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苏州吴中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解析版)(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2018年苏州吴中区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春风和xù(),吹开了江南的姹紫嫣红,争yán()斗艳。桃花似霞,梨花若雪,映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令游人分外①。田野里,戴着蓝花布头巾的阿婆在一片辉煌的菜花里采着浆麦草,安xiáng()的背影被春光绘为一幅透亮的水彩画。灶台前,阿婆xián
试题预览
江苏省2018年苏州吴中区初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风和xù(  ),吹开了江南的姹紫嫣红,争yán(  )斗艳。桃花似霞,梨花若雪,映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令游人分外①。田野里,戴着蓝花布头巾的阿婆在一片辉煌的菜花里采着浆麦草,安xiáng(  )的背影被春光绘为一幅透亮的水彩画。
灶台前,阿婆xián(  )熟地用浆麦草汁和上糯米粉,包入豆沙枣泥馅,捏成一枚枚翡翠般深绿的青团,随着蒸气袅袅而起,馨香满屋,②。春去春又回,菜花灿灿,草儿青青,画里少了那个暖暖的背影,多了青团的悠悠情思。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和xù______     争yán______斗艳安xiáng______     xián______熟
(2)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①______ (A惬意B安逸)②______ (A沁人心脾B心旷神怡)
【答案】    (1). 煦    (2). 娅    (3). 详    (4). 娴    (5). A    (6). A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此题应该注意“详”的偏旁不要写错。(2)此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惬意”指心里满足而感到畅快,与语境相符;“沁人心脾”指芳香凉爽的空气使人感到舒适,用在这里比较贴切。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②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⑤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______》)
⑥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⑧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答案】    (1). ①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2). 李煜    (3). ②丰年留客足鸡豚    (4). ③酒酣胸胆尚开张    (5). ④山岛竦峙    (6).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7). 行路难    (8). ⑥欲辨已忘言    (9). ⑦似曾相识燕归来    (10). ⑧浮光跃金,     (11). 静影沉璧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复习时要熟记古诗文的作者和出处。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豚”“竦峙”“辨”“燕”“璧”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3. 名著阅读。
(1)下面关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____)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在特别重大的节日,利立浦特小人国有一种专门表演给皇帝、皇后和首相看的游戏,
游戏的奖品是不同颜色的精美丝线。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B    (2). (2)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 ②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识妖(不辩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B项有误,忠义堂原叫聚义厅。晁盖在曾头市中箭身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主旨的大旗。(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从“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可以看出这个文段写的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从“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可知孙悟空火眼金睛,本领高强。从“唐僧果然耳软”“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可知唐僧不明是非。
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如今地铁、公交车里很多人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每个人都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低头族”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低着头是一种共同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相互交感,直至难解难分,即便聚会时也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陈也是个典型的低头族,自言“每五秒钟,就会查看一次手机”。
请根据上述材料为“低头族”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低头族是一群以年轻人为主、利用零碎时间、低头看屏幕的人(或群体)。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5.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6.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5. 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前进。    
6.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
5.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句,抓住每个字的表达内容,想像画面,用描摹的方法描写出画面内容,注意描写的顺序,多用形容词语,突出景物的特点。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分析诗人的情感,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写作内容,根据诗中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抓住关键的语句来分析理解。本题可根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来理解诗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      )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8.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 “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10. 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案】7. AC    8. D    
9. “蔽”,指受蒙蔽。从文中看,齐威王除“”的效果: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0.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的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邹忌识齐王纳谏》“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曹刿论战》“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捕蛇者说》“以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7.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A.观:动词,都表观看的意思,意义相同;B.面:当面/面向,意义不同;C.市:市井,意义相同;D.闻:使动用法/听到,意义不同;E.数:几个/多次,意义不同。故选AC。
8.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古今义的理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A.地方,古义指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点;B.感激,古义指感动奋发,今义指感谢;C.可以,古义指可以凭借,今义表许可;D.忧患,忧虑、祸患,古今义相同。故选D。
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弊”意思是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分析齐威王除“蔽”的效果时应该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0.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学生回答时要抓住谏言的目的,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回答。《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说“王之蔽甚矣”是以现身说法劝齐王广开言路;《曹刚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等语句,强调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捕蛇者说》中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总之,古之忠臣,为国为民,忠于职守,以天下社稷安康为己命,往往不顾个人得失,敢于劝谏。
