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沂新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沂水县沂新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沂水县沂新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考点、解析版)(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学号:班级: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田圃(pǔ)妖娆(ráo)蓑衣(suō)涕(tì)泗横流B.睿智(rùi)谦逊(xùn)扶掖(yè)怒不可遏(è)C.喑(yīn)哑曙光(shǔ)栖息(q
试题预览
山东省沂水县沂新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考点、解析版)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圃(pǔ)    妖娆(ráo)   蓑衣(suō)     涕(tì)泗横流
B. 睿智(rùi)   谦逊(xùn)   扶掖(yè)      怒不可遏(è)
C. 喑(yīn)哑   曙光(shǔ)   栖息(qī)      弥(mì)留之际
D. 喧嚷(yăng)  斗笠(1ì)    繁衍(yǎn)     自知之明(ming)
【答案】A
【解析】B项 根据iu、ui的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上,可知“睿”读“ruì”.C项“署”应为“曙”。D项“嚷”读“rǎng”
试题分析:
考点:汉字及读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点在于分辨汉字的字形,字形要书写正确,注音注意拼写是否正确。
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油光可鉴      胭脂褪尽      险象叠生      水波鳞鳞
B. 引经据典       人迹罕至      天翻地覆      相形见绌
C. 英雄气慨       鸡毛掸子      原弛蜡象      锲而不舍
D. 津津有味       仙露琼浆      眼花缭乱      怨天忧人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结合词语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写法。A、叠--迭,鳞鳞--粼粼;C、慨--概,弛--驰;D、桨--浆,忧--尤。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C. 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B项有误,“味同嚼蜡”指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此处运用不合语境。
 
4.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 “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D. 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D项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下列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按时间写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等情节。文中的“我”有作者的影子,但绝不是作者本人。文章主要采取对比手法来表达主题。
B.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对主人公于勒的塑造和刻画,深刻的揭示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大众生活的凄苦,反映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主题。
C.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他用毕业精力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谥号忠武侯,成语“三顾茅庐”讲的是他与刘备之间的故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不是主人公,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C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
咖啡因对人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咖啡因大概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了。它存在于多种植物、食物(咖啡、茶、巧克力、可可、可乐等)以及非处方的精神类药物中。通常,人们认为咖啡因是一种营养型的机能增进剂,但实际上它并不具有营养价值。咖啡因摄入后会迅速被吸收,1~2小时后在体内达到最高浓度。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因此它可以潜在地影响体内各个系统。未被吸收的咖啡因在肝脏被降解,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运动方面,有学者认为咖啡因能增强机体耐久型运动的机能。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咖啡因能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自由脂肪酸的释放;参与运动的肌肉在运动初期会优先动用这些脂肪酸,降低身体对肌肉中碳水化合物(肌糖元)的需求,节约出来的肌糖元为后续的运动提供能量,因此可延迟疲劳的发生。最近的实验室研究显示,在运动开始前1小时摄入3~9毫克/千克体重的咖啡因,能显著提高受试者在耐久型运动如长跑和长距离自行车运动中的表现。咖啡因如何增强机体耐久性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之后,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实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自由脂肪酸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咖啡因能增强机体在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表现。持续约5分钟耗氧量为最大耗氧量90%~100%的运动强度下,机体需要从有氧反应和无氧反应两个来源同时获取能量。这种情况下,咖啡因对运动机能的提升,可能是由于咖啡因直接促进肌肉中无氧反应的能量供给和肌肉收缩,也可能是由于咖啡因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分对努力尝试程度的感知。
总之,运动开始前摄入咖啡因,能增强在长时间耐力型运动以及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身体机能。不过这个结果来自在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以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还有待于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确证。
(选自《科学世界》2013年第6期张丽娜)
6. 下列有关咖啡因作用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一些研究发现,在运动开始前摄入适量的咖啡因,能增强人在长时间耐力型运动以及短期高强度运动中的身体机能。
B. 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发现,咖啡因能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自由脂肪酸的释放。
C. 大量实验充分证明,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后,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脂肪酸的直接结果。
D. 通常,人们认为咖啡因是一种营养型的机能增进剂,其本身并不具有营养价值。
7. 根据原文,下列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咖啡因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中枢神经兴奋剂。
B.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因此它可以潜在地影响体内各个系统。
C. 咖啡因只存在于多种植物、食物中。
D. 咖啡因对运动机能的提升,完全是由于它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组分对努力尝试程度的感知。
8.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在高强度运动中,身体对肌肉中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比平时大。
B. 人喝了大量可乐后,排出的尿液中可能含有咖啡因。
C. 睡觉前,喝大量的咖啡或浓茶后往往不容易入眠,是因为它们里面含有可延迟人体疲劳的咖啡因。
D. 来自实验室内对专业运动员以及训练有素的业余选手开展的研究,比真正来自运动场的研究更具说服力。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是“运动早期肌糖元的节省发生在咖啡因摄入之后,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实这是咖啡因增加骨骼肌中自由脂肪酸的直接结果”,而C项中少了“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咖啡因摄入后会迅速被吸收,1~2小时后在体内达到最高浓度。体内绝大多数组织都能吸收咖啡因,未被吸收的咖啡因在肝脏被降解,随尿液排出体外”,B项说法不明确,故选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文言文、诗歌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释]①赢:提,背。②景:同“影”,像影子一样。③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9. 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会天大雨(恰逢、遇到)
