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四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材料一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
试题预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是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要把帮扶困难老年人作为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根据联合国的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时,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
全世界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只有中国。预计203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增加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未来几十年里,“银发潮”将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的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番,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2050年劳动者的负担将增长3倍。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城镇老年人口的居住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2012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已达5000万人。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的照料护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老龄人口数居世界首位
B. 老龄人口增长迅速
C. “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特征日益显著
D. 到2050年,每一个劳动者将负担3个老人
2. 根据材料一,为“人口老龄化”下一个定义。(2分)

材料二
瑞银证券在题为《亚洲结构性问题——老龄化的亚洲》的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投资风险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重度老龄化及其对消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关键的考量因素。
人口老龄化会使养老保险入不敷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空账3.1万亿。而老龄化与少子化(即0—14岁人口过少)叠加,则意味着巨大的养老风险。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3.2个缴费人赡养1个领取者,而若干年后,便会出现职工退休和领取养老金的高峰,赡养比很可能降为2:1。
从表面上看,人口老龄化能够催生“养老产业”的发展,而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则意味着未来养老服务价格的提升,甚至会出现老人有钱难以买到合适服务的情况。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刚刚兴起,该产业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尚无力应对我国深度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人口的老龄化会降低经济的活跃度。日本就是一个老龄化国家,由于消费和就业率始终上不去,经济一直在低位徘徊,所以通货紧缩的阴霾难以消散。现在日本的问题是,大量的资金集中在老年人口手中,他们消费欲望十分有限,而年轻群体消费能力又不是很强。老龄化是日本经济一个难过的坎儿,中国的快速老龄化也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 根据材料二,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增大了对中国的投资风险
B. 易导致养老保险入不敷出
C. 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D. 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材料三
当前,“银发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2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传统单一,覆盖面不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为老年人服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星星点点,服务能力薄弱。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人力、财力都不够,日常工作都忙不过来,别说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了。至于农村居家养老更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都是依靠自己,或邻里互相照应。乡村还没有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组织,农村老年协会也比较少。此外,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也很欠缺。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行“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在社区建立日间“托老中心”。老人白天可以到托老中心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我国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其中上海市的探索值得关注。上海市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重点聚焦困难群体老人,对他们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开展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4.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解决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举措的一项是(2分)
A. 培养基层社区老年服务工作人员
B. 在农村推广邻里互相照应的养老方式
C. 调查社区老年人身心需求,细化服务工作
D. 建立托老中心,推广“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5.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入不敷出:文中指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少,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多。
B. 叠加:一层一层增加,“叠”可以写作“迭”。
C. 慰藉:安慰,“藉”读作“jí”。
D. 深居简出:文中指待在家里,很少出门。
