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3月)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3月)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
试题预览
2018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載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开启了斬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有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造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勢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的能力。
(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党和国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
B. 高校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是因为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
C. 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 “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生源特质决定了它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建设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的问题。
B. 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
C. 文章第三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建设一流本科的迫切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D.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先交代背景,再提出观点,紧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努力的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流本科,才能建设一流大学。
B. 如果不进行改革调整,高校教育会跟不上新形势,难以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C. 借鉴国外经验,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
D. 在推动人才培养进程中,加强“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本科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一节是说“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載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C项,曲解文意。阅读文章第4节可知,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有世界形勢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教育对象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教育对象的变化并不是根本上的变化。D项,曲解文意。阅读文章最后一节,文中说“‘985工程’‘211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并不是他们的特质就决定他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论据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推理论据的作用,关注其前后议论性的看法。B项,错在“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论据的作用说错。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阐述国外高校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那么,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有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所以,坚持“本科为本”,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曲解文意,错在“本科教育”。原文第3节最后一句话说的是“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有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的家园
陆梅
这一年半载,但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
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
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疲——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
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淅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窗扇粱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崇德堂””崇厚堂”“敦睦堂……端的是儒家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
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
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
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乡村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
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
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類、张志和……•多少文人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的文脉。
“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惟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描写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徒然苟活的境况,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体会到作者返乡时的哀伤与失落之情。
B. 作者巧妙地用繁体的“鄉”字,并对其字形加以解说,借以表达对“村落荒芜少人烟现状的担忧,使文章构思独具匠心。
C. 文章提及金华八咏楼,意在表明“风”具有超越时空、千载传承的特性,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
D. 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情理兼具,既有对“家园“凋敝的痛心无奈,也有对守护、复兴“家园的期盼与思考。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6. 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4. C    5. ①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在;②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    
6. 作者期盼的“家园”:①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②村落还要有“原住民”。
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①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②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③保护民间之“风”,使其更好流传。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错在“‘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阅读文章最后两节文字,应该理解为:有“乡”无“郎”的困境会直接导致村落风”的缺失。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 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除了官职句子的表层意,还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句子是“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分析句子含意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搞清句子之间的关系。该句中的关键词是“故乡”和“家”,两小句之间是转折关系。阅读文章的前三节文字“……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到处是瓦砾堆和疲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由这些关键语句理解:“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有人烟的“家”已经不复存在了,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再存在了,那么,缺少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故乡”也已不存在。    
6.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分析作品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是文章的第5节,“早上,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姓融入,女成家,孙满堂,落自然而成。久之,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这表明作者期盼的“家园”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再阅读第7节,“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这就表明作者期盼的村落还要有“原住民”。文章提到了现代“家园”的问题:缺少它的原住民 ,传统民居建筑破败、公共活动场等物质文化场所缺失,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的不复留存,针对现代“家园”的这些问题,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鼓励村民回村生活,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保护民间之“风”,这样才能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留住“家园”。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匮,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
