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年春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初一语文一、书写(5分)二、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磐石(pán)  亘古(ɡèn)默契(qì)  群蚁排衙(yá)B.荒缪(miù)筹划(chóu)赫然(hè)兀兀穷年(wù)C.彷徨(pánɡ)暑名(shǔ)鞠躬(jū)迥乎不同(jiǒnɡ)D.涉猎(shè)迭起(dié)澎
试题预览
2018年春学期第一阶段质量监测试卷
初一   语文
一、书写(5分)
二、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磐石(pán)   亘古(ɡèn)  默契(qì)  群蚁排衙(yá)
B.荒缪(miù)  筹划(chóu)  赫然(hè)  兀兀穷年(wù)
C.彷徨(pánɡ)  暑名(shǔ)  鞠躬(jū)  迥乎不同(jiǒnɡ)
D.涉猎(shè)  迭起(dié)  澎湃(bài)  妇儒皆知(rú)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鲜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已(停止)        B.家喻户晓(了解)   呕心沥血(滴)
C.杂乱无章(条理)    迥乎不同(差得远)      D.锋芒毕露(全)    可歌可泣(可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他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
6.下面是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                                              。
7.班级开展了一次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6分)
(1)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人们保护黄河。(2分)
                                                                                    
(2)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开场白,要求文明、得体富有启发性。(2分)
                                                                                    
(3)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完整语句。(2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
(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兰诗》中以兔为喻赞美木兰机智聪明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诗是“___   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乡思之切的诗句是:             ,                。
9.名著阅读(9分)(1-3一空1分;4一空2分)
(1)《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二次还没攒足买车的钱就被            敲诈光。
(2)“立了好久, 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 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这段文字出自《      》(书名),“她”是         (人物)。
(3)在《骆驼祥子》中,祥子被塑造 为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车夫的形象,他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却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其中与他关系密切的两位女性分别是         和           。
(4).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下,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个部分。 
选文中写的是“他”初到北京拉车时的情景,当时“他”                      (填形象特点),令人喜爱。后来,“他”屡受打击,变得                             (填形象特点),前后判若两人,令人叹息。
三、阅读理解(37分)
(一)孙权劝学(1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11.下列加线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2分)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 最后一课(12分)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 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
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和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摇铃上课。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笔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立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一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炽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15.在这“最后一课”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说原因。(4分)
心情:                                                               
原因:                                                                
16.12月8日这一天,暨大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用原文内容)(2分)
_                                                            
17.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_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_                                                                 
19.试谈谈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哪些相似之处?(2分)
_                                                                
(三)近代“问天”第一人(12分)
武茂昌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 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 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20.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_                                                                    
21.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3分)
_                                                                   
22.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3分)
                                                                   
23.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3分)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
_                                                                    
四、写作(40分)
24.请以《我的偶像》为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122.240.193.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武威市第九中学、爱华育新学校、武威十三中等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碧桂园学校2018年春学期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