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检测(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虔(qián)诚驰骋(chéng)迂(yū)回骤(zhòu)然B.驻(zhù)防刹(chà)那焦炙(zhì)蜿(wān)蜒C.诅(zǔ)咒挟(xié)持霓(ní)裳俯瞰(gǎn)D.眩(xuán)晕徘徊(huai)夙(sù)愿远眺(tià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试题预览
第五单元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虔(qián)诚  驰骋(chéng)  迂(yū)回   骤(zhòu)然
B. 驻(zhù)防   刹(chà)那    焦炙(zhì)  蜿(wān)蜒
C. 诅(zǔ)咒    挟(xié)持    霓(ní)裳   俯瞰(gǎn)
D. 眩(xuán)晕  徘徊(huai)   夙(sù)愿   远眺(tià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
A项,“驰骋”的“骋”应读“chěng”。C项,“俯瞰”的“瞰”应读“kàn”。D项,“眩晕”的“眩”应读“xuàn”;“徘徊”的“徊”应读“huá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隧道  遗撼  巍峨  皱褶
B. 巉岩  懈怠  颠簸  敦实
C. 峰巅  沟壑  陡峭  斑澜
D. 倾刻  蘸水  旷野  频繁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识记能力。
A项,“撼”应为“憾”,“撼”组词如“撼动”。C项,“澜”应为“斓”,“澜”组词如“波澜壮阔”。D项,“倾”应为“顷”,“倾”组词如“倾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B. 大风朔雪冰冻接踵而至,天气越来越冷,冰层越结越厚,一片冰川期降临的预兆
C. 泰山悠久的历史背景,深邃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朝山览胜
D. 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气派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4.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B. 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 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D. 有一处需经隧道,穿山而过;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用了拟人;B项用了拟人、排比;C项用了比喻。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点睛:初中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①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比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喻,比喻词是“像”“好像”“好似”“犹如”等;另一种是暗喻,所用的比喻词是“是”“成了”。
②拟人:把非人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将它们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③夸张: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以加强说话的力量。
④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联系密切的句子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排比句至少由三个句子构成。
⑤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人思考的一种修辞手法。
⑥反问:无疑而问,只问不答,而答案却在其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⑦反复:根据表达需要,同一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有意重复。
⑧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游记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作者带领我们走进“各拉丹冬”,领略了那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
C.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这一段选自马克,吐温的游记散文《登勃朗峰》
D. 在《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丽江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建筑古朴,民风质朴,这篇散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立体丽江图,给人以清新优美的艺术感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中《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而不是托物言志的游记散文。
6. 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 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答案】B
【解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去掉“观赏”B.正确;C.语意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7.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天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 ③①④②    B. ④①②③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③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生就了一副怪脾气”可知,③应紧跟其后,解释“怪脾气”;①中的“这花”指代③中的“甜蜜淡雅的花”,故①应在③后,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为A项。
8. (核心素养)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很喜欢,便拍下照片(见图1)与家人分享。请你以小瓯的身份,参考图2,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她)介绍。
A.爷爷    B.上小学的妹妹
 
要求:①根据选择的对象,得体、清晰地介绍;②至少包含内容、字体特点两方面;③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④1 20字左右;⑤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答案】(示例①)爷爷,今天我在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是启功先生的笔墨。您看,上面有“诗之岛”三个大字、落款和一个印章。“诗之岛”是用行书写的,三个字竖着排列,字的大小不一,笔画有粗有细,结构疏密得体,整体看来修长清秀,舒展流动,古韵悠长。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呢?
