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兰州一中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试题语文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②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
试题预览
兰州一中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试题
语   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②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③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④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⑤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C.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B.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白鹿  申平
杨四和王安,在草原上寻找白鹿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们带着麻醉枪,住在一间人家废弃的孤零零的小土房里,开着一辆破车到处跑,一心要活捉白鹿,运回城里去发大财。
然而,传说中的白鹿,神一样的白鹿,他们却连个影子也没有看到。
这些年因为政府禁猎,草原上的各种动物就像野草一样蓬勃生长起来,狼、獾、狐等越来越多,鹿呢,就更是成群结队。而且由于草原上的人们长期对鹿友好,鹿群竟然不怎么怕人。有时大白天的,也可以看见它们的身影。
但是,鹿群却对杨四他们保持警惕,好像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似的。只要他们的破车一露头,它们就会一阵风似的消失在山谷间、白桦林里。两人只好弃车步行,鬼子进村一样悄悄寻找和接近鹿群。
这天傍晚,他们在接近一个大鹿群的时候,竟然隐约发现里面有个白色的身影。他们兴奋异常,不顾雨后草地湿滑泥泞,就像狗一样四肢着地往前爬,近了,更近了,突然,他们发现有几只狼也在一侧匍匐前进,慢慢向鹿群靠近。其中一只狼已经准备跃起,扑向它前面的一只小鹿。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心善,反正他俩同时发出了喊叫声。喊叫的结果,当然是鹿群逃遁,几只狼也逃窜了。他们呢,也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当天夜里,他们在小土屋里喝了一会儿闷酒,就叹着气上炕睡觉。后半夜,他们被一阵挠门声惊醒了。跳起来扒门一看,糟了,外面的月亮地里,十几只狼团团包围了他们的小土屋,一定是白天受到惊吓的那几只狼带着“家人”来报复了。二人吓得头皮发麻,急忙点起蜡烛,扑过去加固摇摇欲坠的破木门。然后,又从灶膛里掏出没有燃尽的炭火,用木棍夹起来,从门缝里往外扔;还把麻醉枪管伸出去,做出要射击的样子。狼群这才往后退了一些。
然而,炭火的量很有限,枪又打不响。狼群一阵嚎叫,开始组织新的进攻。这一回,它们有的跃上屋顶,有的冲到两侧,开始用爪子轮流拼命刨土,意欲破屋而入。听着周围哗啦哗啦的扒土声,两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他们感觉到死神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杨四和王安,两个四十多岁的大老爷们,竟然在屋里绝望地哭泣起来。
忽然,他们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侧耳细听,好像是呦呦的鹿鸣之声;随后,他们又听见一阵雷霆之音。扑到门前往外一看,但见在明亮的月光之下,一队由上百只梅花鹿组成的鹿群,正风驰电掣向这里冲来。冲在前边的,是十几只高举犄角的公鹿;而冲在最前面的,竟然是一只威风凛凛的白鹿!
不错,那的确是一只白鹿!这白鹿,个头比别的鹿大,犄角比别的鹿长,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就像一个白色的精灵忽起忽落,又像一道白色的闪电掠过草原,眨眼间已经冲到了近前。只见它把头一低,用鹿角一挑,两只狼已经飞了出去。这时鹿群同时杀到,群狼哀叫着立即狼狈逃窜……
两个人在屋里看傻了,半天他们才反应过来,喊着:“白鹿,我们看到白鹿啦!”急忙打开门冲了出去。
鹿群看到他们,轰隆隆避出去很远。只有白鹿没有跑,它侧身站在那里,两只乌黑发亮的眼睛望着他们。在月亮地里,白鹿好像通体发亮,站在那里就像是一尊神。它的眼神宁静安详,友好地看着他们,好像有话要说。最后它用蹄子刨了刨地,又朝他们点一点头,这才轻快地跑去。跑出去很远,还回头望了他们一眼。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4期,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简要交代了作品的人物和事由,也插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环境,为下文故事发展作好铺垫。
B.杨四和王安虽然心存善念,但心地善良,当狼群即将扑向小鹿时,“他俩同时发出了喊叫声”,及时化解了鹿群的危险。
C.白鹿神龙见首不见尾,杨四他们刻意寻找它却怎么也找不到,被困之时它却大显身手,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神秘色彩。
D.小说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对比的表现手法,生动刻画了白鹿形象,带给读者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人们的深思。
5.小说以“寻找白鹿”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以白鹿“凝视、刨地、点头、回望”等细节描写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每日新报》,有删改)
材料三: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 “东北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法制晚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本已严重的空气污染程度。
D.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侧面表现了目前我国网络的发达。
B.材料一用具体的数字说话,如“上升6.4个百分点”说明认识烟花爆竹危害的人数增加,“98.3%”说明受访者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强。
C.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与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D.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E.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9.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4分)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后随太祖至洛。及董卓为乱,太祖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太祖凶问,时太祖左右至洛者皆欲归,后止之曰:“曹君吉凶未可知,今日还家,明日若在,何面目复相见也?正使祸至,共死何苦!”遂从后言。太祖闻而善之。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太祖。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二十四年,拜为王后,策曰:“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今进位王后,太子诸侯陪位,群卿上寿,减国内死罪一等。”二十五年,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尊后曰王太后,及践阼,尊后曰皇太后,称永寿宫。
后以国用不足,减损御食,诸金银器物皆去之。东阿王植,太后少子,最爱之。后植犯法,为有司所奏,文帝令太后弟子奉车都尉兰持公卿议白太后,太后曰:“不意此儿所作如是,汝还语帝,不可以我故坏国法。”及自见帝,不以为言。
太祖从弟曹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后怒责文帝曰:“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谓郭皇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黄初中,文帝欲追封太后父母,尚书陈群奏曰:“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帝曰:“此议是也,其勿施行。以作著诏下藏之台阁,永为后式。”至太和四年春,明帝乃追谥太后祖父广曰开阳恭侯,父远曰敬侯,祖母周封阳都君及敬侯夫人,皆赠印绶。其年五月,后崩。七月,合葬高陵。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B.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C.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D.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案/典籍之文/无妇人分土命爵之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文中是曹操的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根据其生前功业和品德所评定的称号,如高宗、玄宗、武宗等。
