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不惮dàn撺掇chuàn骄首昂视(jiāo)B.晦暗(huì)冗杂(rǒng)嘎然(jiá)悄怆幽邃(qiǎo)C.争讼(sòng)斡旋(wò)蒹葭(jiān)夜深星阑(lán)D.糜子(mié)衣褶(zhě)
试题预览
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骄首昂视(jiāo)
B. 晦暗(huì)   冗杂(rǒng)   嘎然(jiá)    悄怆幽邃(qiǎo)
C. 争讼(sòng)  斡旋(wò)       蒹葭 (jiān)    夜深星阑(lán)
D. 糜子(mié)   衣褶(zhě)    参差(cēn)      世外桃园(yuǔn)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应为撺掇(cuān)、骄首昂视(jiǎo);B. 应为嘎然(gā);C.正确;D. 应为糜子(méi)、世外桃园(yuán)。
2.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他天生乐观,遇上难事,常常豁然开朗。
B. 在网络时代,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加迅捷,令人叹为观止。
C. 多与人交流,参与社会活动,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情世故。
D. 那些书皮五光十色的侠怪小说,渐渐变得无人问津。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用在此句不合语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 在遭受9﹒23强烈地震后,墨西哥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C. 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可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壮美和神功伟力.
D.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雅安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语意重复,可将“的原因”去掉;B、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等问题”;C、成分残缺,可将“无不使”去掉;D.正确。
4. 下列与画线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我喜欢风吹过树梢。我喜欢竹叶在风中狂舞。风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实际上不只是风,还有从大地深处升起的一棵树,把大地最深处的寂静,带给人间。
A. 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的是风。
B. 风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还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
C. 风给这个世界带来宁静,同时也带来激情。
D. 风啊!你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结合文本,注意不能改变原意。A.“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的是风”表达的意思是只有风才能给给这个世界带来激情,也带来宁静,不符合原意。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去,近视程度通常在21岁左右趋于稳定,也就是说,20岁出头人群的近视不会继续恶化。
②长时间近距离盯着屏幕会导致控制近视的基因在20岁之后仍处于活跃状态。
③自1997年智能手机问世以来,近视人数增加了35%,未来有可能增加50%。
④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年轻人近视人数呈上升趋势,眼科专家称之为“屏幕近视”。
⑤现在,无论是20多岁、30多岁还是40多岁的人,都会出现近视继续恶化的情况。
A. ④③②①⑤    B. ②④③①⑤
C. ③①⑤④②    D. ①②⑤③④
【答案】A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天明。
B. 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与“家信”上。
C. 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
D. 诗人“愧”是因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一“新”字道出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B. 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 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劳累。
D. 全诗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答案】6. C    7. D
【解析】
6.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解答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是抓字词。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分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作用。C.“低徊”,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儿子并没有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又承认了错误。故选C。
7. 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D.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未见诗风雄健浑厚。故D项说法不正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贾逵①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②,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④,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 ⑤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⑥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⑦负子孙,舍⑧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盈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选自晋•王嘉《拾遗记•后汉》
[注]①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②嗣:子孙后代。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屏:屏风⑤闾里:里巷。⑥振古:远古,往昔。 无伦:无与匹比。⑦襁:用襁褓。⑧舍:住。
8. 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        )
A. 逵静听∕不言
B. 未尝/有教者入门
C. 或襁/负子孙
D. 赠献者/积粟盈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尝(__________) (2)负(__________) (3)盈(____________)
10.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2)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11. 从选文看,贾逵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8. A    9.     (1). (1)曾经    (2). (2)背    (3). (3)满,充满    
10. (1)等到贾逵十岁时,他已经能背六经了。(2) 过去姐姐抱着我,在篱笆间听邻居读书,今天回忆起来,可能一万句也不会漏掉一句。    
11. 贾逵是一个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博学多识、诲人不倦的人。
【解析】选自《拾遗记•后汉》                作者:王嘉         年代:晋
参考译文:
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 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
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有时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
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8.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A. 根据句意“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可知应划分为:逵∕静听不言。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尝(曾经)、盈(满、充满)”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10.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至”,到;“于”,在;“遗”,遗漏。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1. 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年五岁,明惠过人”“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扉屏,且诵且记”可知,贾逵从小聪明过人,这是很好的先天条件,但他所以能成为很有学问的人,还在于他好学刻苦。
