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同步练习(解析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五单元17 紫藤萝瀑布积累运用【课前预习】1.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笼罩(______)挑逗(_____)凝望(_____)遗hàn(______)枯huái(_____)繁mì(____)【答案】(1).(lǒng)(2).(tiǎo) (3).(níng)(4).(憾)(5).(槐)(6).(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
试题预览
第五单元
17 紫藤萝瀑布
积累运用
【课前预习】
1. 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笼罩(______)       挑逗(_____)         凝望(_____)
遗hàn(______)       枯huái(_____)       繁mì(____)
【答案】    (1). (lǒng)     (2). (tiǎo)     (3). (níng)    (4). (憾)    (5). (槐)    (6). (密)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形近字的辨析。
2.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宗璞,当代女作家。从内容看,这是一篇______的散文。题目中的“瀑布”具有两个含义: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状物抒情    (2). 紫藤萝花盛开的壮观景象;    (3). 生命长河的伟大。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对题目的理解。本文是借紫藤萝花的顽强生命力,反悔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一篇抒情散文。题目“紫藤萝瀑布”中的“瀑布”含义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理解。表层含义是指紫藤萝花盛开的自然景象;深层含义是指生命的伟大。据此作答即可。
【基础提升】
3.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迸溅(bìng)    辉煌  仙露琼浆(qióng)  沉淀
B. 船舱(cāng)    暂时  盘虬卧龙(qiú)    瀑布
C. 伫立(chù)     伶仃  察言观色(chá)    锭开
D. 酒酿(niàng)   稀落  忍俊不禁(jìn)     锲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和字形的识记。A.“迸””应读为“bèng”;C.“伫”应读为“zhù”  “锭”应写为“绽”;D.“禁”应读为“jīn”  “锲”应写为“契”。故答案为B。
4.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元旦晚会上,他那滑稽的动作、搞笑的语言掀起了晚会新的高潮,大家忍俊不禁地笑破了肚子。
B. 在沙漠里苦苦挣扎四天后发现的这一片水源,对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
C. 我们俩分别了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D. 我们全社会严正警告暴恐分子:不要以为制造几起事端,就能够沥尽心血地分裂祖国。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
5.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B. 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C. 如果十八大提出的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能够实现,我国将会出现5到6亿的中等收入人群,这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D. 挂了16年“小康县”头衔的大同县主动“戴穷帽”,以享受“国家扶贫重点县”待遇,这种从“小康”到“贫困”的滑稽转身,折射了“扶贫县”评选机制的公平与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病句的辨识与修改。A.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倡议”;B.主语残缺,应删去“针对”;D.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应将“公平与否”改为“不公平”。故答案为C。
6.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祥子买的新车遭到流窜的大兵劫掠后,孙侦探的敲诈夺走了他准备第二次买车的积蓄。
B. 虎妞,《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C.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自私自利。
D.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劳动人民形象。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名著常识和内容的理解。《骆驼祥子》的祥子是一个从老实的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的流氓地痞无产者。D项中说他是“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劳动人民形象”错误的。故答案为D。
课内精读
阅读“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到结尾,回答下面的问题。
7. 赏析文中“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用“浅紫色”修饰“香气”,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
【解析】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本题的这句话从使用通感修辞的角度,结合语句进行赏析作答即可。
点睛: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通感修辞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8. 简要分析选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作者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通过赏花得到感悟,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情感得到了升华;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拓展阅读
珍惜水资源
材料一: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 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灌溉耕地约占72%。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突出。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中国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用水量大约是10条黄河的水量。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已达到了80%以上。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用水以及污染加剧,中国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多地区“有水不能喝”的荒唐现象。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材料二:
 
材料三:
2017年“世界水周”论坛3月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为期5天的论坛将围绕“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所带来的各项挑战。论坛主办方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缺水”一词正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受人口压力和可利用淡水资源减少的影响,转变用水方式和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效用水的一个关键是如何节约用水,改变大规模消耗水的方式虽具挑战性,但却十分必要。今年的主题“水与废物:节约与循环利用”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为了节约用水,人们需要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工业、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用水大户。
材料四:
