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临川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归省/省份行辈/一目十行兴高采烈/方兴未艾B.康健/慷慨思慕/蓦然回首疏疏朗朗/书声琅琅C.叨唠/叨扰闭塞/塞翁失马装模装样/模模糊糊D.优待/侍卫踊跃/风起云涌愧不敢当/惊心动魄【答案】C【解析】此题考
试题预览
北京临川学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初二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归省/省份   行辈/一目十行   兴高采烈/方兴未艾
B. 康健/慷慨   思慕/蓦然回首   疏疏朗朗/书声琅琅
C. 叨唠/叨扰   闭塞/塞翁失马   装模装样/模模糊糊
D. 优待/侍卫   踊跃/风起云涌   愧不敢当/惊心动魄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分别读:xǐng/shěng,háng,xìng/xīng;B项分别读:kāng,mù/mò,lǎng/láng;C项分别读:dāo/tāo,sè/sài,mú/mó;D项分别读:dài/shì,yǒng,kuì/pò。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怠慢  茂腾腾  耐人寻味  戛然而止
B. 讫立  宝塔山  大彻大悟  红旗飘飘
C. 眼眶  写包票  叹为观止  人情事故
D. 振撼  一股劲  垂珠联珑  汪洋恣肆
【答案】A
 
3. 古诗文默写。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关雎》)
(3)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的惆怅。
【答案】    (1).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在河之洲     (3). 所谓伊人    (4). 在水一方    (5). 乡书何处达    (6). 归雁洛阳边    (7). 日暮乡关何处是    (8). 烟波江上使人愁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并结合该情节说明其性格特征。
孙悟空    猪八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哪个片段令你印象最深?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一: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表现了其不畏强权,敢于质疑统治者的精神;他勇敢,但也有些匹夫之勇和桀骜不驯。示例二:猪八戒;勤劳(能吃苦)。过八百里荆棘岭时,猪八戒不辞劳苦,拨开丛生的荆棘,保证大家顺利通过。    (2). (2)示例:傅雷教授儿子在餐桌上的礼仪的片段令我印象最深。“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傅雷从生活细节上教育其子,可见对其子的爱和殷殷期望。
【解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了解。行书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找出与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即可。例如,猪八戒能吃苦、嘴巴灵巧;孙悟空武艺高强、不畏权贵、忠心耿耿。第(2)是对小题名著《傅雷家书》的考查。了解作品的内容,针对父子书信的内容概括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作答即可。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家乡封丘是豫剧祥符调的发祥地,家乡人爱看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省城来的名家,咱热烈欢迎,场场爆满;本地的名角,咱也视为珍宝,座无虚席;在公园空地、超市门口、村头树下本色出演的草根票友,只要你唱得卖力,学得逼真,咱也不吝惜掌声,大声给你叫好打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戏的心境是大不相同的。少年看戏,看的是热闹;青年人看的是爱情;中年人看的是人生;老年人看的是寂寞。
【答案】    (1). ①家乡人看戏不挑角儿    (2). ②不同的年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的能力。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根据句①后面的内容可知,这是对家乡人看戏情景的描写,不管名角还是本地角色一概喜爱;句②后面的句子写不同年龄的人看戏的心境。可见两个画线句都是总括全段的句子。据此分析拟写即可。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近期,一档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安安静静地“火”了。节目邀请了众多明星友情出演,现场读出那些可以窥视中国历史、名人往来以及普通人生活场景的一封封信件。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带领观众重温着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引发共鸣。
