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颖上倒人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颖上倒人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检测卷(150分 120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 (《木兰诗》)②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
试题预览
七年级下语文
期中检测卷
(150分 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 。 (《木兰诗》) 
②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 (岑参《逢入京使》) 
⑥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⑦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 (欧阳修《卖油翁》) 
⑧周敦颐《爱莲说》中,“ 香远益清 ”从香气方面歌颂了莲花的芳香。 
(2)默写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bǐnɡ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xiǎnɡ其成者,而是将更多 机遇 (机敏 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bǐnɡ(禀)赋    苟日新(gǒu)    坐xiǎnɡ(享)其成
(2)“因循守旧”中,“循”的意思是 遵守,依照 。“眷顾”的意思是 关心照顾 。(2分) 
(3)根据文意,从“机敏”“机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空格处。(2分)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描绘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 江姐(江雪琴)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新中国诞生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2分) 
(2)(巴中中考)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的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选段中的“他”是名著 《骆驼祥子》 中的主人公 祥子 。(2分) 
4.我校举办了“寻找家乡文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项内容,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2分)
(1)【寻访家乡名人】请参照示例,从下面备选的安徽历史名人中选一位做简要的介绍。(4分)
备选名人:管仲 老子 陈胜 华佗 曹操 吕蒙 包拯 朱元璋
吴敬梓 邓稼先
示例:胡适,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倡导者,曾任北大教授、中国驻美国大使、北大校长等。著《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尝试集》等。
示例: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著有《道德经》。(介绍人物的地位、主要事迹、作品等,4分)
(2)【尝遍家乡特产】请选择安徽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示例:太平猴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茶不在多,猴魁则行(2分)
(3)【宣传家乡文化】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段徽派文化介绍,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当,请帮忙修改。(6分)
历史上,①徽州曾是流传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地区。早在明代前期,形成于温州的南戏就开始在徽州流传,并出现了一些戏曲作家,如程添庆、毕尚重等。到了明代中叶,南戏四大声腔即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相继流传到包括徽州在内的皖南地区,②所孕育出的《徽州腔》与形成于池州的青阳腔并称为“徽池雅调”,为天下所“时尚”。③此时的徽州还养成了喜好“搭台唱戏”的习俗,看戏、赏戏成为当时徽州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和流行的娱乐方式。此外,徽州还是孕育戏曲人才的一个摇篮,在这里曾经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们都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①句语序不当,应该将“ 流传 ”调整到“ 重要 ”之后。 
②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 《 》(或:书名号) ”改为“ “ ”(或:引号) ”。 
③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养成 ”改为“ 形成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宜昌中考)
          
①导演沃尔特在选角的时候,挑选了很多艺校里的学生,但都不够满意。
②一天,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眸子里现出祈求的光:“先生,我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努力擦鞋,保证一周后把钱还给您!”沃尔特看着面前这个衣衫褴褛、肚子干瘪的小男孩,不由得动了怜悯之心,就掏出几枚硬币递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感激地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地小跑着离开了。沃尔特摇了摇头,因为这样的街头小骗子他已经司空见惯了。
③半个月后,沃尔特已经将借钱给小男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料,在他又一次经过西郊火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得老远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等到对方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把几枚硬币交给他时,沃尔特才认出这是上次向他借钱的那个擦鞋小男孩。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说:“先生,我在这里等您很久了,今天总算把钱还给您了!”沃尔特看着自己手里被汗水濡湿的硬币,心头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
④沃尔特再次端详面前的小男孩,忽然发现他很符合自己脑海中构想的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形象。沃尔特把那几枚硬币塞进小男孩衣兜里:“这点零钱是我诚心诚意给你的,就不用还了。”沃尔特神秘地一笑,又说:“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
⑤第二天一大早,门卫就告诉沃尔特,说外面来了一大群孩子。他诧异地出去一看,只见那个小男孩兴奋地跑过来,一脸天真地说:“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样没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们也渴望有惊喜!”