北京晨报讯(记者王海亮) 国家气候中心昨天(2017年5月21日)发布,从4月1日到5月19日,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南部、河北中部和北部、京津等地降水稀少,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仅有18.7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内蒙古东南部、京津地区、河北中北部等地春玉米、马铃薯、春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种进度明显偏慢,部分地区已错过适宜播种期;干旱还造成已播种作物正常出苗和生长困难。
9. 结合材料一,说说“缺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出两点)
10.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11. 下列内容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淡水资源总量却极度贫乏。
B.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水量大、利用方式不当和水资源污染严重。
C. 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很特别,很珍惜。
D. 据《北京晨报》报道,2017年4到5月近两个月时间,京津冀蒙辽区域平均降水量为56年来同期最少。
12. 如何避免材料四中的旱灾现象?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9. ①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②用水效率不高;③用水浪费严重;④不合理用水;⑤污染加剧。    
10. ①绝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很特别,很珍惜,只有极少数人从不重视水资源;②水资源短缺问题引起了全球的重视;③节约用水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    11. A    
12. ①从长远考虑,改善环境,植树造林;②重视水利建设,维护好大大小小的湖泊;③建立现代化水利体系。
【解析】
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本题可对“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用水以及污染加剧,中国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多地区‘有水不能喝’的荒唐现象”这两个语句进行概括作答。
10.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作答时要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材料二,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或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从材料三来看,“缺水”的问题已经在“世界水周”论坛上展开讨论,表明世界各国对水资源的重视。还可以依据“为了节约用水,人们需要对用水方式做出较大的改变,特别是工业、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用水大户”这句话进行分析概括。本题有多个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11.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题作答只要认真阅读文本,将题目和文本信息进行比对即可得出答案。根据材料一中的“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 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这句话,即可判定A项的表述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故答案为A。
12.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针对旱灾现象,提合理化建议,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对事物的认知在,围绕着能避免旱灾的有效方法,如植树、加强水力建设等方面来写。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综合性学习
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境界。人生需要微笑,让我们像紫藤萝花一样,用微笑面对生活吧!学完课文,中关镇中学七年级(4)班准备在本周四(6月14日)下午两点举行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3. 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14. 丽丽比较害羞,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她不想参加这个演讲比赛,作为她的好朋友,请你劝说鼓励她。
15. 宋涛是正安县中关村的一名大学生,从3岁起,宋涛便因先天发育不良导致肌肉萎缩,父母背着他辗转各大医院,得出的结论均是:无法医治。2017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宋涛终于实现了梦想,被遵义师范学院录取。班委会决定邀请宋涛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他写一封邀请函。
【答案】13. 【示例一】阳光拨开阴霾,微笑驱散烦恼;【示例二】把痛苦抛到脑后,让微笑与我们同行。    
14. 【示例】丽丽,不管是谁,初次演讲的时候都会紧张怯场,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多参加,以此增加勇气。你就当是在我面前演讲,放松下来,展示你的风采吧!    
15. 邀请函
尊敬的宋涛哥哥:
您好!您的事迹感动了我们,我们班将于2018年6月14日下午两点举行以“微笑面对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希望您也能来讲讲您的故事,恳请您在百忙中抽空参加。
中关镇中学七年级(4)班
2018年6月8日
【解析】
13.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作答要围绕“主题”拟写。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点睛:宣传标语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达到宣传鼓动目的,因而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显明易记,易于传播,带有感染力和鼓动性。因而在拟写的时候要做到语言简洁、突出其宣传性和鼓动性。
14.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丽丽不想参加这个演讲比赛的原因是害羞,害怕在公众面前说话。因此劝说的话语,要让丽丽树立自信,增加勇气。具体作答时要有称谓,要阐明参加活动的好处,让她打消顾虑,充满自信。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5. 试题分析: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写清参加活动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同时要注意邀请函的格式要求。
写作创新
16.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事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地了解作者想要借物说明什么,或者借物赞誉什么样的人。
【答案】【例文】暮春时节,落花缤纷,红花草却开得正盛,花蕊深蕴着醇香,招来成群的蜜蜂,“紫云英蜜”的美名,受到多少人的青睐。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翻身入土,浸泡在水里,变成肥料,为赢得丰收而牺牲自己。红花草啊,你活着,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死去,是为了给大地增添肥料。你并不名贵,难入观赏之林;但是你火焰似的生命和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作文片断练习,要求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来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这就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有深刻认识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特点,对事物作有目的的描绘,同时把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联系起来,写出人与物之间相似点。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文章想要借物说明什么,或者借物赞誉什么样的人。这样就符合题目的写作要求了。
点睛: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2.240.193.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8.一棵小桃树(解析版)』  下一个『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同步练习(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