在当今喧嚣嘈杂的综艺娱乐节目大环境之下,《见字如面》的出现成功激活了公众对于传统文化那股无处释放的热情与迷恋,这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展现了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模样,传承了中国文化。
材料二:下图是《见字如面》节目的标志性背景。
 
(1)探究材料一,说说《见字如面》节目“火”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材料二中画面(除英文和数字外)的内容和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这些书信承载着中国人的过往生活和情感;②明星娓娓道来的朗读引发了观众的共鸣;③节目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迷恋;④节目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文化。    (2). “见字如面”四个字突出了该节目的内涵(主旨、内容);信笺折成的一只飞鸟(答“大雁”“飞鸽”等也可)寓意是“鸿雁传书”(用信件传递情感)。
【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小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书信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明星朗读引发观众共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迷恋;用最简单、朴素、真诚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文化。这些都是节目受欢迎的原因。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画面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哪些内容,有哪些文字提示,答题时不要遗漏了内容。通过画面内容理解其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苗庄酒事
杨文斌
①秋粮归仓,农具归库后,进入腊月,农事的脚步就可放缓了。剩下来的大把空闲时光,村庄里的女人们却是不能闲着的,她们还得去准备过年所需的东西。真正有空闲的,还数村庄里那些男人们了。这个时节,男人们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专门用来喝酒。
②在苗庄,在这个三百余户人家的村庄里,酒事几乎天天都有。逢年过节自不必说,大到婚丧娶嫁、起房造屋、三朝周岁,小到竖门起仓、谢桥修路、远门归来,都要邀朋请友,喝上几碗。甚至哪家男人买了只好画眉,哪家耕牛卖了个好价钱,哪家夫妇吵架拌嘴……只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知道了,大家都要找个机会,不妨说是找个借口前去喝酒的。
③主人在暖烘烘的火房里就着火炕沿,把菜和酒碗逐一摆好,再在火红的炭火上放一口铁锅,或小炒,或炖猪脚,还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来烹调,酸汤、清汤、麻辣一应俱全。这时,主人就可邀客人入席就座了。
④入席就座,在当地也是颇有讲究的,在火房门对面的位置称上席,那是留给最尊贵的来客坐的;而靠门边或灶台的位置,则是主人座位,这样方便主人为后面来客开门、盛饭或去打酒。
⑤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开席后,不分主客先倒上大半碗,确实不会饮酒或身体欠佳的客人跟主人阐明缘由后,可以免喝。但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整顿饭你滴酒不沾则已,如禁不住醇香米酒的诱惑或主人盛情邀请者,一旦开了酒戒,主人是不会轻易让客人辞杯的。客人不醉,主人则不会放客人走。席间为劝客人多喝酒、多吃菜,主人的劝说方式层出不穷,但划拳猜令则是最常用的方式。
⑥因为喝酒,山村冬天冰凉的寂寞的夜,便平添出许多生气来。因为醉酒,山村冬天的夜,也生出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儿来。
⑦而在苗庄流传甚久的另一个酒后趣事,让村人们铭记至今。说是改革开放初期,两位老人夜里喝醉酒后,两家居住地相隔有二里地远。两老人彼此都怕对方回家途中摔倒或找不着回家的路,于是,彼此搀扶着,边走边歌。当把对方送到家门口后,又怕另一个不能安全回去。于是,又转陪着对方往回送。如此循环,一路走来一路歌。第二天天亮后,双方子女才发现,原来两家老头子彼此相送,唱了一夜歌,也走了一夜路,无数次走到自家门口了,却没有一个真正踏进家门半步。
⑧苗庄人爱酒,但很少嗜酒如命,借酒滋事。在苗庄人眼里,酒,那是平淡乡村生活的调味剂,是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原始生命力。而在苗庄人心里,酒,则是好日子长长久久的期盼,是待客之时以酒为媒、主客情谊久久长长的桥梁枢纽,是苗家人与生俱来的待客之道。
⑨许多年后我仍会想起,在那个春风沉醉的晚上,那人那歌那情怀,醉了的不只是人,还有那座淳朴的村庄。
7. 苗庄的酒事有哪些特点?
8. 文中说“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怎样理解这句话?