(摘编自中共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材料二: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2009年的甲流疫情,我国取得了“8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据清华大学第三方系统评估,我国甲流的应对措施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2.5亿人发病和7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低5倍以上。
此外,侯云德还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MERS、寨卡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H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侯院士作为这一体系的总师,功不可没。”国家卫计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材料三:
 
材料四:
2017年我国家庭健康呈现的一大亮点就是在线就医成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微医平台数据显示,在线就医人次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同时,微医平台连接了全国2400多家重点医院,100余家互联网医联体、微医全科中心等医疗服务基地,以及1.8万家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医疗服务网络,超过26万名专科医生。借助平台资源的云化,家庭医生与专科医生可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为居民提供“全科+专科”的服务。
调研发现,被访者希望获得能够改善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健康干预服务的比例为81.8%,高于获取健康科普信息的76.4%。在被问及哪个因素对健康更为重要时,93%的被访者都选择了“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案”,而选择“更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治疗方案”的仅为6.8%。有约93%的被访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健康行为和意识会相互影响,所以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超过75%的被访者使用计步等运动监测功能,约5成的被访者有记录健身运动数据的习惯。
(摘编自人民政协网《<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发布》)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是因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B. 侯云德院士在医学上的主要科研成就体现了中共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战略中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方面的要求。
C. 由于侯云德院士的卓越贡献,MERS、寨卡等病毒传染在我国都没有发生,体现了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D. 从《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2017))中日均接诊量突破6万这一数据可看出在线就医成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种重要形式。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二以2009年甲流疫情为例,说明了侯云德主导建立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作用。
B. 材料三2012-2015年数据显示,在全国男性居民中,血脂异常的表现与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存在对应关系。
C. 根据材料三所显示的五年来全国男性居民阳性检出率趋势看,眼科异常与口腔科异常的人数均持续走高。
D. 为表明在线就医这一形式在2017年的居民健康需求中被日益重视,材料四用了列数据与举例子的方式。
E. 2017年在线就医人数增加与微医平台发展的情况表明了我国正努力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9. 根据材料四的调查内容,概括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上表现出的特点。
【答案】7. C    8. BE    
9. ①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增强。②重视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案,预防理念深入人心。③家庭健康管理意识提升。④居民对健身运动数据的保留与管理意识提高。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C项,强加因果。材料二中只是说“侯云德还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MERS、寨卡等病毒在我国都没有流行起来,H7N9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前后并无因果关系。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来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说法太绝对、未然当已然等。总之,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选项内容,再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分析判断时,要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他“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并不是建立的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作用。C项,错在“眼科异常与口腔科异常的人数均持续走高。”根据材料三所显示,五年来全国男性居民阳性检出率趋势,眼科异常的人数在2013年下降,口腔科异常的人数在2014年下降。眼科异常与口腔科异常的人数均有下降的时候,并没有持续走高。D项,错在“举例子的方式”。材料四主要用了列数据的方式,表明在线就医这一形式在2017年的居民健康需求中被日益重视。
9.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材料四的调查内容,概括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上表现出的特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材料四的第2节用数据说“被访者希望获得能够改善自身不良生活方式及习惯的健康干预服务”高于获取健康科普信息,这表明我国居民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增强。调研发现,“93%的被访者都选择‘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案’”,这表明我国居民重视积极的健康管理方案,预防理念深入人心。“约93%的被访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健康行为和意识会相互影响,所以应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健康管理。超过75%的被访者使用计步等运动监测功能,约5成的被访者有记录健身运动数据的习惯。”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家庭健康管理意识提升了,居民对健身运动数据的保留与管理意识提高了。回答该题时,从生活习惯的意识、健康预防的理念、家庭健康的管理意识、健身运动的重视等方面,分点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栗字黄中,登紹兴十二年进士第。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 栗言:“不使大臣持之,则王侯、贵戚得而持之矣。”孝宗称善。改知夔州,夔属郡曰施州,施民谭汝翼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粥卒,汝翼帅兵二千人伐其丧。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黜大震。事闻,孝宗亲札赐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曰:“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汝翼调集家丁及役八砦义军,列陈于沱河桥与官军战,溃,汝翼遁去,俘其徒四十有三人,栗取其巨恶者九人诛之。既而汝翼入都诉栗受田氏金,诏以汝翼属吏,省札下夔州。粟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追究自货汝翼死幽置绍兴府。居顷之,诏粟累更事任,清介有闻。除秘阁修撰,进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召对便殿,奏乞仿唐制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一员,不以纠弹为责。从之。除兵部侍郎。朱熹以江西提刑召为兵部郎官,熹既入国门,未就职。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栗遂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望将熹停罢,姑今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粟之强,莫敢深论。太常博士叶适独上封事辩之曰:“考粟之辞,始末参验,无一实者。其中“谓之道学一语,无实最甚。”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劾秉,罢之,出知泉州,又改明州。奉祠以卒,谥简肃。
(节选自《宋史•林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粟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B.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C.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D.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元、明、清殿试及第者的统称,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土出身”三等。
B. “进”表官职晋升,与之同义的词有“改、进、除”,而表贬官的词有“停、罢、出“等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8届高三3月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一模)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