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测试卷(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试题预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本试题满分150分,包括卷面分5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岑陆游《游山西村》)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___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⑥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⑧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朔气传金柝      (2). ②自缘身在此山中    (3).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4).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5). ⑤商女不知亡国恨    (6). ⑥不问苍生问鬼神    (7). ⑦正入万山圈子里    (8). ⑧闲敲棋子落灯花    (9). (2)浩荡离愁白日斜,    (10). 吟鞭东指即天涯。    (11). 落红不是无情物,     (12).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弗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fú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条fú(________)  瀑(___________)布     迸(__________)溅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挑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 (1)幅     (2). pù    (3). bèng    (4). (2)弗    (5). 佛    (6). (3)挑逗    (7). (4)比喻    (8). 拟人
【解析】试题分析:(1)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幅”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如“佛”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_________________,祥子的第二辆车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拿钱买的。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答案】    (1). (1)杨先生     (2). 虎妞    (3). (2)鲨鱼       (4). 儒艮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有关的文学常识。
4. 七年级某班以“走进科技新闻发布会”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小芳同学作为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她修改。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心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是沿海腹地、内地前沿。【A】它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国际优势。自秦朝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和“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B】合肥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她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①【A】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与下句语序不一致,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安徽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名人荟萃,请你写出三位安徽科技名人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准备在下周组织一次无人机设计大赛,请你大胆想象,写出200字左右的无人机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国际       (2). 区位    (3). ②合肥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4). (2)华佗(神医)    (5). 程大位(珠算发明家)    (6). 邓稼先(两弹元勋)    (7). (3)示例:我设计的无人机名叫“中国猎鹰1号”,它可以侦察和对敌作战。它是一种遥控飞行器,机长9.99米,翼展19.99米,最大活动半径190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680公里,在目标上空滞空时间96小时,最大续航时间360小时。该机装有光电、红外侦察设备、北斗导航设备和具有全天候侦察能力的雷达,在20000米高处分辨率为0.1米,对目标定位精度0.1米。可挂载6枚导弹,能精确打击敌方目标。
 
 二、 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古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古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古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千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⑪由此想到,一位90岁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他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棵古藤,乃真气色。据悉,这棵古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⑫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更要学会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⑬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⑭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⑮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⑯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5.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
6. 第②段中写道:“可当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96“我”为什么“吃惊”呢?
7. 文章写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8. 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
9.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5. 外在特点:外形弯曲、枯老,是一棵独立的藤。内在特点坚毅,不屈,孤独。    
6. ①“我”原以为许多棵藤的相互缠绕依附才会有如此繁盛的生命景象,但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②这一棵独立的藤没有依托,“自己做桩,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顽强地生存了上千年。    
7. 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为古藤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下文写作者对古藤的敬慕之情做了铺垫。    
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藤相互缠绕的样子和不受外界束缚、自由顽强的生命形态。    
9. 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且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解析】
5.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中对“古藤”的描写以及作者由“古藤”所引发的感慨来答即可。
6.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中对“古藤”的描写来分析“我”吃惊的原因即可。
7. 本题考查赏析文中精彩语句的能力。赏析词语时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
8. 本题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本文主要是借助对“古藤”的描写来赞扬“人”的,理解这个即可。
【二】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⑧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⑨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⑩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0. 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11. 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 → _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 → ___________ → 引典故
12. 作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从未因想家而流泪,为什么“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1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14. 第⑩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10. 标题中的“根”比喻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漂泊的游子。一个人如果踏出了国门,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如同“失根的兰花”。      
