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三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2017.03.17)一、语言文字运用(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贿赂(luò)摽(piāo)掠佛(ì)狸祠羽扇纶(guān)巾B.鳏(guān)夫踱(duó)步暴(pù)霜露妖童媛(yuàn)女C.锱(zī)铢狡黠(xiá)梳晓鬟(huán)封狼居胥(xǜ)D.倩(qiàn)影麂(jǐ)皮煤屑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2017.03.17)
一、语言文字运用(3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贿赂(luò)    摽(piāo)掠    佛(bì)狸祠      羽扇纶(guān)巾
  B.鳏(guān)夫   踱(duó)步    暴(pù)霜露      妖童媛(yuàn)女
  C.锱(zī)铢     狡黠(xiá)     梳晓鬟(huán)    封狼居胥(xǜ)
  D.倩(qiàn)影   麂(jǐ)皮      煤屑(xiāo)路     鼎铛(chēng)玉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茸围巾。
  B.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辟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C.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D.他后来配了一幅眼镜,这幅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古部门在南京老城墙的门西地 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该遗址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
  B.这本《朱自清作品精选》书页上多处做了精读的记号,可见即便告别校园多年,他对朱先生的作品仍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
  C.朱自清把诵读作为理解与欣赏原著的重要方法,主张阅读诗词需要吟诵,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也需要反复熟读。
  D.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说,辛弃疾不够洒脱,他在出世与入世的关口也曾踌躇。                   
不论官场险恶,国势衰微,他始终挺直了腰身,为宋朝、为百姓、为天下而战!
①苏轼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潇洒!
②但,这正是我所欣赏的辛弃疾。
③陶潜种豆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何等决绝!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人生信仰!
⑤他何必,为一个不争气的南宋朝廷,奋斗终生呢?
A.①③④⑤②                B.①⑤③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③①⑤②④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彻底
  C.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对待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灰飞烟灭
  C.可怜焦土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8.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苟以天下之大
  C.戍卒叫,函谷举                 D.多于市人之言语
9.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三个句子,组成句式相同、突出“怀念”的一段话。(3分)
      怀念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段缠绵;怀念是“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那份辛酸;怀念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段离愁;                           ;
                                     ;                                     。
10.下面是一组公益广告图片“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请说明构图所包含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4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题。(9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1.“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和“小睡”各指什么?(2分)