古诗文积累。
12.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俶尔远逝。
(4)__________________,设酒杀鸡作食。
(5)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7)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水一方。
【答案】    (1). 并怡然自乐    (2). 白露未晞    (3). 佁然不动,    (4). 便要还家    (5). 辗转反侧    (6). 寂寥无人    (7). 落英缤纷    (8). 所谓伊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
13. 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__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14. 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15. 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6. 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7. 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18. 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答案】13.     (1). 扒香椿    (2). 吃香椿    
14.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5. 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16. 照应题目/点题(前文),深化主题。    
17. 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18. 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示例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解析】
1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第①段“……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这句话很关键,既表达了“我”“盼香椿”的急切心情,同时“扒”字也可以作为第③段内容的概括,与“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相呼应;第④段详细描写了母亲炸“香椿鱼儿”的过程;第⑤⑥段的内容比较明显地记叙了吃香椿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香椿的喜爱之情。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赏析能力。这是常见的、必考题型。回答此类问题,一般把握三点内容:先判断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然后具体呈现事物的特点,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情感。画线句子明显运用了“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任选一种”来赏析即可。以比喻为例。画线句子,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择好、码好”“洗净”“腌一下”“打两个鸡蛋”“搅匀(面粉和水)”“烧开油”“裹一下”“迅速放入油锅”……语言简洁生动,描写细腻,充分表现了母亲的技艺之娴熟,勤劳能干。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本文第⑦段表面写母亲知道“我”喜欢香椿芽而准备了许多,其实表达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以及“我”对妈妈的无限感激和挚爱,照应了前文,也深化了主题。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本题可以从题目的表面义和深层义入手。结合全文可知,“香椿的味道”,第一层含义是“香椿本身的味道”;香椿经过母亲的巧手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所以第二层含义应该是“母爱的味道”;母亲炸好“香椿鱼儿”,“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可见“童年的快乐”;作者在结尾这样写道,“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自然文中还诠释着“春天的味道”。
18. 本题是拓展运用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哪一种“味道”,并不难写,可以是“红烧肉的味道”,可以是“眼泪的味道”,也可以是“白菜猪肉炖粉条子的味道”“蛋糕的味道”……回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原因”,这就需要学生把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写出来,比如写“红烧肉的味道”,就要明确“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父亲的味道”。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胡宇齐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通常被认为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有删改)
19.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0.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1. 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2.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答案】19. ①发现了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具有活性。②研制出一种微型植入器,让它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20. 打比方,作比较。把生病的人体比作感染病毒的电脑,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比作磁盘格式化,把这种特殊基因比作杀毒软件,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21. 逻辑顺序。第⑤段指出研究成果,第⑥段介绍工作原理和过程,第⑦段展望应用前景。    
22. 示例一:可以。放在第①段中合适,因为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体本身具有自愈能力,与第①段开头提到的依靠遗传而获得的自愈能力是一致的。 示例二:不可以。因为本文主要说明的是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病变的器官自愈的问题,而这则材料所讲的是人体自身靠遗传就具有的自愈能力。这篇文章首先由自愈的含义引出了说明内容,接着介绍了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的成果,然后介绍了自愈的工作原理,最后进一步介绍了这一研究的广阔前景。
【解析】
19. 试题分析:阅读科技说明文文本,因其文体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学生应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 试题分析: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例本身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说明文解说事物要言之有序,说明顺序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此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的把握能力,学生答题时,一般这样表述:本文用了……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学生理解。
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2.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表明观点,根据文本原理,表述合理依据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综合性学习
23. 请参加“探寻节日风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仿照实例,从“清明节”“中秋节”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说出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实例:春节,贴“福”字,期盼健康平安,富裕和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民风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在被渐渐遗忘。
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利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元宵节舞龙舞狮、逛庙会,都很有趣。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说“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一:中秋节,吃月饼,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示例二:清明节,折柳,祛恶辟邪。    (2). (2)示例:应重拾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增强节日的娱乐氛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