B.践阼,原意为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后指帝王登基。
C.皇太后,一般指皇帝的母亲,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生母过世,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
D.崩,古代讳言尊者之死,皇帝、皇后、太后去世称为“崩”,诸侯去世称“薨”,大夫去世称“卒”。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卞皇后遇事沉着镇定。董卓作乱时,曹操离开洛阳避难,部下误信曹操遇难的消息纷纷要离开,卞皇后及时劝说他们,为曹操挽留了人马。 
B.卞皇后有母仪之德。除了养育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外,曹操其他儿子中有母亲去世者,皆由卞皇后抚养长大。
C.卞皇后不徇私情。爱子曹植犯法,卞皇后认为不能因她的缘故而破坏国家法度,之后她与文帝见面,也并不为曹植说情。
D.卞皇后深明大义。文帝因与曹洪有私怨,便以门客犯法的罪名逮捕曹洪欲治死罪,卞皇后为此怒责文帝,以至于为此事多次哭泣,最终保住曹洪性命。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在礼典,妇因夫爵。秦违古法,汉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也。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
(3)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离娄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殇。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注]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15.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习近平在北大与学生交谈时指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做一个抱负远大,意志坚定的有为青年,这正如《论语》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逆境能检验人的品格的句子是“岁寒,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以流水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时光易逝,应当珍惜时间、奋发向上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能提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苏东坡仕宦的一生差不多一直处于险恶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官,但他始终能高蹈超越,光风霁月,如云间谪仙。
②傅斯年提出的“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看法精辟之至,实是不易之论,已成为当代史家治史的共识。
③收到10万元的善款后,患者激动地说:“大家的绵薄之力所化成的厚重的爱,我虽然一辈子也报答不了,但将永远铭记在心。”
④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情况均不理想。
⑤谣言之下的“跟风跑”现象不容我们忽视。我们一旦缺乏理性的判断,就难免被传言裹挟,所谓三人成虎,大概就是如此吧。
⑥闽籍侨胞中有许多“四有人士”,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士。尤其在东南亚国家,他们的地位是说一不二的。
A.③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B.创作个性通过作家的主观努力付诸于作品之中,以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它更加注重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体验和对作品的审美要求。
C.唐伯虎曾到一寺庙游玩,长老请唐伯虎在一幅《出水芙蓉图》上题字,唐伯虎不禁脱口吟出一句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苦思不得下联。
D.大规模的地域和职业流动导致青年分布状况和青年群体的日益分化,形成了与经济成分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兴青年群体。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有人说,医生的天职是治病,与其在网上做科普,不如在诊室多看病。 ① ,这是一个观念误区。一位医生 ② 多努力,病人永远看不完。在诊室,医生一天最多看几十个病人; ③ 在网上,医生却可以影响上千万人。很多病人都是到了病程中后期才来就医, ④ 费用高, ⑤ 疗效也差。如果医生都能常上网做科普,把健康的钥匙交给公众,这 ⑥ 也是在治病救人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确实 哪怕 但 不是 就是 不
B 其实 无论 / 不仅 而且 不
C 但是 尽管 可是 / 并且 一定
D 然而 不管 而 不但 还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①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②           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③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说他从幼儿园里就已经学习到了下面这些可以作为他的人生信条的东西:
①有东西大家分享;②公平游戏;③不打人;④交还你捡到的东西;⑤收拾好你的一摊子;⑥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⑦惹了别人你就说声对不起……
请任选其中的一条或有关联的两条,谈谈你的感受或见解。要求: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能套作,不少于800字。
 
兰州一中2017-2018-2学期高二年级3月月考
语文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①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推动情节发展。
②杨四和王安“寻找白鹿”是为了活捉白鹿发大财,代表着世人的贪婪,表现人性之恶,与“草原上的人们长期对鹿友好”形成鲜明对比。
③文中描写的白鹿纯洁、英勇、懂得感恩,象征着人性的美好。
④“寻找白鹿”喻示着作品的主题,启示人们摒弃邪念,追求美好。
6.  ①呼应标题,有利于突出“白鹿”形象。
②结尾采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与杨四他们的一时贪念和狼群的肆意报复形成鲜明对比,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7.  B
8.  BC
9.  ①对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够。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民众没有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份子的道理,环保意识不强
②忽视了燃放鞭炮的不安全因素。鞭炮具有不安全因素,无论制作、运输还是燃放,都有危险伴随,但有些民众忽视了这些不安全因素。
③传统民俗使然。鞭炮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俗,认为“年味儿”就是“炮味儿”。
10. C
11. A
12. D
13.(1)在礼仪上,妇人随着丈夫爵位升高而显贵。秦王朝违背古代的礼法,汉王朝又照着秦王朝去做,但这并不是先王制定的好的规制。
   (2)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使邪恶的人变正直。
   (3)早晨起来,斜行跟随丈夫到他去的地方,整个都城中没有站着和他说话的人。
14. BD
15. ①依依惜别、关怀牵挂之情:首联送别朋友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颈联遥
想朋友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需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②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颔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16.(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 A
18. C
19 .B
20. ①降低血糖的作用  ②胰岛素分泌不足(过少)  ③引起糖尿(病) (42.49.19.18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