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②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④海内存
试题预览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第六单元测试卷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矛盾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禅房花木深    (2). ②浮云游子意    (3).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    (4). ④天涯若比邻    (5). ⑤可怜身上衣正单    (6). 心忧炭贱愿天寒    (7). (2)惊起却回头    (8). 有恨无人省    (9). 拣尽寒枝不肯栖    (10). 寂寞沙洲冷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禅、碾、涯、炭、贱、拣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许)
B. 讲信修睦(培养)
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D. 请循其本(追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A.“一食或尽粟一石”中“或”是“有时”的意思。
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
B. 选贤与能
C. 食之不能尽其材
D. 学学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句子中不含通假字。A.“冥”同“溟”;B.“与”同“举”;D.第一个“学”同“敩”。 
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男有分,女有归
B. 大道之行也
C. 盗窃乱贼而不作
D. 虽有嘉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A.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B.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阔的道路。C.古义:造反害人的事。今义:偷东西的人。D.古今意思都是美味的食物。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名为鲲/武陵人捕鱼为业
B. 才美不外见/见渔人
C. 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也
D. 不知其旨也/其真无马邪
【答案】C
 
6. 为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本地戏曲文化的发展,2017年安庆市在全市全面开展的“黄梅戏进校园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安庆二中东区拉开帷幕。为此,安庆市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下面是在学校调查中获得的黄梅戏喜爱程度调查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信息。
喜爱程度 不喜欢 无所谓 比较喜欢 非常喜欢
占百分比 11% 32% 52%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推动黄梅戏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梅戏,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学校准备邀请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老师于3月31日下午两点在校礼堂做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向黄新德老师发一封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前,张丽同学在网上摘录了一个赞美黄梅戏艺术的语段,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帮她修改。
【A】长大了,才慢慢从黄梅戏那一声声或忧伤,或欢快的腔调中,感受到戏剧人物。有多少个夜晚,我为牛郎织女而长吁短叹,为董永七仙女而泪沾衣襟。【B】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无不无时无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①【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__”后面加上“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存在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黄梅戏,只有少数同学不喜欢黄梅戏(或“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黄梅戏漠视、无所谓,但也有少数同学非常喜欢黄梅戏”)    (2). (2)
邀请函
尊敬的黄新德老师:
您好!我校为了进一步推动黄梅戏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黄梅戏,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想邀请您于3月31日下午两点在校礼堂做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某中学团委
2017年×月×日    (3). (3)①戏剧人物    (4). 的悲欢离合(或“的酸甜苦辣”)    (5). ②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心头(或“那让人痛断肝肠的爱情故事,那隽永悠长的一唱三叹,时时刻刻萦绕在我的心头”)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由图表得出结论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读表格的标题,了解其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总结出结论。示例: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同学比较喜欢黄梅戏,只有少数同学不喜欢黄梅戏。
(2)写邀请函时,要有称呼,表明自己的身份,一定要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邀请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是要将活动安排的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告诉对方,时间(3月31日下午两点)、地点(校礼堂)、参加人员,做些什么样的准备(以“推动地方戏曲,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报告)等。
(3)此题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①“感受到戏剧人物”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的悲欢离合”。②“无不无时无刻”否定不当,应改为“无时无刻不”。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中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中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 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8. 品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一句,结合诗人生平和自己的理解,揣摩诗人叹息的内容。(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7. ①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②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8. ①叹息自己,生活无依;②叹息自己一生奔波,到老却一事无成;③叹息自己怀抱远大理想,却无力改变家庭和国家的命运;④叹息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解析】
7. 试题分析:考查诗句的作用。“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是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注意环境描写的设置场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此题的景物描写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8. 试题分析:揣摩诗人“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中叹息的内容。要结合诗人生平和自己的理解来作答。结合诗人生平就是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联想一下杜甫的一生到处奔波,生活无依,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到老却一事无成。最直接的叹息是社会动荡,民生疾苦。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①乎四体②,形③乎动静;端而言④,蠕而动⑤,一可以为法则⑥。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选自《荀子•劝学》)
【注释】 ①布:表现。②四体:四肢。③形:体现。④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⑤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⑥法则:榜样。
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
(2)虽有至道(_______)
(3)一可以为法则(_______)
(4)教然后知困(_______)
10.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11. 翻译下列句子。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12. 【甲】文拿“嘉肴”与“至道”类比,以突出____________;【乙】文运用________的写作手法,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
【答案】9.     (1). (1)自我勉励    (2). (2)即使    (3). (3)全,都    (4). (4)困惑    
10.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11. (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2)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七尺的身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12.     (1). 亲身学习实践的重要意义    (2). 对比
【解析】甲文选自《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西汉
乙文选自《荀子》            作者:荀况及其弟子     年代:战国末期
参考译文:
甲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乙文:君子的学习,是听到耳朵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形体举止上。(他的)语言是精深的,举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为榜样。小人的学习,是从耳朵听进去,却又从口中说了出去。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七尺的身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识记“虽(即使)、一(全,都)”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10.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1)根据句意“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应划分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根据句意“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七尺的身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应划分为: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11.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这样以后;“反”反思;“曷”,怎么。
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12.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甲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突出亲身学习实践的重要意义;乙文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进行对比,指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节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
(1)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2)彭 氏 之 子 半 道 而 问 曰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
(3)执策而临之(_______)
(4)是子不欲吾善也(_______)
(5)因下彭氏之子(_______)
15. 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君将何之?
