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练习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练习(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醉花阴》导学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雨疏风骤()()愁永昼()瑞脑()2.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李清照(1084-1155),宋代派女词人。号。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
试题预览
《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
《醉花阴》导学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雨疏风骤 (   )(  )   愁永昼(   )     瑞脑(   )
2.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
李清照(1084-1155),宋代     派女词人。号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体。 李清照的词以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          ,词风       。后期内容多写            ,词风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永昼       
瑞脑销金兽  
暗香 
销魂
二、鉴赏《醉花阴》
4.本词中,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5.词人为何而愁?

6.概括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7.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内容及手法。

8.“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9.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声声慢》导学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戚戚(    )    乍暖(   )  堪摘(    )   更兼(   )    憔悴(   )
2.解释加点词
戚戚:
将息:
憔悴损:
堪摘:
怎生:
次第:
了得:
二、鉴赏《声声慢》
3.这首词中的“愁”和《醉花阴》中的“愁”相比,含义一样不一样?为什么?

4.这首词中的时节和《醉花阴》中的时节是否一样?为什么?

5.这首词主要的抒情方式和《醉花阴》相比,是否一样?为什么?

6.名句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试描绘诗句展示的凄惨情景。并指出此句手法之高妙。

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试分析此结句之妙。

参考答案
《醉花阴》
1.shū  zhòu   zhòu    ruì
2. 婉约、易安居士、易安、南渡、闺情(离愁)、清丽明快、怀旧悼亡、凄凉低沉
3. 
(1)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不显露的,清淡的。
(4)形容极度的悲愁。
4.“永昼”“ 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5. 思夫 
6.上片:  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 : 饮酒赏菊愁更愁          
7.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8.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 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9.明确: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声声慢》
1. qī     zhà   kān   jiān  qiáo cuì
2.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将息(调养、保养)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堪摘(能够、可以被摘下来)
怎生(怎么、怎样)
次第(光景、状况)
了得(概括得了)
3.不一样;《醉花阴》中的“愁”只是丈夫外出,词人独处,无人陪伴共度重阳佳节之愁,是一种生离之愁,相思之愁;而《声声慢》中的“愁”却是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无嗣种种变故,晚景凄凉之“愁”,是一种死别之愁,身世之愁,它的含义更丰富,更厚重,更悲凉。
4.一样;《醉花阴》写的是重阳佳节,时值秋天;《声声慢》写的同样是秋天,由“满地黄花(菊花)堆积”一句可知。
5.不一样;《醉花阴》主要是在叙事和写景中抒情,属间接抒情;《声声慢》更多的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首尾两句。
6.直抒胸臆,叠字;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统领全篇。
7.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的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8.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9.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122.240.213.16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期末复习《柳永词两首》』  下一个『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4期末复习:辛弃疾词两首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