阅读《贞观政要》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贞观十一年,时屡有阉宦充外使,妄有奏,事发,太宗怒。……魏征因上疏曰: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粃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①。铅刀一割,良工②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③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④,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⑤,史鱼⑥所以遗恨也。(选自《贞观政要》)
【注】①铅刀之一割:铅刀上那一点锋利的地方。②良工:能工巧匠。③贾:商人。④蒿兰同嗅:蒿草和兰花的香味一样。⑤郭氏所以为墟:指郭国被齐国所灭。⑥史鱼:春秋卫国人,为人正直、德才兼备,但不被卫灵公所用。
11. 把选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
(2)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
12. 选段中,魏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并结合相关内容阐述他主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答案】11. (1)我听说国君贵在表扬善事,贬斥劣迹,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2)洁白的王上有些小斑点,好的商人不会嫌弃,小小的斑点不会妨碍白玉整体的美丽。    
12. 近君子而远小人;他采用以事设喻的方式,文中用“白玉微瑕”“铅刀一割”“蒿兰同嗅,王石不分”等设喻,劝告君主亲近君子,远离小人。
【解析】选自《贞观政要》  作者:
参考译文:贞观十一年,当时常常有宦官外出担任使者,他们欺瞒朝廷,胡乱上报情况,事情败露后,唐太宗非常生气。魏徵事后又写了一篇奏书,进献唐太宗:我听说国君贵在表扬善事,贬斥劣迹,亲近君子,远离小人。如果善事得到发扬,那么君子就会为国效劳;贬斥劣迹,那么小人就会自行隐退。亲近君子,那么朝廷不会有劣政,远离小人,则不会偏听。小人并非没有微小的优点,君子并非没有小小的差错。君子小小的过失,是白玉上的瑕疵。小人那小小的优点,则如铅刀上锋利的地方。铅刀上那一点锋利的地方能工巧匠是不会看重的,这小小的优点不足以掩盖许多缺点。白玉微瑕,好的商人不会嫌弃,小小的斑点不会妨碍白玉整体的美丽。赞扬小人的优点,而认为这是对善的正确判断;贬斥君子的过失,而认为这是对恶的正确判断,这如同认为蒿草和兰花的香味一致,白玉和顽石的质地一样,是美丑不分,善恶不辨,这也是屈原投江自尽,卞和吐血的原因。如果认识了玉石的差别,蒿兰的不同,但不能进善退恶,也是不明智的,这也是历史上郭国之所以被齐国所灭、史鱼之所以抱恨终生的原因。
11.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闻”“近”“远”“瑕”“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2. ①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评价人物形象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从“近君子而远小人”可以得知魏征的观点。②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魏征主要是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进行劝谏的。
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后面小题。
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
王晓刚
①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发帖、跟帖、评论、围观、“吐槽”等已经像我们的呼吸一样自然而然,不仅成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社会公共议题的主要渠道,也成了我们自身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言论的大解放如影随形的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随着“潘多拉盒”的打开而成泛滥之势。
②互联网无疑为人类的言论自由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使人类言论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对网络世界语言的乱象给予应有的关注也十分必要。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这难道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吗?
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网络版”的语言生态。在我们最朴素的道德判断中,也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低俗语言,无论是对亲人、朋友、同事,还是对待陌生人,我们都希望保持基本的尊重、礼貌和教养。几乎没有人希望低俗的网络语言从“虚拟”变成自己所处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自律意识,一旦上网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显然,人们对洁净的语言有着线下和线上的双重标准,而且到目前为止,网民们还没有像珍惜清洁的空气那样珍惜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共处的网络空间。而要深刻地改变这种观念,人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回顾大自然的“报复”和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深化和普及过程,我们也会坚信:网络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把网络环保意识强制性地灌输到网民的头脑之中。
⑤但我们不能坐等这种后果发生之后才姗姗来迟地觉醒,而要从现在起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德国学者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所言,每一种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是历经数百年心理积淀、规范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
⑥“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付出努力,或许几十年后互联网世界将回馈给我们一片“蓝天”。要知道,我们在“十面霾伏”面前,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排污大户”,但在网络世界,我们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都是形成网络语言生态的一分子。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14日,有删改)
13. 净化网络“雾霾”,我们需要保持怎样的理性?
14. 网络“雾霾”指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15. 请分析文章第⑤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13. 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14. 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    
15. 举例论证,论证了“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或从现在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观点。
【解析】
13.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阅读全文,根据“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即可得出问题的答案。
14. 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根据第一段,可以明确网络雾霾意思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根据第二段内容,即可提取原文进行解答。
15.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五段举了事例,是举例论证,作用是“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后面小题。
平衡
陈国凡
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今天星期天,休息。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
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老婆斩钉截铁说道。“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你要不想换,我来换。”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我真担心被人听到。这时,门响了。我开了门,是小王。
⑧“有事吗?”我问。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⑨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不了不了。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⑩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我和老婆面面相觑。“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⑪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⑫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好好的吗?”
⑬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⑭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⑮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上一个『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学情调查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