B. 陈胜、吴广喜,念鬼(思索、考虑)
C. 固以怪之矣(以为)
D. 揭竿为旗(当做)
10. 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吴广以为然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C.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11. 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或以为死,或以为亡”的意思是:“或者认为死了,或者认为灭亡了”。
B. 甲文中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
C. 乙文“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表现了陈胜所取得的胜利。
D. 甲文本文段的内容是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12.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甲段侧重写陈胜起义的原因和陈胜、吴广策划的经过。
B. 乙段侧重写陈胜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C. 甲乙两文充分表现了陈胜的组织领导才能。
D. 《陈涉世家》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运动的实质,就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13. 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14. 你对甲乙两文中陈胜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
【答案】9. C    10. D    11. B    12. D    
13. (1)第二天,士兵到处谈论(昨晚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2)天下人民像云一样聚拢,响应起义,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随着。    
14. 陈胜是一个具有伟大抱负、领导才干、非凡谋略的农民英雄。
【解析】甲: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乙:选自《过秦论》  作者:贾谊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民调派去驻守渔阳,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即使现在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么?”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号召天下百姓反秦,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就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乙: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老百姓像云那样集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似的那样紧紧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C项有误,“以”通“已”,已经。
10.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因为;认为。B:多次;几。C:有的人;有时。D:都是揣测、估计的意思。
1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A项“或”的意思是有的人;C项表现的是陈胜发动起义;D项是客观陈述,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故选B。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D项有误,《陈涉世家》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来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不是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13.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旦日”“往往”“指目”“云”“景”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4. 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文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领导才干,非凡谋略;【乙】 文重点表现了他的领导才干。
15.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___________,以一个“____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手法,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边塞秋景    (2). 异 。    (3). (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解析】
15. 试题分析:这道小题考查对课内诗词内容的理解。词的上片大都以写景为主,概括时只要找出写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什么景就可以了。由于此题为课内古诗词,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景象:雁去、边声、 长烟 、落日、 孤城,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这些基础的知识掌握即可答对此题。
考点:鉴赏诗歌的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示“互文手法”,所以回答时要注意答出这个修辞共同代表的对象双方,思想感情不难,平时只需将诗词的基本内容掌握到位即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默写出诗歌的原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⑵、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将士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将帅用牛肉犒劳部下,塞外边境响起军乐战歌的悲壮场面。
⑸、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⑹、《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定边安民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安得广厦千万间    (2). (2) 物是人非事事休,    (3). 欲语泪先流    (4). (3) 浊酒一杯家万里,    (5). 燕然未勒归无计    (6). (4)八百里分麾下炙,    (7). 五十弦翻塞外声    (8). (5)不求闻达于诸侯;    (9). (6)会挽雕弓如满月,    (10). 西北望,射天狼。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厦”“麾”“塞”“侯”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手》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⑴已经客满的大巴车打了个饱嗝儿,停了一下,又上来两个青年男人,一个甩着手,一个夹着公文包。“公文包”的脚后跟还在车门外边,客车就又开动了。
⑵甩手青年坐在门口的马扎上,“公文包”顺手将公文包放在行李架上就直奔车后座去了,那样子好像他买了对号入座的票,最后一排正有一个空位子热情地等着他的屁股呢。事实上他奔的不是座位,而是座位上的人,最后排靠左的那个胖男人正在熟睡中,“公文包”的手灵巧地伸进胖男人的上衣衣兜里,夹出一把单据名片之类的东西,显然这类东西不是“公文包”想要的,就又放回原处,然后揪住了胖男人的衣领,甩给他左右两个嘴巴。
⑶胖男人抹了一把脸,把拳头捏得咯咯响,只一下就反剪了“公文包”鸡爪子一样的手,然后拨打110,将贼人绳之以法。
⑷事实上没有,胖男人只是活动活动肩膀,整理一下衣服,继续睡去了,发生了什么全当梦一场。
⑸“公文包”又瞄准了一个打瞌睡的小伙子,小伙子的手机在牛仔裤的裤兜里,清楚地凸现着它的形状,“公文包”细长的手指在这个形状外游弋了一阵子,牛仔裤绷得太紧,硬拽怕是要惊醒梦中人了。
⑹原来这个小伙子在假寐,他一把就抓住“公文包”的手,像扔抹布一样地将他扔出车外。
⑺事实上没有,小伙子的确在假装睡觉,他也抓住了“公文包”那只游弋的手,不过他悄悄地给放了。“公文包”感觉到这只手的力量,小伙子真跟自己斗等于缚鸡。对这样的主儿还是离远一点。
⑻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一个女式皮包上,皮包被抱在女孩的怀里,由于女孩也在打瞌睡,抱包的胳膊有些松弛,但拉链的开端在女孩的胳膊下压着。“公文包”变戏法儿似的手里多出一个贼亮亮的刀片!他用食指和中指夹着,修长而白皙的手指看上去那么优美。
⑼“叔叔,你的手真好。”
⑽女孩旁边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破了车里黑夜一般的寂静。自从这两个人上车,大胡子司机和女售票员的说笑就戛然而止,女售票员将马扎腾给甩手青年,自己坐在大胡子身后一个袋子上,将肥硕的屁股伸给所有的乘客,然后一丝不苟盯着前方,天塌地陷与她无关了。
⑾“叔叔,”男孩又开始说话了,“你的手指这么长,钢琴一定弹得很棒,老师一定很喜欢你,老师也喜欢我,只是我的手还小,够不到八度。”
⑿男孩的一番话使那个贼亮亮的刀片离开了女孩的包,被握在有着细长手指的手里。手的主人随着车身的颠簸,身子斜歪了一下。那个甩手青年递过来一只马扎。“公文包”坐下。额头上亮亮的,是汗。
⒀“叔叔,我才考钢琴二级,我要是有你这么长的手就可以多考,至少四级,叔叔,今天你也去考试吗?考几级啊?”
