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石栈(zhàn)峥嵘(zhēng)倡女(chàng)数罟(shù)B.朔漠(suò)巉岩(chán)槁暴(pù)崤函(xiáo)C.猿猱(náo)戏谑(xuè)寂寥(liáo)镂金(lòu)D.吮血(shǔn)潦倒(liáo)跬步(guǐ)饿莩(piǎo)【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石栈(zhàn)    峥嵘(zhēng)   倡女(chàng)    数罟(shù)
B. 朔漠(suò)       巉岩(chán)     槁暴(pù)       崤函(xiáo)
C. 猿猱(náo)       戏谑(xuè)     寂寥(liáo)     镂金(lòu)
D. 吮血(shǔn)      潦倒(liáo)    跬步(guǐ)      饿莩(piǎo)
【答案】C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箫森          膏腴            谪戍           捣衣砧
B. 攀援          沧海            崔巍          峨眉巅
C. 抚膺           惘然           猿猱           拔琴弦
D. 钿头           晓筹           鸡豚         传宵柝
【答案】D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
A. 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跟站着)
博学(广泛)              金就砺则利(磨砺)
B. 闻者彰(清楚)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
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    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C. 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说明白)
兵刃既接(已经)         王无罪岁(年成)
D.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风尚)
圣人无常师(固定)       六艺经传(传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应把选项中的实词代入句中,结合具体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A项,“砺”,磨刀石;C项,“喻”,比喻;D项,“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课内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重理解和积累,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
4. 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A.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B.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本题主要考查“固”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固”,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A项,副词,牢固地;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C项,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固,巩固;D项,副词,本来。
5. 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B.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于”的意义和用法,例句中的“于”,介词,比。A项,介词,比;B项,介词,到;C项,介词,引出对象;D项,介词,与、同。所以选A项。
6. 请选下列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不拘于时,学于余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铸以为金人十二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式,题干要求“选下列出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A项“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状语后置句;B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C项“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句;D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句。所以选C项。
7. 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以五十步笑百步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以弱天下之民
C.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例句中的“以”都是介词,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请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A. 庠序都是先秦对学校的称呼,殷商代叫序,周代叫庠。“谨庠序之教”是指认真兴办学校教育,“孝悌”是要重点给百姓讲的道理。
B. 古代四海是指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六合指上、下、东、南、西、北天地四方;八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最远的地方,后来都可代指天下。
C. 七庙,是指天子的宗庙。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D.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之齐名的散文八大家还有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作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D项,“文章合为时而著”是白居易的。韩愈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而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古诗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翻译。
9.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答案】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本句中得分点:“延”,迎战、迎击。“师”,军队。“逡巡”,顾虑徘徊。“而”,连词,表修饰。“矢”,箭;“镞”,箭头;“亡”,失去;“遗”,、失去、丢失;“无亡矢遗镞之费”,指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而”,连词,表转折,然而。“困”,窘迫不堪。
10.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学习了,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本句中得分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式。“或”,有的、有的人。“焉”,语气词,不译。“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而”,连词,表转折。