⑥沃尔特真没想到一个穷困流浪的孩子竟会有一颗如此善良的心!通过反复观察和筛选,沃尔特发现在这些孩子中,确实有几个比小男孩更机灵,更适合出演剧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后还是只把小男孩留了下来,并且在录用合同的免试原因一栏中只写了这样几个字:善良无须考核!因为他觉得小男孩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把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希望无私地分享给别人,这是怎样的一种善良啊!而电影中的孩子,正是这样一个善良、博大、无私的人。
⑦这个小男孩叫文尼斯基。在沃尔特的执导下,文尼斯基在剧中成功扮演了主人公的角色,他主演的电影《中央车站》也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诸多桂冠。
⑧若干年后,已成为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董事长的文尼斯基写了一部自传——《我的演艺生涯》。在书的扉页上面,是沃尔特的亲笔题字:善良无须考核。下面则是他给予文尼斯基的评价:“是善良,曾经让他把机遇让给别的孩子;同样也是善良,让人生的机遇不曾错过他!”
(有删改)
5.请用文中的一句话给本文拟题。(3分)
善良无须考核(3分)
6.第④段最后加横线的句子在情节设置上起什么作用?(3分)
为后文写让小男孩出演剧本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3分)
7.想象一下,文尼斯基还回来的硬币为什么是“濡湿的”?沃尔特的心头为什么又会“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8分)
硬币为什么是“濡湿的”?有可能是因为这是刚刚通过擦鞋得来的硬币,上面还沾有劳动的汗水;也有可能是因为文尼斯基一直想着要归还钱币,而在手心攥得太久。(4分)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此时此刻,文尼斯基的勤劳和诚实,都深深地打动了沃尔特,所以,他的心头陡然荡漾起一股暖暖的热流。(4分)
8.请用一句格言式的短句,说说文章最后加横线的句子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4分)
示例:善有善报,积善成德,好人总有好报,机遇总是垂青心地善良的人,善良是人生的通行证等。(4分)
【解析】理解句子的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本句的两个关键词是“善良”和“机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内涵后,再用言简意赅的格言式的短句,把自己对这种人生哲理的理解写出来。
[二](22分)
摇动过,但依然是我的土地
张晓风
“黄来了,新加坡的黄,你记得吗?我们也许明天请他吃饭聊聊。”丈夫跟我说这句话是在晚餐的时候。
每次去新马,黄都把我的安适看成他的责任,三年不见,不知他怎么样了。但我也来不及想他,晚饭后睡了一觉,十二点起来赶稿。老朋友逼着要,躲不掉的。
那篇稿写的是台湾,写的时候自己几乎要笑出来,一所秀朗小学比南太平洋的“小岛国”瑙鲁要大好多倍哩!那个国家真是人丁不旺,总共才八千零四十二人;图瓦卢也好不到哪里去,才一万多人,我们一所秀朗小学就够成立好几个国家了。但高山上那只有一两个学生的小学也很动人,一切的教室、教学设备、师资仍然一丝不苟,只为对那一两个孩子有所预期,只为让每个幼小者都能有学习的惊喜。写着写着,又写到玉山,写到兰屿。四点钟,女儿也起来了,我们各据餐桌一方,互不说话,认真忙自己的“功课”。
五点了,我去找录音机,打算把杂乱的稿子念一遍,供人誊抄。一站起来,只觉地覆天翻,女儿叫起来,[A]我拉她躲在餐桌下面,那经验又恐惧又好玩。我们母女俩从来都没有过如此鼻子贴鼻子地蹲在桌子底下哩!即使在她极幼小的时候也不曾。家中两个男生也爬起来了,家里闹嚷一片,像除夕夜。
我六点躺下,把闹钟拨到七点,因为八点有课,整个过程里我只能说,上帝,别开玩笑,我们禁不起这样乱摇,我这一夜累坏了,我没有时间去“被震”啊!不管怎么样,我要先睡一个钟头。
第二天,丈夫回来,依然是晚餐时分,他说:“黄走啦,不用请客了。他吓坏了,原来是明天的机票,他硬去换成今天的,我请人去送他,你猜怎么样?机场里人山人海,都是观光客,都是给地震吓倒的,一个个嚷着要立刻划票回家。”
我一面听他说,一面试图从玻璃瓶里取出今年做的第一批芥菜心来尝,芥菜心独有的辣味直冲,我忍住眼泪。
奇怪啊,地震的时候我其实也是怕的,却打死也万万没有萌生过出走的念头,当时只一心想等地震过去,好赶快爬出来修改不甚满意的底稿。间或摇得太不像话的时候,就从心里跟上帝顶顶嘴,表示异议。摇得更厉害的时候干脆把心一横,搂着女儿对自己说:“好家伙,死就死吧,这辈子活得也不枉了,怕什么?”