16. 【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什么?【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
【答案】13. (1)食之/不能尽其材(2)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14.     (1). (1)用马鞭驱赶    (2). (2)正确方法    (3). (3)面对    (4). (4)好    (5). (5)于是    
15. (1)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您这是要去哪里?    
16. 16.喻指封建统治者。【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解析】选自《韩愈文选》          作者:韩愈           年代:唐
选自《商汤见伊尹》        作者:不详           年代:不详
参考译文:
甲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3.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1)根据句意“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应划分为:食之/不能尽其材。(2)  根据句意“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应划分为: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14.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策”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道”,正确的方法。
15.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且”,尚且;“等”,等同、一样;“安”,怎么?“之”,去、往。
16.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即可。《马说》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将“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食马者”对待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商汤听说伊尹是一个人才,于是亲自去见他。由此可知甲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讲信修睦(_______)
(2)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
18. 翻译下列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19. 作者所描绘的“大同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7.     (1). (1)诚信    (2). (2)兴起    
18. (1)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偷盗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因此,门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    
19. ①大同世界里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②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解析】
17. 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信:信用。②句意为: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作:发生。
18.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①句重点词语有:“独”,单独;亲,意动用法,以…为亲,抚养;子,意动用法,以…为子。②句重点词语有:“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
19. 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结合《大道之行也》的内容,围绕“大同世界里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来回答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①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③善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或:有的。②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③长:发扬。
2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者有四失(_______)
(2)然后能救其失也(_______)
21.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2)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2. 文章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20.     (1). (1)过失    (2). (2)补救    
21. (1)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2)教的人,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22. 【示例】道理: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老师应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启示:学习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解析】
20. 试题分析: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古今异义。如“失”:过失。“救”:补救。现代汉语都有此义项。
21. 试题分析: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或”“多”“长”“救”等字词的翻译。
22. 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道理可从教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的角度,或从老师应了解学生并对症下药的角度作答。启示可从学习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角度作答。
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不足,教的人一定要知道。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这四种毛病,心理各有不同。(教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在这之后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的人,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写作
23.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伴你一路同行,令你铭记,令你感怀,令你奋进。
请以“与________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与书同行
书籍好比一束鲜花,仔细欣赏,方能看到它的艳丽之处;书籍宛如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方能赏出真味道。书,散发着淡淡墨香,如痴如醉,沁人心脾,使我们把人世间的烦恼抛之门外,将思想的天空加予绚丽的色彩。书,如浩瀚无边的汪洋,蕴藏奥秘,我愿化作那一条条小鱼,畅游在书的海洋,尽情汲取它的精神营养。
从接触了书开始,我的生活变得越加精彩,也开始离不开书了。每一天,我会手捧一本心仪的好书,静静地看着、读着,就像一只牛虻,吸食着书中的精神粮食。当我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时,我便理解了多年来母亲对我的关爱及其用心良苦,于是慢慢开始感恩母亲;当我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我便体会到老师那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于是开始了报答老师;当我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我便懂得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只有把握时间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于是渐渐学会珍惜时间……
书,陪伴了我数年之久,而我的成绩也像火箭般直冲猛进,作文水平也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当其他同学问我学习有何秘诀时,我想,还是多亏书这盏“指路灯”呢!我曾读过《感悟人生》,其中有一段始终让我念念不忘—— “困难,很多时候会令我们气馁、失去信心,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绝不能知难而退,不应该向困难低头。假如你屈服于困难手上,你的前途将毫无光明。所以,我们要善于克服困难,力争成为一个胜利者。”它教会了我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让我收获良多。可以说,他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就说那一次吧,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雨景》作为我们晚上的语文作业。顿时,我便发愁了。要知道,写景的文章可是我的弱项啊!“到底写什么呢?雨中有什么景色值得去描绘?下雨时不除外只有风、雨、雷、电,难道以这些为题材吗?这可太陈旧了,这篇作文肯定拿不到高分。”尽管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合适的写作材料。这时,我气馁了, “反正也毫无思路,不如先看电视,一会儿再动笔吧!”正当我放下笔,准备离开书桌去看电视时,一眼瞥见书桌上的《感悟人生》,书中的那段话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顿时,我的脸“刷”的红了。难道我就这么轻易放弃吗?连小小的困难也不能克服,将来怎么会有前途呢?想到这里,我惭愧极了。于是重新坐到书桌上,继续构思。我闭上眼睛,冥思苦想。眼前不断呈现了下雨时的不同的情景,慢慢地,我陶醉了。最后经过一番的构思,这篇作文便大功告成了。说到这里,我真的要深深书——《感悟人生》,它不但指引了我寻找智慧源泉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我坚信,只要我一直与书同行,多读书,读好书,去赢得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一定会实现心中一直装着的理想!
【解析】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下一个『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