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练习(无答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伟大的悲剧》练习(无答案)(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六单元21 伟大的悲剧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zhù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慨不能
试题预览
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zhù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慨不能不令人qīn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吞噬(    )    zhù(  )藏
qīn(   )佩        雪橇(    )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选段中“疲惫不堪”的意思是:       ,“堪”的意思是:        。
(4)选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斯科特他们回程途中环境的恶劣。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癫狂 消蚀 风餐露宿 畏缩不前 (          )
(2)防御 呼啸 跚跚来迟 鲁莽大胆  (          )
(3)遗孀 烦恼 忧心仲仲 念念有词  (          )
(4)拖拽 帐蓬 精疲力竭 踉踉跄跄 (          )
(5)厄运 告罄 泱泱不乐 毛骨悚然  (          )
3.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量。
(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式。
(1)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
(2)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
(3)奥次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     )
5.填空。
本文作者是          (国籍)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            》、传记《           》等。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篮球场上,七年级二班的主力队员王瑞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为此王瑞非常难过。这时,作为王瑞的同班同学,你会对他说:“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含标点40字以内。)
7.七年级某班以“生活因科技而改变”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主题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要进行活动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示例一】科技,一盏改变生活的明灯;【示例二】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2)【科技力量我来谈】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不断创新,通讯工具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极为便捷。然而,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科技发展的弊端。(写出两点即可)








(3)【科技感受我书写】
科技馆之旅结束后,明明同学写了一篇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甚至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互相关联的方式。【A】在今天,3D打印等技术正在改变制作方式,让创造力变得民主化;移动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购买方式,【B】而移动商务在所有电子商务活动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了20%左右。
①【A】处画线句子中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②【B】处画线句子不合逻辑,应将“       ”一词删除。
02 课内精读
①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②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③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④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8.“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是指什么?




9.“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悲伤地”与“坚决地”是否矛盾?为什么?




10.选文第③段“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1.“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03 拓展阅读
山永远在
李国文
一群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皑皑积雪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
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走出的每一步路,度过的每一分钟,完全以生命为代价。任何人看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地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受这座大山。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3 000米,最高峰海拔近7 000米,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但即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了。
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在风雪弥漫的夜间宿营,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不幸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置到未来更合适的机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登山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无论如何,他们开始了行程,尽管离峰巅还远,但是终究迈出了第一步,是结结实实在安第斯山上的一步,是纸面上的计划化为现实的一步。他们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
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的心理回馈。“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
在人的全部生命旅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幸运,还是灾难;是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是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所有这些突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人,需要远大的目标,宏伟的理想。有大志向,立大雄心,如果不能伴之以脚踏实地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的精神,山,当然永远在,那也恐怕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了。
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而不行动,我想,他们与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2.攀登安第斯山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为什么这群盲人要攀登这座山呢?




13.你是怎样理解题目“山永远在”的?







14.作者认为,在人的全部生命旅途中要实现梦想,除了要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外,还需要什么呢?




15.有人觉得和《伟大的悲剧》中的英雄人物相比,《山永远在》一文中的盲人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你怎么看呢?






04 写作创新
16.卒章显志,是文章立意的重要写法之一,即在文章结尾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本文在结尾处的议论性文字,卒章显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你运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写一段文字。
【课文片段在线】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写法分析】茨威格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上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标准,作者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在传记结尾,作者通过这段议论性的文字卒章显志,震耳发聩,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运用卒章显志的写法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富有哲理性;二是要注意语言精练。 (122.240.193.8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河中石兽》练习』  下一个『《太空一日》同步练习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