6. 阅读下面的文段,请你谈谈孟子对民养问题的主张对解决当前养老问题有哪些启发。(4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张衡传》(节选),完成7—10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举孝廉不行     不行:不去(应荐)
B. 帝引在帷幄     帷幄:指皇宫
C. 衡下车     下车:指官员初到任
D. 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请求(皇帝)宽恕
8.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一句中“奇”字的用法一致的是(2分)
A. 空以身膏草野     B. 卒廷见相如
C. 且庸人尚羞之     D. 外连横而斗诸侯
9.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10.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1—13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②,我亦是行人。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③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解:①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②逆旅:旅店。③只应:只以为,这里指“岂止”。
11. 下列对两首宋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一别”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虽久,可相见甚欢,情谊深厚,如春日之和煦。
B. “惆怅”二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恰当地表现了词人与友人分别的心情。
C. “浮天”二句,写水天相接,似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山掩埋了一半。
D. “今古恨”三句,运用了反问手法,表达了古往今来离别与相聚总是牵动着人们的悲欢之情这一感慨。
12. 同是写送别友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与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中画线语句作简要分析。(5分)
13.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3分)
在古代,诗人往往借饮酒抒发心中的思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  ①  ”,李清照《声声慢》中“  ②  ,怎敌他、晚来风急”。对诗人们来说,不能饮酒,往往会使坎坷的人生更添惆怅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  ③  ”。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
月是他的诗魂
车延高
①孤月一轮,很圆,被夜空放大,真如白玉盘,就搁在月湖对岸。
②月是李白的诗魂。我知道,月要走,李白就不会留下。李白就是李白,浑然大气,气宇轩昂。毅然转身,踏一地月光而去。
③和李白相遇,把酒临风,对酒当歌,共论古今,一抒情怀,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奢望。但梦想成真,一切显现得如实情真景一般却是我不曾想到的。
④坐定,他一丝不苟地看着湖面。不是矜持,是若有所思。我也不语,透过时空错位给我洞开的一扇窗,看静夜用月光为我勾出的一帧人物剪影……是李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说:你发现没有?月亮也有凡心,住在天上,有时,会偷偷地去湖里约会。
⑤李白不愧为大家,他赞美月亮时,就用汉字和白话勾勒,是素描,是写意,是场景,也是画面。直抵极处,美不胜收(美轮美奂),可惜只有我一个听众。他说:“你看!它亘古不变,‘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多好啊,月是所有诗人必读的一首诗。”
⑥他说的时候很忘情地向右面的天空举目。我的目光跟过去,看悬于月湖上空的一轮皓月,那是无欲、无念、无尘的天地之魂。
⑦凝神时刻,我感觉月亮幻化了:清辉落地,身影近人。空间无限放大,罢黜了时间刻度。
⑧我突然想:月应该是有生命的,它每天在一个固定的时刻与夜色幽会,像有起有落的潮汛;它有时坐于柳梢或斑竹叶上,听风吟诵写给月湖的小令和慢词。它轻移莲步,从高处走下来,先和古琴台拥抱在水里,又和新落成的琴台大剧院相依相偎,然后梦眠水右,影搁江左。
⑨活着就是时间,就是流水,就有物是人非。它们今天在变,明天会变,后天还要变。在不停的变化中,古琴台一天一天老了,湖里一茬一茬的鱼儿老了,抬头望月的眼睛也老了,而一轮月亮永远那么年轻。它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让那么多高贵的生命为之俯仰,情有独钟,让惊心动魄的灵性去碰撞惊世骇俗的灵性,在生生不息的创造中让艺术的唯美横空出世,惊艳人寰。
⑩梦里梦外,每当我去翻看那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震撼,情不自禁地问:究竟是一轮月让诗人活在了灵感里,还是一群诗人让月活在了诗句里?
⑪从表达的多样性,选材角度的多元性,写月诗歌的总数,和痴月、爱月、迷月的程度看,李白应该是无人能比的。我翻阅过不少介绍李白的文本和诗集,发现他与月的确有不同于常人的关系。
⑫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将李白出生说成是其母临盆之际因长庚入梦而出,给人的感觉是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它不仅诠释了李白的名和字,也把未来大唐诗坛的一颗明星和永存人间的一轮皓月等量齐观(相提并论)了,突出了李白空前绝后的超人才华。
⑬后人爱李白,而生发出一段谁都知道不是事实,但谁都希望成为事实的传说。这个传说出自五代人王定宝所著的《唐摭言》:“李白著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捉月而死。”
⑭我曾经认真翻查了李白留下的1050首诗歌,发现从不同角度写月、吟月、歌月、颂月的诗就有320首,几近三分之一,是迄今为止我所见的诗人中写月最多的。而且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心境,李白对月会有不同的描写、形容、比喻和借用,其创作水平可谓出神入化、登峰造极(无出其右)。
⑮李白看月慧眼独具,别出心裁。李白笔下的月,可谓变幻莫测,形态各异,创下了古今诗人写月之最。在李白心里月已不是月,它是“连天接海隅”的一份寄托,不离不弃,不用俗眼看人,一身清光均等万物。花前月下也好,醉卧松下也好,冷对牢窗也罢,一轮月可以是心中的任何意象:是家乡,是父母,是儿女,是知己,是红颜,是小乔初嫁了。这时月也与诗人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成为具有人格意义的喻象。这时诗人就跳离了一般的背景渲染和情感寄托,不再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而是李白即月,月即李白。这时的李白通达豁然,心与天齐,超越了时空、距离的物理隔断,进入无我无物只有月在的境界,他看月、呼月、望月、对月、邀月、问月、醉月、弄月、赏月、吟月、游月、思月、舞月、观月、待月、行月、引月、赊月、乘月,以至于要上天揽月,入水捉月。
⑯写到这里我有一种顿悟:只有随着李白的思维去读月,或跟一轮月去读李白,才能由表及里,由红尘去世外,真正悟透李白与月的一种特殊关系。
⑰这时李白说话了:月亮是最有骨气的,从不给人脸色看,也从不看人脸色。它把伸缩盈亏留于自身,一世清辉交给大地,天地万物,芸芸众生,均得一份光亮,没有远近亲疏。你贵为天子也好,你贱如草木也好,它都若即若离,同等相待。不分高低贵贱,没有厚此薄彼。
⑱见我出神,他拍我一把:你看它像不像一盏灯?不论多远,谁在夜晚都可以挑着它赶路。可你想想,它向没向你和任何人讨要过一根灯芯和一两灯油?