9. 文章第⑦段是什么记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0. 谈谈你对文章第⑧段的理解。
【答案】7. 酒事几乎天天有;主人客人都不需刻意准备;劝酒有原则;爱酒但不嗜酒。    
8. 喝酒用碗而不用杯,体现了苗庄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9. 插叙;作用:酒后趣事表现了苗庄人的淳朴可爱,同时使行文起伏有致。    
10. 表达了“我”对苗庄淳朴民风深深的爱恋,对苗庄人之间真挚情感的赞美。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仔细阅读文章,从第二段提炼“酒事几乎天天有”,从第三段可以提炼“主人客人都不需刻意准备”,从四、五段提炼“劝酒有原则”,从第八段提炼“爱酒但不嗜酒”即可作答。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在苗庄,喝酒用的器具一律是饭碗”一句,从侧面体现了苗庄人豪爽的性格特点。
9.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插叙之一知识的掌握情况。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第⑦段插叙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饮酒趣事,表现了苗庄人的淳朴可爱,同时使行文起伏有致。
点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突出中心思想。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对句子含义的考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2)紧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语句;(3)紧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语句内涵;(4)联系写作背景去理解。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这一段话写苗庄人眼里、心里酒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苗庄淳朴民风和苗庄人真挚情感的赞美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
安 之
①为什么国宴首选淮扬菜?
②首先是口味限制。中国菜的麻和辣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是大忌,所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国宴先和主打麻辣的川、湘说“再见”,重咸重油的鲁菜、徽菜如今也很少出现在国宴上。国宴包括冷菜、热菜、点心和水果,这里仅以热菜为例。
③开国大典上招待外国宾客的晚宴是八菜一汤,其中红烧口味占了半壁江山。后来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到尼克松访华时期,国宴菜单为清淡的芙蓉竹荪汤、三丝鱼翅、两吃大虾、草菇盖菜、椰子蒸鸡。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的菜单是干贝银丝汤、清炒虾球、酱烧小牛排、茭白鲜蔬、柠香银鳕鱼,2016年的G20峰会的国宴菜单是清汤松茸、松子鳜鱼、龙井虾仁、膏蟹酿香橙、东坡牛扒。
④其次是食材限制。一般情况下,国宴菜单中,几乎不变的主角就是虾。因为一目了然,吃法明确。虽然狮子头一直是国宴菜中呼声最高的,但多数情况下,它很少被品尝,一是因为外国的肉丸多数情况下是佐酱料而非汤类;二是因为葱和姜连很多国人都吃不了,更别说外国宾客了。
⑤另外,还要考虑清真、素食和过敏这三大难题。外国人的素食种类分得很细,有Vegan(完全素食)、Ovo—Lacto Vegetarian(除蛋、奶外完全素食,也是最常见的素食)、Pescetarian(除了鱼之外完全素食),等等。他们的过敏种类也很多,麸质过敏(大麦、小麦、燕麦、面粉)、乳糖不耐受、甲壳类海鲜过敏、坚果过敏、豆制品过敏等等。
⑥最后是价格限制。1984年后,外交部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指示,对国宴的标准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国家领导人举办的宴会,每位宾客为50元至60元;少数重要外宾,每位80元以内;一般宴会,每位宾客的标准为30元至40元。
⑦国家还明确规定,宴请来访外宾的次数不宜过多,宴请时中餐四菜一汤,西餐一般两菜一汤,最多为三菜一汤。最新的成本标准虽然没有再公布,但肯定有严格的限制。
⑧粤菜做法复杂,费时费人工,原本成本就高,再加上最为出彩的选材被约束,名贵的海鲜远超配额,因而也遗憾出局。剩下的闽、苏、浙,它们的共同点是:选料讲究、摆盘精致、口味清淡,多用食物原味。而只有淮扬菜经得起低糖低盐、少油少辣、排除过敏,甚至提供全素食等全方位考验。
⑨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足见其时扬州饮食之排场、精湛、丰饶。
⑩从文化角度来看,古城扬州文化底蕴深厚,淮扬菜更是“文人菜”“士大夫菜”。很多菜肴与历史名人、琴棋书画、文化学派都有绕不开的关系,这样的菜肴自然更能代表国宴的餐饮文化和水平。
11. 请指出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2. 第④段的加点词语“多数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
13. 阅读材料,谈谈这段材料放在哪个自然段后面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材料: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在《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参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
【答案】11.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    
12. 不能删去。“多数情况下”说明外国的肉丸经常是佐酱料而非汤类,如删去,原句变成“外国的肉丸是佐酱料而非汤类”,太绝对。“多数情况下”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 第⑨段,材料承接第⑨段内容,讲了淮扬地区物产丰富,淮扬菜食材选择更符合国宴食材的标准,因此放在第⑨段末尾更合适。
【解析】
11.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文章逐条列举了国宴首选淮扬菜的原因,提取每段的中心句即可。从“首先是口味限制”“其次是食材限制”“还要考虑清真、素食和过敏这三大难题”“最后是价格限制”“而只有淮扬菜经得起低糖低盐、少油少辣、排除过敏,甚至提供全素食等全方位考验”这些句子中可以轻松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12.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文章列举了2016年的G20峰会的国宴菜单这一事例,具体说明了前面的观点——为杜绝铺张浪费,国宴由八菜一汤演变成四菜一汤。    