1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13.你是如何理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句的?(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 (18分)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王开林
①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②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 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③金岳霖终身未婚,朋友们的孩子都叫他“金爸”。他喜欢搜罗大个头水果,比如雪花梨、苹果、橙、柚、石榴,将它们摆在书案上,或拿去跟孩子们比赛,这种较量往往要拉锯多个回合。好一位独孤求败,输了比赢了更开心。在书房里他收藏着“水果状元”,谁能吃到它,谁就是得意门生。
④金岳霖对中国的大种鸡了如指掌,他养过大黑狼山鸡,还养过大斗鸡。房屋一隅他摆放长排蛐蛐罐,只为在寂静的夜晚倾听它们的“瞿瞿奏鸣曲”。吃饭时,大斗鸡跳上餐桌,伸长脖颈啄食荤素,他不驱不赶,待若家人。在《世说新语》中,阮氏兄弟与猪崽共用大瓮饮酒,已属一奇,金岳霖不遑多让。
⑤金岳霖有个规矩和习惯:上午不见客,不干其他事务,集中精力读书写字。构思时,他静坐冥想,仿佛老僧入定,红尘俗务不复萦怀。有一次,那群惊弓之鸟都跑空袭警报去了,他却窝 在宿舍里,浑然未觉, 岿然不动。待警报解除,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⑥金岳霖讲课,不带讲义,只带粉笔,但十有八九黑板上不著一字。他的课学生爱听,大教室座无虚席。他喜欢提问,西南联大没有点名册,他就想出奇招:“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将令一下,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都会深呼吸,既忐忑,又光荣。
⑦沈从文教语体文写作,主动为青年弟子开“小灶”,将金岳霖拉去讲“小说和 哲学”。大家仰颈翘盼金先生讲出一番精深的道理来。不料他迂回曲折地讲了半天,结论仍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纳闷,问道:“《红楼梦》算不算一个例外?”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说话间,他突然停顿下来,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一只跳蚤,捏在指间,细细打量,那神情比京城名捕逮住钦犯还要得意。
⑧钱端升教授的夫人陈公蕙有一句趣谈:“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金岳霖能够将昆明大观楼的长联倒背如流,却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有一回,他给老友陶孟和打电话,接通后,陶家佣人问道:“您哪儿?”金岳霖答不上来,就回答:“你别管我是谁,找陶先生说话就行。”不料陶家佣人跟他较真,不报姓名不通融。金岳霖无奈,只好回头问自己的车夫王喜,王喜摸了摸后脑勺,替他理出头绪来:“只听见人家叫金博士。”一个“金”字点醒梦中人,他又恍然记起了自己的名字。
⑨金岳霖是单身汉,拿着一级教授的高工资,他乐得资助学生和朋友。乔冠华到德国留学,金岳霖资助几百块大洋,乔冠华至死都感念他的再造之恩。抗战期间,米珠薪桂,“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某日清晨,张奚若的夫人发现椅子上放着一叠钞票,她很惊讶,这么多钱是哪位客人不小心遗落的?张奚若回想之后,立刻断定“这是老金干的好事”。
⑩晚年,金岳霖体弱多病,常赴协和就医。革命小将不准他乘坐汽车,他就屈就平板三轮车,自携小马扎,身穿长棉袍,任人慢慢悠悠一路蹬过去。他觉得蛮好玩,并不感到憋屈和难受。
⑪多年后,冯友兰在《怀念金岳霖先生》一文中写道:“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金先生的著作,我们可以继续 研究,金先生的风度是不能再见了。”
⑫赤子和名士,在金岳霖身上实现了无缝结合,他的可爱是公认的。
14.请简要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4分)

15.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大家奔回废墟寻人,竟发现他提笔而立,呆若木鸡,浑身都是尘土。

(2)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16.请以⑧⑨⑩⑪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4分)

17.金岳霖的“魏晋风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22题。(18分)
六 国 论(明)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刘:杀戮。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         擅:擅长
  B.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      逆:预先,事先
  C.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         弋:取,获得
  D.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         遑:空闲,闲暇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张喙而恐喝之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乃欲责以长保纵亲           家祭无忘告乃翁
  D.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当 是 时 东 诸 侯 之 六 国 也 未 有 能 愈 于 秦 者 也 其 溺 于 攻 伐 习 于 虞 诈 强 食 而 弱 肉 者 视 秦 无 异 也
21.从苏洵《六国论》及本文来看,苏洵、苏辙以及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苏洵的观点:                                                                   
苏辙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3—24题。(6分)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23.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2分)

