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瞋目(chēn)傫然(lěi)伛偻(yǔ)毁家纾难(shū)B.列观(guàn)孱头(càn)睥睨(nì)冠冕堂皇(guàn)C.觇视(chān)逡巡(qūn)愧
试题预览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21 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瞋目(chēn) 傫然(lěi) 伛偻(yǔ)  毁家纾难(shū)
B.列观(guàn) 孱头(càn) 睥睨(nì)  冠冕堂皇(guàn)
C.觇视(chān) 逡巡(qūn) 愧怍(zuò) 炙手可热(chì)
D.蕴藉(jí)   箭镞(zú)  毗陵(pí)  咬文嚼字(jiáo)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和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      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②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      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价格相比,价格仅仅是略高而已。
③范玉顺教授提醒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时,切忌          。
A.休戚相关   不温不火    旧瓶装新酒
B.息息相关   不瘟不火    穿新鞋走老路
C.休戚相关   不瘟不火    旧瓶装新酒
D.息息相关   不温不火    穿新鞋走老路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参加晚宴的客人除了瑞典的王室成员、政府要员、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国的大使及夫人外,还有诺贝尔基金会邀请的重要客人也会参加。
C.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D. 以一种轻松平等的方式取代毕恭毕敬的心情,在呼朋引伴的称呼中展现彼此友好的姿态,这不能不说是“朋友”一词的魅力所在。
4. 选出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
B.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C.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
D. 我们在“大”字里看到一个人,叉着腿,伸着双臂,好像一个守门员等着接球。
5. 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七录斋集》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诗文集。张溥,天启年间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
B.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春秋三传”之一,又称《左氏春秋》。
D. 《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编撰的,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是有用: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① “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②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② 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                 ④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
⑤有时,真实非繁不足以达妙处              ⑥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
A. ①④②③⑥⑤   B.④②①⑤③⑥   C. ④②①③⑥⑤  D. ①③⑥④②⑤
7.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巡船所物色②君何以知燕王?③乃设九宾礼于廷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⑤敢以烦执事⑥震之以威怒⑦求人可使报秦者⑧以为莫己若者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①⑨/②④⑧/③⑦/⑤⑥     B.①③⑨/②⑤⑧/④⑦/⑥
C. ①⑨/②⑧/③⑥/④⑦/⑤    D. ①③⑨/②⑧/③⑤/④⑦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济南知府庄君传
张慧言
    庄君钧,字振和,自号曰学坡,先世自镇江之金坛徙武进。其后子孙多显。武进之言世族者推庄氏,以至君十世矣。
君少育于外王父刘文恪公于义。乾隆初,刘公奉节巡修畿辅河道。君年十九,随幕府,数为刘公言水利事,刘公甚奇之。当是时,直隶总督高公某方举能任河工者,曰:“孰有才如庄某,而不早试之吏者乎?”即上其名,补霸州判。丁父艰,服除授山东济南府,卒于官。
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所在大府争欲任君以事。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及君之殁,而其子幼,无以知君之详,独得其卓卓称诵于人者四事。其一事曰:磁州二漳水合于其西,夏秋之间,水潦至,决溢四漫,或数百里无陆虚。濒河之吏,岁赋帑,筑堤而捍之。溃,又增焉,以为常。君至州,议曰:“水方悍而挠之以堤,是搏之也,请穿河引之。”总督方公然之,疏于朝,报可。如君所欲穿者,漳患大息。其二事曰:漳之濒,有弃地数千顷,故民田也,为水败,独其赋存,吏以敲朴责之。君请总督以闻,尽蠲之。民祠君于漳水上。其三事曰:汝州,旧有卫,卫有四屯。卫之罢也,并于州,而诸屯距州二三百里,远徭役,以为病。君为州,皆贳免,屯之民立石诵焉。其四事曰:君始为大名府,岁大旱,君谒守道,请发粟赈。道曰:“太守擅之乎?咎谁执?”君曰:“府去省千里,文移往返,必旬月。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立檄大名元城,出谷四万石,与民。既,总督周公奏之,有旨复与赈谷四万石,民无饿者。是秋岁大稔。
