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一)(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7 李清照词两首(一)一、基础巩固1.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本色”,“词家二李”指是和。清代王士嫘将号易安居士的李清照与并称为“济南二安”。2.指出下列各意象在词中的的象征意义或作用①黄花喻。②梧桐是的象征。③雨是的象征。④酒是的象征。⑤秋风渲染了一种。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
试题预览
7 李清照词两首(一)
一、基础巩固
1.清代沈谦赞叹婉约派词家二李“极是当行本色”,“词家二李”指是        和         。清代王士嫘将号易安居士的李清照与             并称为“济南二安”。
2.指出下列各意象在词中的的象征意义或作用
  ①黄花喻                。     ②梧桐是             的象征。
  ③雨是             的象征。    ④酒是               的象征。
  ⑤秋风渲染了一种        。
3.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     。黄昏疏雨湿秋千。 
A.病起萧萧两鬓华     B.小院闲窗春已深
C.江梅已过柳生绵 D.归鸿声断残云碧
4.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这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二.默写
1. 理解默写
(1)《醉花阴》描写借酒浇愁的诗句是              ,            。以花喻人的诗句是               ,           ,          。
(2)《声声慢》中的叠字句开头是             ,              ,         。
(3)《醉花阴》点出词眼的诗句是                          。
《声声慢》点出词眼的诗 句是                 ,                     

(4)《醉花阴》描写节令特征的词句                                             。
                                  。
(5)《声声慢》描写节 令特征的词句                                                 。 
                                        。

2.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只恐双溪舴艋舟,        ! 
(李清照《武陵春》)
(2)        ,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
(3)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4)此情无计可消除,        ,        。 
(李清照《一剪梅》)
(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 
(李清照《如梦令》)
(6)醉里插花花莫笑,        。 
(李清照《蝶恋花》)
三 、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
菩萨蛮①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①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7.分析词首句中“归鸿”“云碧”这两个意象的作用。





8.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7 李清照词两首(一)
1. 南唐后主李煜   、  南宋时期的李清照  、     辛弃疾(字幼安)
2.①女子憔悴的容颜  ②凄凉悲伤  ③哀伤﹑愁丝   ④ “愁”  ⑤愁情  
3. 答案:C
解析:这首词写清明前 后的风光和词人的悠闲情景,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不符合这个情景,B、D两项与节气不符合。
4.解析:D项“全词用象征手法”说法错误。这首词借景抒情,没有采用象征手法。
答案:D
二.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2. (1)载不动许多愁 (2)物是人非事事休 (3)生当作 人杰 死亦为鬼雄 (4)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5)应是绿肥红瘦 (6)可怜春似人将老
三、阅读鉴赏
7. 解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服务的,围绕“归鸿”的“归”字和“云碧”的“碧”字分析即可。
答案:“归鸿声断”“残云碧”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以声音与颜色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归鸿”和 “碧云”在古诗歌传统中往往用以寄托羁旅愁思,这里借“归鸿”“碧云”表达了作者怅然若失的情绪和思乡之情。
8. 答案: “催”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角声急促,催促黎明的到来,反映了词人因思乡而彻夜难眠的苦况。 (122.240.213.16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一)』  下一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课时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