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习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同步习题(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的加着重号的字注音。德馨(xīn)   案牍(dú)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无/丝竹/之乱耳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1)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灵验(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5)谈笑有鸿儒鸿:大(6)可
试题预览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01 积累运用
1.给下面的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德馨(xīn)   案牍(dú)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无/丝竹/之乱耳
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       灵:灵验
(3)斯是陋室       斯:这
(4)惟吾德馨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谈笑有鸿儒     鸿:大
(6)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
(7)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4)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5.根据提示填空。
(1)《陋室铭》作者是唐代(朝代)的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描写“陋室”环境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章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02  课内精读
6.文章题为“陋室铭”,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写陋室,而写山水?
[示例]以山水作类比起兴,引出陋室。
7.作者赞扬简陋居室的目的是什么?
[示例]表达自己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8.陋室具有哪些特点?
[示例]①自然环境清幽。②交往人物不……③生活情趣高洁。
9.作者从不同角度写陋室,有什么作用?
[示例]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同时也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03  拓展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有龙则灵             灵:灵验
(2)无案牍之劳形          劳:使……劳累
(3)尝著《五柳先生传》    尝:曾经
(4)未尝有 喜愠之色        愠:生气,恼怒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有名)了。
(2)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
1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2分)
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2分)
13.【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刘禹锡和陶渊明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2分);【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志趣高雅、不拘束、真性情等)(2分)。
附参考译文:
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 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五柳先生传》。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有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释然感受,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要遇到酒就喝。有时没酒,(陶渊明)也可以 不停地吟诵。他天性不懂音乐,却保存有一张没有弦的琴,系琴弦的绳子也没有。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来应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在意琴的声音呢!”
《爱莲说》
01  积累运用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     清涟(lián)    亵玩(xiè)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一处)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蕃: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
(3)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__
(4)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过分艳丽
(5)香远益清         益:更加 
(6)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
(8)陶后鲜有闻            鲜:少
(9)宜乎众矣               宜:应当
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获益匪浅     B.延年益寿     C.日益发达   D.良师益友
(解析:“香远益清”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A.好处;B.增加;C.更加;D.好的。)
5.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
A.结构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到,往 D.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E.宾语前置的标志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2)水陆草木之花(A)
(3)友人惭,下车引之(B)
(4)何陋之有(E)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欢莲花从污泥里出来但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挺立,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玩弄。
7.根据提示填空。
(1)《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的周敦颐,字茂叔,哲学家。“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02  课内精读
8.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
[示例]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9.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格?
[示例]寄托了作者不慕富贵,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格。
03  拓展阅读
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③矣。迨④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________________
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致:情趣。④迨:及,等到。
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   自:从
(2)及其茎叶既生          生:生长
(3)乃复蒂下生蓬          复:又
(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皆:全,都
1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标两处)(2分)
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
 13.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它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示例]我更看重它的精神价值。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这种精神价值是其他植物少有的,所以我更看重这一价值。(表述合理即可)
附参考译文:
芙蕖从初生的荷叶出水的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耸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智慧背囊
《陋室铭》中的修辞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了多种 辞格,把作者不慕荣利、不求 闻达和安贫乐道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1.引喻。文章以比兴开篇,连设两喻——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此引出本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 这一引喻中,作者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灵”衬托“馨”,意蕴丰富。
2.借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以“丝”“竹”指代音乐,以“案牍”指代官府文件,具体形象。
3.对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都是对偶,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
4.互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表达的意思互相关联、互相补 充,可以理解为“谈笑往来有鸿儒,无白丁”,语言明快、结构工整、音韵和谐、节奏优美。
5.反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文章结尾 运用引用兼反问,画龙点睛,强化主旨,表现出作者甘居陋室、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122.240.207.17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苦与最乐》同步习题』  下一个『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15.最苦与最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