张惠言曰:君之子轸与予交,轸言君在东安时,河水暴至,君乘小舟渡,及中流,舟覆,仆役皆溺。有跃而呼者,曰:“此吾贤父母也!”遽入水负之出。及其去大名,民号哭而走送者,百里不绝。余以为世多言今之民情不如古,观于君,岂其然哉!惜乎君之未得尽其所设施,而其事又不得而尽传之也。余尝游大名,大名之人,至今能道君之赈民粟也。                                                  (选自《茗柯文编》,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岁赋帑                 帑:财帛
   B. 疏于朝,报可             报:报告
   C. 君谒守道               谒:拜见
   D. 是秋岁大稔              稔:庄稼成熟
9.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数为刘公言水利事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君为州,皆贳免, 屯之民立石诵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水方悍而挠之以堤                        以资政殿学士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庄钧从小跟随外祖父刘公长大,刘公整治河道时,庄钧在其幕府,经常为刘公出谋划策,因为才能出众,被直隶总督推荐任霸州州判。
  B. 庄钧为官很有才能,许多地方争相委任其职事,但庄钧为人很谦虚,不曾夸耀自己的才能,去世的时候,孩子还很小,所以其流传的事迹并不多。
  C. 庄钧看到漳河边的农田被大水破坏,已经无法耕种,但那些田地的赋税依旧存在,就直接上报朝廷,替百姓提出请求,希望免去那些赋税。
  D. 本文除了通过记叙庄钧为政的四件事情,正面直接刻画庄钧的贤能之外,还通过庄钧渡河溺水,百姓奋力拯救等事例,从侧面烘托庄钧的贤能。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饥民旦暮且死,何咎之云乎?知府请任。(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 )(3分)
(3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指南录后序》 )(4分)

三、古诗词鉴赏(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裴仪同①
王褒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
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
边衣苦霜雪,愁貌损风尘。
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亲。
【注释】①王褒,南北朝诗人。裴仪同,原名裴汉,是戍边将领。
(1)诗中一二句“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2)三四句“沙飞似军幕,蓬卷若车轮”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8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激昂大义,             ▲      ,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
(2)亦以明死生之大,         ▲        。(张溥《五人墓碑记》 )
(3)         ▲           ,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5)力拔山兮气盖世,         ▲          。(项羽《垓下歌》)
(6)         ▲           ,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
(7)         ▲           ,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
(8)         ▲           ,妙手偶得之。(宋.陆游)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父亲的隔年花
仲达明
母亲的离世,让他变得沉默寡言。
回到教室,他周围的气氛一落千丈。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甚至,他不允许别人在他面前大吵大闹。课堂上,他除了睡觉就是打盹。老师关心地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就面条一样地耷拉着头站着,不说会,也不说不会。有一次课间,因为同桌和别人大声讨论问题,他红着眼站起来要和同桌打架,理由是打扰了他趴在桌子上睡觉。
班主任带着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好多天,他的眼泪一直窝在心里。在家里,看到原本滴酒不沾的父亲每天喝得酩酊大醉,看到从不抽烟的父亲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好几次,他都差一点和父亲发生冲突。夜晚,他一个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知道,这个残缺的家,也许再也没有以前的温暖了,而他,必将从这里走出去,走出这个曾经给他无限幸福如今却又给他无尽痛苦的家园。
离家的前一天,父亲拿出母亲在世时准备春天播种的那半盆花种,放到夕阳下的磨盘上散潮,然后又一个人出去找酒喝了。他气极了。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之后,他收拾收拾行李,回学校去了。
两个星期以后,当班主任陪他再回到家的时候,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家门。邻居把他父亲留下的几百元钱塞到他的手里,告诉他,父亲种下一亩多地的花种,竟没有发出一个芽,一气之下,出去打工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在班主任的照顾下,他情绪好多了。放假前的一天,窗口的同学告诉他有人找他,出去一看,竟是几个月不见的父亲。那一刻,他想告诉父亲所有的真相,但在父亲面前,他却说不出半句话。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①。
