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随着一幅幅或浓或淡的画面从眼前消失,在你整个的身心都得到深沉的舒展之后——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如小牛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姑娘的情人出走了,“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善良天真的翠翠,在挣扎不脱的命运中再一次面临了母亲的悲剧,翠翠那一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溪水依然在流,青山依然苍翠如烟,可是一个诗意的神话终于还是破灭了。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的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无数次对中原文化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⑧随着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喧嚣声的远去,随着众声喧哗的“后殖民”时代的来临,沈从文沉静深远的无言之美正越来越显出超拔的价值和魅力,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难以被淹没被同化的对人类的贡献。在世界性的文化大潮的交汇和吞没中,在难以言说的沉沦和阵痛中,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这是一次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的成熟者,听懂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咏叹。总会有那么一天,总会有越来越多的纯美的寻觅者,读懂了一个悲悯的智者地久天长的书写。
????????????????????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做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底,来到新中国的沈先生,与大部分从“旧社会”过来的知名作家一样,在一片“旧社会的渣子”“新时代的落伍者”“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谴责中,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的后半生虽然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那样的煌煌巨著问世,但那已不是文学。留在这里的这块石头,不过是一个跋涉者骤然止步的记录。
??????????????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取材于李锐同名散文)
19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①②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充斥    抗争                   B.弥漫        抗衡
C. 弥漫    抗争                   D.充斥        抗衡
20.文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文不名                        B. 分崩离析
C. 刻骨铭心                        D. 殊途一致
21.根据文意,题目“另一种纪念碑”是指(3分)
A. 沈从文故乡湘西的美丽风景            B. 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C. 沈从文先生风格独特的作品            D. 沈从文先生伟大的人格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是故乡湘西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成就了沈从文先生独特的文学创作风格。
B.沈从文先生与传统的“田园诗人”最大的不同,是他的作品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卷背后蕴含的强烈的悲悯情怀。
C.沈从文先生继承了中国诗歌崇尚“神韵”和“意境”之美的传统,并成功地将它运用到现代散文文体的创作中。
D.文章肯定了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成就,但也含蓄地表达了对他主动放弃文学创作而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不满和惋惜。
23.结合全文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一片最深沉也最美丽的森林”——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4.结合语境,写出划线语句“这是一次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5分)
2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中说,湘西这块土地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请你结合读过的作品(如老舍、孙犁、汪曾祺等),选择其一,简要说明作家所处地域与其创作的关系。(5分)
                
五、写作。(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10分)
    ①有人说: “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意思是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边城》中哥哥天保闯滩而死,傩送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它乡、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
    ②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如果从以下《论语》名句中选择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 条理清晰。
      甲:德不孤,必有邻。    乙:君子和而不同。
    ③假如名著中的人物能够和读者倾心交谈,他们最想讲述的会是哪一个场景呢?请从单四嫂子(《明天》)、孙少平(《平凡的世界》)、欧也妮(《欧也妮 葛朗台》)中选择一位,以该人物的身份,讲述他(她)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的场景。要求:依据原著,符合讲述者身份,语言生动。

27.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①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词:“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走出去,看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的人在等待中失去了机会,有的人在等待中荒废了生命。请让我们行动起来,拒绝等待。
请以“等待是一种借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主旨明确,条理清晰,不少于700字。
















鲁迅中学高二年级2017--2018第二学期语文期中练习答案
2018.4
一、
1.(3分)“清明节”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如全抄第一段或答“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 得2分。
2.(3分)“清明”吸纳融合了寒食、上巳二节的习俗,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如答“上巳节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得2分。
  3.(3分)立春  立夏  秋分(每点1分)
4.(3分)C
5.(4分)第一问:清明时节,我国江南、华南上空冷暖空气往来频繁、相持交锋,因此多雨,北方也有降雨概率。(2分)
第二问:①从生理层面看,阴雨连绵之时,人体分泌的松果体激素增加,促进神经兴奋和细胞代谢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减少,故清明雨令人忧郁不悦。(1分)②从心理层面看,心怀悲戚的人会赋予清明细雨悲凉之意,清明冷雨又加剧悲凉的心理体验。(1分)(意思对即可)
  6.(3分)清明时节,古人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京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2018年5月份高二期中语文试卷』  下一个『四川省金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