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三中学、全南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
试题预览
高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优雅表达治疗“语言癌”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最先“发难”的对象,是“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按摩”“点餐”)”之类的冗词赘句。这些词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得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最先表现在服务行业,似乎长一点的句子听起来较为委婉、温顺、礼貌,但一旦敷衍开去,不分场合,全都“拉长”。这种“语言的癌细胞不断增生”,扩散到大众口中,也入侵到标语及平面媒体里,甚至渗透到文字语法中,这就令人担忧了。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久之弊。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就在这一片雾霾中渐渐生成。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对此,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
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咱们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即是。比如90 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泛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形成说“雅语”的“雅风”,一要精准,二要生动,三要雅致,人人以此要求自己,并蔚然成风,才会感染到青少年。毕竟,对语言最大的影响,是社会文化,它不但存在于媒体之中,还存在于人际之间,无孔不入,深入肌理。
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遏止,让它们在“雅语雅风”面前式微。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语言癌”产生的因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手机点赞、播放音频和视频代替文字表达,使用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导致“语言癌”生成。
B.中文“恶性西化”,大家只顾学英文,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
C.电视记者常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
D.大陆电视节目中的“口水”较多;现实中,90 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
2.下面对“语言癌”的内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见到的“做一个……的动作(如“拥抱”“微笑”等)”之类的冗词赘句。
B.在生活中表达非常烦琐,无意义地叠加赘词,不分场合,全都将句子“拉长”。
C.服务行业中为让人听起来感到委婉、温顺、礼貌,故意使用长一点的句子。
D.已扩散并渗透到大众口中、标语、平面媒体、文字语法中语言表达现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语言癌”这一概念能迅速升温,是因为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击中了命门。
B.两岸的“语言癌”在表现形式上有着不同,但在症状上,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C.台湾有关部门的应对方策虽然可喜,但在全社会形成说“雅语”的“雅风”更为重要。
D.治愈“语言癌”的过程中,既要吸纳流行语中健康生动的词语,也要适时对语言清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夏侯胜字长公,东平人也。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后十余日,光与张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于是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 长信少府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于是丞相蔡义,御史大夫田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尝见,出道上语,上闻而让胜,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太后赐钱二百万,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
(选自《汉书•夏侯胜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B.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C.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D.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博士,为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与现代的“博士”有所不同。
B.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死”,庶人死叫“不禄”。
C.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亦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D.诏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国家后,改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侯胜通晓经术。他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及《洪范五行传》;为太后讲授过《尚书》,为此在他去世之后,太后还为他穿了五天的孝服。
