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2018高考语文精品押题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陆丰市林启恩纪念中学2018高考语文精品押题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试题预览
2018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民为主
“民主”在中国文化中,首先有“以民为主”的含义。《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才是邦国的根本,人民是国家的首要。《尚书》作为上古文献,早早就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甚至,这部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的古书,它十分严厉地训诫统治者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以及“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其实是在表明:民意就是天意。如果说“民”就是“天”,那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将自己称为“天子”,从文化本意上讲,那应该是“人民之子”的意思,天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
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使得最高统治者是要想人民之所想的:人民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人民的愿望就是他的愿望,他只是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而不是做主者,他甚至要无限地弱化自己的意志、淡化自己的色彩,才能彰显和顺乎人民的意愿。所以《周易》里论述君王之道的乾卦就说“群龙无首,吉”,当社会领袖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不再看见他高高在上的身影时,便是吉利之相。
而《老子》也说“太上,不知有之”,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的意思是,在最好的世代里,人民只是模糊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而已,也就是,统治阶层虽超乎于民却顺乎于民,不与人民产生明显的距离;老子又称,这样的统治者,为百姓谋福利成功了,人民却感觉这本就是老百姓自己顺其自然的状态,本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难道不是一种最大程度的“以民为主”?统治者作为效劳于民的一个掌舵者,却早已无限虚化了自己的声音与功绩,在这大地上,只有人民作为主人自然而然的身影。
《尚书》《周易》《老子》出现稍早,《孟子》晚出,儒家孟子目睹当时社会变得礼崩乐坏,却在论著里比前几部文献都更为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可见,无论统治上层如何兴衰往来、无论社会制度如何更改变幻,那贵重不变的,始终都是人民大众。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所有的朝代更迭、制度变迁都是岁月洗礼中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过客,唯有广大人民才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中都永世不变的主人。
所以,中国文化里的圣贤,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他们与政客不同,政客的服务对象是当权者,而圣贤的关怀对象是为民者。他们的思考结果,不是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因此,才体现着最本质的人文关怀,才沉淀为岁月洪流中永不淘汰的金玉良言。
(摘编自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较早地提出了治国要“以民为主”的思想,因此被历代治国者奉为“政治课本”。
B.天子是“人民之子”,不仅不能为所欲为,反而应当顺从民意,由此可见“民”就是“天”。
C.《周易》中的“群龙无首”是指百姓看不见统治者的身影,他们已经化入寻常的道之中。
D.最高统治者要顺乎民意,就要做带领民众驶向美好生活的掌舵者,甚至要弱化自己的意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中国文化范畴内阐释民主的内涵,得出“唯有人民才是永世不变的主人”的观点。
B.文中引用《尚书》《周易》《老子》中的原文,不仅使文章有说服力,而且增强了文化气息。
C.文中引用《孟子》的观点,说明“以民为主”思想不随统治上层、社会制度变化而变化。
D.文章先列举古代圣贤关于“以民为主”的不同阐释,最后总结观点,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统治者和人民”关系的论述,《老子》比《尚书》《周易》中“以民为主”的程度更深。
B.《老子》中“超乎于民顺乎于民”,《孟子》中“民贵君轻”等思想,都是“民主”的体现。
C.中国文化里的圣贤之言会成为金玉良言,是因为其中体现着人文关怀、对人民思考命运的思考。
D.圣贤与政客不同,圣贤关怀“为民者”,不仅为时政出谋划策,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农家院里的瓮
刘江滨
自父母先 后去世,已暌离故乡八九年了。尽管每年清明节都回老家到父母坟前祭拜,但只是在麦苗青青的田野朝着村庄远远瞭上几眼,从没进过村。前些天,也许是有了点岁数的缘故,突然想到生我养我的村庄看看。于是便趁着假期有了一次故乡行。
这个冀南平原的小村,变化之大可用“惊奇”二字来形容。临街所有的墙面都粉刷了白灰,整齐划一;原来坑坑洼洼、乱堆着柴火秫秸的街道消失了,代之以平展展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大多房子都是近年新盖的,门楼贴着彩色的瓷砖,漂亮气派,还有数座二层小楼矗立村间,惹人眼目。记忆中的村庄难觅踪影,让人怀疑是否走错了地方。
那天不算太冷,虽然不足够晴朗,天上的太阳依然放射着暖意。我去看望堂哥,进了院门,堂哥正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闭着眼睛听收音机里的京戏,身旁放着小凳,上面有一杯茶正袅袅冒着水汽。我环视一下宽敞的院落,东南角摆放的七八只大瓮,粗粗笨笨的,十分突兀,闯入眼帘。
作为农村 长大的孩子,我理解堂哥对瓮的感情,也了解瓮的过去。
瓮在农村曾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家什,存水、腌菜、储粮是它的三大功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责任田,家家原有的瓮显然不够用了。为了省钱,许多农家用水泥砌成瓮。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除了上交的公粮,余下一瓮一瓮的粮食成了农民心里的定心丸,腰杆子硬了,笑容挂在脸上,连走路都更显笃定。后来连公粮都不用交了,打下的粮食全部收到自家的瓮里。像堂哥这样,那些瓮就是他勤劳致富的奖励证书,是他光荣岁月的见证,怎舍得毁掉?