13. 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多数情况下”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外国的肉丸经常是佐酱料而非汤类,删去以后过于绝对。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4.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淮扬地区的物产非常丰富,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食材;淮扬菜各种烹饪调料或技巧都没有掩盖住食材的特性,是对自然的尊重;淮扬菜还体现了政府对节俭的倡导。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4.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屋舍俨然   不舍昼夜    B. 闻村中闻有此人    军中闻将军令
C. 率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辞停数日,辞去
15. 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6. 语段(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你认为他们因何而叹惋?
17. 语段(一)中的桃花源中的人和语段(二)中的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4. C    15.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可以互相听到鸡鸣声和狗吠声。    
16. 桃花源中的人为桃花源外世道的变迁、百姓生活的苦难以及战乱不断而叹惋。    
17. 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乱,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虽然泰山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都死于虎口,但是她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虎患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解析】(甲)选自《陶渊明集》  作者:陶渊明  年代:东晋
(乙)选自《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西汉
参考译文:
(甲)(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乙)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说:“听您的哭声,真像是一再遇上忧伤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说:“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舍”意思分别是“屋舍”和“舍弃”;B项“闻”意思分别是“听说”和“听从”;C项“率”意思都是“带领”;D项“辞”意思分别是“告辞”和“推脱”。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交通”是“交错相通”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提炼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分析作答。“不足为外人道也”也就是“不值得对外人说”,从中可以看出桃花源里的人不愿意外人来打扰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炼能力。仔细阅读两篇文章,找到相关句子作答即可。甲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中“苛政猛于虎也”,分别写出了桃花源人、泰山妇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的原因。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 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19. 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答案】18.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19.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重点句子的理解,抓住句意体会作者意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19. 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通读全诗,明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对友人的宽慰劝勉,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而传统的送别诗普遍流露出的是黯然消魂的情绪, 表现羁旅的辛苦和离别的孤独,所以本诗是别具一格的。
四、作文
20.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发现了____________的美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盐对大海说:“妈妈,我想永远舒舒服服躺在你的怀里,永远不离开你。”
大海说:“孩子,你如果永远躺在妈妈的怀里,那你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1)我发现了生活的美
我偶然在妈妈的柜子里,发现了一本相册,打开一看,看到了年轻时的妈妈一头乌黑披肩的长发,苗条,高挑的身材,穿着亮丽的衣裳,脸上总挂着甜美的笑容,周围围着许多朋友,她们在为妈妈庆祝生日,她们经常一起游玩。
年轻时的妈妈多美呀!她简直与现在判若两人:现在的妈妈已不再那么年轻,头上夹杂些许白发,脸上也有了皱纹,身材也不再高挑和苗条,甚至有些发胖。
想到这里,我不禁惋惜、感慨:岁月无情,青春总会逝去。美,是不能永久保留的!
我轻轻地合上相册,走到客厅,看到妈妈在拖地。妈妈再也没有空与她的朋友们游山玩水了。因为她是妈妈,妈妈的朋友也都成了别人的妈妈,她们都要承担起做母亲的责任。即使在大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定西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甘肃省临洮县漫洼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