B.夏侯胜直言敢谏。宣帝即位后想褒扬汉武帝的功业,群臣附和,唯独夏侯胜坚决反对,认为不宜为武帝立庙乐,他因此受到弹劾而下狱。
C.夏侯胜生性直率。因私自传播皇上的话受到责备时,他援引尧帝之言传布天下之例,坚持辩称自己并没有做错。他在朝中素有直声,也深得宣帝信任。
D.夏侯胜仕途坎坷。他开始被征召为博士和光禄大夫,又曾两次升任长信少府,后因被弹劾下狱而去职,最后升为太子太傅。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5 分)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 题。
踏莎行晚景① (明)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②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注:①作者在写这首词时,时在深秋,人在贬所(他因得罪当时炙手可热的宦官刘瑾而被贬安徽六安)。②槎牙,树枝参差斜出的样子。
8.此词上片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5 分)
9.整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衣饰鲜艳,散发芳草香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以此来表明高洁美好的品格。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橫矛吟诗的情景。
(3)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
大约11年前,在《今日美国》报上读到一篇写鲍勃•迪伦①的报道,说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现在他又自己来写回忆录,自有一股从公众、媒体和评论界的过度诠释中还原、夺回自己隐藏在巨大名声之下的生命真实的倔强。
迪伦把书命名为《编年史》,也体现了文体上的追求,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迪伦如此解释他的自传文体:“就像把手上的纸牌在桌上摊开,我随意挑哪张就从哪张进去……这些纸牌之间未必有多少联系。”正是这种散乱扑克牌式的写法成就了一部散文杰作而不仅仅是一本名人回忆录或者什么“历史见证”。
《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而不仅仅是音乐——价值和地位。迪伦的纽约青年时光令人想到海明威《流动的圣节》中写的巴黎青年时光,但有别于海明威淡淡的伤感,迪伦在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他天马行空的跳跃也让人想到亨利•米勒;迪伦对人物的精妙刻画,还令人想到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
《编年史》让人再一次领略迪伦在他的歌词中已一再展示的修辞尤其是用喻的魅力,比如:“五十年代的文化就像是一个再过几天就要退休的老法官。它就要走了,在今后十年的时间里,它会挣扎着起来,然后跌落到地板上。”
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鲍勃•迪伦的这些头衔早已写进教科书。然而这位老人平静地说:“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迪伦二十出头便能写出众多流传千古的好歌,人们惟有赞叹这是天才的奇迹,但迪伦却毫不隐瞒地披露自己的一个个学习对象,比如范容克、哈里•巴里方蒂、麦克•西格、保罗•德莱顿等等,甚至是当年下等酒吧的无名卖艺者,他们中有的人早已被音乐史淡忘,但迪伦以近乎赞美的方式让他们复活。迪伦谈论同道音乐家的方式让人一再感受到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公正,诚实,开放。
人们习惯把迈尔斯•戴维斯称作爵士变色龙,把大卫•鲍伊称作摇滚变色龙,迪伦何尝不是一个民谣摇滚的变色龙?他提及布莱希特的歌谣写法给他的影响,以及布鲁斯天才罗伯特•约翰森给他的启发,越到后来,迪伦越是变来变去,也有点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他一会唱得像个牙齿掉光的布鲁斯疯子,一会又像约翰尼•卡什那样字正腔圆地唱起乡村歌曲,甚至偶尔会唱得像个凶巴巴的朋克。
迪伦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音乐家而已。”“我
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迪伦坦言:“我的命运就是随遇而安,这与代表任何一种文明毫不相干。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
后世的愤青很容易批评迪伦守旧。但问题是迪伦从来都更迷恋于历史,以发现“历史的样板”和“人性的全部复杂性”而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我喜欢旧新闻,不喜欢新新闻,一个二十四小时都是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他初到纽约曾经在图书馆从微缩胶卷上阅读1855 年到1865 年间的报纸。
一个愤青也很容易痛感迪伦往往立场不明,他隐喻叠出、话中有话、模棱两可的歌词也令那些把他视为预言家的人找不着北。然而这就是迪伦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的可贵之处,那就是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我也不希望它留在我的家里。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这是个非常残酷的笑话。真相不过如此。我打算模棱两可地说话,你从中听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立场。”迪伦说,“当我开始说教的时候,我便成为自己的敌人。”
迪伦回忆录的最后一段给人很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会了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的有过正确的认识。我径直走进去,它敞开着,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它不仅不受上帝的主宰,也不被魔鬼所控制。”
(选自《当代》2016 年10 月13日,有删节)
注:①美国民谣艺术家,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迪伦拒绝这些标签式的荣誉。他说自己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只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而已。