24.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封狼居胥,                           。
  (2)想当年:                   ,                          。
  (3)                 ,惊涛拍岸,                            。
  (4)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
  (5)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7)悲夫!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秦爱纷奢,                 。                     ,用之如泥沙?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和重臣曾国 藩到玄武湖赏荷,他们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里,船并无差异,但是曾国藩一个姓张的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竟然弄了一顶小帷帐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晒,但由于小帷帐会被高高的荷叶牵绊,这只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而俞樾虽然顶着烈日,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分析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B(A赂lù  C胥xū  D屑xiè)   2.C(A绒  B僻  D副)
3.B(A 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不能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C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D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   4.C(A重复赘余“很可能 ”“疑似”取其一  B主客颠倒“朱先生的作品对他”  D成分缺少“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时”)
5.D③①是出世的表现,与⑤的入世形成对比,按时代划分,③应在①的前面;②④是对上文的转折及认证。 
6.B(完:保全)   7.C(名词做动词,“成为焦土” A使动用法,“使……却”  B名词做状语,“像灰一样”  D形容词做名词,“小的方面”)   8.C(被动句,A陈述语气  B定语后置句  D状语后置句)
9.示例:怀念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怀念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伤;怀念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那份凄凉。
10.寓意:图片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随着时间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没有人物的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图片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该公益广告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十分珍惜水资源。
11.“酣眠”指月光朗照;“小睡”指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
12.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1分)写的是月光、树影糅合在一起的视觉形象,作者将其比作“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烘托出温馨、幽雅的氛围,(1分)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仿佛把人带入一种清幽无比的环境,收到了美的艺术效果。(1分)
13.作者想借荷塘美景来排解心中的烦闷,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反倒让他更加心烦。(2分)这里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周围环境的热闹衬托作者内心的寂寞和苦闷。(2分)
14.内容上:把“某些人”的城府深与金 岳霖的单纯作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结构上:总领全篇,交代金岳霖的单纯与“老顽童”特质。
15. (1)运用白描手法,表现金岳霖做学问时的忘我与专注。
(2)运用比喻(对比)修辞,形象描绘了金岳霖先生对学问知识记忆深刻却对眼前琐事不挂心的特点。(手法和效果各1分)
16.①以小见大,文中选取的都是生活琐事,但点点滴滴中却能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②对比,通过同一人身上发生的不同事件体现人物重此轻彼的特点;③正侧面结合,既有人物自身言行的正面描写,又有别人的回忆和评价,全面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 特点。(特点和分析各1分。答出两点即可)
17.一是他的赤子之心,表现为好玩笑、好收藏大水果、养斗鸡、爱听蛐蛐叫、点名方式独出心裁、当众表演捉跳蚤等。(2分)二是他的名士特点,表现为不拘小节,不在乎名利,热爱学问,率性而为。(2分)这二者在金岳霖身上相辅相成,他天真率性,不隐藏一丝本心,视名利如浮云,因而能俗事健忘,专注于学问。(2分)
18.A (擅:据有,拥有)   19.B(表修饰 A表原因“……的原因”/表手段、方法“用来……的” C表转折“却”/代词“你的” D动词“做”/表被动“被”)
20. 当 是 时/ 东 诸 侯 之 六 国 也/ 未 有 能 愈 于 秦 者 也/ 其 溺 于 攻 伐/ 习 于 虞 诈/ 强 食 而 弱 肉 者/ 视 秦 无 异 也
21.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苏辙的观点:齐、楚、燕、赵四国没有帮助韩、魏抗击秦国。
  作者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
22.(1)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跟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2)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独以这一点来责怪秦国。
23.第一问: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词作上片概述了李广的两件事。其一是李广罢职家居时受辱于醉尉,其二为李广某次出猎误以为草中石为老虎而射击,矢发裂石。作者叹息像李广这样有大功于国家的名将,却不得封侯,还一度被罢黜而家居。作者写此词正值他被谗罢居上饶之时。作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的,从而引出下片词意。
24.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下片抒发感慨。
“谁向……过残年”化用杜甫的诗句,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楚老、杨民瞻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易交的高风。其中“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则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进退不疑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借汉言宋,感慨极深,讽刺极强。最后以景作结,隐喻奸佞之臣的阴险和卑劣。
26.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故事型的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在明确了故事的寓意的前提下,选取自己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意旨来写作。曾国藩的小船因为罩了帷帐,虽说既避免了暴晒,也凸显了他的尊贵,然而,小船因为帷帐而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只能绕荷花而行,结果无法划入藕花深处,他自然不能零距离地亲近荷花,也就不能享受荷花的乐趣了。而俞樾的小船虽说没有帷帐遮挡烈日,但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他当然也就能够饱览荷花,极尽赏荷的乐趣。这个故事可供立意的角度很多,包括:①得与失;②目标与途径;③成功与付出;④真正的帮助;⑤名利与负担。
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可以独以这一点来责怪秦国。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住(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看他说的话,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不是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 于秦),不停地道歉过失。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122.240.214.1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一年级3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下一个『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