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人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
关中旧仰郑国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水碓之利,且百所,夺农用十七。栖筠请皆彻毁。魁然有宰相望。元载忌之,出为常州刺史。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宿贼张度踞阳羡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乃大起学校,堂上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以治行进光禄大夫。人为刻石颂德。
苏州方清因岁凶,诱饥民为盗,积数万,依黟、歙间,阻山自防,东南厌苦。诏李光弼分兵讨之。会平卢行军司马许杲恃功,擅留上元,有窥江、吴意。朝廷以创残重起兵,即拜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使图之。栖筠至,张设武备,遣辩士厚赍金币抵杲军赏劳,使士歆爱,夺其谋。杲惧,悉众度江,掠楚、泗而溃。以功进御史大夫。则又增学庐,表宿儒河南褚冲、吴何员等,拜为师,身执经问义。远迩趋慕,至徒数百人。
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素方挺,无所屈。时华原尉侯莫陈①怤以优补长安尉,当参台②。栖筠询其劳,怤色动,不能对,乃自言为徐浩、杜济、薛邕所引,非真优也。始,浩罢岭南节度使,以瑰宝数十万饷载,而济方为京兆,邕吏部侍郎。三人者,皆载所厚,栖筠并劾之。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卒,年五十八,自为墓志。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
《新唐书列传》
注:①侯莫陈,三字复姓。②台,御史台,御使大夫官署。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B.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C.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D. 帝未决/会月蚀/帝问其故/栖筠曰/月蚀修刑/今罔上行私者未得/天若以儆陛下邪/由是怤等皆坐贬。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中,本文所指相当于今之陕西省中部。从郑国渠修好以后,关中就成为了物产更丰饶的沃野之地。古代的“关中”和今天的“关内”所指基本上是同一地区。
B. 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诸生本指众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 优,优等。“以优补长安尉”,是说侯莫陈怤因考核得到优秀等级从而补任长安尉。唐代对官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官员的政绩、才干和品德,考核后分出三等九级。
D. 赠,赠官,“赠吏部尚书”,即朝廷在李栖筠逝世后追赠其为吏部尚书。古代朝廷对功臣死后追赠官职,一般是在其生前官职基础上加赠一级官阶以表示褒奖肯定。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栖筠心系百姓,不畏豪族。豪门大族拦截郑国渠上游的水修建水碓,大量占有农业用水,李栖筠请求朝廷拆毁这些水碓,为老百姓谋取福利。
B. 李栖筠重视教育,关心后学。在任职期间,他曾大力修建学校,鼓励学生,虚心拜有学问的人为师,这就吸引了远近不同地方的读书人来求学。
C. 李栖筠文武兼通,治政有方。他为百姓修整水利,从而战胜了旱灾饥荒;在对付许杲时,既加强军备,又连施妙计,使得许部后来不战而溃散。
D. 李栖筠方正刚直,处事公正。在任御史大夫的时候,虽然此时元载把持了国政,栖筠仍严查并重罚了买官卖官的徐浩、杜济、薛邕、元载等人。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旱,民多死徙。栖筠为浚渠,分江流灌田,遂大稔。
(2)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
【答案】11. D    12. A    13. D    
14. (1)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饥饿而死在迁移(或: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
(2)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惧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帝”是主语,“未决”作它的谓语。“会”恰逢,“月蚀”主谓结构。“帝问其故”主谓宾结构。“栖筠”人名,“曰”后面一般要断开。“今”时间词,“耶”句末语气词。所以选D项。
12.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A项,关内,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今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历史上“关内”与今之“关中”不等同。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D项,没有将“卖官”的丞相元载法办。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死徙”中间省略介词“于”,在;“浚渠”,疏通渠道;“大稔”,取得大丰收。第二句得分点:“相”,以……为相、任命……为丞相;“惮”,害怕;“然”,然而;“密访”,暗中咨询(询求);“焉”,代词,他(李栖筠)。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栖筠,字贞一,世代都是赵人。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有高远的气度,为人庄重少言,体格高大形貌与众不同。他喜欢读书,大多数书籍都能通晓。他写的文章,简明流畅,切中要害。他不胡乱结交朋友。同族人经常称赞他有辅佐君主的才能,士人大多仰慕他。
关中地区过去依靠郑国渠灌溉农田,但豪族贵戚拦截上游水源,修建借水力舂米的水碓
以谋取利益,设置了将近百所水碓坊,抢夺了农业用水的十分之七。栖筠请朝廷彻底拆毁这些水碓(以保障百姓的农田用水)。李栖筠业绩很突出,有宰相般的崇高声望。丞相元载嫉妒他,让他出京担任常州刺史。常州这一年遭遇旱灾,老百姓多因饿而死在迁移(逃荒的)路上。栖筠为百姓疏通渠道,分引长江之水灌溉农田,于是当年取得大丰收。长期为盗的张度盘踞阳羡县西山这个地方,多年来,官吏征讨都不能取得胜利。到这时李栖筠派遣士卒追捕斩杀了张度。张度的分支余党都被歼灭,乡里安定到连晚上报警吠叫的狗声都没有。于是李栖筠又大力修建学校,学校正堂上绘《孝友传》给求学的儒生看,人人得到鼓励。他凭着政绩和品行晋升为光禄大夫。百姓为他立碑刻文颂扬其德。
苏州方清趁年成不好闹饥荒,诱骗灾民做盗贼,聚集了数万人。盘踞在黟州、歙州之间,凭借高山险阻自我防护,东南百姓厌烦之,并引以为苦。朝廷下诏命令李光弼派兵讨伐叛乱。刚好平卢行军司马许杲依仗军功大,擅自停留在上元(而不配合朝廷的军队),有觊觎江、吴之意。朝廷因为国家在受到创伤残破之后再次起兵征伐,就授予李栖筠浙西都团练观察使的职务,命他谋取许杲。李栖筠到任,大力部署安排武器装备,派遣口才出众的人携带厚重的财物到许杲军营犒劳士兵,让士卒们欢喜,强行破除了许杲的图谋。许杲害怕,率领全部人马渡过长江,抢掠楚、泗,其后溃散。李栖筠凭借功劳大,晋升为御史大夫。他又增设学校,上表推荐年高有声望的儒者河南人褚冲、吴人何员等,拜学官为自己的老师,亲自手执经书问询经意。远近的读书人趋附慕名而来,到了收学徒几百人的地步。
元载执掌国政时间长,更加放肆专横。栖筠向来方正刚直,没有什么屈服的。当时华原尉侯莫陈怤凭着优等考核补任长安尉,应当参拜御史台。李栖筠询问他的功劳,侯莫陈怤脸色大变,不能回答,于是自己承认是被徐浩、杜济、薛邕所引进推荐的,不是真正的优等。
当初,徐浩被罢免了岭南节度使官职,把价值数十万钱的贵重而美丽的珠宝送给元载,而杜济当时正担任京兆尹、薛邕任吏部侍郎。这三个人都是元载所亲近重用的,李栖筠一并弹劾这三人。皇帝还没决断,适逢遇到月食,皇帝问栖筠发生月食的原因,栖筠回答说:“月食显示对犯罪者的惩罚,现在欺瞒陛下包藏私心行事的人没有得到惩罚,上天好像是要以月食警示陛下吧?”由此怤等人都因罪被贬官。