因为是自己的土地,因为是自己的天空,因为不是观光客,所以地动天摇的时候,心情无论如何惊惧,仍然拿脚跟踩住这块地,仍然用头颅顶着这片天。就算死,[B]千年后,有人从劫灰中掘出成尘的你我,我们的骨血仍然饱含着今夜的月光,仍然化验得出本土的泥屑。
事后检点门户,最重要的损失是一只瓮,它倒在地下,裂了,水流得满地。我把植物拿起来,把破片收好,丈夫把水擦得半干——反正剩下的它自己会干的。这一切都是在凌晨前赶睡一小时早觉之前做好的。
我躺在床上,犹在盘想:明天要去找一罐树脂,把跌破的瓮仔细粘了,粘好以后当然不能再放水来养植物了,那也无妨,破瓮还是可以插点枯枝或干花的,冬天来了学校后山上的箕芒会干得很好看,有空可以摘一把回来……
好困,但仍在有一搭没一搭地想那只瓮……这是我的地盘,摇过震过,而且难保明天不继续摇撼,但它是我唯一的爱,我从来无法把它跟别的土地放在一起来选择,余震似乎犹在,明天我会去补那只瓮……我终于理由充足地睡着了。
(有删改)
9.结合全文,概括文章标题的含意。(4分)
虽然“我”的故土经历了地震,但是“我”依然眷恋、热爱着它,决不会离它而去。(4分,意思对即可)
10.文章第三段看似偏题,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不能。(1分)这段文字表面上写的是作者所写文稿的内容,实际上巧妙地通过文稿表现了台湾的种种美好,表达了自己对台湾的热爱,为下文抒发自己即便面临地震也不会离开台湾的思想感情做了铺垫。(3分,意思对即可)
11.怎样理解文中[A]处画线句中的“又恐惧又好玩”?(4分)
①“恐惧”是因为强烈的地震让“我们”母女俩感到无比害怕;②“好玩”则是因为“我们”母女俩从来没有如此鼻子贴鼻子地蹲在桌子底下,不禁又让人感觉有些新奇有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B]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这句话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宁愿死也不愿离开故土的强烈决心,抒发了对故土无比深厚的挚爱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13.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我”的性格特点。(6分)
①勤奋敬业:半夜起来赶稿;地震过后,依然想着休息一会后要去上课。②坚强乐观:地震时觉得和女儿躲在餐桌下面很好玩,甚至觉得家里的闹嚷像除夕夜一样热闹;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还能安然入睡。③热爱故土: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都“打死也万万没有萌生过出走的念头”,坚决守在自己的土地之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节选自《说苑•建本》)
[注]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推托  
(2)及鲁肃过寻阳 及: 到,等到  
(3)即更刮目相待 更: 重新  
(4)恐已暮矣 暮: 迟,晚  
(5)盲臣安敢戏君乎 安: 怎么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2分)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年轻时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分)
16.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年纪大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事务多 。(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17.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4分)
略(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4分)
【参考译文】
【乙】晋平公问师旷:“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火烛照明呢?”晋平公说:“哪有做人臣的敢戏弄君主的呀?”师旷回答:“我哪敢戏弄国君呀!我是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就)如同初升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就)如同正午时分的阳光;年老时喜欢学习,(就)如同点燃火烛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不是比在黑暗中行走要好得多吗?”晋平公说:“很对!”
三、写作。(60分)
18.(江西中考)请以“向    学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补充题目,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60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在审题上不存在困难。但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省略了“我”。“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通过学习有益的人物、事物等,能够获得知识、技能、心理、品质、思想上的进步。显然,这道题要求我们记叙自己曾经的一段“学习”经历,进而表达对生活的某种领悟。文章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学习某个人物,获得成长启发。比如选择身边的某个人物来学习,因为他(她)身上的某一种优秀品质感染和教育了“我”,使“我”获得了成长的启发,领悟了做人的道理,也获得了成长的体验。
(2)学习某个事物,受到有益启示。比如阅读某本读物,从书本中的某个人物身上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或从书本中的某种现象里悟得了生活的本质,或从书本中的某句话里获得了精神力量……
(3)学习某种行为,获得心灵感悟。可回顾生活中的某件往事,由一件小事生发某种启示。如从蜘蛛结网这件小事中获得在挫折中奋起的力量。 (122.240.193.8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18年春学期安徽省濉溪县新城中心学校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下一个『北京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