瓮还能当“储藏柜”,家里给老人孩子买的点心,买来的瓜果等,都可以存放到瓮里,既恒温保存,还能避免老鼠偷吃。老鼠的尖牙利齿能把木柜咬出洞,却拿陶瓷和水泥做的瓮一筹莫展。瓮还能当“保险柜”,农家主妇常常把钱用布包好塞到粮食里,至于是哪只瓮,埋有多深,这个秘密除了主人谁能知晓呢?
如今,瓮的这些功用成了昨天历史。家家都有自来水,龙头一开哗哗流淌,和城市一样,吃饭、洗衣、如厕全搞定,再也用不着水瓮了。现在可随时吃时令蔬菜甚至是反季蔬菜,不用大瓮腌菜了,即便喜欢腌菜,也是用瓶瓶罐罐腌一点,讲究精致和品位,只是作为爽口的小菜,谁还把咸菜作为主菜呢?
收麦收秋时节,粮商的联合收割机开到地里从收割到脱粒一气呵成,一手收粮,一手付钱,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吃上了“商品粮”,米呀面呀从农贸市场购买就成。如果说比城里人多了一层方便,就是可以把从田间收获的部分粮食放到面粉厂,用的时候只需扣除加工费就行啦。
瓮,这个傻大笨粗、分量沉重的物件,在今天已基本淡出了现实生活,慢慢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或许将来再从课本上读到“请君入瓮”“瓮中捉鳖”“瓮牗绳枢”等这些成语的时候,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实物了,只能从插图上想象它的模样。我在想,堂哥那些包括被儿子砸了一个口子的瓮,还能保存到几时呢?
(摘编自2018年03月24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离别故乡八九年,从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岁数大了,趁清明回老家拜祭,才有了 一次故乡行,见到自己的堂哥。
B.文章的第三段写堂哥晒太阳、听京戏、品茶,没有写迎接寒暄的场面,其中暗含着亲情的疏远,二人在情感上产生隔膜。
C.文章的标题“农家院里的瓮”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瓮”展开,作者借助“瓮”在农家地位的变化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D.文章通过过去和现在“瓮”的功 用的对比,突出了“瓮”的过时,表达了“落后的东 西必然要被先进的设备代替”的主旨。
5.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6.文章的写作对象是“瓮”,“瓮”在文中的意蕴非常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材料一:
  
中小学生“是否在培训班学习过”调查情况         家长对孩子参加课外辅导支出意愿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二:
今年“两会”,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成为一个热点。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显示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据3月10日《吉林日报》报道,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发挥补充学校教育、丰富教育类型、促进个性成长的功能,成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笔,以解决教育发展中不充分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和监督”。
日前,某机构负责人称,要将内容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以“能力”“素养”为目标,坚决避免超纲和超前,并表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精准辅导,通过科技和互联网降低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本,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减少家长的经济负担。“科技减负”的愿景虽然很动听,但是,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也需要继续观察。
(摘自2018年3月10日《新京报》)
材料三:
学生减负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成为一个热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负担’。”陈宝生说,为学生“减负”要从学校、校外培训机构、考试评价方式、老师教学、家长和社会多方面进行。
他指出,要加强学校科学管理,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改变、完善考试评价方式和学业考试办法,不以分数高低对学生排名,不炒作高考状元;老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 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引导学生参加培训班;整个社会都要提高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这些年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满天飞,带来的结果就是家长的口袋空了,学生的负担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乱了。”陈宝生说,“有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不符合孩子健康成长需求的理念到处流传,给家长制造焦虑,给孩子制造负担,这种现象绝不允许”。
(摘自2018年3月17日《新京报》)
材料四:
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却裹挟家长和孩子一路狂奔,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此进行专项治理,本次专项治理行动是全面治理的开端,下一步将进一步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联系,研究制订促进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意见,缓解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依赖。
(摘自2018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显示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部分有过在课外培训机构学习的经历,可见课外培训机构已经成为增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源头。
B.从材料一看有绝大部分家长对课外培训机构还是认可的,愿意为孩子掏钱,这也成为近几年课外培训机构迅猛发展的一个原因。
C.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D.课外培训机构开设的某些课程,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违背了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成为学生负担,这些内容必须减掉。