11.     (1). 忆经历      (2). 绘故土    
12. 虽然作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外漂泊,但是他从未离开过祖国,到处都能找到与家乡相同的东西。而作者到了美国之后,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所以“感情突然变了”。    
13. 不能。“不爱看”写出了作者内心对与家乡不同的东 西的排斥心理,体现出浓浓的思乡之情;而看到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会勾起思乡之情,所以“不敢看”。顺序调换后意思完全相反,所以不能调换。    
14. ①引用经典故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②点题,升华文章主题;③“国土沦亡,根着何处”的提问发人深思。
【解析】
10.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标题含意及作用的把握。首先要理解好“失根的兰花”是意思,然后在根据文章内容,谈作用。“根”是比喻手法,比喻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漂泊的游子。一个人如果踏出了国门,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了,如同“失根的兰花”。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
点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   
11. 试题分析:梳理情节,按题干要求提取要点。还要根据题干所给出句式的语言结构来组织语言,第3段后的几段是忆经历;第7段是绘故土。此题不难,只要找到答案区域并进行概括即可。
1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也就是说作者到了美国之后,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13. 试题分析:考查文字的表现力。首先要把“不爱看”“不敢看”的语境意思把握好。作者内心对与家乡不同的东西的排斥心理,所以不爱看。而看到与故乡相同的东西会勾起思乡之情所以“不敢看”。总之调换与否,这要看主题是否允许。 
14. 试题分析:考查第⑩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所以引用经典故事,可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角度,从点题的角度,从“国土沦亡,根着何处”的提问发人深思的角度作答。
【三】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______   
(4)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 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1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答案】15.     (1). 不尽    (2). 聚集    (3). 分    (4). 同“层”    (5). 终当,终要    
16. (1)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2)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7. “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18. 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
【解析】
15.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诗歌的内容,弄清诗句的意思,根据句意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曾”:同“层”。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诗句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诗句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诗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造化”“割”“会”等字词的翻译。
17. 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功夫。“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情感。
点睛:古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这种题有一定的答题模式,按照模式回答是你得高分的前提。1、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解释该字所在句子的意思。3、如果该字使用了表现手法(多为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应该指出来。4、该诗在该字的帮助下,描绘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18.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慨,使全诗的意境格外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以虚拟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
三、写作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请以“感动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老师”“路人”“温暖”“一句话”“瞬间”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干600字。
【答案】感动我的一句话
“微笑,一定要微笑。”我默默地想着,竭力露出了我最灿烂的笑容。口琴比赛前,音乐老师对我们说了几十遍:“上场一定要注意表情,表情有时会影响最后的得分。”比赛前几个星期,老师便讲了,当时我没太在意,现在还有几天时间,我也该临阵磨枪了。
前几天,我觉得微笑太假,而且自己长得很怪,笑起来很别扭,在排练时继续表现出了最平常的表情。我在演奏时也一样,不喜欢像同学一样摇来摇去,看到她们过度地扭自己的身子,都快转180度了,我就起一身的鸡皮疙瘩,可她们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的心里很不平衡。我也想得到表扬,可我实在不想像她们一样,都快赶上摇滚歌手了,我只好在舒缓的音乐里轻轻摆动身子,至于微笑,我还是做不到。
现在,离比赛只剩几天了,老师把我调到了后排,不用说我也知道,是因为表情问题。我的身高本来就矮,调到后排连头都看不到了,我可想在这比赛中“出头露面”呢,为了这,我只好委屈鸡皮疙瘩了。老师果然表扬了我,说我笑得很甜,我感到浑身不自在,老师也丝毫没有要把我调回去的意思。比赛那天,我终于感到了比赛的重要性,这可是国际比赛,不是因为这,我们小学绝对不会众人皆知的。
在严肃的候场室里,连最皮的人也闭紧了嘴。在走上舞台时,我终于想起了老师的那句话:“注意表情”,望着台下的观众与评委,我压抑住恐惧,和同学一样露出了一个最自然、最美丽的微笑……
生活中有许多感触令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可是在我心灵的最深处,却有一句令我难以忘怀的话。记得二年级时,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只要老师一让我们举手发言,我就赶紧趴到桌子上,生怕老师会让我回答。那次,上作文课时,老师让全班同学都想一想作文中的有关内容,然后轮着上讲台上说出来。从南牌开始轮,恰恰我就坐在南排的倒数第三座。就这样轮了一个有一个,眼看着就要轮到我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怎么办呀!如果没说好,会被同学们取笑的。下一个就要轮到我了,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似地,急得团团转;东瞧瞧西望望,寻找着逃避的方法。可是老天还是不肯放过我,终于该我了。我胆胆怯怯地走到讲台上,刚要张嘴背,可一着急却什么都忘了。只好求救地看着老师,希望老师给我一道通关令。这时老师轻轻抚摸地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对我说:“不要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师相信你能行,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的一句话像一阵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不怕举手发言了,并且每一节课都会多次发言。我再也不怕举手发言了,而且学会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觉。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句改变了我胆小的话,更不会忘记说这句话的人——老师。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感动我的xx”,写作时应采用第一人称,题目难度不大。在写作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xx”,这应该写一个给“我”留下较大感动的场面;一是“我”,就是我的所思所为,写作文时,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要有所兼顾。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注意题目中“xx”应该有与之对应的细节描写(动作、语言、外貌等),要运用心理描写来突出题目中“感动”这个词语。
点睛:点睛:本篇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半命题作文的补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要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注意题目所提供的选择范围和提示的情境,抓住关键信息,充分吸取其中的有用信息:或有关文章体裁,或暗示作文中心、感情,或框定了选材范围,或明确了填词拟题的要求。二、要尽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三、要精心体现运思的新颖独到。 (122.240.205.4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下一个『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品测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