B.迪伦的文学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因为他在文学风格上博采众长,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和伍迪•格思里等文学大师。
C.迪伦拒读别人写的他的传记,现在又自己来写回忆录,因为在他看来,他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和过度诠释,只有他自己,才能还原和夺回属于自己的生命真实。
D.迪伦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
E.迪伦是一个民谣摇滚“变色龙”,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迪伦音乐上的多变风格,他擅长从前辈大师身上学习,把他们的音乐特质融进自己的演唱,以此存心推倒外界对他偶像化、模式化的定论。
(2) 自传回忆录《编年史》重新诱发人们探讨迪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编年史》体现出的文学魅力。(6 分)
答:
(3)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鲍勃•迪伦的性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6 分)
答:
(4) 迪伦坦言:“我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定义,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8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意.,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风景这边独好,春节长假来此观光的海内外客人不.绝.如.缕.。
C.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著名演员陈道明睿智而沉着,既有一介书生的儒雅书卷气,又有“王侯将相”的英雄霸气,他的风度让观众侧.目.而.视.。
1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C.在七国集团中,日本农业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目前,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在七国集团中最低,仅为39%;而最高的加拿大自给率达258%。
D.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什么是官气? 。。。。。。
①如果不是头上这顶乌纱帽,他和平民百姓也没有什么两样。
②为什么底气不足呢?因为官们自己也知道,官也好,民也好,都是人,都要吃饭穿衣上茅厕。
③说到底,官气就是骄虚之气。
④比方说,出门时鸣锣开道,打出“肃静回避”的牌子等等。
⑤骄,因为是官,高人一等;虚,则多因底气不足。
⑥所以,为了表示自己高人一等,就必须摆谱。
A.③⑤②④①⑥B.④③⑤②①⑥C.④①⑤②③⑥D.③⑤②①⑥④
15.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 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 (1)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2)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3)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如果肤浅,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16.下表是我市某校对校园周边噪音污染进行的调查统计表。阅读这些数据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校园周边噪音污染的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 字)(6 分)
 

五、写作(60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引发我们对“民族文化将何以为继”的思考。但影片上映之初票房惨淡,63岁的电影制片人方励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这部以师徒情分和唢呐传承为主题的电影佳作,通过网络直播下跪的方式恳求各地影院给《百鸟朝凤》多一些排片。此举在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收到了效果,随后,《百鸟朝凤》的排片率和票房收入都应声大涨。
“老方这一跪”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2017-2018 学年(上)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D(“90 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是现象,是例子,不是导致“语言癌”产生的因素)
2.答案:B(A 是最先“发难”的个例,C 是在服务行业的表现,D 是后果及影响。)
3.A(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和热议”是“击中命门”的结果,而非“迅速升温”)
4.C
5.B(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
6.D“两次升为长信少府”说法有误。夏侯胜第二次任长信少府为复职而非升官。
7.(1)夏侯胜挡着昌邑王坐的车子上前进谏道:“天久阴而不下雨,这就要有臣下图谋皇帝的事发生了,陛下还要出门到哪儿去呢?”(“当”“乘舆”“者”“何之”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作为人臣的合宜行为, 应该说正直的话,而不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旨。我想说的话已经说出口了,即使死我也不会后悔。(每句1分)
8.白描(2分)。描绘出一幅深秋黄昏荒凉衰败的画面: (1分)夕阳西下, 流水围绕着孤零零的村落,一座古城,一条古道, 槎牙参差的古木老树上,老鹰在不停聒噪。夕阳斜照穿过了萧疏的树林,在地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江边一带的枯荷呈萧瑟衰败的景象。(3分)
