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文学常识、手法题汇编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文学常识、手法题汇编(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文常、手法一览表 时间 真题 答案和解析 2005年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
试题预览
  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文常、手法一览表

时间 真题 答案和解析
2005年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解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描绘的是一时平静之后的动景。“更作荷心万点声”一句,是全诗的精华,它使全诗的意境升华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风吹树摇、积雨落入荷心,其实这正是不久前的“一雨”的余响。诗人正是由于动情于这一阵余响,才提笔写 下这首诗的。那末,这阵余响之所令人动情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管诗人是有意还是无意,由于他从现实自然的景观出发,客观上却反映了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静总是暂时的、相对的,不静则是永恒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看,人们在这首诗中所获得的美感享受,最大的既不是诗人对雨后池上的自然物色彩的描写,也不是在于诗对自然物的形态(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描写,而是在于诗对自然景物由动到静,由静到动,这二者相互转换的关系上,人们看到了自然界自身律动的美。或者说,它表现的不是静止的绘画的美,而是流动的音乐的美。正是这种美,使人们感到自然界的亲切,又正是这种亲切感,使物境和人们的心境和谐起来,交融起来。这就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道家的飘渺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2006年 【前后呼应】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林清玄的《阳光的香味 》中“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案】15.
(1)“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
(2)“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下农夫的阳刚之美;
(3)与下文晒稻 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解析】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稻子呈现相同颜色的农夫不正是,同时一种劳动者与劳动成果成熟之后的一种收获之美的象征吗?
标准答案给了三点,我觉得强人所难,考生很难想出那么多含义,所以这道题出得不错,但答案太坑人。 【前后呼应】写作手法的一种,就是文章前后是说明一个意思,或者说是铺盖,覆盖上首,互相照应。所以,又称对照。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就是说,在文章开头提到一次相应内容,结尾时再呼应一次。首尾呼应的作用: 可使结构更加紧密,严谨,内容更加完整.强调主题,加深印象,引起共鸣。好处:结构严谨,自然明确。
例如:《再别康桥》首尾呼应回环的写法是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轻轻换成了悄悄,并且更换了最后的一句,总体结构变化不大,但这种复沓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沓,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好处:文脉相通,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2007年 5.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答案:C
解析:C与原文意思不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答题点拨】
 考查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C与原文意思不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要求各个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
易错点。偷换概念,就是故意将某个概念换成另一种说法,用相同或相近的说法来代替它。张冠李戴,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曲解原意,对词句
的理解,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指代不明,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题汇编』  下一个『2005-2017年陕西省高考语文真题文言词义题汇编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