⒁“公文包”看了一眼男孩,男孩也看着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⒂“叔叔的确弹过钢琴,‘六一’的时候还上台演出过,这双手曾将钢琴七级的曲子弹得流水一般,不过那是十三年以前的事情。我的钢琴老师说我是他教的学生当中资质最好的,手指上的天分最高。父母也希望我将来是最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可是后来父母离婚了。虽然他们争着要我,可是我谁也不跟,我离家出走,流浪街头,就被一个团伙看上了这双手。从此这双手在滚烫的肥皂水里接受另外一种训练。(A)看见门口那个人了吗,看见大胡子了吗,看见大屁股了吗,就是司机和卖票的,都是一伙的。我只是干活,等着分成的人不止这仨呢。小弟弟,这双手如果不给他们干活,回去就得少一截指头,这辈子就别想弹琴了。”
⒃“公文包”想用手去抚摸一下男孩的头,告诉他这一切。
⒄事实上他没有。他只是将那双手攥紧了,躲开男孩期待的目光①,也回避门口那人刀剜一样的目光②,他知道自己已经被乘客的目光③包围。
⒅(B)男孩等不到回答就只好盯着那双手,盯着盯着,就见一只红色的小虫子从指缝里探头探脑地钻出来,接着第二只,第三只。
⒆“叔叔,”男孩说,“你的手,流血了。”
⒇“公文包”用另一只没有流血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在大巴车再次打了饱嗝儿停下的时候,“公文包”夹着他的公文包和甩手青年就下车了。
17. 本文故事情节简单,但人物个性鲜明,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下人物的性格特征。
胖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章第⒄段写“公文包”发现了三种目光同时盯着自己,他清楚这些 “目光”的内涵各有不同,请为这三种目光的主人配上一句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来诠释它们的内涵。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小说的情节讲究有“伏”有“应”,请仔细阅读上下文,看看哪一个自然段藏有第⒂段划线句(A)的伏笔。
2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小说,是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请简析文章第⒅段划线句(B)的表达效果。
21. 文章题目“手”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通过“手”寄托了什么主题?
22. 小男孩到底有没有发现“公文包”是个小偷?结合你对小男孩的认识予以探究。
【答案】17.     (1). “胖男人”怯懦怕事;     (2). “小伙子”明哲保身。    
18.     (1). 叔叔,你停手吧!(或“叔叔,你回答我的问题呀!”)    (2). 小子,你不想混了吗?    (3). 你的不轨行为我们都已经看在眼里了,住手吧。    
19. 第⑽自然段    20.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公文包”在与小男孩的对话中有激烈的思想斗争,以致让刀片划破了手。    
21. 线索。主题:⑴文章通过叙述“公文包”从演奏家的好苗子到后来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告诉我们,手可以用以弹奏美妙的音乐,也可以做出偷盗这样为人所不齿的事。我们要让自己的手像心灵一样向善向美,作出正确的选择。⑵文章通过叙述小男孩频频夸赞“公文包”的手,最后使“公文包”中止犯罪的故事,赞美了小男孩的纯真可爱(或“智勇双全”)。⑶文章通过对车厢众生态的描写,如胖男人束手受辱,小伙子出手有忍,乘客袖手旁观,批判了人们对邪恶势力的纵容。⑷文章通过“公文包”离家出走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反思家庭教育在青年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22. 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发现了。小男孩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小英雄,他目睹“公文包”在前两次偷窃一无所获之后即将第三次行窃,用赞美“公文包”“手真好”的方式巧妙地使后者中止了偷窃行为。示例二:没发现。小男孩天真无邪,率真可爱,他由衷地欣赏,赞美“公文包”的手“真好”,并真诚地与“公文包”攀谈,是小男孩的天真举止触动了“公文包”,从而使“公文包”中止了偷窃行为。
【解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9. 试题分析: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深圳市育才二中2018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下一个『四川省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2018届九年级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