9.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众矢之的,如何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政明习故事,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凡有大 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度,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竞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称为神明,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B.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C.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D.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子,官名,始于周代,隋代东宫所属门下、典书二坊各以左右庶子为主官。
B.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亦借指太子;太子是封建时代皇帝或诸侯王的嫡长子。
C.秩奉,本义为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文中指俸禄。
D.囹圄,本义就是监牢,后又引申出束缚、困难的意思。文中指“监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政很有才干。他通晓当时的治理情况;虽文书案卷堆满桌子,也能够迅速作出公正判断;纠正了许多不合理的事,受到时人的称赞。
B.裴政执法适度。他允许死刑犯人的家属到狱中探望;对初次犯罪的百姓,并不马上揭发,对那些再三犯法的人则严惩不贷。
C.裴政为人正直。在受命审理刘荣一案时,面对刘荣党羽的诬陷与太子的责问,他分析事理,依据证人证词,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D.裴政刚直不阿。云定兴把奇异的服饰器物,进献给后 宫,裴政 多次恳切劝谏,太子大怒,调裴政出京担任襄州总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政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5分)
(2)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题。
〔正宫〕鹦鹉曲•野渡新晴
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碧天边岩穴归云,白鹭一行飞 去。便芒鞋竹杖行春①,问底是青帘舞处②。
【注】①芒鞋竹杖:草鞋和竹手杖,为古 人出行野外的装备。行春:古时地方官员春季时巡行乡间劝督耕作,称为行春。此处则为春日行游之意。②底是:哪里是。青帘舞处:酒旗招展的地方。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孤村三两人家住”写村里荒凉之景,为后文作者见到“新晴”的喜悦做铺垫。
B.第二句写村里“住着的则是清一色的农夫”,交代后文中“出游寻酒家”的原因。
C.“今朝绿水平桥”一句写“今朝新晴之景”后的景色,也暗中交代昨日的大雨。
D.“碧天边岩穴归云,白鹭一行飞去”句充实了“新晴”的“新丽”“新鲜”内涵。
E.“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两句使作者的激动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15.结合曲作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写“新晴”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能体现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举流水和月亮的例子,辩证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观点,其中从不变的角度谈论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双十一”“双十二”等已经被打上了“购物狂欢节”的标签,最激烈的电商大战也在此时打响,无论电商网站还是消费者都在摩拳擦掌,盘马弯弓。
②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29岁的董竹君选择了离婚创业,她创建了当时名噪一时的锦江饭店,成为商业大亨。
③为 了写一本专著,他坐在寂静的阅览室里,在叠床架屋的卷宗里寻觅自己需要的资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④古时一些忠臣侍奉君主危言危行,绝不阿谀奉承,凡是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⑤这项改革打破了传统封闭的选材模式,为青少年运动员们提供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让天赋异禀者能更好地脱颖而出。
⑥吸烟可导致肺部、脑部、口腔等多种疾病,每年可以致使世界上700多万人死亡,吸烟有害健康是不容分说的真理。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虽然天气十分寒冷,我和哥哥还是穿上厚棉衣和帽子到户外看“超级蓝月”,因为这可是152年才有一次的天象奇观。
B.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千家万户除夕夜的一道大餐,一直是海内外华人共同期盼的,从节目的彩排到选取都是慎重的。
C.上海已开通全球第一个智能汽车试验区,试验区用摄像机、通信基站和雷达系统来协助智能汽车在近30个模拟环境中行驶。
D.近日,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对一位无法到庭作证的民警进行身份认证后,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了远程作证。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黄老师对我说:“你在写作上有天分,平时要多写,习作可以交给我雅正。”
B.毕业之后,承蒙老师垂念,不胜感激,我将再接再厉,为您和母校争光。
C.日前,著名诗人余光中仙逝,说起华语诗坛的领军人物,余老是可以忝列其中的。
D.张帆和周凯在篮球场上玩单人对决,张帆说:“你就承让我一下,让我出个风头!”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               ,就会遭遇各种与身体活动水平低下相关的生理和健康问题。然而如果你运动的话,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可能会使得运动比不运动更加危险。②               ?答案,至少对中国男人来说,③               。这个答案对中国的大多数妇女来说一定非常悦耳。你的丈夫在家是不是从来不分担家务?也许值得向他们指出:多做家务能降低他们患上各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包括癌症。
21.请在横线上写出下面文字存在的两处推断问题。(5分)
“三段论”是常见的逻辑推理方式,但有的同学在说话和写文章中经常会用错,其中一个典型的错误就是“四项错误”,如:我校足球队是第一流的;小江是我校足球队队员;小江的足球水平是一流的。
三段论推理中应该有一个相同的“项”,可是有时会不注意这个“项”并不是一个概念,从而出现四个项,上述推理中“中间项”分别为“足球队”和“足球队员”,不是一个概念,出现了“四项错误”,根据上面的例子指出下面的三段论中的推理错误。
(1)中国人是有志气的;我是中国人;我是有志气的。
(2)美国人是富有的;享利是美国人;亨利是富有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读了上面的流行语,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个流行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22.240.213.16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含答案)』  下一个『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