9.抒发了作者被贬而不能归家的幽怨和漂泊他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分)“荒城”“古道”点出了作者当时所处之地的荒凉,暗含贬臣的幽怨;(2分)作者登楼远眺,面对萧条之景,引发思乡之情;远眺群峰之外,结果连个可托归信的行人都难见到,思乡之愁越发深重。(2分)
10.(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1.(1)AC(选A3分选C2分选E1分)(B.鲍勃•迪伦并没有真正师承于海明威、亨利•米勒、马尔科姆•考利等文学大师,只是作品里有他们的影响和影子。D.“他压根就不相信有所谓真相的存在,他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找到的真相彻底摧毁”错,原文只说“真相是我脑子里所想的最后一件东西,即使有这样的东西存在……俄狄浦斯去寻找真相,当他找到时,真相摧毁了他……”。E.原文只说“有点”存心。)
(2)①《编年史》这个命名体现了他有意打破严谨的结构和叙述的文体追求,成就其为散文杰作;②迪伦忆旧时笔触坚韧有力,思维跳跃天马行空,人物刻画精妙;③迪伦的用喻独具魅力。(答对一点2分,三点6 分)
(3)①倔强真实、不慕名利。他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拒绝别人对他的过度赞誉,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民谣音乐家,不是别的任何身份;②公正开放、诚实好学。向同道音乐家学习,公正认可他们的才华,引领人们去发现民谣的宝藏;③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无论是写作还是音乐都博采众长,力求变化。④迷恋历史、冷静客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保持对现实的冷眼旁观。⑤蔑视权威、尊重真理。他绝不自诩为真理的代言人和真相的发现者,不妄谈,不说教。(根据迪伦的言行、事迹解答此题;每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4)【答案示例】结合文本分析:①迪伦拒读别人写他的传记,就是拒绝别人对他的标签式过度诠释,他用自传的方式还原夺回自己的生命真实。②迪伦拒绝“诗人、抗议歌手、美国的良心、60 年代的代言人、民谣教父、摇滚宗师……”等写进教科书的头衔,他一再宣称:“我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的代言人,我不过是一个民谣音乐家而已。”“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我从来都只是我自己。③迪伦从来都只做真实的自己,他的守旧和他的立场不明都让人费解,但这正是迪伦的与众不同与可贵之处。(结合文本分析这一观点4分,答对一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联系现实评价:①现实中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定义和评价里,恨不得身上的头衔越多越好。能够做到像迪伦一样义正言辞地拒绝溢美之词的人少之又少,迪伦的这种淡名薄利着实难能可贵。②迪伦这种不虚名、不膨胀只做真实自己的品质令人钦佩,他开放宽容的胸襟非一般人可企及。所以他坚持自己的守旧和模棱两可,他绝不妄谈真相,不轻易说教,比现实中那些自以为是、主观臆断、妄称真理者和真相掌握者高明得多,这才是真正的灵魂艺术者。(答案需兼顾结合文本和联系现实,答案要点从对迪伦不受别人评论左右、坚持做真实自我两方面作分析评价,两者不一定非要分开作答,只要兼顾这两个两方面言之成理即可按点得分,一点2分,4 点8 分。)
12.A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B 项,“不绝如缕”指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而未断。多用来形容情况危急或声音微弱。这里应是指游人多,应为“络绎不绝”。C 项,“遍体鳞伤”就是“全身”受伤,与“全身”语意重复。D 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含贬义。句中说的是陈道明的风度,感情色彩不当,与语境不合。)
13.C (A 项成分残缺,缺主语。介词“随着”掩盖了句子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B 项一面对两面;D 项成分残缺,“工作” 后应加“意见”或“汇报”。)
14.D
15.(5 分) (1)不如一部书精度十遍(2)多读不能算是荣誉(3)少读如果深刻(写出一处得1分,两处3分,三处得5 分,意思对即可。)
16.校园周边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车辆,大部分学生认为干扰很大,却很少主动采取措施。或:大部分同学认为交通车辆的噪音污染对自己干扰很大,却较少采取行动。(6 分,“交通车辆”、“ 干扰很大”、“ 不主动采取措施”每点2分)
17 作文参考立意:
①众生喧哗里的绝妙营销
②下跪式营销,可以有一,不能有二
③下跪不该是文化人的姿态
④从方励的下跪看到了老文化人的骨气
⑤为失落的传统文化“刷一份存在感”
⑥方励为《百鸟朝凤》下跪绝非炒作
⑦文化人的悲哀不能成为风气
⑧下跪丢了文化人的尊严
⑨下跪是动了真情的无奈之举
参考译文:
夏侯胜字长公,是东平人。少年丧父,但他很好学,跟随始昌学习《尚书》和《洪范五行传》,论说灾异。擅长讲述礼服典制。被征召为博士、光禄大夫。这时恰逢昭帝驾崩,昌邑王继位,昌邑王经常出游。有一次夏侯胜挡着昌邑王坐的车子上前进谏道:“天久阴而不下雨,这就要有臣下图谋皇帝的事发生了,陛下还要出门到哪儿去呢?”昌邑王大怒,说夏侯胜是妖言惑众,就把他绑起来交付官吏处置。那个官吏把这件事报告给大将军霍光,霍光没有对夏侯胜施以刑罚。十多天后,霍光和张安世一起上奏太后,废掉昌邑王,立了宣帝。霍光认为群臣向东宫上奏政事,太后视察政务,应该了解经术,於是就让夏侯胜给太后讲授《尚书》。夏侯胜后升任长信少府,并被赐予关内侯,他因为参与谋划废立之事,决定安定宗庙社稷的重大决策,被增加了千户的食邑封地。
宣帝刚刚即位,就想要褒扬武帝的功业。于是群臣就在廷中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应该发诏书宣扬先帝的功德。”唯独长信少府夏侯胜说:“武帝虽然确实有打败四夷开拓疆土的功绩,但是他杀了许多大臣和百姓,使老百姓的财力穷竭,挥霍无度,天下已被消耗得很虚弱,百姓流离失所,死去的人超过一半。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湖南省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检语文试题』  下一个『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