(示例②)妹妹,这是江心屿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右边竖着写的三个大字是“诗之岛”,这三个字是行书,笔画有粗有细,笔画之间有点勾连。你再看,左下方有“启功题”三个小字和一个印章,告诉我们这三个大字是启功先生写的。他写得真好,下次带你去看看。  
【解析】试题分析:称呼,介绍清楚,注意介绍对象的理解程度,言之成文即可,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读三峡
王充闾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渺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小河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蒙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_________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_________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融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_________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本文有删改)
9.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
10. 请将“卒”“始”“再”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填写到第⑥段中的横线上。
11. 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
12. 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
它的_________,都是_________,里面_________。
【答案】9. 作者在上文把三峡比作一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在这里用“摊开”与前文呼应,语言生动形象。  网结合前文体会这个词语的妙处,作者把三峡比作“硕大无朋的典籍”,三峡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像“典籍”被打开,用“摊开”一词形象生动。    
10. 始  再  卒    
11. 陶渊明(陶潜)。    
12.     (1). (示例)(它的)每一片云霞    (2). (都是)巫山神女挥舞的锦绣    (3). (里面)编织着峡江的梦想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散文的整体阅读能力,涉及的考点有分析词语的妙处、选词填空、文学常识的识记和仿写句子。
9. 分析词语的妙处一般按照“手法+效果”的模式。本题需要结合前文体会这个词语的妙处,作者把三峡比作“硕大无朋的典籍”,三峡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像“典籍”被打开,用“摊开”一词形象生动。
10. “始”是“开始”的意思,“再”是“又一次,再一次”的意思,“卒”是“最终”的意思,根据三个词的意思,再结合文中提到的“三种灵境”可依次填入。
1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出自陶渊明(陶潜)的《饮酒(其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西走廊的月亮
黄文山
①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
②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粲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糙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
③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
④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
⑤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
⑥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帙浩繁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
⑦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可以想象,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
⑧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64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皇皇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
⑨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
⑩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
⑪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
⑫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
⑬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
⑭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
⑮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节选自《散文》,有删改)
13.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根据提示赏析词句。
(1)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粲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赏析加点词)
15. 有人认为,选文第①段和第③段交换位置后表达更顺畅,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6. 说说你对“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3. 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并由月亮下的空旷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14.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2)加点词“庄重”写出了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感,表达了作者对河西走廊历史的敬仰之情。(意思对即可)    
15. (示例①)赞同。因为调整后更符合时间顺序。描写环境的黑暗为下文月亮的皎洁明亮做铺垫。
(示例②)不赞同。先写月亮升起,再写之前环境的黑暗,更能凸显月亮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16. 在漫长的历史中,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献身河西走廊,使之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解析】
13. 试题分析: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如:(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圆润皎洁,柔美轻盈。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写作
17. 本单元我们欣赏了黄河壶口瀑布的雄姿、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的美景、勃朗峰的奇景、丽江的美景,这些美丽景色让我们陶醉其中,请你也拿起笔,写一写你看到的美景,注意写作顺序,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黄山游记
果然,一走近黄山脚下,我脑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间便都净化了,单单剩下一个字:美。
我们首先坐车赶往山脚下的翡翠谷。啊!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有100多个池,每一个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个池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这些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这就是“翡翠谷”这个名字的由来。使我惊奇的是,这些水池中的水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如果把水舀起来看,却什么颜色都没有。翡翠谷的水池真是奇形怪状,令人赞叹不已。看,那儿有个“玉环池”,池里的水大约有10米深,水面上还有一些怪石树立在那儿,在一块高高的石头上,有一个洞,听说可以通向另一个地方。这个洞是圆形的,像一个环,所以称“玉环”。人们一到翡翠谷,都“疯狂”了起来,就像两三岁的小孩,沉浸在这美丽的山谷中,满谷的嘻嘻哈哈,满溪的欢声笑语,形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我们第二天坐车到达了山腰的云谷寺,接着,我们乘着缆车准备到白鹅岭。在缆车上,透过玻璃远眺周围的一切,底下杂草丛生,溪水潺潺,左右两边几百米高的悬崖拔地而起。终于到了白鹅岭,不久,我们就要向光明顶进发了。我们一边听一旁的导游讲解,一边看这美丽的山峰,还一边要上这一层层的阶梯。上着上着,仿佛就要坠入云端了,,光明顶可是黄山的第二大山峰,导游说:“不到光明顶,不看黄山景。”这更加激发了我们“奋发向上”的雄心壮志。我们忽然看见了一大群人围在一块又大又长的岩石上照相,哦,原来这就是光明顶啊!我们忘记了劳累,爬上了这块岩石。我站在上面,俯视周围的一切,所有的山峰尽收眼底,到处都是山,好像我们都被山包围住了。哇!太美了!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想: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了。
这里不仅山水美,树也是很美的,这里的迎客松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久负盛名。这些松树之所以有这些美名,是因为它们的造型独特,具有“奇”的特性,迎客松托着自己的枝干,每天经受这风吹雨打,可是依然长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别,这就是它们美的关键!
黄山实在美得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赞叹!
点评:文章作者描写了自己游览黄山的过程。小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地写了翡翠谷、五彩池、光明顶、迎客松等景点景物,行文中不乏生动形象的描写,并恰当地运用了修辞方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如“这些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迎客松托着自己的枝干,每天经受这风吹雨打,可是依然长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别,这就是它们美的关键!”在写景的同时,也写到了人的活动,使画面动了起来。
【解析】写好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要努力把握住游览参观所见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内容要真实。边参观游览边调动各种感官去全方位地观察,全方位地体验,才能把握住游览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也才能得到真实的内容。
(2)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写。游览一个地方,必然会观察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如果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
(3)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景与胸中情统一起来。人常说“触景生情”,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有不同于以往见闻的感触,所以,写游记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才能情文并茂,引人入胜。写情可以是写景以后直接抒情,也可以是把情融入写景的字里行间。
(4)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条理清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思路:①移步换景法。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遍全景。②分类摹写法,也叫总分法。掌握了参观访问的材料之后,先给以分类,然后一项一项叙述、描摹。这种方法包括先总写后分写、先分写后总写及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三种。
(5)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灵活自由,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游记类文章的体裁可以是日记、书信、散文,但以散文为主。 (122.240.198.23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  下一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