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17 紫藤萝瀑布(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17 紫藤萝瀑布(解析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
试题预览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
 
 学习目标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一、作家作品
1.《登幽州台歌》
(1)作者简介:陈子昂,  代   家。字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      》传世。 
(2)写作背景:



2.《望岳》
(1)作者简介:杜甫,字    ,自号       。举进士不第,曾 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是    代最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尊为“    ”,与    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         ,对穷苦人民寄予    ,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        》传世。 
(2)写作背景:





3.《登飞来峰》
(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   ,号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著名的   家、   家、   家。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获谥“   ”,故世称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        ”,有《       》《        》等存世。 
(2)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字音。
怆然(  )  涕下(  )  岱宗(  )
青未了(  ) 决眦(  ) 千寻塔(  )
自缘(   )
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诗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3.你能不能把《登幽州台歌》中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地描述出来呢?





4.反复诵读《望岳》,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登上泰山时的心情如何,说说诗人此时的心境。






5.请同学们反复吟读《登飞来峰》,联系王安石的生平及其时代,想象自己就是那个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的文学家王安石,当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时,心境是怎样的。




三、品读诗文
1.《登幽州台歌》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2)后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3)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品读《望岳》
(1)本诗是围绕“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望到的景象也不同,你能分析出来吗?


(2)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3)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4)颔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字用得巧妙,请你结合诗句分析一下。


(5)试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赏析。



3.品读《登飞来峰》
(1)诗人写景的立足点在哪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2)“浮云”有什么隐含的深意呢?


(3)“最高层”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得比别人高吗?

(4)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体验感悟,拓展文本
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作家作品
1.《游山西村》
(1)作者简介:
陆游,宋代   诗人、词人。字   ,号   ,山 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 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    ,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     是他诗歌的特色,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



2.《己亥杂诗(其五)》
(1)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    ,  代     家、   家。由于力主 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在诗、文、词方面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           》。 
(2)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字音。
鸡豚(  )  叩门(  )  腊(  )  
浑(  ) 己亥(  ) 吟(  )
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诗文大意。
3.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游山西村》,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设身处地地想象自己就是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会有怎样的心境呢?




4.请同学们反复吟读《己亥杂诗(其五)》,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想象自己就是报国无门的龚自珍,他愤然辞官回家时心中是怎样想的呢?


三、品读诗文
1.品读《游山西村》
(1)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2)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品读《己亥杂诗(其五)》
(1)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


(3)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文本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五、感悟中考
(一)名句默写
1.《登幽州台歌》
(1)(2017•泉州中考)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016•沈阳中考)诗文填空。念天地之悠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七下《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AB卷(教师卷)』  下一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习题:18 一棵小桃树(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