帝想任命栖筠为丞相,但因为害怕元载就此作罢。然而有要晋升任用的人,皇帝都暗中向李栖筠询求意见,栖筠的意见也多有补助。栖筠见皇帝遇事迟疑不决,也内心忧愁愤懑。去世时,终年五十八岁,自己写好墓志铭。朝廷追赠他吏部尚书的官职,谥号文献。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对 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 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16. 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5. CE    16. ①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③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对这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目要求选出“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B项,“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错误,是没有好酒;C项,“对温暖的渴望”无中生有;E项,“滞留京城”错误,注释中“解送回长安”。故选AD。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B项,“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错误,是没有好酒;C项,“对温暖的渴望”无中生有;E项,“滞留京城”错误,注释中“解送回长安”。
16.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象能力。第一问: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描写诗中描写的景象,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比如本诗第二联“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诗人抓住“乱云”“薄暮”“急雪”“回风”这些意象,描写了黄昏黄昏云乱、风急雪繁的景象。第二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也就是问写景有什么作用。可以结合具体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诗歌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本联,诗人是借景抒情,通过对黄昏时飞雪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之情。结构上作用,本联中“急雪”呼应了题目“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
理解性默写 
17. 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咏怀古迹》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劝学》中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别有幽愁暗恨生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 画图省识春风面     (4). 环珮空归夜月魂    (5). 飞湍瀑流争喧豗     (6). 砯崖转石万壑雷    (7). 故木受绳则直     (8). 金就砺则利
【解析】试题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默写时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幽愁”“珮”“喧豗”“砯”“壑”“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语言文字运用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如每一个人都能见贤思齐,通过正当途径赶上强者,社会形成不断前进的激励机制,那么我们就真的可以进入和谐社会了。
②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云霞尽染,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③在学习先进学校经验的过程中,一大批薄弱学校办学成绩脱颖而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大有超过先进学校之势。
④一诺千金,有言必践,传递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了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
⑤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多用典故,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⑥如果明知道这里隐患重重,却还是被束缚了手脚,首鼠两端,一旦更多、更大的事故发生,恐怕要落个补救无门,追悔莫及。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见贤思齐:见到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符合语境。
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不是用来描写环境的,望文生义。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不用于形容“成绩”。使用对象错误。
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符合“有言必践”语境。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含贬义。不能用来形容“辛弃疾的词”的气势,不合语境。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符合“却还是被束缚了手脚”等语境。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 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若万一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 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成分重复,“若”“万一”去掉一个。C项,成分残缺,在“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后加“体系”。D项,搭配不当,其中的“音乐天分盒文化素养”与后面的“作品”不搭配。
20. 下列各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一句是
A. 学生王平对邻居王大爷说:“王大爷,请尽快帮我借台照相机,以免误事。”
B. 阿黑是个老实巴交的种田郎,他和夫人一家五口,住在东边山区的一个小村里。
C. 小儿昨日冲撞了您,就请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谅他吧。
D. 奉上我的拙著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A.说话不礼貌,B.“夫人”语体色彩不对。D.“拙著”即“我的著作”与“我的”重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请补写出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我们常在不满于某件作品时,说有“匠气”。 ①______? 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② _______。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③_____。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答案】    (1).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2). 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3). 有没有突破和创新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