⑲这是我在李白诗歌里没有读到过的。
⑳我明白李白为什么能写出有生命、有动感、有人性、有气质的月亮了。
    (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用记写一场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李白与月亮关系的理解。
B. 月给诗人创作以灵感,诗人也通过诗句使月的形象生动丰满。
C. 作者引用大量的诗文传说,目的是突出李白过人的创作才华。
D. 李白通达豁然、心与天齐,因此他笔下的月变幻莫测、无私无畏。
15. 本文中加点的成语,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后,句意保持不变的一项是(2分)
A. 美不胜收    B. 脍炙人口    C. 等量齐观    D. 登峰造极
16. 解释第⑦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2分)
17. 赏析第⑮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8. 结合全文,说说“我明白李白为什么能写出有生命、有动感、有人性、有气质的月亮了”的原因。(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9. 微写作(10分)
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说法,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从《红楼梦》《呐喊》《四世同堂》《老人与海》中任选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结合作品内容,自圆其说,不少于150字。
20. 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内容。《论语》中有关“孝”的言论有很多,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孝”的内涵有着更加多元化的阐释。
请以“说‘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
要求:结合现实生活,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籍,正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书的过程,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增长智慧的过程。因为读书,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读书,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请以“读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试题答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4分。
1. (2分)D
2. (2分)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
3. (2分)C
4. (2分)B
5. (2分)D
6. (4分)【参考要点】
(1)遵循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规律办事,合理规划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
(2)根据中国社会老龄化特点多方权衡,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措施。
(3)政府妥善处理好社会养老问题,能够获得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合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7. (2分)D
8. (2分)C
9. (2分)B
10. (4分)【参考答案】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看不到有这样的仪器。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1. (2分)D
12. (5分)【答案要点】
苏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意思是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这是劝慰友人,人生如寄,无须为暂时的离别伤情(1分)。表达了苏轼旷达洒脱的情怀(1分)。
辛词:“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词人认为友人此行的风险并不只是自然方面的艰辛,来自小人的威胁和陷害才是最危险的(1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1分)和自己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1分)。
13. (3分)①一尊还酹江月  ②三杯两盏淡酒  ③潦倒新停浊酒杯(一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14. (3分)B
15. (2分)D
16. (2分)月亮让作者内心感到空间无限广大,而时间停止在这一瞬间。
17. (3分)【参考答案】
作者用排比的手法(1分),连用21个带有“月”字的词语,多角度概括了李白与月的关系(1分),充分表现出他超越时空、距离的隔断,与月不离不弃,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融合(1分)。(意思对即可)
18. (6分)①月亮孤光独照,来去从容,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②李白有超人的创作才华;③月亮是最有骨气的,对万物众生一视同仁,与李白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每点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19. (10分)【评分参考】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20. (40分)【评分参考】
记叙类作文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5—40) 中心突出,
叙述具体、
得当,有议论、抒情。 确切,
流畅,
得体。 完整,
严谨。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0—34) 中心明确,
叙述比较
具体、得当,
有议论、抒情。 确切,
连贯,
大致
得体。 完整,
有条理。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4—29) 基本能叙述
一件事情,
但不够具体。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基本完整,条理基本
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上述三条件的,获基准分;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23分以下)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中心不明确。叙述不具体。 病句
较多。 不够完整,条理混乱。 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凡属上述情况者,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些的,18分以下。

议论类作文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5—40) 观点鲜明。
分析深刻
并与事例
紧密结合。 准确,
流畅,
得体。 完整,
严谨。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0—34) 观点明确。
分析较深刻,
能与事例
较好结合。 准确,
连贯,
大致
得体。 完整,
有条理。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4—29) 观点基本明
确。有分析
并与事例基本一致。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23分以下)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观点不明确。没有分析,事例不足以说明
观点。 病句
较多。 不够完整,条理混乱。 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些的,18分以下。
说明:①字数不足700的,每少50字扣2分。
②错别字每4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1分。
③没有题目扣2分。 (61.240.236.9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上一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