寒假,他和父亲聊起外出的原因,父亲再次提到那些没有发芽的种子。他安慰道,也许那些种子太过悲伤了,要等悲伤消尽才能长出芽来。
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②,说也许是吧。人也一样,你看前一阵子我不是又喝酒又抽烟嘛。
春节过后,他说服父亲,不要出去打工,和邻居们一起种花,这两年花的行情看好。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
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没有出去打工,也没有动那块没有发芽的田地。
几场春雨过后,那块空了一年的地上,竟长出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父亲在一个雨天,挽着裤管,披一件白色塑料雨衣,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到学校里找到儿子,欣喜地告诉他,那块地,终于发芽了。
他看着激动不已的父亲说,那是隔年花。
父亲根本不知道那块地里种子隔年发芽的原因。他在绝望的时候,把父亲准备第二天用来种的种子在锅里炒到半熟;第二年春天,又新买了一些花种,洒到那荒了一年的土地里。   
他在一篇作文里说,自己就是一朵隔年花。作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为他的作文打了最高分。因为,一朵隔年花盛开,一定要经历一个严寒的冬天。
14.小说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富有智慧的老师,请简要分析。(4分)
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情感和心理?(6分)
①父亲只是用力地搂着他。
②父亲“嘿嘿”地笑了一阵。
16.“他再三提醒父亲,那块没有出芽的花地不要动,再给它一次机会,如果还不出芽,到秋天再从其他地里移小苗栽上。”这段叙述在小说情节的展开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试探究小说以“父亲的隔年花”为题的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论读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蒋介石未进过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之蒋介石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某人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人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
18.简要概括文章第①段的论证思路。(6分)
19.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20.在林语堂看来,应如何读书?请简要概括。(4分)

七、作文(70分)
2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康德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21 分)
1. A (B. 冠冕堂皇guān C.炙手可热zhì D. 蕴藉jiè )
2. D(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对角色的把握恰如其分。“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穿新鞋走老路”比喻用旧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故“穿新鞋走老路”符合句意。)
3. D (A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 B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应为“慢泡、细嚼、深悟”;)
4. B (夸张)  5. C(《左传》是编年体)
6.C    7. C(①⑨被动句②⑧宾语前置③⑥状语后置句④⑦定语后置句⑤省略句)    
二.文言文阅读 (19分 )
8. B (报:批复)    9. B
10.C (庄钧没有直接上报朝廷,而是通过总督向朝廷提出请求的)
11.( (1)饥民很快将饿死(1分)还说什么过错呢?(1分)请让我来承担责任。(1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 1分)“出入与非常” (2分)  (3) 每句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庄钧,字振和,自己取号为学坡,祖先从镇江金坛迁徙到武进。以后子孙多显达之人,武进人谈论到世族的时候推崇庄氏,到庄钧已经有十代了。
庄钧小时候在外祖父刘文恪公那里长大。乾隆初年,刘公出使巡视整修京城附近的河道。庄钧当时十九岁,跟随在刘公的幕府里,屡次给刘公进言有关水利方面的事情,刘公很惊奇。在这时,直隶总督高某正举荐能够胜任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说:“谁有像庄钧那样的才能,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到官员那里去试试呢?”立即向朝廷上报庄钧的名字,补任其为霸州州判。父亲去世后,庄钧回家守丧。守丧结束后,被授予山东济南府的官职,后来死于任上。
     庄钧既明了熟悉水利方面的事务,又擅长治理百姓,所在之处的巡抚都争相委任其职事。他所治理过的州郡都有突出的成绩,但庄钧性情谦虚谨慎,不曾自己夸耀过功劳。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年幼,无法详细了解庄钧的情况,只得到四件突出的被人称道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磁州有两条漳河在其西边聚合,到夏秋之际,大水涌来,四下漫延,有时方圆几百里没有陆地。当地的官吏,每年都收取财帛赋税,修筑堤坝抵抗洪水。堤坝决堤,就再增高它的高度,大家习以为常。庄钧到了磁州,建议说:“水势正汹涌时却用堤坝来阻拦,这是在和洪水拼斗啊,请允许我开挖河道来引导洪水。”总督方公认为他说得有理,就向朝廷上疏,朝廷批复同意他的做法。按照庄钧所设想的开挖河道,漳水的祸患被平息了。第二件事:漳水边有弃掷的几千顷田地,原来是百姓的田地,被漳水破坏后,  (田地无法耕种),但那税收依旧保留着,官吏用刑法责成百姓交赋税。庄钧请求总督向朝廷汇报情况,(后来)全部免去了这些赋税。百姓在漳水边造祠堂纪念他。第三件事:汝州先前有军队,下面分有四个戍所。军队撤走后,这四个戍所合并到汝州,但是这些戍所距离汝州有二三百里,服徭役时路途遥远,百姓认为很不便。庄钧治理汝州时,免去了那些地区人民的徭役,那里的百姓树碑称颂他。第四件事情:庄钧起初治理大名府,那年大旱,他去拜见道员,请求分发粮食救济灾民。道员说:“太守想擅自行动吗?出了问题谁担当?”庄钧说:“州府距离台省一千里,文书往返,必定需要一月的时间。饥民很快将饿死,  (发粮救济灾民),还说什么过错呢?请让我来承担责任。”庄钧立即发文给大名元城,拿出四万石粮食,交给灾民。粮食发放结束后,总督周公上奏朝廷,朝廷下旨再给予四万石赈灾用的粮食,百姓没有挨饿的。这一年秋天粮食大丰收。
    我说:庄钧的儿子庄轸和我是朋友,庄轸说在东安的时候,河水突然涨水,庄钧正乘着小船渡河,到河中央的时候,船翻掉了,仆役都跌入河中。有人见了跳着喊道:“这溺水的是我们贤能的父母官啊!”立即跳入水中将庄钧背离河水。等到庄钧离开大名的时候,哭喊着跑去送行的百姓,绵延一百里没断绝。我认为当今世上的人大多说现在的民情不如古代,从庄钧的事情来看,难道是这样的吗?可惜啊,庄钧没有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而他的事迹又不能全部流传下来。我曾经到大名去游玩过,大名的百姓至今还能说出庄钧救济灾民发放粮食的事情。
三、古诗词鉴赏(6分)
12.(1)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对象。(每点1分,共2分)
(2)运用比喻(1分),将飞动的沙石、飘卷的蓬草比作军幕、车轮(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故人背井离乡的漂泊之感和边塞环境的恶劣(1分);展开想象,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涯的苦楚,抒发了离别的不舍(1分)。(共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8分)(略)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4.①开导“他”,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用无声的陪伴让“他”自己缓释;②特意带他“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以自然幽雅的环境放松“他”的情绪,抚慰“他”饱受创伤的心;③以最高的作文分数来体谅“他”的坚韧,赞赏“他”走出了低谷。(4分,每点2分,能结合两处情节作合理分析即可)
15.①与儿子久别重逢后的激动,对自己没跟儿子告别就外出打工的冲动行为感到内疚;(4分)②联想到自己在妻子去世后的消沉颓废,感到惭愧,并带有些许的自嘲。(2分)
16.①呼应上文“在那半盆花种上做了手脚”的情节;②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为下文的“隔年花”作铺垫。(看到父亲重新振作后“他”心生悔意,于是才有下文买花种补种的情节)(4分,每点2分)
17.①“隔年花”经历严寒的冬天隔年发芽盛开,隐喻了父子俩经历人生的严冬重新振作的经历;②“隔年花”代表了儿子的忏悔,在儿子的鼓励下,父亲走出了丧妻的阴影,儿子就是“父亲的隔年花”,“隔年花”包含着父子间的深情;③坚韧和真情使父子俩走出人生的严冬,“父亲的隔年花”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6分,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
18. 首先提出读书是心灵活动的观点,接着列举时人偏离读书本旨的现象,最后揭示读书的意义。    
19.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能让自己产生亲切感;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启迪心智,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    
20.①读书应避免功利化;②好书要重读;③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④读书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读书要有真知灼见)。

七、作文(70分)
【解析】
本作文属于材料作文,根据这次材料,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理性”与“感性”的意思。“理性”一般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进行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意思和感性相对;也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其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在理解两者意思后,“理性”与“感性”哪个重要呢?那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要观点鲜明即可。
    通过两则材料,考生可以确定立意为:肯定理性;肯定“任性”;两者兼谈,但得有所侧重,不能平均分配笔墨。譬如:理性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理性造就成功;理性重于感性;理性地感受生活;让理性为爱开路;人生需感性,但更需要理性;让人生插上理性的翅膀;感性之余勿忘理性;感性诚可贵,理性价更高;用感性去构建和谐社会;感性让生活更精彩等等。注意:不管是理性还是“任性”,最好说清理性和“任性”的内涵,尤其是必须说清“任性”的内涵,即和理性相对的感性,如果完全不谈其内涵,大谈特谈需任性,则视为走题,因为任性本身是贬义词,不讲清内涵会犯自由主义错误,思想不健康。 (110.52.94.11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